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2
《文件已阅声明表》《Procedure circulation form》文件名称: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检测作业指导书表号: KM-MP03•02•02《文件修改记录页》《Procedure amendment form》表号:KM-MP03.02.03文件信息表(Procedure information form)表号:KM-MP03•02•04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检测检测作业指导书(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propeptide(t-p1np )by Roche cobas e601)1原理(Test principle)“三明治”法,总检测时间:18 分钟。
第一次孵育:20μl 标本和一份生物素抗P1NP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一起孵育。
第二次孵育:在加入链亲和素包被的微粒和一份钌复合体标记的P1NP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后,反应形成一“三明治”样抗原-抗体复合体,复合体在链亲和素和生物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固相。
将反应液吸入检池中,检测池中的微粒通过电磁作用吸附在电极表面。
未结合的物质通过ProCell 除去。
在电极上加以一定的电压,使复合体化学发光,用光电倍增器检测发光的强度。
2 样本收集和储存(Specimen Collection and Storage):样本类型(sample type):血清(serum)必须用标准试管或内有分离胶的试管收集。
使用肝素锂和EDTA-K3 血浆(plasma)。
拒收标本(Specimen rejection):严重溶血、脂血、或用叠氮钠防腐标本。
标本用量(volume):200uL血清/血浆储存条件(sample storage conditions):在15–25°C可保存24小时;在2--8°可保存5天,C在-20°C可保存6个月。
样品最多可以冻融5次。
3 试剂(Reagent):3.1 Roche cobas e601 原装试剂。
骨代谢标志物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已取得显著进展。
这些指标的测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本文总结了骨代谢标志物的一些特点,方便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些指标。
【关键词】骨代谢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胶原交联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46-02骨代谢标志物有助于骨质疏松症及其他一些代谢性骨病的治疗药物选择及评价药效。
本文总结了骨代谢标志物的一些特点,以利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一)骨形成标志物1.骨碱性磷酸酶(BALP)[1]碱性磷酸酶(ALP)为一种膜相关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有6种不同同工酶,均由同一种基因编码。
骨碱性磷酸酶为一种锚定在成骨细胞质膜的四聚体糖蛋白,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在成骨过程中能水解多种磷酸酯,为羟磷灰石的沉积提供必需的磷酸,同时水解焦磷酸盐,维持局部碱性环境,有利于骨的形成。
BALP是评价全身性骨形成较好的酶指标之一。
标本:血清。
稳定性:室温,48小时。
4℃,1周。
- 70℃,1年。
干扰因素:溶血,血脂,肝脏疾病由于肝酶与抗体的交叉反应会增高。
清除:主要经过肝脏代谢。
2.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2]Ⅰ型胶原占骨胶原总量的90%,由成骨细胞以前胶原肽形式分泌。
前胶原肽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切去两端的肽段,形成成熟的Ⅰ型胶原。
被切掉的肽,即I型胶原羧基前肽(PICP)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释放入血。
由于PINP是骨胶原合成时的产物,且其与所形成胶原分子存在1∶1的对应关系,故可准确地反映胶原的合成及成骨细胞的活性。
标本:首选EDTA螯合血清,其次血清。
稳定性:室温,24小时;4-8℃,5天;- 20 ℃,6个月。
干扰因素:肝脏疾病(肝硬化时显著升高)。
清除:肝、肾代谢。
3.骨钙素[3]骨钙素为人骨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在1,25-(OH)2-D3调节下合成。
血尿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在骨关节结核转移的研究蓝常贡;唐毓金;谢克恭;龙丽珍;周兰岛;农峰;廖林波;卢贤哲【摘要】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患者血尿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NTX)变化水平与结核杆菌骨关节转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人群、肺结核患者和骨关节结核患者各60例,测定三组人群血尿CTX、NTX的含量及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C-末端前肽(PICP)、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变化水平.对比观察三组人群血尿CTX、NTX的含量,血清BALP、PICP、PINP水平,血CTX、NTX和尿CTX、NTX与抗结核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骨关节结核组的血CTX、NTX和尿NTX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尿CTX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中PICP、PINP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CTX、NTX和尿NTX、CTX与抗结核治疗效果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骨关节结核组患者血CTX、NTX和尿NTX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在排除骨质疏松症和骨肿瘤等破坏性骨相关疾病的肺结核患者早期检测血尿CTX、NTX含量可作为预测骨关节结核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期刊名称】《右江医学》【年(卷),期】2016(044)004【总页数】5页(P365-369)【关键词】骨关节结核;Ⅰ型胶原C端肽;Ⅰ型胶原N端肽【作者】蓝常贡;唐毓金;谢克恭;龙丽珍;周兰岛;农峰;廖林波;卢贤哲【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百色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百色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9.2结核病仍是我国第二高负担病种,骨关节结核是主要肺外结核,致残率比较高。
nash的常见蛋白指标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与肥胖和代谢紊乱相关的肝脏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Nash的常见蛋白指标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监测。
本文将对Nash的蛋白指标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大家对Nash 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ash的蛋白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纤维化指标和炎症指标。
一、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Nash患者中,常见的肝功能指标有: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细胞浆中,当肝细胞损伤时,ALT释放到血液中,使其浓度升高。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同样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细胞浆中,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
3.碱性磷酸酶(ALP):ALP主要存在于肝脏、胆道和骨骼中。
升高可能提示胆道梗阻或肝脏纤维化。
4.γ-谷氨酰转肽酶(GGT):GG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膜微粒体中,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
二、血脂指标ash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血脂指标如下:1.总胆固醇(TC):TC升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甘油三酯(TG):TG升高是Nash的重要特征之一。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降低HDL-C水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纤维化指标纤维化是Nash病程中的重要阶段,纤维化指标如下:1.透明质酸(HA):HA是一种糖胺聚糖,其升高提示肝脏纤维化。
2.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IINP):PIIINP是胶原合成过程中的产物,升高提示肝脏纤维化。
3.Ⅳ型胶原(ColⅣ):ColⅣ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其升高提示肝脏纤维化。
四、炎症指标炎症是Nash病程中的关键环节,炎症指标如下: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α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其升高提示炎症程度加重。
2.白细胞介素-6(IL-6):IL-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炎症因子。
甲亢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变化及与甲状腺激素、骨密度的相关性张军;吴艳艳;张琦;邓毅;曾丽萍【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 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变化及与甲状腺激素、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宜昌市夷陵医院收治的126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根据患者近3个月的PⅠ NP水平将患者分为3个亚组:控制有效组(P Ⅰ NP <6.5%)47例、控制一般组(6.5%≤PⅠNP<8.0%) 36例、控制较差组(PⅠ NP≥8.0%)43例.同期选择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甲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 D]、甲状旁腺素(PTH)、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N端中段骨钙素(N-MID OT)、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 Ⅰ NP)水平.结果甲亢组患者血钙、血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ⅠNP水平升高,甲亢患者PTH、25-(OH)D、N-MID Osteocalcin、β-CrossLaps、TP Ⅰ NP呈下降趋势(P<0.05),PⅠ NP与PTH、25-(OH)D、N-MID Osteocalcin、β-CrossLaps、TPⅠNP呈负相关(P<0.05).结论甲亢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且源氨基酸控制越差,骨代谢异常越明显,甲亢患者严格控制源氨基酸的同时应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24【总页数】3页(P4595-4596,4599)【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前胶原氨基端;骨代谢;相关性【作者】张军;吴艳艳;张琦;邓毅;曾丽萍【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宜昌443100;宜昌市夷陵医院血液净化科,湖北宜昌443100;宜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宜昌443100;宜昌市夷陵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宜昌443100;宜昌市夷陵医院内分泌科,湖北宜昌44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骨质疏松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作为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碳酸饮料、高能量食品盛行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这些代谢紊乱性疾病。
・225・!" #$$报(医学版)J Southeast Univ ( Med Sci Edi )2021,Apg40(2) :225-229•论 著・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骨转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及意义陈伟,李鹏,万永建,尹江(邯郸市第二医院骨科,河北邯郸056001)&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骨形成标志物骨特异碱性磷酸酶! BSAP )、骨钙素N 端中分子片段(N-MID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 )和骨吸收标志物!-胶原降解产物(0--RssGps )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延迟愈合组),另选取同期胫骨干骨折正常愈合患者60例(正常愈合组),比较两组骨折后1*4*8*12周时血清BSAP 、 N-MID 、P1NP 和p- -n sslaps 水平。
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 分析骨转化指标预测骨折延迟愈合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
结果:骨折1周时两组血清BSAP *N-MID 、P1NP 、0- -nsslap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骨折后4*8和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BSAP *N - MID 、P1NP 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P<0.05),两组血清0- -nsslaps 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术后感染,骨折后4周血清BSAP *N- MID 和P1NP 表达水平是影响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因素(P<0.05)。
骨折后4周血清P1NP *BSAP *N- MID 预测延迟愈合的AUC 分别为0.897*0.843*0.790,三者联合检测可将AUC 提高至0.916。
结论:血清BSAP *N - MID *P1 NP 水平对早期预测创伤性胫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有一定价值。
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的测定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价值唐颂军;宋力轶;朱文峰;郑良军【摘要】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测定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另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进行BMD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水平.对比3组受试者BMD、PINP和β-CTX水平的变化,并分析骨质疏松伴骨折组PINP、β-CTX和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BMD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PINP和β-CTX水平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PINP和β-CTX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BMD与PINP、β-CTX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27,-0.593,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伴骨折患者的骨折发生与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的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5(019)021【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骨转换标志物;PINP;β-CTX【作者】唐颂军;宋力轶;朱文峰;郑良军【作者单位】上海邮电医院,上海,200040;上海邮电医院,上海,200040;上海邮电医院,上海,200040;上海邮电医院,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骨质疏松症会引起骨质丢失,增大骨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患者体内骨代谢水平可能出现紊乱。
近年来,骨转换标志物作为新兴指标,在骨质疏松症的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骨转换标志物是骨组织本身的代谢产物,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重吸收标志物。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和骨钙素的检测及意义李经堂;汤晓正;熊龙;刘剑军【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骨代谢生化指标[Ⅰ型胶原交联 N末端肽(NTX)和骨钙素(又称骨γ-羧基谷氨酸蛋,BGP)]变化的研究,为临床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方法对5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行骨密度(BMD)测定,并根据BMD测定结果将56例患者分为2组:骨质疏松组(30例)和非骨质疏松组(26例)。
测定56例患者,术前、术后2周血清 NTX、BGP水平。
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2周30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BMD值较成年人BMD峰值减低2.5个标准差以上,26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11例)BMD值较成年人BMD减低不足2.5个标准差,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
与术前比较,56例患者术后2周血清 NTX水平均明显升高,女性、骨质疏松组术后2周血清 BGP水平则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男性比较,女性术后2周血清NTX差值明显升高,血清BGP差值则明显降低(均P<0.05);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术后2周血清 NTX差值明显升高,血清 BGP 差值则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骨代谢加快,骨丢失大于骨形成,女性患者和骨质疏松患者骨丢失更明显,围术期应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
%Objective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hanges in bone metabo-lism markers cross-linked N-telopeptide oftypeⅠcollagen(NTX)and osteocalcinduring(BGP). Methods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BMD)was measured by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in 5 6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According to the BMD values,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steoporosis group(n=30)and non-osteoporosis group(n=26).Serum levels of NTX and BGP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2 week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Among the 5 6 pa-tients,30(9 males and 21 females)had BMD values more than 2.5 standard deviations below a-dult peak bone mass,and 26(15 males and 11 females)had BMD values less than 2.5 standard de-viations below adult peak bone mass.The incidence of osteoporosis in fema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s 2 weeks after operation(P<0.05).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levels, serum NTX increased in all patients and serum BGP decreased in females 2 weeks after operation (P<0.05).Compared with males,postoperative change in NTX levels increased and postopera-tive change in BGP levels decreased in females (P<0.05 ).Compared with non-osteoporosis group,postoperative change in NTX levels increased and postoperative change in BGP levels de-creased in osteoporosisgroup(P<0.05).Conclusi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especial-ly female patients and osteoporosis patients,have accelerated bone metabolism and bone los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Therefore,the anti-osteoporosis treat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髋部骨折;骨质疏松;骨代谢;Ⅰ型胶原交联 N末端肽;骨钙素;骨密度【作者】李经堂;汤晓正;熊龙;刘剑军【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一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一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一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一科,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R446.1老年髋部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其合并症多,疗效差,处理往往比较棘手。
电化学发光测定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的分析性能评价甘洁民;缪应新;张蓉;施泓【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automat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system for assay of serum 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tP1NP) and establish the reference value in our laboratory. Methods Serum tP1NP was measured on Elec-sys 2010 automated analyzer(Roche). The between-ru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tested values of high and low lever controls. The functional sensitivity was analyzed with a series tested results of low lever serum. The analytic measure-ment range (AMR) was determ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mixed serum. The reference range of serum tP1NP in our laboratory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detected results of 138 normal subjects. Results The between-run CVs were 4.7% and 2.4%. The functional sensitivity was 6.60 ng/ml. AMR was 6.8~1020.2ng/ml. The reference range was 17.8~55.8 ng/ml. Conclusion The ECLIA method has good performance for detecting tP1NP level.%目的:按美国病理家学会(CAP)的要求,验证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人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1NP)的各项分析性能,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文件已阅声明表》《Procedure circulation form》文件名称: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检测作业指导书表号: KM-MP03•02•02《文件修改记录页》《Procedure amendment form》表号:KM-MP03.02.03文件信息表(Procedure information form)表号:KM-MP03•02•04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检测检测作业指导书(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1np )by Roche cobas e601)1原理(Test principle)“三明治”法,总检测时间:18 分钟。
第一次孵育:20μl 标本和一份生物素抗P1NP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一起孵育。
第二次孵育:在加入链亲和素包被的微粒和一份钌复合体标记的P1NP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后,反应形成一“三明治”样抗原-抗体复合体,复合体在链亲和素和生物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固相。
将反应液吸入检池中,检测池中的微粒通过电磁作用吸附在电极表面。
未结合的物质通过ProCell 除去。
在电极上加以一定的电压,使复合体化学发光,用光电倍增器检测发光的强度。
2 样本收集和储存(Specimen Collection and Storage):样本类型(sample type):血清(serum)必须用标准试管或内有分离胶的试管收集。
使用肝素锂和EDTA-K3 血浆(plasma)。
拒收标本(Specimen rejection):严重溶血、脂血、或用叠氮钠防腐标本。
标本用量(volume):200uL血清/血浆储存条件(sample storage conditions):在15–25°C可保存24小时;在2--8°可保存5天,C在-20°C可保存6个月。
样品最多可以冻融5次。
3 试剂(Reagent):3.1 Roche cobas e601 原装试剂。
3.1.1试剂内组份(components):Ⅰ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ⅡR1 生物素化的抗total P1NP抗体ⅢR2 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total P1NP抗体Ⅳ使用说明书,分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各一份。
3.1.2 未随试剂盒提供的组分·Elecsystotal P1NP定标液(P1NP CalSet)·Elecsys骨标志物质控品(PreciControl Bone)·Elecsys系统缓冲液(ProCell M)·Elecsys测量池清洗液(CleanCell M)·Elecsys系统缓冲液/测量池清洗液预热杯(PC/CC-Cup)·Elecsys反应杯/吸样头盒(AssayCups/AssayTips Combimagazine M) ·Elecsys废物盒(wasteliner)·Elecsys系统清洗液支架(SysClean Adapter M)·Elecsys系统清洗液(SysClean)3.2 试剂准备:将试剂从冰箱中取出并平衡至室温;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用;新试剂与前一批号试剂不同,则需做样本结果的比对,并记录,差异在允许范围内方可使用。
Put reagent from refregeratory to room temperature for proper time; New reagent lots must be tested in parallel with old lots before or concurrently with being placed in service to ensure that the calibration of the new lot of reagent has maintained consistent results for patient specimens. Recod the results.4 仪器(Instrument):Roche cobas e601。
4.1 仪器准备(prepare apparatus):使用前确保仪器水通道、液体垃圾通道畅通,保证系统清洗液(SysClean)、测量池清洗液(CleanCell M)、反应杯/吸样头盒(AssayCups/AssayTips Combimagazine M)、废物盒(wasteliner)、系统缓冲液(ProCell M)的足够。
然后开机,在仪器的试剂盘中加入所需的试剂。
5 安全防范(Safety Precautions):操作时必须穿戴手套和工作服;工作后的台面应消毒擦洗;用过的加样枪头等耗材应作为医用垃圾处理;为了避免形成气溶胶,所有样品尽可能不要在空气当中暴露太长时间;遇到样本洒出,被污染的区域应立即用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擦拭用的物品应丢弃在标有生物污染的垃圾筒中。
6 校准(Calibration if Applicable):6.1校准品储存和使用(calibration material storage and usage):Roche cobas e601原装校准品。
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的校准液应停止使用,保存于2-8℃可稳定到有效期。
Stop using overdue calibration e it within expiration date,storage in 2-8℃配制(calibration material redissolve):用复溶专用加样枪准确吸取1mL去离子水于瓶中,溶解静置3小时,混匀并用有盖小子弹头分装200μL/个,标明配制日期,校准品批号,配制人以及有效日期,于-20℃冻存备用。
Label confecting date ,calibration lot,person who confected, expiration date.then复溶后校准品成分的稳定性:保存于(-20)℃,可稳定2个月。
6.2每批试剂必须用新鲜试剂(试剂经仪器注册24小时以内)标定一次,如再次标定即根据下列要求:●试剂批号改变(Reagent lot changes)●同一批号的试剂盒在分析仪上使用超过1个月(28天)●同一试剂盒在分析仪上使用超过7天●根据需要:如质控数据超过额定的限度。
Recalibration based on quality controlproblem6.3步骤:当使用新批号试剂之前,都需要对试剂盒进行校准。
在校准(clibration)菜单中编辑校准液的资料,在两个样本管中分别加入至少200ul的1,2校准品并放到已指定位置的校准架中,放入样本通道中。
然后在计算机屏幕上选择START项,再次点击START界面中的绿色START健。
6.4结果判断:仪器会自动提示是否通过校准。
如果未通过会有相应的原因解释以及解决方法的指导。
校准后必须及时做质控且须获得通过6.5校准周期:质控在控的情况下一个月内对同批号试剂有效。
如果质控值提示有需要校准时,应重新校准。
7 操作过程(Procedural Steps):7.1 样本准备:先检查标本是否合格(标本与作业指导书上标本要求是否一致),核对验单上的条码和标本上的条码是否一致,按样本每天唯一号原则进行编号。
将带有编号的标本离心取血清/血浆,将待测物加入相应的样本管。
7.2取出空样本架,将含有血清/血浆样本管按先后顺序加入样品架中,将样品架推入样品槽中。
因需要一定量样本做底,每个样品管至少加入样品200ul(样本用量75ul)。
7.3在[WORKLIST]界面中输入实验号,指定total P1NP项目。
结果出来后,在[WORKLIST] 菜单中选择需要打印的结果,打印后作为原始记录加以保留,并且操作者要签上名字及操作日期。
7.4数据联机入系统(send data to LIS):计算机:设备管理→接口管理→点击罗氏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点击开始,出现预处理窗口→仪器:选择需要传送结果→SEND传送→回到计算机预处理窗口→传送。
7.5数据审核(data checkup):在确保仪器与电脑数据处理系统正常联机的情况下(即数据传送和接收无中断),仔细核对每一个数据有无错误(如:误传、漏传),是否与临床诊断相吻合,如发现异常情况,应仔细核对实验号与样本架号,原始导出结果与系统结果是否对应等,如有必要,复查该结果。
8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室内质控:使用罗氏骨代谢通用质控品(PC BONE)做质控,每天至少做两个浓度的值。
两个浓度要求符合本项目要求。
当质控达不到要求时,分析原因,或重新定标;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做期间核查,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室内质控操作过程。
提前在仪器内设定好质控的靶值,SD值,在CONTROL菜单中指定质控架号、申请质控项目,质控品每管至少200ul质控品。
拒绝标准:P1NP最大允许误差ALE为25%,室内质控CV为2.09%(低值),2.13%(高值),偏移为(低值)SD=1.52µg/L(高值)SD=18.42µg/L根据公式计算△SEc=(ALE-Bias)/CV-1.65,选择的质控规则为1-3s,2-2s,R4s,10x,当质控失控时,应按照《室内质量控制程序》处理。
9 线性范围9.1分析测试范围(AMR):5-1200 µg/L(5-1200 µg/L)9.2病人结果报告范围(CRR):5-6000 µg/L(5-6000 µg/L)当结果超过AMR时,需要稀释,稀释材料(dilution material):采用罗氏通用稀释液最大稀释倍数(dilution times):1:5超出检测限度需要稀释的样品,要重新申请该项目在Dilution中指定并指定稀释倍数(最大1:5),.仪器会自动稀释检测按项目打出结果,作为原始记录加以保留。
10 计算(Calculations if Applicable):无需人工计算。
11 参考范围(Expect Values):绝经前:15.13~~58.59pg/ml绝经后:所有女性:16.27~~73.87µg/L接受HRT治疗:14.28~~58.92µg/L未接受HRT治疗:20.25~~76.31µg/L12 结果解释(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可以直接报告所检测结果,无须进行结果解释。
13 方法的局限性(Method Limitations):接受过小鼠单抗治疗或体内诊断的病人会出现假阳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