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液压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8.04 MB
- 文档页数:8
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一、引言1.1 任务背景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中被广泛应用,装载机作为重要的工程机械之一,其液压系统在其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液压系统在装载机中的应用。
二、液压系统概述2.1 液压系统的定义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的静压力和动压力传递能量的系统。
液压系统由工作介质、工作部件、工作泵、控制阀和执行元件等组成。
2.2 装载机液压系统的作用装载机液压系统主要用于实现装载机的动作控制和动力传递,包括行走、提升、倾斜和转向等动作。
三、液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3.1 工作介质液压系统常用的工作介质有液压油和液压液。
液压油常用于高压、大功率液压系统,而液压液常用于低压、小功率液压系统。
3.2 工作部件工作部件是液压系统中能够存储液压能量和产生液压能量转化的部件。
主要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3.3 工作泵工作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通过机械能或者电能将能量转化为液压能。
3.4 控制阀控制阀主要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液压能的流动和方向。
常见的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溢流阀和比例阀等。
3.5 执行元件执行元件是液压系统中实际进行工作的元件,它们接收液压系统输出的信号,实现相应的机械动作。
常见的执行元件有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3.6 工作原理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在封闭容器中的压力传递原理。
通过泵将液体压入液压系统中,液压系统将液体的压力传导到需要驱动的工作部件中,从而实现相应的动作。
四、液压系统工作过程详解4.1 液压系统的工作流程液压系统的工作分为两个过程:液体压力建立的过程和液体压力释放的过程。
4.1.1 液体压力建立的过程1.工作泵从液压油箱中抽取液体。
2.液体被泵压入液压油路,形成一定的压力。
4.1.2 液体压力释放的过程1.当液压系统需要释放压力时,控制阀打开,通路打开,使液体能够自由流动。
2.液体流回液压油箱,液压系统的压力逐渐降低。
4.2 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装载机液压系统具有以下工作特点: - 高压工作:液压系统常常需要承受高压,以产生足够的动力。
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一、引言装载机液压系统是现代机械设备中常见的液压传动系统之一,其作用是将液体作为传动介质,通过液压马达、油缸等执行元件实现装载机的各项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液压系统的组成装载机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液压泵:将机器内部的油液抽出并提供给执行元件使用。
2. 液控阀:控制油路流量和方向,使得执行元件能够按照需要正常工作。
3. 液缸:将液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量,推动或拉动物体。
4. 液压马达:将液体能量转化为旋转力矩,用于驱动旋转或者直线运动。
5. 润滑油箱:提供清洁的油润滑和冷却所有运动部件。
6. 管道和接头:连接各个组件,形成完整的流体传输通道。
三、工作原理1. 液压泵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启动后,驱动主泵旋转,并通过吸油管将油液从油箱中吸入泵内,然后通过压力管路将油液压入系统中。
液压泵主要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泵会采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压缩。
2. 液控阀工作原理液控阀主要由阀芯、阀座和弹簧等组成。
当液控阀接收到来自操作杆或电磁铁的信号时,阀芯会移动并与阀座配合,从而改变流体通道的方向或流量大小。
在装载机中,常见的液控阀有单向阀、溢流阀、节流阀等。
3. 液缸工作原理当液体从液压泵进入到液缸内部时,由于活塞面积不同而产生差异性压力。
这种差异性压力使得活塞产生了一个推动力,从而推动装载机进行升降或者前进后退等操作。
4. 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在装载机中,常见的液压马达是柱塞式马达。
当高压油液进入马达内部时,通过柱塞和摆杆的运动,将液体能量转化为旋转力矩。
这种旋转力矩可以用于驱动装载机进行旋转或者前进后退等操作。
5. 润滑油箱工作原理润滑油箱主要是为了提供清洁的油润滑和冷却所有运动部件。
在装载机中,由于各个执行元件的高速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通过润滑油箱中的散热器来降低温度,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四、总结装载机液压系统是一种基于流体传动原理的传动系统,其主要由液压泵、液控阀、液缸、液压马达、润滑油箱以及管道和接头等组成。
装载机液压系统原理分析装载机是一种用于装载和搬运物料的机械设备,在其液压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液压执行机构。
液压系统的原理分析可以从液压执行机构、液压动力装置和液压控制系统三个方面进行。
液压执行机构是指通过液压能够实现机械运动和负载传递的装置,主要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液压缸通过所施加的压力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实现物料的起升、行进等动作。
液压马达则通过外部输入的机械能,将其转换为液压能输出,从而实现装载机的旋转等动作。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在液压系统中起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作用,是装载机正常工作的关键。
液压动力装置是指提供液压系统工作所需能量的装置,主要包括主泵、驱动电机、液压油箱和液压阀。
主泵负责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取,通过压力传导装置提供给液压执行机构,从而实现装载机各个动作。
驱动电机为主泵提供动力,其转速和转矩与主泵的工作状态有关。
液压油箱则负责存储液压油,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并通过散热装置降低液压油温度。
液压阀是液压系统的控制元件,通过控制液压流量和压力来实现液压系统的工作。
液压动力装置是液压系统能量传递和转换的中枢,配合液压执行机构实现装载机的各种工作动作。
液压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液压控制元件控制机械运动的系统,主要包括控制阀、液压管路和液压控制阀。
控制阀是液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控制液压流量和压力来实现装载机各种工作动作。
液压管路将液压油从液压动力装置传输到液压执行机构,并通过管路上的各种连接件和配件进行控制。
液压控制阀则通过外部信号输入来控制液压系统的各个元件,使其按照预定动作进行工作。
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元件的工作来实现装载机的各个工作要求。
综上所述,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由液压动力装置提供液压能量,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将液压能量传递给液压执行机构,实现装载机的各种工作动作。
液压执行机构通过将液压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实现装载机的起升、行进和旋转等动作。
液压系统的各个部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装载机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负载能力。
临工装载机液压系统培训资料一、液压系统概述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传递能量,控制方向和力的传动系统。
在装载机上,液压系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和力量,使得装载机能够高效、稳定地完成各种任务。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阀门、油缸、液压油箱和液压管路组成。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来源,它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和流量,来驱动液压油流动。
阀门用来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压力,使得液压系统能够按需工作。
油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器,它能够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用来完成各种动作。
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传递能量。
当液压泵开始工作时,液压油被泵入液压系统,形成一定的压力。
这时,通过操作阀门,使液压油进入油缸,产生一定的力量推动执行器工作。
在液压系统中,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压力,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各种动作。
三、液压系统保养与维护1. 液压油的更换:定期更换液压油,避免油质老化和污染,确保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2. 过滤器的清洁与更换:液压系统中的过滤器起着重要的作用,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器,可以有效防止液压油中的杂质进入系统,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液压管路的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查液压管路的连接是否松动或漏油,确保管路的正常运行。
4. 液压泵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液压泵的密封件、轴承等部件,确保泵的正常工作。
四、液压系统故障排除1. 液压油温过高:当液压油温度过高时,可能是液压油泵故障、过滤器堵塞或液压油过少等原因造成。
此时需要及时停机检查,找出并排除故障。
2. 液压油泄漏:液压油泄漏可能是液压管路连接松动、密封件老化等原因造成。
发现泄漏现象时,需及时检查并排除故障。
3. 液压系统压力不稳: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可能是泵、阀门或油缸等部件故障造成。
此时需要及时检查,找出并排除故障。
4. 液压系统噪音过大:液压系统噪音过大可能是泵、阀门或其他部件磨损造成。
此时需要及时检查,找出并排除故障。
五、结语液压系统是装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装载机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装载机的液压原理工作装载机是一种使用液压系统实现工作动力的机械设备。
液压系统是通过液体介质传输能量,完成各种机械运动的动力机构。
在装载机中,液压系统实现了装载斗的升降、倾斜和缩放等多种操作。
下面将详细阐述装载机的液压原理和工作过程。
液压系统是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门和液压油箱等组成的。
其中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液压缸则将液体的能量转化为线性运动或旋转运动的能力;液压阀门用于对液压系统的流量、压力和方向进行控制;而液压油箱则是液压系统的储油器。
在装载机的液压系统中,液压泵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液压泵通过机械传动转化液压油箱中的液体能量为能够对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施加的高压能量。
装载机常用的液压泵有齿轮泵和叶片泵两种类型。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执行元件,通过液体介质的作用,实现线性运动。
装载机中的液压缸分为升降液压缸和倾斜液压缸两种。
液压缸的构造由缸筒、活塞和活塞杆组成。
当液压油从液压泵进入液压缸的一侧时,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向外运动,并推动活塞杆一起运动,从而实现升降或倾斜操作。
液压阀门是液压系统中的控制元件,通过对液体流量和压力的调整,控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工作状态。
装载机常用的液压阀门有单向阀、溢流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等。
单向阀用于控制液体的单向流动;溢流阀用于限制系统中的最大压力;流量控制阀用于调节液体的流量大小;方向控制阀用于改变液体的流动方向。
装载机的液压系统工作流程如下:当操作员操纵控制手柄时,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箱中吸入,并通过液压管路输送到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液压油在液压缸中产生压力作用,从而推动活塞的运动,实现升降或倾斜动作。
同样,液压油在液压马达中产生压力作用,将液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装载斗的缩放动作。
在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中,通过调节液压泵的输送量,可以改变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速度。
而通过调节液压阀门,可以控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压力和流量大小。
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装载机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系统,通过液压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再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装载机的各种工作。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油箱、液压马达(液压马达更多应该是液压马达啦)、液压缸、控制阀及管路等组成,下面对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液压泵。
液压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其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液压泵通过泵腔内的运动使液体产生压力,带动液体在管路中流动。
液压泵可以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泵有不同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但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往复运动使液体在泵腔内流动。
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的储油部分。
液压油箱主要起到储存液压油、冷却液压油、排泄液压油中的气泡和杂质等作用。
液压油箱内设置了一个回油过滤器,用于过滤回流到油箱中的液压油中的杂质。
液压油箱还设置了油位计、油温计等仪表,用于监测液压油的液位和温度。
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之一、液压马达接收液压系统传递的液压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装载机的各种工作。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与液压泵相反,液体通过液压马达的马达腔流入,引起齿轮或柱塞的旋转或往复运动,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
液压马达一般采用柱塞马达或齿轮马达。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另一种执行元件。
液压缸是一种转换液压能为机械能的装置,将液压能转化为直线运动。
液压缸内充满液压油,当液压油从其中一腔流入液压缸时,由于压力差,使活塞产生位移,从而实现装载机的挖掘、摆动、升降等工作。
控制阀是液压系统的控制中心,通过控制阀的开关、转动等动作,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液流,从而控制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工作。
控制阀有单向阀、电磁阀、调速阀、换向阀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控制阀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一般液压系统中会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多个控制阀。
液压管路是液压系统的传输通道,将液压泵产生的液压能传输到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等执行元件。
液压管路一般由高压油管、低压油管、管接头、胶管等组成。
装载机原理
装载机是一种用来进行物料装载和搬运的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系统:装载机通常采用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动力来源,
通过发动机的转速和力量传递到传动系统上,从而驱动装载机的运动。
2.液压系统:装载机的液压系统主要用于控制装载机的提升、
倾斜和倾倒等动作。
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液压油箱吸入,通过液压阀控制油液进入或排出液压缸,以实现装载机的各种动作。
3.提升系统:装载机的提升系统主要通过液压油缸实现前斗的
上升和下降。
液压油缸与液压系统相连,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来改变前斗的高度,从而实现物料的装卸作业。
4.倾斜系统:装载机的倾斜系统主要通过液压油缸来实现前斗
的倾斜,以便将物料顺利倾倒到目标位置。
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液的控制,使前斗倾斜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倾倒系统:装载机的倾倒系统通过控制液压油缸的伸缩,实
现前斗的倾倒动作。
液压油缸伸缩的方向和幅度可以根据操作者的要求进行调整,以实现物料的准确倾倒。
综上所述,装载机通过动力系统提供动力,液压系统控制提升、倾斜和倾倒等动作,实现物料的装载和搬运。
不同的装载机型
号和设计也可能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别,但总体上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
装载机工作原理
装载机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系统驱动,通过液压油源提供动力。
液压油造成活塞向前运动,推动装载机的臂架和斗杆进行伸缩,驱动斗杆做升降和倾斜等动作。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控制阀等组成。
液压泵通过抽吸液压油将之压送到液压缸中,产生推力驱动装载机的动作。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机械将液压油压力转换成机械能,然后通过连接的液压管路将这种能量传递给液压缸。
控制阀起到调节液压油流量和压力的作用。
通过控制阀的开关,可以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使得装载机实现不同动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油路的压力来调节应用力的大小。
在装载机的工作过程中,液压油通过泵将其压力转换成机械能,驱动斗杆做出捡起和倾倒的动作。
当需要升起斗杆时,液压泵通过液压油将液压缸内的活塞向上推动,使其扩大体积。
当需要降低斗杆时,液压泵通过液压油将液压缸内的活塞向下推动,使其缩小体积。
装载机的其他动作,如倾倒和倾斜,也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的。
倾倒时,液压泵通过控制阀将液压油流向斗杆的两侧腔体,使其内部压力不平衡,从而使斗杆倾倒。
倾斜时,液压泵通过控制阀将液压油流向斗杆一侧腔体,使其内部压力增大,从而使斗杆倾斜。
总的来说,装载机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各种动作,液压油的流向
和流量由控制阀控制,驱动液压缸做出相应运动,从而实现装载机的各项功能。
装载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是装载机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它能够通过液压原理来传递力量和控制机械运动。
其主要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液压传动:液压系统采用了液体作为传动介质,通过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来传递力量。
当液体从一个活塞或阀门的一侧传输到另一侧时,会产生推力或拉力,从而实现机械部件的运动。
2. 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通过机械或电动力量将液体从油箱中吸入,并将其加压送至液压系统中的各个执行元件。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压缩液体来产生动力。
3. 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通过将液体加压送入液压缸的活塞腔中,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
液压缸通常由活塞、筒体、密封件和连接部件组成。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是,当液体从液压泵进入液压缸时,液体的压力使活塞受力并产生位移,从而驱动相应的机械装置运动。
4. 液压阀:液压阀是液压系统中控制流量和压力的关键部件。
根据控制的方式,液压阀可以分为手动控制阀、比例控制阀和电动控制阀等。
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实现液压系统中的各个执行元件的运动。
5. 液压油: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到传递力量、润滑和密封的作用。
液压油需要具有一定的黏度和抗氧化性能,以确保液压
系统的正常工作。
液压油还需要定期更换和保养,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综上所述,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传动、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油等组成的系统,实现力量传递和机械部件的控制。
这些组成部件协同工作,使装载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装载机液压系统原理
1.液压泵:液压系统的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将液体压力增加后通过管路送往液压执行器。
液压泵通常采用齿轮泵、柱
塞泵或液压叶片泵等。
2.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它与液压泵相反,在液压系统
中起到驱动作用。
液压马达通常采用齿轮马达、柱塞马达或液压叶片马达等。
3.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最常见的液压执行器,利用液体的压
力对活塞施加力来实现线性运动。
液压缸通常由活塞、活塞杆、缸筒和密
封件等组成。
4.控制阀:控制阀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用于控制液压流向、压
力和流量。
常见的控制阀有进油阀、卸荷阀、换向阀、流量阀和压力阀等,通过控制阀的开关和调节来实现系统的控制。
5.油箱:油箱用来存储液压油,同时起到冷却和过滤液压油的作用。
油箱通常具有油位表、出油口、进油口、油滤器和冷却器等。
6.管路:管路连接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控制阀等液压元件,
起到输送液压能和控制液压流动的作用。
管路通常由钢管、软管和接头等
组成。
装载机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当液压泵启动后,通过吸油口吸入液压油,并将液压油通过压油口输
送到系统中。
液压油经过控制阀进入液压缸或液压马达,通过活塞施加力
或者转动驱动装载机执行工作。
同时,液压油通过回油口回流到油箱中,循环利用。
总之,装载机液压系统通过液体的压力来传递和控制动力,能够实现高效、精确和可靠的装载工作。
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装载机是一种多功能的工程机械设备,用于装卸土地、石料和其他材料。
它在建筑、矿山和公共工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实现的。
1. 动力系统:装载机通常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系统,如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
通过燃烧燃料,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其传递给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和液压泵。
动力系统:装载机通常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系统,如柴油发动机或汽油发动机。
通过燃烧燃料,发动机产生动力,并将其传递给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和液压泵。
2. 液压系统:装载机的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组成。
液压泵负责产生油压,液压缸将油压转化为机械动力,液压阀控制油压的流动。
液压系统:装载机的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组成。
液压泵负责产生油压,液压缸将油压转化为机械动力,液压阀控制油压的流动。
3. 传动系统:装载机的传动系统由传动装置和驱动轴组成。
传动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轮或履带。
传动系统:装载机的传动系统由传动装置和驱动轴组成。
传动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轴,驱动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轮或履带。
4. 操作系统:装载机的操作系统包括操纵杆、操纵阀和工作装置。
操纵杆和操纵阀用于控制装载机的运动和操作,工作装置用于实现装载和卸载材料的功能。
操作系统:装载机的操作系统包括操纵杆、操纵阀和工作装置。
操纵杆和操纵阀用于控制装载机的运动和操作,工作装置用于实现装载和卸载材料的功能。
5. 液压马达:装载机上的液压马达被用来驱动主要的工作装置,如铲斗。
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装载和卸载材料的功能。
液压马达:装载机上的液压马达被用来驱动主要的工作装置,如铲斗。
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实现装载和卸载材料的功能。
总之,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动力系统、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操作系统和液压马达的协同作用实现的。
它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指令进行各种工作,如装载、卸载、推平等。
关于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说明
1.装载机产品的工作液压系统主要控制工作装置的动臂完成举升、下降、中位、浮动功能以及铲斗的收斗、中位、卸载等动作。
主要有手动操纵(LW521F、LW321F、LW421F、LW500F)和液压先导操纵(ZL50G、ZL60G、ZL80G、LW400K)两种结构形式。
(手动软轴操纵)
(液压先导操纵)
ZL50G等产品采用的液压先导操纵结构原理:推动先导阀的操纵杆,从先导泵来的先导油通过先导阀,推动多路换向阀阀芯的移动,从而实现工作装置的运动。
手动操纵是靠手动操纵软轴来实现多路换向阀阀芯移动。
手动操纵结构主要特点是价格便宜,结构简单、可靠,但操纵力大、操纵比例性能不好;液压先导操纵结构主要优特点是操纵力小,控制比例性能好,大大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但系统较复杂、制造成本偏高。
现在国内装载机厂家采用的先导操纵原理都是一样的,元件也几乎都采用浙江临海海宏公司的产品,在高档出口车上部分采用了进口的先导阀和多路换向阀。
2.转向液压系统主要控制装载机的行驶方向。
5吨产品主要有全液压大排量转向系统(541F)、负荷传感型同轴流量放大转向系统(521F)以及流量放大转向系统(50G、60G、80G)。
全液压大排量转向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转向平稳,但操纵力大、系统发热量大,现采用较少;负荷传感型同轴流量放大转向系统的特点是操纵轻便、灵活、操纵力小、可靠、节能,但转向平稳性不好;流量放大转向系统的特点是以低压小流量来控制高压大流量,操纵力小,转向灵活、可靠。
1).ZL50G等产品采用的先导型流量放大转向原理:转向时,从先导泵来的低压小流量的先导油通过转向器,推动流量放大阀主阀芯移动,来控制转向泵过来的较大流量的压力油进入转向油缸,完成转向动作。
由于通过转向器的油液是低压小流量的,转向器的排量较小,
所以转向时,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操纵力小,转向灵活、可靠,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
(徐工ZL50G用流量放大阀)
2).LW521F装载机采用的同轴流量放大转向原理:同轴流量放大转向器与我们常用的BZZ系列转向器相同,主要由控制转阀和摆线计量装置等组成。
转动方向盘时,转向泵的油液通过转向器的节流口和摆线计量装置进入转向缸。
普通转向器,不论是快转还是慢转,所输出的油液体积是一致的,由摆线计量装置确定。
所以,对大型机械来说,为满足转向需要,如采用普通转向器就要加大转向器体积,这样会导致转向操纵力较大,安装也不方便;而同轴流量放大转向器在控制转阀上增设了两排流量放大节流口,计量装置比同排量普通转向器的就小了,因此结构尺寸和操纵力都较小。
在快转和慢转时,同轴流量放大转向器转动一圈所输出的油液体积是不一样。
慢转方向盘时,提供给转向油缸的液压油完全由转向器内的计量装置计量提供,流量较小,使慢转向有较好的微动性能。
这时转向缸伸出或缩进的长度与转向器转过的圈数成正比;
转向速度较快时,转向器控制转阀上的流量放大口逐渐打开,提供给转向油缸的液压油一部分由转向器内的计量装置计量提供,另外一部分由流量放大口直接提供。
转向速度越快,流量放大口开启就越大,输出的流量就越多,从而满足快转向的要求。
此系统与ZL50G采用的先导型流量放大转向原理完全不同。
3).柳工采用的流量放大转向系统与我公司ZL50G产品在转向上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采用低压小流量控制高压大流量。
但是,柳工的产品双泵不合流,所以在流量放大阀上没有分流阀芯。
我公司的产品采用双泵合流技术,在流量放大阀上集成了一联分流阀芯。
柳工用流量放大阀(柳工自制)
3.双泵合流技术:齿轮泵的可靠性与泵的排量和工作压力有关,泵
的排量越大,工作压力越高,泵的可靠性越低。
采用双泵合流技术,让转向泵的油液在优先满足转向需要的情况下,其余油液通过分流阀芯合流到工作系统中去,从而降低工作泵的排量,比如LW521F、ZL50G的工作泵就从160ml/r降到了100ml/r。
双泵合流技术有节能、降耗,提高泵的可靠性等优点,但在既工作又同时打转向的复合工况时,效率不如不合流的系统高。
此项技术,在原理和性能方面都是一致的。
ZL50G和ZL60G、ZL80G 等产品是通过集成在流量放大阀上的分流阀芯实现合流的;LW521F、LW500F、LW421F、LW350K等产品与以上产品的结构不同,是通过优先阀的分流阀芯实现合流的。
4.ZL50G转向柔性限位的结构原理:在转向器和流量放大阀的控制口的先导油路中加装了一对转向限位阀,当转向到设定的角度后(比机械限位的角度要小),顶杆顶动限位阀的阀芯,切断到流量放大阀的先导控制油,流量放大阀的阀芯回到中位,转向泵的油合流到工作系统,整车停止转向。
避免了传统的前后车架间的刚性碰撞,同时减少了安全阀的不必要的开启。
( 限位阀和顶杆)
5.厦工等值卸荷技术介绍:此技术是针对双泵合流系统来说的,通过下图所示的优先卸荷阀实现等值卸荷。
系统和我公司LW521F等产品所采用负荷传感同轴流量放大转向系统原理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是在优先阀的合流口上增加了一个卸荷阀,当工作系统需要低压大流量时(如动臂上升工况),卸荷阀是关闭的,转向泵的油在优先满足转向的需求下其余合流到工作系统中;当工作系统需要高压小流量时(如铲掘、下挖、动臂油缸到行程终点等),工作系统的压力在升到系统主溢流阀开启压力之前,达到卸荷阀开启压力,卸荷阀打开,转向泵的油直接低压回油箱。
而不带此卸荷阀时,不管处于何种工况,转向泵的油在优先满足转向的需求下,都合流到工作系统中。
因此,采用此技术可减小溢流损失,降低系统发热;同时可提高铲掘时的驱动能力。
由于此阀是厦工的专利技术,现同行采用的较少。
我们在ZL50G 岩石型、LW640G、LW820G等产品上也采用了一种卸荷阀,装配在流量放大阀的合流口上,靠先导阀收斗联的先导油控制卸荷阀的开关。
当整机处于铲掘、下挖等工况时,收斗联的先导油在控制多路换向阀阀芯移动的同时,打开卸荷阀,转向泵的油直接回油箱;处于其它工况时,转向泵的油在优先满足转向需要的前提下,全部合流到工作系统。
此阀与上述卸荷阀具有相当的功效。
缺点是:当动臂油缸到达行程终点,溢流阀打开时,此系统无法卸荷,溢流损失大,但此状态时间多数都较短,熟练的驾驶员一般可避免此工况的发生。
(厦工优先卸荷阀)
(徐工卸荷阀安装图)
6.负荷传感流量放大和同轴流量放大的异同:以上两种说法,都是针对LW521F、LW421F、LW500F等产品采用的转向原理的片面的说法,实际上现在国内厂家采用的同轴流量放大转向器都是带负荷传感
的,严格意义上此系统应该叫负荷传感型同轴流量放大转向。
7.徐工先导型流量放大与一般流量放大技术比较:不知一般流量放大指的是哪种?如是同轴流量放大,和先导型流量放大采用的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见上文;如是指低压小流量控制高压大流量的流量放大,大家都是先导型流量放大,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除柳工的流量放大阀是自制以外,其它厂家几乎都采用浙江临海海宏公司的流量放大阀和镇江或济宁伊顿的转向器。
8.同行厂家资料
1).柳工50C
手动DF32阀,流量放大转向。
双泵不合流。
2).柳工50G(CLG856)
液动D32阀,流量放大转向。
双泵不合流。
3).福田FL956H/FL958G
液动D32阀,流量放大转向,双泵不合流,(同柳工50G)
4).临工LG950-1
液动D32阀,流量放大转向,双泵合流(同徐工50G)
5).厦工XG955
液动D32阀,同轴流量放大负荷传感转向,双泵合流,等值控制卸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