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教版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目

答案

一、填空题。

1、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或()的方法分离出来,称为溶解了。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玻璃棒、()。

3、我们把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

4、溶解是指物质()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5、将适量的味精、酒精、面粉和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会沉淀,()会溶解,()会分层。

6、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高锰酸钾水溶解是()的,用肉眼无法看到物质颗粒,说明高锰酸钾是()于水的。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水面,再(),然后一缕缕的(),轻轻搅拌(),充分搅拌(),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能溶解于水中的液体和水可以形成稳定的()、()地分散在水中。

9、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都()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沙、面粉、食用油()在水中,形成的是()。

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11、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是因为鱼鳃能呼吸溶解于水中的()。

1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有关。

14、(),(),()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5、同样重量的块糖和细糖放在水中,()溶解较快。

1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克。

17、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8、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的物质,并不是无限制的

19、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加热时用()加热。

21、在“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的水分”实验中,在蒸发皿底部垫上石棉网的作用是()、

22、把海水引进盐田时,利用()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便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二、选择题

1、利用海水制盐,主要是()。

A、利用太阳的热量将水分蒸发

B、利用加热的方法将水分蒸发

C、利用过滤的方法将水分蒸发

2、把一匙沙子放入水中,我看到()的现象,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A、在滤纸上没有沙子

B、沙子沉到杯子的底部

C、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

3、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那是通过()的现象知道的。

A、水变白了

B、面粉看不见了

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4、把高锰酸钾投入到一杯水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的颜色从无色变成紫色

B、水的颜色从紫色逐渐变淡

C、高锰酸钾从可见到不可见

5、把少量的()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看到颗粒。

A、沙子

B、高锰酸钾

C、食盐

6、食盐在水中溶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间最咸

B、各个部分一样咸

C、水面最咸

7、下列物质混合后能看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加入水中

B、食用油加入水中

C、食用油加入汽油中

8、下列操作过程中会发生溶解现象的是()

A、把食盐倒入水中

B、把面粉倒入水中

C、把食用油倒入水中

9、()倒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A、胶水

B、酒精

C、食用油

10、酒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

A、上部

B、下部

C、各个地方

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清洁剂洗餐具,这是利用了()。

A、清洁剂和水能溶解

B、油污和水能溶解

C、油污能和清洁剂溶解

12、我们常喝的饮料“雪碧”中溶解了大量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13、在同样多的水中加入白糖和苏打水,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

A、强

B、弱

C、一样

14、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大小有关。

A、气压

B、水压

C、气体体积

15、关于气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一般不能溶解于水、

B、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但却没有办法把气体从水中分离出来、

C、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也能从水中析出、

16、下列方法中能让嘴里冰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A、含在嘴里不动

B、把冰糖咬碎C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17、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肥皂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中,()溶解得最快。

A、搅拌不切碎

B、切碎并搅拌

C、切碎不搅拌

18、下列()的方法使水果糖在水中溶解最快。

A、放入冷水中搅拌

B、放入热水中搅拌

C、捻碎放入热水中搅拌

19、在做“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器材是()。

A、玻璃棒

B、酒精灯

C、天平

20、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来分离的是()。

A、混有泥沙的白糖

B、混有食盐的味精

C、混有水的酒精

21、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加热得更快

C、保护蒸发皿

22、酒精灯熄灭时,正确的方法是()。

A、用嘴吹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灯帽盖灭后,在重盖一次

23、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毫升食盐

B、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C、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4、一桶水比一小杯水能溶解的白糖多,这说明了()。

A、白糖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B、白糖在一杯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C、白糖在两种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大

25、在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此时杯中的食盐溶液处于()。

A、饱和状态

B、不饱和状态

C、混浊状态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哪些?写出你知道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

1、实验材料:试管水食用油实验一:在试管中装入20毫升水,再加入2毫升食用油、我们先看到()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这时看到()这说明()。实验二:在试管中装入20毫升食用油,再加入2毫升水,我们看到()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这时看到()这说明()。

2、填空(在括号内填出酒精灯各部分名称)(5分)。

()()()()()

3、制定“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材料准备:*研究的过程与方法:(1)、(2)、(3)、(4)、

4、设计一个“搅拌能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实验名称:搅拌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的杯子,几块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肥皂,搅拌棒实验过程:(1)(2)(3)(4)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第二单元溶解答案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称为溶解了。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3、我们把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4、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沉淀)、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5、将适量的味精、酒精、面粉和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到(面粉)会沉淀,(味精、酒精)会溶解,(食用油)会分层。

6、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高锰酸钾水溶液是(紫色透明)的,用肉眼无法看到物质颗粒,说明高锰酸钾是(溶解)于水的。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完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能溶解于水中的液体和水可以形成稳定的(溶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9、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都(均匀稳定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是因为鱼鳃能呼吸溶解于水中的(氧气)。

1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气压)有关。

14、(切碎),(搅拌),(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5、同样重量的块糖和细糖放在水中,(细糖)溶解较快。

1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17、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8、一定量的水可以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并不是无限制的

19、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较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21、在“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的水分”实验中,在蒸发皿底部垫上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发皿受热均匀)、

22、把海水引进盐田时,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便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二、选择题

1、利用海水制盐,主要是(A)。

A、利用太阳的热量将水分蒸发

B、利用加热的方法将水分蒸发

C、利用过滤的方法将水分蒸发

2、把一匙沙子放入水中,我看到(B)的现象,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A、在滤纸上没有沙子

B、沙子沉到杯子的底部

C、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

3、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那是通过(C)的现象知道的。

A、水变白了

B、面粉看不见了

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4、把高锰酸钾投入到一杯水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B)。

A、水的颜色从无色变成紫色

B、水的颜色从紫色逐渐变淡

C、高锰酸钾从可见到不可见

5、把少量的(A)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还能看到颗粒。

A、沙子

B、高锰酸钾

C、食盐

6、食盐在水中溶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中间最咸

B、各个部分一样咸

C、水面最咸

7、下列物质混合后能看得到溶液的是(C)

A、面粉加入水中

B、食用油加入水中

C、食用油加入汽油中

8、下列操作过程中会发生溶解现象的是(A)

A、把食盐倒入水中

B、把面粉倒入水中

C、把食用油倒入水中

9、(C)倒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A、胶水

B、酒精

C、食用油

10、酒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C)

A、上部

B、下部

C、各个地方

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清洁剂洗餐具,这是利用了(C)。

A、清洁剂和水能溶解

B、油污和水能溶解

C、油污能和清洁剂溶解

12、我们常喝的饮料“雪碧”中溶解了大量的(B)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13、在同样多的水中加入白糖和苏打水,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A)

A、强

B、弱

C、一样

14、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A)大小有关。

A、气压

B、水压

C、气体体积

15、关于气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气体一般不能溶解于水、

B、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但却没有办法把气体从水中分离出

来、

C、气体能够溶解于水,也能从水中析出、

16、下列方法中能让嘴里冰糖溶解得最快的是(C)

A、含在嘴里不动

B、把冰糖咬碎C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17、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肥皂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中,(B)溶解得最快。

A、搅拌不切碎

B、切碎并搅拌

C、切碎不搅拌

18、下列(C)的方法使水果糖在水中溶解最快。

A、放入冷水中搅拌

B、放入热水中搅拌

C、捻碎放入热水中搅拌

19、在做“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器材是(B)。

A、玻璃棒

B、酒精灯

C、天平

20、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来分离的是(A)。

A、混有泥沙的白糖

B、混有食盐的味精

C、混有水的酒精

21、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A)。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加热得更快

C、保护蒸发皿

22、酒精灯熄灭时,正确的方法是(C)。

A、用嘴吹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灯帽盖灭后,在重盖一次

23、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C)。

A、一杯水能溶解多少毫升食盐

B、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C、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4、一桶水比一小杯水能溶解的白糖多,这说明了(C。

A、白糖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B、白糖在一杯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C、白糖在两种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大

25、在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此时杯中的食盐溶液处于(A)。

A、饱和状态

B、不饱和状态

C、混浊状态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哪些?写出你知道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答案仅供参考)

1、实验材料:试管水食用油实验一:在试管中装入20毫升水,再加入2毫升食用油、我们先看到(由浮在水面)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这时看到(分层)这说明(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实验二:在试管中装入20毫升食用油,再加入2毫升水,我们看到(水渐渐往下沉)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这时看到(水会沉到油底)这说明(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2、填空(在括号内填出酒精灯各部分名称)(5分)。

()()()()()

3、制定“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研究的材料准备: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3、研究的过程与方法:(1)用量筒量出100毫升水倒入杯子中。(2)用天平、小匙把食盐分成1克一份的若干份。(3)将食盐一份一份地加入水中,加入一份后充分搅拌,直到没有沉淀为止再加入下一份。(4)当加入食盐后经过充分搅拌后杯子底部还是有沉淀不能溶解时所加入食盐的份数减去一份就是100毫升水里能够溶解多少克食盐。(5)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4、研究注意点:(1)必须是100毫升水。(2)食盐必须一份一份地加。(3)必须经过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食盐。(4)经过充分搅拌后实验不能溶解才能停止。七、设计一个“搅拌能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1、实验名称:搅拌加快肥皂块在水中溶解

2、实验器材:两个同样的杯子,几块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肥皂,搅拌棒

3、实验过程:(1)在两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水,并且水温相同。(2)在两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肥皂块。(3)将其中一个杯子用搅拌棒进行搅拌,另一个杯子静止不动。(4)搅拌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杯子中的肥皂溶解的情况。

4、实验结果:经过搅拌过的杯子里的肥皂比不搅拌的杯子里的肥皂溶解的快。

5、实验结论:搅拌能使肥皂加快溶解。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千金小学施小红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的传播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

四年级科学上测试卷

四年级科学测试卷一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一、我会填空(36分) 1、在课堂上,我们研究过的物质中,可以溶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溶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不会_________,也不能用_________的方法分离出来。 4、实验证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5、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把食盐和水进行分离。 15、风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来测量。 16、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_____个等级,风速可以用___________来测定。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1分) 1、使用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灭火焰。() 2、教室内的温度总是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高。() 3、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4、一杯100毫升的水里能无限量的溶解食盐。() 5、有些固体液体能溶解在水里,但气体却不能溶解在水里。() 6、在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7、加热时,一般都用酒精灯的焰心来加热,因为它的温度最高() 8、所有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9、从西北吹向东南方的风是东南风。() 10、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不同天气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1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三、我会选择。(13分) 1、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2、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3、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A、50~100 B、10~25 C、25~50 4、()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集水漏斗 B、测量水管 C、雨量器 5、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6、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那么它在水中一定是()分布的。 A、不均匀 B、均匀 C、上少下多 7、()的方法可使方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A、把方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把方糖放入热水中搅拌 C、把方糖切碎后放入热水中搅拌 8、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的食盐。 A、20克 B、35克 C、100克 9、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面粉没有在水中溶解。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判断风向需要用“从”或者“由”来判断。从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5、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 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进行比较。 6、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 7、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通常情况下, 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 由西南向东 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 吹的是(西北风)。 9、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 就是(西北)风。 10、在用风向标确定风向之前, 可以先用(指南针)或(周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方向, 然后再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西)、(南)、

(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 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等。 15、(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6、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 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18、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与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36分) 1、在课堂上,我们研究过的物质中,可以溶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溶解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不会_________,也不能用_________的方法分离出来。 4、实验证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5、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把食盐和水进行分离。 15、风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用_________来测量。 16、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_____个等级,风速可以用___________来测定。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11分) 1、使用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灭火焰。() 2、教室内的温度总是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高。() 3、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4、一杯100毫升的水里能无限量的溶解食盐。() 5、有些固体液体能溶解在水里,但气体却不能溶解在水里。() 6、在过滤时,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7、加热时,一般都用酒精灯的焰心来加热,因为它的温度最高() 8、所有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9、从西北吹向东南方的风是东南风。() 10、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不同天气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1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三、我会选择。(13分) 1、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2、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 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3、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A、50~100 B、10~25 C、25~50 4、()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集水漏斗 B、测量水管 C、雨量器 5、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6、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那么它在水中一定是()分布的。 A、不均匀 B、均匀 C、上少下多 7、()的方法可使方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 A、把方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把方糖放入热水中搅拌 C、把方糖切碎后放入热水中搅拌 8、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的食盐。 A、20克 B、35克 C、100克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卷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 卷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试卷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有误请参考教科书。给分时请酌情 一我会填空 (共5分,每题1分) 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___积云_、__层云__、___卷云__。 2、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__70%___以上。 3、用来测量雨量多少的仪器叫做_____雨量器____. 5、相同的两块水果糖在热水中的比在冷水中的溶解速度要___快_____。相同的两块水果糖放入杯中不搅拌的比搅拌的溶解速度要___慢___。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2、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 3、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 × ) 4、天气预报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 √ ) 5.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 6.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 ) 7. 科学只和科学家有关。( × ) 8. 、所有的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 ) 9.晴天的时候,天空中一定是没有云的。( × ) 10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 √ ) 三、我会选择(共5分) 1、测量气温应选在( B )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2.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 C )。 A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 B在油中溶解。 C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3、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 B )风。 A、5级 B、6级 C、7级 4、下列方法哪种使砂糖能很快溶解。( A ) A、既加热又搅拌 B、搅拌 C、加热 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 A、用灯帽灭火 B、用嘴巴吹气灭火 C、点火时方向自下往上四.我会连线(共5分) 多云雷阵雨晴大雪阵雨 五、根据以下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温度,画一天中气温变化折线图,并且写出从中获得的信息。(7分) 我从图中获得以下信息:__一天中温度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_(一天中气温变化) 六、“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8分)(答略)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第一学期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30分) 1、风向可以用()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 )。由北向南吹的风叫()。 2、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等。 4、要在一杯水中很快溶解一小块肥皂,我会用到的方法有()、()、()等。新课标第一网 5、水里的动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中的()。 6、我们平时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 ) 产生的。 7、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8、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物体振动频率越快,发出的声越();物体振动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X|k |b| . c|o |m 9、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交换。 10、人体从外形上一般可以分为()、()、()和()几部分。 11、人体骨骼的作用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1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 13、人耳朵里的()能接受各种声波并产生振动。 二、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降雨量的单位是()。w w w .x k b 1.c o m A、厘米 B、毫米 C、毫升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个等级。 A、11 B、12 C、13 3、烟垂直上升,这时的风力为()。 A、0级 B、1级 C、2级 4、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 B、沉淀 C、蒸发 5、在一杯水中滴几滴色拉油,我们能看到的现象()。 A、色拉油慢慢地在水中溶解了。 B、色拉油沉到水的底部去了。 C、色拉油一直浮在水面上。新|课|标|第|一|网 6、当上课铃声响起,小朋友们从各处跑向自己的教室,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朝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天气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 B.雪 C.冰雹 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白云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通常是灰色的。()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四、判断题,正确的用“√”Array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4.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分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7.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31个等级。() 8.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10.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育教案及其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

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大全含答案.

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一、二) 一、填空: 1、计划工作包括()的计划和()的计划。组织工作包括()的组织和( )的组织。 2、()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种类繁多的事物可以用()的方法去研究它们。分类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 3、用()的方法可以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4、食物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和()等。()是人体肌肉、皮肤、头发、指甲、心脏、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的基本材料。 5、常见的食物添加剂有()、()、()、()()等。 6、()遇碘变蓝色。 7、绿色食品并不是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 8、动物的食性是多样的,有()动物、有()动物、有()动物。人类是()动物,所以要合理搭配事物。 9、在购买食品和饮料时,要注意商标上的()、()、()等。 10、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 二、选择: 1、()燃烧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 A、糖类 B、淀粉 C、蛋白质 2、瘦肉、鸡、鱼、等含有丰富的() 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 3、老虎属于()动物。 A、肉食性 B、杂食性 C、草食性 4、小肠的功能是()。 A、帮助消化食物中所有的营养成分; B、帮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C、帮助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为了使考察活动顺利进行,我们考察前先要() A、制定考察计划; B、直接分头准备; C、随心所欲 三、连一连: 肉类香蕉、苹果 水果类猪肉、牛肉 淀粉类黄瓜、西红柿 蔬菜类大米、面粉 四、简答: 1、考察活动前应准备什么? 2、考察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3、怎样合理搭配食物?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反思

《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天气》,其中第一课时是《我们关心天气》第二课时是《天气日历》。《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天气符号,学会描述天气,所以当我出示各种天气符号图时,学生对没有见过的天气符号都非常地好奇,因此就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冰雹雾霜冻等天气符号,是学生平时没看过的,他们都非常感兴趣。我先出示这几种符号,让学生来大胆猜想这些分别表示什么天气现象。学生说了很多答案,但都没答对,最终我揭晓了答案,学生便认真地给记住了。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这块内容,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天气预报员是怎样报天气的。然后再解说预报员报的天气包括哪几个部分的内容,并将其板书(1.云量 2.风 3.温度 4.降水量)。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来充当天气预报员,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提示学生可以根据黑板上的几点来描述,结果学生的疑问出来了:老师今天的温度是多少啊?今天吹的是什么风啊?幸好我之前看了天气预报,知道今天的气温。此时我提醒学生以后要坚持看天气预报。但对于学生问今天吹什么风,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我看到窗外国旗在随风飘扬,顿时想到让学生根据国旗的飘向来表示风向。先告诉学生我们的教学楼是在面,然后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国旗的飘向,即风向。大部分学生经这一介绍,都知道今天吹的是什么风。少数方向感比较差的学生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后面第四课时还会讲到风向的判断,所以我就没有深入讲解风向的判断,而是对他们说如果有些无法判断风向,可以从其他另外几方面来描述天气。结果,学生都描述的非常好,有些真的把自己当播报员了,以播报员的口吻把天气描述得似模似样。 这一环节,我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能让学生回去看天气预报,记录下天气现象,所以就造成了学生不知气温和风向,对这一教学环节造成小阻碍。所以要想顺利地上好一节课,充分的准备是基础! 《天气日历》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30 分) 1.我们发现,人们在阳光下向东走时,影子就以同样的速度向()走。 2.我们要整理反应自己生长的情况,可以先取()()、脚长、坐高、头围和()等数据,一年作一至二次记录。 3.蚂蚁的身体一般分()、()、()三部分。有()对胸足,头上还有一对()。 4.人们把风的大小用()来表示。()有十三个等级,无风称为()级风,最大的飓风为()级。 5.植物的生长一般需要土壤、()、()等条件。 二、选择题(在()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按交通规则要求,我们在横穿公路时应先重点看()边,到公路中间时,再重点看()边,注意过路车辆。 A.左 B.右 C.前 D.后 2.在阳光下,我们看到物体和它的影子() A.一样长 B.不一样长 C.长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4.燕子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叉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5.喜鹊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叉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三、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每小题 4 分,共16 分) ()1.物体越高,它的影子也越长。 ()2.蚂蚁的主要食物是泥土。 ()3.我们听到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是一级风。 ()4.“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四、简答题。(34 分) 为了观察小动物的“家” ,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为什么要带上这些用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30 分) 1.我们发现,人们在阳光下向东走时,影子就以同样的速度向(东)走。 2.我们要整理反应自己生长的情况,可以先取()()、脚长、坐高、头围和()等数据,一年作一至二次记录。 3.蚂蚁的身体一般分()、()、()三部分。有()对胸足,头上还有一对()。 4.人们把风的大小用()来表示。()有十三个等级,无风称为()级风,最大的飓风为()级。 5.植物的生长一般需要土壤、()、()等条件。 二、选择题(在()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按交通规则要求,我们在横穿公路时应先重点看()边,到公路中间时,再重点看()边,注意过路车辆。 A.左 B.右 C.前 D.后 2.在阳光下,我们看到物体和它的影子() A.一样长 B.不一样长 C.长短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4.燕子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叉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5.喜鹊喜欢在()安“家” A.阴暗、潮湿的地方 B.大树叉上 C.凉爽、通风的屋檐或石檐下 三、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每小题 4 分,共16 分) ()1.物体越高,它的影子也越长。 ()2.蚂蚁的主要食物是泥土。 ()3.我们听到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是一级风。 ()4.“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四、简答题。(34 分) 为了观察小动物的“家” ,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为什么要带上这些用具?

四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完整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题: 二、1、风向可以用( 三、)测量,测量风速的仪器叫( 四、),我们也可以用( 五、)测量风速。 六、2、( 七、)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24小时降水量( 八、)毫米属于大雨。 九、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 十、)、( 十一、)、( 十二、)三类。 十三、4、(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都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十八、二、: 十九、1、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2、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3、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4、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雾等。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5、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6、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7、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三十八、) 三十九、8、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9、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10、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三、 四十九、 五十、1、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 五十一、)。 五十二、A、无风B、微风C、大风 五十三、2、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时,风向是( 五十四、)。 五十五、A、东风B、北风C、南风 五十六、3、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五十七、)毫米之间。 五十八、A、50~100 B、10~25 C、25~50 五十九、4、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六十、)。 六十一、A、卷云B、积云C、层云 六十二、5、下面的天气符号中,( 六十三、)表示阴天。 六十四、A? BC 六十五、6、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六十六、A、风速B、风向C、风量 六十七、四、 六十八、写一写,画一画 六十九、天气现象?微风雷雨

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第二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 第三单元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的听力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单元天气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概述: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A、焰心B、内焰C、中焰D、外焰 2、()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一般指的是地下水。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 )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 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 )等因素有关。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 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 )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 8、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9、我们也可以用嘴灭火。( ) 10、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1、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7×10亿吨。( ) 12、许多家庭和学校用来供暖的能源都是来自石油的。我们用的能源越少,我们用的石油就越少,这样的溢油事件就会越少。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16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2、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学校:___________ 授课班级:___________ 授课人:___________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的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各单元内容在科学整体框架中的位置为: 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4.我们的身体》 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2.溶解》 物质科学——光、热、电、磁——《3.声音》 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1.天气》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二、教学目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综合测试题(完整版答案)

泸县2020年秋期四年级科学学习评价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声音 等级 一、我来填空: 1.声音是由产生的。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措述。 二、我来选择:把正确答案番号填入下表,未填入方框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 B.音高 C.音调 2.小明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些,他应该 A.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 B.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 C.用力搓橡皮筋 3.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 B.地面 C.钢轨 4.下列做法中,()会发出声音

A. B. C. 5.制作土电话的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间传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6.音箱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喇叭 C.琴弦 7.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力 A.纸 B.笔 C.桌面 8.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对话,是因为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9.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A.固体、液体 B.液体、气体 C.固体、液体和气体 10.以下声音中,属于噪音的是 A.汽车的喇叭声 B.悦耳的儿童歌曲 C.动听的百灵鸟的叫声 11.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下列哪个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装水的杯子 B.装半杯水的杯子 C.装1/4杯水的杯子 12.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