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C
图甲中OP段酶促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 是 底物浓度 ,而P点之后的限制因素可能 为 受酶浓度、酶活性限制 ;甲图中,达 到平衡时增加酶的数量,反应速率__加__快__。
即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 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 率与酶浓度成 正 相关。
3 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竞争性抑制剂: 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增加底物可恢复
进行实验:
相互对照
A试管
B试管
① 加淀粉溶液2 mL
加 蔗糖溶液2 mL
实 ② 加淀粉酶1 mL
加淀粉酶 1 mL
②专一性: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验
步③ 骤④
淀6粉0振℃酶荡,、的酶摇最活匀适;性温在最度适高为宜的条件下保温5min
A、B管均加入加入斐林试剂2 mL
⑤ 水浴加热(50~65℃),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探究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 探究2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材料:3%可溶性淀粉溶液、2%的淀粉酶溶液、3%过氧化 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沸水、60℃ 水、冰水、5%HCl、5%NaOH、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
用具:水浴锅、卫生香,火柴,试管、烧杯等
1. 选择淀粉酶还是H2O2酶作实验材料?为什么选择这种酶? 2.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需要设计几组实验?设定几个pH? 3.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怎样检测因变量? 4. 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
复杂
有序
高效
温和
叶绿体内含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线粒体内含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两 者分区分工,互不干扰。
溶酶体中的酶(最适PH≈5.0)一般 局限在溶酶体中发挥作用,即使少量溶酶 体中的酶进入细胞质基质(PH接近中性), 也会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