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6
危害因素检测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是在某危害因素检测公司进行的,实习期间主要学习了危害因素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参与了一些实际项目的操作。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危害因素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问题。
通过检测和评估工作场所的各种危害因素,可以有效地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危害因素检测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特点,掌握了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通过实际操作,我还学会了使用一些专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工作场所中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
在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危害因素检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相信这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一、引言职业病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疾病,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的一种特殊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是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本报告旨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相关部门和个人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情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等;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人为因素包括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等。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
现场检测是指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直接监测和采样分析;实验室检测是指将采样回收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主要包括有害因素的允许浓度、接触限值、暴露限值等。
评估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意义1. 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最大意义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问题,减少劳动者受到的危害。
2.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编制要点1.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检测的有害因素种类、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参数等。
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判报告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2021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判结果报告遵义县卫生局:我矿于2021年3月对我矿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判,现将结果上报(见检测评判报告书)。
我矿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和卫生要求不完善的,咱们已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法(应详细列举具体方法),治理后的成效我矿将委托有资质的机构从头检测评判后上报。
附:《检测评判报告书》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盖章)2021年3月18 日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判报告书编制单位: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编制时刻:2021年3月18日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判报告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对井下粉尘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判。
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于2021年3月18日对遵义县泮水镇泮水煤矿工作场所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采纳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查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判,结合职业病发病情形,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标准,对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方法进行了客观、真实、科学的评判。
1检测评判目的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进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操纵或排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爱惜劳动者健康;为用人单位成立职业卫生档案,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检测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阻碍,评判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是不是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行政监督检查提供检测依据。
2检测评判依据及标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60号)《利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爱惜条例》(国务院令[2002]352号)《职业健康监护治理方法》(卫生部令[2002]23号)检测评判标准及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标准》(GBZ159-200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2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2007)检测评判基础依据查验结果报告3评判范围本次检测评判对泮水煤矿井下粉尘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判。
xxx(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职)检(2018)xxxx号(报告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加盖公章)年月日资质影印件xxx(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报告机构名称:青岛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人员类别姓名技术职务评价资质证号签名项目负责人第xx号采样第xx号检测第xx号报告编写第Pxx号报告审核第xx号报告签发第xx号目录一、报告基本情况 (1)二、检测与评价依据 (2)三、检测范围 (3)四、现场情况 (3)1、工作场所气象情况 (3)2、职业病防护设施 (3)3、生产工艺流程图 (3)5、现场检测及采样仪器设备 (6)6、实验室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 (6)7、职业病危害因素标准限值要求 (6)五、检测与分析结果 (8)七、建议 (13)八、现场布点示意图 (13)九、现场照片 (13)一、报告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名称XXXX公司地址青岛市XXXX号检测地址青岛市XXXX号委托单位名称XXXX公司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186******** 检测类型定期检测□委托检测□评价检测□其它检测样品数量XX份样品采集时间2018.XX.XX实验室分析时间样品接收时间2018.XX.XX2018.XX.XX-XX.XX(起-止)样品类别活性炭管、硅胶管、测尘滤膜、微孔滤膜、吸收液样品状态无破损、无撒漏、无杂质、无浑浊检测与分析项目二、检测与评价依据检测与评价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以下空白)三、检测范围受XXXX公司的委托,XXXX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XXXX公司的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与分析,检测与分析项目见表1。
表1检测项目一览表车间/作业点检测项目四、现场情况1、工作场所气象情况采样现场温度:(5.2~5.8)℃,气压:102.27kPa,风速:(0.16~1.21)m/s,相对湿度:(45~47)%。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煤矿作为一个传统的能源行业,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几十年,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不断地提高产能、提升效率。
但是,煤矿工作本身带有强大的危险性和风险,工作环境也较为恶劣,对煤矿从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在中国煤矿工人的众多癌症病例和职业病例中,有很多是由于长期处于塵浓、空气潮湿的地下煤矿环境所导致。
因此,为了对煤矿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煤矿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煤矿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灰尘煤矿工作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粉尘。
煤炭本身具有很强的粉尘产生能力,而地下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振动和工人活动会进一步加剧粉尘污染。
煤矿粉尘可以导致肺部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矿工们长期受到粉尘污染的危害,容易引发塵肺、肺癌等疾病。
2、高温在地下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煤层深度较大,地下空气变得非常潮湿、闷热。
工人长时间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脱水、中暑等各种危害,从而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3、有毒气体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有毒气体,比如说甲烷、一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会对煤矿从业人员造成重大危害,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心血管系统疾病等疾病,为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二、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为了对煤矿工作环境的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煤矿需要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是通过对工作、工作场所和工作制度进行检测,发现并定量分析职业危害因素,以便制定防护措施从而达到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目的。
1、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方法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有多种方法,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四种。
(1)空气采样法空气采样法是通过划分或固定采样点,并在采样时间段内采集空气样本进行测试以确定污染物浓度和采样点的定位。
这种方法比较常见需要先测量煤矿场地空气中各种有害因素的浓度,再结合作业工人工作环境,估算他们受到的污染物暴露量。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一、前言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受_____公司委托,我们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对该公司的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本次检测旨在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及其分布情况,为企业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用人单位概况_____公司成立于_____年,位于_____,主要从事_____的生产。
公司现有员工_____人,生产车间_____个,包括_____、_____等。
三、检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2 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四、检测范围和内容本次检测涵盖了该公司的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域。
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有害因素(如_____、_____等)和物理因素(如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
五、检测方法1、化学有害因素采用_____方法进行采样,样品经过_____处理后,使用_____仪器进行分析测定。
2、物理因素噪声:使用_____声级计,按照_____方法进行测量。
高温:使用_____温度计,按照_____方法进行测量。
工频电场:使用_____场强仪,按照_____方法进行测量。
六、检测结果与分析1、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在_____车间,_____物质的浓度为_____mg/m³,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在_____车间,_____物质的浓度为_____mg/m³,超过了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超标倍数为_____。
2、物理因素检测结果噪声:在_____车间的_____工作岗位,噪声强度为_____dB(A),超过了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一、前言。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某种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为了评估工作场所的危害程度,保护劳动者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本报告旨在对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为公司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员工的健康。
二、检测对象。
本次检测的对象为某公司生产车间的职工,主要检测范围包括工作场所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三、检测内容。
1. 化学因素检测。
通过对生产车间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粉尘、化学物质等进行采样和分析,评估工作场所的化学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程度。
检测结果显示,部分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建议加强通风设施的改善,严格控制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2. 物理因素检测。
对工作场所的噪音、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进行测量和评估,发现噪音和振动对员工的影响较大。
建议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改造,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产生,保护员工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3. 生物因素检测。
针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因素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显示生物因素对员工的影响较小。
建议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卫生,预防生物因素对员工的危害。
4. 心理因素检测。
通过员工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评估工作场所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显示,部分员工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压力和心理疲劳。
建议公司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结论。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公司应加强对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的管理和控制,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健康。
建议公司制定相关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身心状态。
五、致谢。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检测的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使本次检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也感谢公司领导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六、附录。
1. 检测数据表格。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模板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尊敬的企业领导、工会代表和员工朋友们:大家好!我是X职业健康检测中心的专家,我们在近期对贵公司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整理出了以下报告。
本报告将生动、全面地介绍检测结果,为贵公司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希望对您的生产经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背景信息在开始进一步介绍检测结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贵公司的背景信息。
贵公司是一家XX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一支庞大的员工团队,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工艺技术的升级,职业病危害因素也越来越严重,给员工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通过对贵公司的现场环境、工作流程和员工实际状况的调查和检测,我们主要发现了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1. 粉尘:贵公司的生产工艺涉及了许多粉尘产生的环节,如XX工段、XX车间等。
经过检测,我们发现粉尘浓度超标的情况普遍存在,并且对员工的呼吸系统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2. 有害化学物质:贵公司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许多有害化学物质,如XX溶剂、X气体等。
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超过了相应的安全标准,可能对员工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3. 噪音:贵公司的某些工作区域存在噪音超标的情况,特别是在XX车间和XX区域。
这种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下的工作条件将严重影响员工听力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聋哑等严重后果。
4. 高温:由于贵公司的一些工作环境较为封闭,而且炎热,导致部分工区和车间出现高温问题。
我们检测发现,这些区域的温度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会给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指导意义及建议鉴于以上检测结果,我中心结合贵公司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指导意义及建议:1. 在粉尘控制方面,建议贵公司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改进,合理布局工艺过程,减少粉尘产生和扩散,同时加强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和培训。
2. 对于有害化学物质,贵公司应加强物质的替代和环保工艺的研究,以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一、概述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是为了评估公司的工作环境以确定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供相关的改善建议。
本次检测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通过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可为公司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二、物理因素1.噪声对公司内各个工作区域的噪声进行了全面监测,结果显示:a.生产车间内部噪声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对员工耳膜造成损害。
b.办公室区域的噪声较低,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建议:公司应对生产车间内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例如设置隔音材料、低噪音设备、加强维护和保养等。
2.粉尘对公司内工艺过程产生的粉尘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显示:a.工艺车间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对员工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建议:公司应加强粉尘的收集和处理,使用合适的排风设备,同时员工应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
三、化学因素1.有机溶剂对公司内使用的有机溶剂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显示:a.有机溶剂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对员工造成眼睛和皮肤刺激,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
建议:公司应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改用无机溶剂,加强通风设备的设置,并提供个人防护用具。
2.重金属对公司内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显示:a.铅、汞等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对员工的神经系统和肾脏造成慢性中毒风险。
建议:公司应加强重金属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重金属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提供员工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具。
四、生物因素1.细菌、霉菌对公司内部的空气中的细菌和霉菌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显示:a.部分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存在细菌、霉菌超标的情况,存在引发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
建议:公司应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的卫生,改善空气质量。
五、心理因素通过针对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a.公司压力较大,员工感到焦虑和压抑情绪普遍存在。
b.部分员工感到工作量过大,加班频繁,缺乏休息和放松时间。
贵州神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二0一七年七月五日***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第一节矿井状况一、概况1.交通位置***煤矿位于三板桥镇,距普安县城西约10km,普安县目前尚无铁路,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煤矿距贵阳—盘县公路(320国道)北侧约1km,距镇胜高速公路普安县城入口收费站约10km,交通较方便。
2.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属中山地貌,矿区地势具“中部高、南北低”特点。
飞仙关组形成近东西向延展山脉和南北分水岭,地形陡峭,沟壑纵横。
含煤地层(龙潭组)则分布于南西部,呈缓坡地貌,村寨密集,耕地遍布。
矿区内最高点位于东部无名山顶,标高+1924.9m;最低点位于南缘沟谷中,标高+1410m,最大相对高差为514.9m。
3.地表水系矿区属北盘江水系,有南盘江支流楼下河与北盘江支流罗细河(格所河)的分水岭通过。
分水岭处于归顺与莲花山相连一带,走向北东。
分水岭北西面,水流总体为由南向北流入格所河,属北盘江流域区,域地表水有北盘江支流乌都河。
分水岭南东面水流总体为由北向南流入楼下河,属南盘江流域。
4.气象与地震本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
据调查本区域至今没有发生地震的资料记载。
按照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通发(1992)230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以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烈度属Ⅵ度区。
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5、主要自然灾害本矿井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夏季暴雨山体塌方、泥石流、地面沉降、凝冻等。
矿区地形高差较大,矿区开发诱发地表山体滑坡、崩塌的可能性与危险性较大,雨季要防止形成泥石流的可能。
二、煤层及煤质1、含煤性本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厚约452m。
含煤20~23层,煤层总厚度约7.62m,含煤系数约1.7%。
含可采煤层2层(1#、17#),可采总厚度4.60m,可采系数为1.0%,在垂向上,龙潭组上部含煤性较好,可采煤层(1#、17#)均赋存于该层段;中、下部含煤性变差。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煤矿职业病危害检测报告篇一:煤矿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目录1总论 (4)1.1项目来源 (4)1.2评价依据 (4)1.3评价目的 (8)1.4评价范围 (8)1.5评价内容 (9)1.6评价方法 (9)1.7评价程序 (10)1.8质量控制 (11)1.9评价单元 (13)2工程分析 (13)2.1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 (13)2.2兼并重组后情况 (15)2.3兼并重组前职业卫生管理 (15)2.4自然环境概况调查 (16)2.5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2)2.6矿址选择 (25)2.7总平面布臵 (25)2.8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35)2.9建筑卫生学 (51)3类比调查 (53)3.1类比企业的选择 (53)3.2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 (54)3.3类比煤矿工艺流程 (63)3.4类比煤矿建筑卫生学 (67)3.5类比企业辅助用室 (68)3.6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 68 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 (100)4.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100)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05)4.3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10)4.4职业卫生管理 (117)4.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17)4.6辅助卫生用室 (117)4.7应急救援措施 (117)4.8职业卫生经费概算 .................................... 124 5改、扩建矿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 . (124)5.1矿址选择 (124)5.2总体布局 (126)5.3建筑卫生学评价 (130)5.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 (131)5.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140)5.6应急救援措施评价 (140)5.7辅助卫生用室评价 (142)5.8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143)5.9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投资评价 ............................ 144 6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别 ................................ 144 7控制职业病危害补充措施 (145)7.1职业病危害防护补充措施 (145)7.2应急救援补充措施 (149)7.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补充措施 (152)7.4建筑卫生学的补充措施 (153)7.5辅助用室补充设施 (154)7.6职业卫生管理补充措施 (154)7.7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补充措施 ........................ 157 8结论与建议 . (158)8.1预评价结论 (158)8.2建议 ............................................... 159 附件:1、《山西蒲县宏源集团官庄河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委托书》(201X年11月)2、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1X]55号《关于临汾市直什林煤矿蒲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201X年10月)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办基发[201X]1546号文《关于山西蒲县宏源集团官庄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201X年11月)4、山西蒲县宏源集团官庄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工业场地平面布臵1总论1.1项目来源山西蒲县官庄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蒲县太林乡油房南、官庄村、东开府村一带,行政区划属蒲县太林乡管辖。
XXXX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规定,受XXXX公司受托,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XX年XX月XX日对XXXX 公司噪声、粉尘等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职业卫生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检测评价目的1、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识别生产环境中职业因素的种类及其危害程度,评定其作业环境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
2、评价分析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企业制定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3、为评价作业人员接触噪声、粉尘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
二、检测评价依据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60号,2001)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23号令)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352号,2002)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采样规范》(GBZ159-2004)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Ⅰ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Ⅱ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HZ/T 192.1-2007)8、《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HZ/T 192.3-2007)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HZ/T 189.8-2007)10、《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生产工艺流程图三、页15共页1第铸铁合炉渣气烟炼钢外运净化△△△精炼模铸连铸△△加热精整直清理冷却矫制轧★△热处理检验入库交付注:△表示关键工序。
★表示需确认过程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XXXX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铁水、钢坯、钢板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CO、SO2、高温等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噪声:该生产环境为强噪声作业,噪声主要产生于机器运转及生产环节。
萍乡市潘家冲煤矿新峰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概述:经过对萍乡市潘家冲煤矿新峰井5处作业点检测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对作业点检测提出相关防护意见。
开采进程中发生粉尘、噪音、振动等多种职业病危害要素,严重危害了煤矿工人的身体安康。
经过对萍乡市潘家冲煤矿新峰井作业点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硫以及噪声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综合评价,提出相关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见。
一、作业点的检测选取采样方法、检测仪器和检测依据本次检测布点选取准则主要是采集作业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职业危害要素,据此,针对萍乡市潘家冲煤矿新峰井作业点、作业面的具体状况,选取了5处检测点检测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用滤膜、吸收液现场采集样品。
ccz1000粉尘测定仪型电子天平检测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 检测依据GBZ/T192.1-2007《任务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局部:总粉尘浓度》,GBZ/T192.2-2007《任务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局部: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4-2007《任务场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局部:游离二氧化硅》,GBZ/T189.8-2007《任务场所物理要素测量》,GBZ/T160.33-2004《任务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
二、检测结果作业场所现场检测状况:(见附表)三、萍乡市潘家冲煤矿新峰井职业病危害要素评价总粉尘评价:本次检测在正常条件下进行的,检测依据规范GBZ159-2004《任务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对作业场所粉尘采样,依据规范GBZ/T 192.1-2007《任务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局部:总粉尘浓度》检测,检测结果5个作业点总粉尘浓度未超越国度规范GBZ 2.1-2007《任务场一切害要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局部:化学有害要素》规则。
呼吸性粉尘评价:本次检测依据规范GBZ159-2004《任务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对作业场所粉尘采样,依据规范GBZ/T192.2-2007《任务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局部: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检测结果5个作业点未超越国度规范GBZ2.1-2007《任务场一切害要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局部:化学有害要素》规则。
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
编制日期:二0—三年十月十八日
1、2、3、4、
5、6、7、8、
说明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进
行;
本评价报告只对检测时现场状况进行评
价;
评价报告只向被检测单位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
告;
对本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
单位提出书面意见,过期概不受
理;
本报告应加盖公章,无公章或涂改无
效;
本报告未经许可请勿复印,不得做广告宣传
用;
本报告共8
页。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
书。
贵州神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2017年度)
二0一七年七月二日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本矿于二0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对矿井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煤尘、噪声、毒物等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矿井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NO X浓度监测结果
1、主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2、皮带下山巷道工作地点(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3、011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4、1011采煤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三、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C0浓度监测结果
、主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1
2、
四、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H2S浓度监测结果
1、1011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2、1011采煤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五、井上下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监测结果
六、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监测结果
1、主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2、皮带下山巷道工作地点(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3、1011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4、1011采煤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七、工作场所游离SIO2含量检测结果
八、分析评估
1、经过对井下4个点的工作场所空气中NO X浓度监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经过对井下2个点的工作场所空气中C0浓度监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经过对井下2个点的工作场所空气中H2S浓度监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经过对井上下5个点的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监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5、经过对井下2个点的工作场所游离SIO2含量检测结果,井下工作场所游离H2S平均浓度3.15%。
6、井下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7、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待职工进行岗中、岗后进行健康体检,再作结论。
九、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的措施
1、加强对全员职业危害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职业危害培训,提高全员预防职业危害素质,减少及消除职业危害对人身伤害事故。
2、进一步加强防尘工作,从煤矿粉尘产生地点开始进行减尘(湿式打眼、煤层注水、水炮泥放炮)、除尘(冲洗巷道)、降尘(洒水、喷水、水幕)及全员个体防护(防尘口罩),进行综合防尘。
3、对全员进行岗前、岗中、离岗后体检,发现不再适合粉尘作业人员,必须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进行健康监护。
4、定期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5、进一步完善职业危害防治设施、管理制度、辅助卫生设施,降低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对人身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