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47.41 MB
- 文档页数:86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组织指导幼儿园结构游戏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目的性的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不同的概念和技能。
通过组织结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能力、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
下面是关于如何组织幼儿园结构游戏的一些建议。
1.游戏目标与规则:在组织结构游戏之前,明确游戏的目标与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游戏目标应该与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相适应,既可以挑战他们的能力,又不会让他们感到沮丧。
游戏规则应该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遵守。
2.创建游戏环境:为结构游戏创建一个安全、刺激和有趣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游戏区域没有尖锐的物体或者危险的障碍物,避免有可能伤害到幼儿的因素。
同时,游戏环境应该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
3.游戏材料与器具:选择适当的游戏材料和器具对于组织结构游戏至关重要。
有限的资源也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利用。
比如,使用一些简单的木块、塑料盒子和绳子等来建造不同的结构,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和创造。
4.分组与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并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和沟通。
组织结构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发展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鼓励幼儿共享想法、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5.提供指导与支持:在组织结构游戏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指导幼儿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帮助幼儿思考和解决难题。
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方法和解决方案。
6.游戏评估和反思:在结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评估和反思。
提问幼儿关于游戏的问题,如“你们的结构是怎么样的?”“你们用了什么材料进行建造?”“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这样的评估和反思,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游戏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7.关注个体差异:在组织结构游戏过程中,要关注和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
一些幼儿可能对结构游戏更感兴趣和自信,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20212探析幼儿角色游戏结构促进教师组织与指导李晓洁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看似简单的角色游戏蕴含着许多教育原理和规律。
在幼儿游戏中,角色游戏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十分常见。
作为幼儿教师,更需要意识到角色游戏的重要性,了解角色游戏,探索幼儿角色游戏之奥秘。
本文首先总结了幼儿角色游戏发展的阶段;其次探析了角色游戏结构的四个要素:游戏主题、游戏角色、游戏材料、游戏情节;并从教师介入的角度解释了角色游戏需要教师的组织与指导,才更能发挥教育作用。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组织指导一、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发展的必经阶段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经验的创造性再现。
2岁之前幼儿的游戏主要是简单的感觉运动游戏。
幼儿寻求并满足于感觉与运动器官的机能性快乐,如,敲打和摆弄物体、摇木马等。
2岁以后,由于模仿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幼儿开始能够进行延迟模仿,也就是可以借助头脑中的表象,在事后进行模仿。
正是这种延迟模仿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非真实的情境中模仿曾经经历或想象的生活情景,展开新的游戏形式——角色游戏。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普遍都热衷于角色游戏,如果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就会发现他们的游戏主题往往都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紧密相关,如,爸爸妈妈照顾小娃娃、到医院看病、到商店买东西,等等。
7岁以后角色游戏逐渐减少并逐渐被规则游戏所取代。
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发展的必经阶段。
正常发展的幼儿都必然会经历角色游戏这个阶段,从中获得认知、情感、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不可能从感觉运动游戏直接跨入规则游戏,这是由他们智力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的。
二、角色游戏的四方面结构要素(一)游戏主题角色游戏主题是指反映游戏内容及范围的中心议题,一般表现为角色游戏的名称。
例如,“理发店”“超市”“医院”和“邮局”等游戏名称很明显地指出了游戏主题。
主题是角色游戏基本构成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它统率和制约着其他要素。
《幼儿园游戏》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园游戏》课程编号:0513241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掌握游戏的本质特征,懂得游戏在教育教学和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课程内容:第一章游戏概论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游戏的特征和功能2、游戏理论3、幼儿游戏的发展。
4、游戏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幼儿园游戏的特征和功能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游戏的概念、早期理论及代表人物知识拓展要求:能掌握幼儿游戏的本质和内涵以及其特点和分类第二章游戏的分类及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游戏的分类2、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3、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要点。
教学重点: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游戏的分类知识拓展要求:了解自主性游戏第三章角色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角色游戏概述2、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角色游戏的特点及结构、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教学难点与关键:角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知识拓展要求:理解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常见的问题第四章表演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表演游戏概述2、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教学难点与关键:各年龄阶段表演游戏的设计知识拓展要求: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区别第五章结构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结构游戏概述2、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重点: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各年龄阶段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及方案设计知识拓展要求:幼儿结构游戏的发展阶段第六章规则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规则游戏概述2、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3、规则游戏的编制。
教学重点:规则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教学难点与关键:规则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知识拓展要求:规则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第七章亲子游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亲子游戏概述2、家庭亲子游戏3、幼儿园亲子游戏。
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摘要: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作为幼儿一种特殊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具有特色的游戏。
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就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幼儿的个性。
本文笔者从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指导时机的选择、指导策略的选择来探讨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进行合理的介入指导。
关键词:角色游戏指导策略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的基本生活方式,由于其固有的游戏特点,使其成为最适合儿童和最受儿童喜爱、在儿童阶段又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活动。
幼儿通过游戏不断地体验成功与失败、不断的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人格的内涵,获得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本笔者研究探讨教师对游戏的介入时机的把握及影响教师选择介入时机的因素,宗旨在为提高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引导发展幼儿的个性。
一、角色游戏的含义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其中扮演的是熟悉的、了解的角色:模仿的对象是教师、成人、伙伴等;强调游戏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如,在“小工厂”游戏中有包糖果、做饼干、裁衣服、照相和洗照片等情节,幼儿不喜欢。
因为角色没有表现得经验和机会,没有扮演角色,没有角色的语言,体验等只是一种手工制作而已。
二、角色游戏的结构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游戏的一种,是幼儿期特有的游戏,全面反映了游戏的一种游戏。
角色游戏,一般由主题、角色、材料、情景、规则等组成,它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象、游戏动作、情景的假设、游戏的规则和主题。
本人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描述:1、角色的扮演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假装的角色,而不是他自己,儿童扮演角色对发展想象力和自我意识幼很大作用。
在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常扮演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物。
如:幼儿喜欢扮演成人的角色—妈妈、爸爸、警察、司机、医生、老师、营业员、理发师等。
2、游戏中物品的假象对物品的选择、假象,是由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的,“以物代物”即受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影响、制约。
教师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1. 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教师应该为大班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包括
各种玩具、游戏材料和场地。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2. 提供适当的挑战: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游戏挑战。
挑
战过低会让幼儿感到厌倦,挑战过高则会让幼儿感到沮丧。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
馈及时调整游戏的难度。
3. 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规则:教师在游戏前应该向幼儿清楚地介绍游戏的目标和规则,以便幼儿理解并遵循。
教师还应该提醒幼儿游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安全规则,确保幼儿
的安全。
4. 提供示范和演示: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演示来引导幼儿正确地进行游戏。
在搭建
积木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先展示如何搭建一个稳固的结构,然后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搭建。
5. 鼓励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游戏中遇到困
难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并引导幼儿自己寻找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6. 提供反馈和评价:教师应该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
评价。
可以表扬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
7. 鼓励合作和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和交流,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交
能力和团队意识。
可以分配角色和任务,让幼儿互相帮助和支持。
8. 建立积极的游戏氛围: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游戏氛围,让幼儿感到放松
和愉悦。
可以通过音乐、笑话等方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更加享受游戏的过程。
幼儿游戏的分类及指导(复习资料)一、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幼儿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幼儿快乐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
游戏的特点:自由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有序性。
二、游戏的作用: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2、促进幼儿心智能力的发展;3;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发展;4、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能力的发展;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6、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7、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发展,三、游戏的分类1、创造性游戏:主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
它不是反映现实生活,而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
(1)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生活。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2)结构游戏也称建筑游戏,通过多种结构材料,通过想象和实际的创造行为,构造建筑或建筑形象的游戏活动。
(3)表演游戏: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借助语言、表情和动作来完成活动或角色半圆游戏。
2、规则游戏:(1)音乐游戏:在音乐的伴奏和歌曲的伴唱下,按一定规则和音乐要求进行歌曲动作的游戏。
(2)智力游戏:设计生动有趣的规则,让幼儿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3)体育游戏:基本动作组成的一组有规则游戏。
四、各类游戏的指导要点:角色游戏的指导:指导原则: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随机性,原则,适时介入给予指导。
环节与要点:1、前期准备: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丰富的材料、适合的场地和充足的游戏时间。
2、游戏过程现场指导:主题、角色、适时指导。
3、游戏节结束:整理材料、打理场地、及时总结评价。
不同年龄段角色游戏特点与指导要点:1、小班角色游戏特点:模仿为主,处于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的高峰阶段,主要与材料发生关系,与伙伴交往少,对操作材料和动作模仿感兴趣,角色意识不浓,主题单一。
指导要点:重点在材料的使用,提供种类少数量较多的玩具,避免争抢玩具,丰富生活经验,培养规则意识与自我管理。
角色游戏一、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游戏中的人、物、情节、内在规则1、角色游戏中的人:指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如:爸爸妈妈、孩子、司机、服务员、客人等。
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假象的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对角色的认识。
2、角色游戏的物:指游戏中的材料和物品,对物品的假象:借助一种简陋的材料代替生活中真实的物品,如:小椅子一会儿做汽车,一会儿当小床。
3、游戏中的情节:指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象,反映幼儿过去经验积累的再现,如:模仿孕妇,在衣服下面塞一个娃娃;带孩子去餐厅吃饭等。
4、角色游戏中的规则:如:妈妈如何照顾孩子,医生如何看病,服务员如何提供服务等。
二、游戏的内容:角色游戏主要包括:娃娃家、小医院、小餐馆、小银行、超市、理发店等。
幼儿对主题的选择受以下因素影响:①是否熟悉主题包含的情节、了解其中人物的活动;如:理发的流程②有无幼儿愿意扮演的角色;③有无吸引幼儿的游戏材料或游戏情景。
三、游戏的作用: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广泛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体验自主,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四、角色游戏区布置:1、最好与其他同样“吵闹”的区域相邻,如:建构区,因为这两个声响都很大,积木也可做扮演的道具,最好不要紧邻益智区或图书区。
2、角色游戏区的布置应像“家”一样,有温馨、安逸的气氛。
可以挂上幼儿与家人的照片。
五、材料的选择:★娃娃家:每个幼儿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家庭,最先了解的成人劳动便是父母所从事的家务事,无论是小班幼儿还是大班幼儿,娃娃家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他们常常是围绕娃娃家的活动情节扩展其他的角色内容,把他们看到和经历过的人或事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
因此,娃娃家可作为一个长设区布置在活动室中,所需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家具:娃娃床、小型桌椅、沙发、用品柜、梳妆台、屏风等。
2 .娃娃用品:毛绒玩具、奶瓶、尿布、各式服装、衣架、化妆用品、头上饰物、梳子、婴儿手推车、浴盆、毛巾、被褥等。
3 .家用电器:电视机、录音机、电熨斗、熨衣板、吹风机、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钟表、电话等。
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在游戏中,不能任由幼儿无目的地游戏,教师应该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能逼真地扮演角色,游戏的内容是否丰富,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幼儿的创造性如何。
根据幼儿开展游戏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指导。
1、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教师可以加入游戏,担任游戏中的某一角色,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角色的扮演取得发言权、管理权和评议权,以便指导游戏的开展,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
如:在玩“点心店”游戏中,教师担任副经理,可以给“经理”示范如何管理整个店的工作。
也可以副经理的身份指挥店员进行工作,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根据游戏情况,教师可以担任卫生检查员,表扬点心店的卫生工作。
教师还可以顾客的身份来点心店用餐,提高“招待员”招待顾客的服务质量,以顾客身份询问是否有新品种的点心,启发点心制作师创造出新品点心。
总之,教师担任角色,同幼儿一起玩,可以调动幼儿玩游戏的创造性,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发展游戏的情节。
2、材料的提供与指导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收集游戏材料和制作玩具,丰富游戏的开展。
如:玩“点心店”游戏,结合幼儿在点心店、面包店的参观,找来盒子等,做一台烘烤面包、蛋糕的烤箱,这样游戏又深入了一步,反映出现代电器化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店内的需要,协助幼儿自制电话、收银机;还可以根据秋天的季节特征,引导幼儿自带各种豆类等材料,制作各种豆类糕点。
这样,游戏的情节得到了发展,幼儿玩游戏的积极性就更为高涨。
3、语言的提示与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提示、建议等方式予以指导。
如“点心店”游戏,糕点制作多了,可以推销员身份建议经理把糕点送到商店出售。
有时,可以启发提示幼儿将各个主题游戏互相联系,以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使游戏进行得更加生动活泼。
如:提醒点心店的招待员等去医院检查身体,建议将多的糕点送给娃娃家品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