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调节(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5
第二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班级 组别 姓名 自评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列举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说明反馈调节的过程;4、概述激素调节的特点;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本课时主要讲解促胰液过程素的发现过程。
血糖平衡的调节。
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自主进行知识归纳、梳理,掌握基础知识,将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在课上集体探究。
3、完成预习自测题。
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自主预习归纳】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试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小肠肠腔内,会引起 ,若直接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 。
他进而切断通向小肠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肠腔内注入注入稀盐酸时,发现这样仍能促进 ,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 。
(2)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这是一种 调节——在 的作用下, 可能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 。
实验验证过程:注入静脉 胰液分泌胰液小肠粘膜 2、激素调节(1)激素调节是由 分泌 进行的调节。
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见下表)垂体主要分泌促激素,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 ① 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② 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主要是促进垂体中的激素合成和分泌 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③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同时其自身受大脑皮层控制 3、血糖平衡的调节(1)人体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是 、 、 ;血糖的去路也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是 、 、 。
(2)正常机体的血糖维持在 g/L 。
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 和 两种激素来维持。
其生理功能分别是: 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 和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 ; 能促进 分解,并促进一些 转化为 ,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激素调节》教学设计(通用5篇)《激素调整》教学设计篇1第1节植物的激素调整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讨论熟悉生长素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整的基本原理。
力量目标:通过引导同学设计试验,进行试验观看,培育同学投身科学试验的参加精神;通过组织同学活动,培育同学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训练同学细致观看的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态度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和试验、实习活动,培育同学“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使同学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仔细的工作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
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殊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同学过去很少接触。
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脚印向同学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学问。
有关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规律以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学问,能够使同学能够从化合物、细胞的角度理解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缘由,了解有关生长素的学问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成为本节的重点学问。
由于不同植物器官要求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植物产生“向地性”与产生“向光性”、“背地性”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假如在老师在叙述的过程中未能赐予明确的区分,将会造成同学理解上的混乱,而成为同学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在介绍主干学问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同学的眼光局限在学问本身,局限在对某一种激素的熟悉上,而是准时介绍了科学讨论成果怎样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以及与植物产生向光性有关的生长抑制物和其他植物激素,使同学能够熟悉到科学讨论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机理有一个较全面的熟悉。
第1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第2章第2节通“通过激素的调节”中的第1课时,教材在“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内容中,主要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相关激素的分泌与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涉及的部分内容“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并不以此为重难点,只需要稍加复习即可。
高二学生第一章《人体内环境稳态中》已经了解稳态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此第二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在学习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调节”后,知道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是受神经系统调节的,这是本节内容的基础。
学习了解神经调节后,再通过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学习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
这个知识对高二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及教师讲解,能够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通过阅读文本、师生交流,能够描述了解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分泌及作用。
4.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总结概括激素调节的特点。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分泌及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2、基本技能(通过人体内分泌腺及相关激素的生活实例,增加学生的指导生活实践能力;通过互动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的切身体会,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激素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关爱身体,增强健康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激素调节的特点2、教学难点: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五、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八、板书2.2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沃泰默实验2.斯他林实验①促胰液素的发现②激素调节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调节》教案(精选5篇)《激素调节》篇1激素调节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两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教材在“神经调节”一章的后面,紧接着安排“激素调节”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激素”这一名词已经广为人知,因为在现代生活中,这类物质已被用于化妆品、营养品中,激素还作为特殊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疾病。
激素的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激素的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其日常生活。
近些年来我国正在进行防治碘缺乏病的宣传,计划在本世纪末消灭碘缺乏病,本章内容对学生认识碘缺乏病及其危害也有帮助。
综上所述,本章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阐明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这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讲也比较生疏,所以建议教师在课前多准备些形象生动的挂图、照片、实验或实例,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应尽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进行过程式教学,这样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课时安排为2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内分泌腺、激素、体液调节等概念,了解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内、外分泌腺的特点,总结激素的概念,分析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介绍促胰液素的发现史,激素作用的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激素、内分泌腺和体液调节的概念。
教学难点激素的概念和激素的功能。
教学准备内、外分泌腺结构图。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剪贴图或复合胶片。
甲状腺功能失调症的照片或挂图。
正常人、侏儒症、巨人症患者的比较图,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照片。
演示实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所需材料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
课题: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二、重、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学习活动(一)激素调节的发现1.背景:在20世纪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调节的。
如对“胰液的分泌调节”:胃酸刺激小肠的___________,神经将___________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______________。
2.沃泰默的实验: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___________→胰腺_______泌胰液。
稀盐酸→狗的__________→胰腺__________泌胰液。
稀盐酸→狗的上段小肠_____(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______,只留下血管)→胰腺_________泌胰液。
沃泰默的解释: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_______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3.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这不是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而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进入血液后,随着_________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实验:小肠黏膜+_____________+砂子→制成_____________→狗_________→胰腺_______泌胰液。
4.这种化学物质叫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发现的______________激素。
5.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____调节。
6.激素调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
7.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和分泌的激素见课本P25图2-8(二)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1.人体中血糖(血浆中的葡萄糖)的来源和去向消化吸收分解转化血糖__________氧化分解合成转变2.血糖平衡的调节四、达标练习1.人体调节血糖含量的主要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 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斐林试剂与糖尿病人的尿液混合后,隔水加热煮沸1~2min后呈现的颜色是A.浅兰色 B. 棕色 C. 砖红色 D. 棕红色3.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4.糖尿病产生的病因是()A.胰岛素分泌过多B.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C.胰岛素分泌不足D.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五、课后作业1.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糖尿病人才会出现糖尿B. 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糖尿C. 运动员开始奔跑后,血糖浓度不会下降,所以没有肝糖元分解D.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而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放能3.吃糖后1个小时内,在胰静脉的血液内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六、课后思考。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是继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课题之后的教学内容。
在绪论中虽然提到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适应环境的基本特征,但对生物特别是植物如何完成应激性、如何适应环境学生过去很少接触,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让学生更加充分理解应激性和适应性,理解生命活动的调节对生物体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从学生不深究其原因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由现象进一步上升到对本质的探究。
通过一系列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的呈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因此,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
由此也决定了本课题内容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
“试题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这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从中可以看到生物高考更加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回头看近几年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本节内容的踪迹,它一旦出现在简答题中时必有一定难度,往往还会涉及实验设计,是学生最易丢分之处,所以学生常会望而生畏,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深刻理解了本节经典实验的结论,也就掌握了解题的钥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深挖教材,注重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向性运动的现象、概念和意义。
知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课前指导兴趣小组的学生完成四个小实验及老师的课上引导,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通过探究生长素的发现,既把科学研究精神、思维、方法的介绍贯穿在知识教学中,同时又培养学生在具体探究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结论的得出、实验现象的概括描述等科学性的思辨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生长素发现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体会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快乐。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3节激素调节(第一课时)一、基本理念新课程理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积极主动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建立正面的社会责任。
教学围绕大概念来开展,本章围绕“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
这一重要概念,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个方面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因此,应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思想,精简容量,突出重点。
二、课程标准要求及其理解课程标准中要求本章建立的重要概念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
本节涉及的为重要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的主要概念有:1.激素是内分泌分泌的重要调节物质。
2.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
3.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因此,本节教学应围绕这些主要概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激素主要是内分泌腺分泌的,通过体液运输,微量而高效。
并能举例说明激素调节人体的新城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的过程。
三、教材分析1.本章内容结构2.本节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位于本章的最后一节,是对神经调节的一个良好的补充,为了使学生了解某些激素的调节效能,从而对激素调节的主要作用特征有所理解,着重说明了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引导学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下一章,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铺垫,同时为高中阶段中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学习过人体的神经调节的内容,所以对人体的调节并不陌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资料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在不断的发展中。
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有着浓烈的探究意向,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独立以及合作解决问题。
《人体的激素调节》(第1课时)分层练习本课时编写:双辽三中王鑫磊◆基础题1.幼年时期长激素分泌不足,人体会患()A.侏儒症B.巨人症C.白化病D.糖尿病2.下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3、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1)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为成蛙;(2)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
这两个实验可以证明()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个体的发育C、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D、A和B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B.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C.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却不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D.神经调节在整体上起主导作用,激素调节也会显著地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5、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C.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D.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
6、当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如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A.侏儒症B.呆小症C.巨人症D.肢端肥大症7、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B.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C.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坏血病8、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性激素D.生长激素◆能力题1、侏儒症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引起的()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B.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C.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D.成年期缺乏生长激素2、研究者给家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的血糖浓度上升。
第三章体液调节第三节激素调节身体多种机能第1课时研究激素的生理作用、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题组一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1.(2021·北京西城区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研究动物激素的实验或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通过临床观察激素含量变化引起的病症研究激素功能B.用甲状腺激素饲喂小蝌蚪可观察到其提前完成变态发育C.给阉割的公鸡补充雄激素可研究性激素对其性征的影响D.给患糖尿病的狗饲喂胰岛素会使其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答案D解析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但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饲喂会使蛋白质被分解而失去作用,D错误。
2.(2021·吉林长春市高二期末)下表中探究相关激素作用的实验所涉及的常见方法,合理的是()选项激素探究过程(空白对照省略)A性激素割除公鸡的生殖腺,并移植到阉割后的母鸡体内,观察母鸡第二性征的变化B促甲状腺激素向蝌蚪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观察其发育过程中主要特征的变化C胰岛素给服用过葡萄糖的小鼠注射胰岛素,观察其是否有低血糖症状D生长激素用含生长激素的饲料饲喂小狗,观察其生长状况答案A解析探究性激素的作用,割除公鸡的生殖腺后,并移植到阉割后的母鸡体内,观察母鸡第二性征变化,前后对照可以充分说明结论,A正确;要探究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应向去除垂体的蝌蚪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探究胰岛素的作用,应该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观察其是否有低血糖症状,然后再及时补充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观察(低血糖)症状是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C错误;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要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应向去除垂体的小狗体内注射生长激素,观察其生长状况,D错误。
3.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准备以蝌蚪为实验材料,探究甲状腺激素在动物发育中的作用。
下列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蝌蚪应大小相同B.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水温、水质及饵料等条件应一致C.每组用一只蝌蚪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D.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去答案C解析每组用一只蝌蚪进行一次实验,数量太少,这样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排除生物因素的干扰,不能令人信服,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