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各绩效指标计算公式汇总教程文件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9
附件3绩效考核指标的内容及计算公式一、保证性指标1、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内容解释: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所得税等项内容,如为亏损,以“-”号表示。
利润总额指标包含企业当年预提的兑现奖励。
2、投资收益上缴率计算公式:实际上缴投资年度投资收益/应上缴投资年度投资收益内容解释: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考核年度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持股比例。
二、考核性指标(一)基本运营类指标1、经济增加值率计算公式:经济增加值率=经济增加值/调整后资本内容解释:(1)经济增加值=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性×50%)×(1-25%)-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2)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3)无息流动负债是指财务报表中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
(4)资本成本率原则上是5.5%,最终根据企业加权资本成本确定。
2、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内容解释:(1)平均净资产=(年初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2)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所有者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3、毛利率计算公式:毛利率= 营业毛利/营业收入×100%内容解释: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4、应收帐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内容解释:(1)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上。
(2)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提供劳务和赊销产品、材料、物资而应向购买方收取的各种款项。
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年初数+应收账款年末数)/2。
5、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内容解释:(1)销售(营业)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提供劳务、销售产品、商品等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生产管理绩效考核计算方法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是衡量生产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计算方法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生产管理绩效考核的计算方法。
一、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在进行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时,首先要明确考核指标。
一般来说,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计划完成率:衡量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实际完成产量/ 计划产量)× 100%。
2.产品质量合格率:衡量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合格产品数量/ 总产品数量)× 100%。
3.设备利用率:衡量设备运行效率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实际运行时间/ 计划运行时间)× 100%。
4.生产成本控制:衡量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实际生产成本/ 计划生产成本)× 100%。
5.安全生产:衡量生产过程中安全情况的指标,计算公式为:(事故发生次数/ 生产总天数)。
二、生产管理绩效考核计算方法在明确了考核指标后,接下来介绍生产管理绩效考核的计算方法:1.加权平均法: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为每个指标分配一个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平均值。
计算公式如下:绩效考核得分= Σ(各项指标得分× 各项指标权重)2.满分制法:为每个指标设定一个满分值,根据实际完成情况给出得分,最后将各项指标得分相加。
计算公式如下:绩效考核得分= Σ(各项指标实际得分)3.目标值法:设定各项指标的目标值,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值的差距计算得分。
计算公式如下:绩效考核得分= Σ(各项指标目标值- 实际值)× 各项指标权重4.排名法:将各项指标按照完成情况进行排名,根据排名给出相应的得分,最后将各项得分相加。
计算公式如下:绩效考核得分= Σ(各项指标排名得分)三、总结生产管理绩效考核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考核目的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多种计算方法,以全面、客观地评价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
在设计2024年生产计划员绩效考核指标时,需要确保指标能够全面评估计划员的绩效,同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生产计划员绩效考核指标:一、生产计划完成率△指标定义:生产计划完成率是指实际完成的产量与计划产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生产计划完成率= (实际产量/ 计划产量) × 100%△评价标准:△95% △100%:优秀△90% △94%:良好△85% △89%:合格△84%以下:不合格△权重:30%二、生产效率△指标定义: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常以小时或班次为单位)的生产量。
△计算公式:生产效率 = 实际产量 / 总工时△评价标准:△每小时产量 > 平均水平:优秀△每小时产量 = 平均水平:良好△每小时产量 < 平均水平:合格△每小时产量 < 平均水平5%:不合格△权重:20%三、库存周转率△指标定义:库存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库存物资的平均周转次数。
△计算公式:库存周转率= 年度生产量/ 年度平均库存量△评价标准:△库存周转率 > 目标值:优秀△库存周转率 = 目标值:良好△库存周转率 < 目标值:合格△库存周转率 < 目标值5%:不合格△权重:20%四、成本控制△指标定义:成本控制是指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生产成本。
△评价标准:△实际成本 < 预算成本:优秀△实际成本 = 预算成本:良好△实际成本 > 预算成本:合格△实际成本 > 预算成本10%:不合格△权重:15%五、生产安全与质量△指标定义:生产安全与质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员工安全和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评价标准:△无安全事故,产品一次通过率100%:优秀△无安全事故,产品一次通过率 > 95%:良好△无安全事故,产品一次通过率 < 95%:合格△发生安全事故或产品一次通过率 < 90%:不合格△权重:15%六、团队协作与沟通△指标定义:团队协作与沟通是指计划员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精益生产公式汇总生产能力计算企业所需物流设施的配备要求,一般来说是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成正相关的。
因此,在确定物流设施配备的时候,应主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状况,根据生产能力确定企业物流设施的配备。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
固定资产是指设备、生产面积等等,在计算生产能力时,不考虑劳动力不足或是物资供应中断等不正常现象。
生产能力以实物指标为计算单位,流水线的生产能力通常采用轮班、小时等作为时间单位。
生产能力以实物指标为指标作为计量单位,主要的产品是重型车桥,有几百种型号。
在确定生产能力时,就以生产频率最高的斯太尔中后桥计算。
生产能力以实物指标为指标作为计量单位,在计量单位确定之后,生产能力测算公式如下:M=Fe×S/T式中:M---年生产能力;Fe---单台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h);S---设备组内相同设备数;T---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台时/件)。
生产节拍流水线生产能力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能力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确定以后,就可以根据计划确定生产节拍了,而只有根据生产节拍才能准确地确定出企业的物流量。
节拍是流水线上出产两个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
节拍是组织大量流水生产的依据,也是确定生产物流量的依据。
节拍的大小取决于计划期生产任务的数量和完成任务的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C=Fe/N式中:Fe---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N---计划期生产任务数量(含废品数)。
按照上式计算出的节拍称为计划节拍或平均节拍。
流水线上实际出产两个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为该工序的工作节拍。
其计算公式为Ci=ti/Si式中:ti---工序单件时间;Si---该工序的工作地数量。
多对象流水线生产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可变流水线,在计划期内成批轮番生产多种产品;另一种是混合流水线,在同一时间内流水线上混合的生产多种产品。
对于可变流水线节拍确定可以采用代表产品换算法或劳动量比例分配法,对于混合流水线节拍确定可以按产品组计算节拍,组节拍C组等于有效作业时间Fe与组数N组的比值。
(完整版)绩效考核常用公式(可编辑修改word版)绩效考核常用公式一、绩效考核得分1、绩效考核计算公式=KPI 绩效(50﹪)+360 度考核(30﹪)+个人行为鉴定 20﹪2、绩效换算比例:KPI 绩效总计100 分占50﹪;360 度考核总计200 分占百分的 30﹪;个人行为鉴定总计占 20﹪。
二、绩效奖金计算方式1、月度绩效奖金计算方法:每月从个人该月基本工资中提取10%为个人奖金基准金额,按实际达成效果之优劣核算奖金金额;计算方法:个人绩效奖金=该月基本薪资*10%*部门系数*个人考核等级系数.2 、年度绩效奖金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年终奖金=(系数*连续工作月数*基本工资)/12*评分百分率(系数由公司管理委员会根据年度利润报告而定).3、在公司任期不满 1 年者,其年终奖考核以连续工作月数计发三、如何列出考核项目的计算公式1、倒扣型计算方式及其应用2、统计型计算方式及其应用3、比例型计算方式及其应用4、经验型计算公式四、个人绩效分值的计算为使员工工作绩效相互间具有可比性,以便有效地实施奖惩,通常采用绩效分值计算法,评估员工个人工作绩效完成情况。
个人绩效分值计算公式为:个人绩效分值=∑(KPIi绩效分值×KPIi权重)×KPI总权重+∑(工作目标完成分值×权重)×工作目标总权重五、绩效奖金=管理单元综合考核系数×个人考核系数×奖金基数六、如果员工绩效工资要与部门业绩挂钩,则绩效工资首先需要根据部门考核成绩在部门间进行一次分配,然后再根据员工考核情况在部门内进行二次分配。
(一)部门绩效工资分配(一次分配)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公司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部门加权价值×部门月度考核系数)]×某部门加权价值×该部门月度考核系数+某部门月度奖罚金额(二)员工绩效工资分配(二次分配)$ H" B% E/ k# ^3 G& ~员工月度实得绩效工资=部门可分配月度绩效工资总额/[∑(员工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人数×员工月度考核系数)]×某岗位价值系数×该岗位员工月度考核系数+ 某员工月度奖罚金额, G7 v$ w+ M4 F+ z B3 p 该方案中,考虑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工作价值不同,需要用到部门加权价值系数和员工岗位价值系数。
生产绩效评估、分析指标
1.生产力=产出量÷投入量
①原材料生产力=生产量÷原材料使用量
②设备生产力=生产量÷设备运转时间
③劳动生产力=生产量÷从业人员数
2.作业能率=计划工数÷实质实际工数
①计划工数=计划生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
②实质实际工数=实际工数-(非责任)除外工数
3.有效率=有效作业时间÷实际总工作时间
①实际总工作时间=上班时间-实际休息时间
②有效作业时间=直接作业时间
有效率的把握:
A.赚钱的工作
作业者/机械在加工产品;
B.不赚钱的工作
开会、安排、商量、搬运等;
C.亏本的工作
返工、机械修理等。
4.机械效率=实际生产量÷标准生产量
5.成品制成率=成品重量÷材料使用量
6.良品率=良品数÷检查数
生产数量=预定生产数×(1+不良率)
来源:生管物控网() [本页面地址]:/productioncontrol/200903121034.html。
(完整版)生产部门绩效指标生产部门绩效指标
指标一:产量
- 描述:产量指标衡量生产部门完成的产品数量。
- 公式:产量 = 实际生产产品数量
- 目标:提高产量,确保生产部门达到预定生产目标。
- 衡量方式:比较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的差异。
指标二:质量
- 描述:质量指标衡量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 公式:质量 = 合格产品数量 / 总产品数量 * 100%
- 目标: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并满足客户期望。
- 衡量方式:定期进行质量抽查和客户满意度调查。
指标三:成本
- 描述:成本指标衡量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
- 公式:成本 = 生产成本 / 产出数量
- 目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成本控制。
- 衡量方式:比较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
指标四:效率
- 描述:效率指标衡量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和流程优化程度。
- 公式:效率 = 实际生产时间 / 标准生产时间 * 100%
-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时间和资源浪费。
- 衡量方式:比较实际生产时间与标准生产时间的差异。
指标五:员工满意度
- 描述:员工满意度指标衡量生产部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环境。
- 公式:员工满意度 = 员工调查结果
- 目标:提高员工满意度,创建良好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工作动力。
- 衡量方式: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上是生产部门绩效指标的完整版,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定期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评估生产部门的运营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优化生产效率和提高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