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汇报讲话稿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首届广东省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尊敬的刘校,亲爱的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与陈明慧老师5月23日赴广州听为期三天的首届广东省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的一点心得体会,首先我想衷心地感谢刘校给了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对于一个青年教师的我来说,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磨炼的地方,所以我珍惜每一个听课学习的机会,珍惜每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因为每一次的学习和每一次的上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历练,在这里再一次感谢学校,鞭策我不断进步,不断成熟!关于活动的名称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是“首届”呢?而且以往都是叫“阅读教学大赛”,而这次却是叫“教学大赛”。根据广东省小语会理事长杨建国主任的解读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型不应该只是阅读课,作文、口语交际、识字、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些课型都很重要,所以从这一届开始正式更名为教学观摩活动,以后的活动将采取抽签的形式,以地区为单位抽签,抽到什么课型就上什么课型,这对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有挑战就有进步,相信这对我们的综合素养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下面我就先从出发说起吧,接到这个任务是周四的上午,刘校通知我们下午出发,周五早上开始听课,为期三天。所以在周四的6点半我们准时坐上了校车,出发去广州,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听课之旅,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的活动日程安排。()是的,您没有看错,

三天听22节课,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因为我们听课的地点是天河区的华南理工大学,而我们下榻的酒店是在越秀区的嘉福大酒店,为了确保能准时到达会场,早上我们6点就起床,七点十分吃完早餐,乘坐半个小时的大巴车赶往会场。活动于5月23日星期五早上八点半准时开始,主持人介绍了参会的广东省小语会理事长杨建国主任和副理事长姚淑华副主任等7位评委会成员后,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第一个上场的是来自我们的兄弟学校西山小学的高飞老师,他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桥》课堂上,他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当的教学设计、灵动的课堂气质、大气的课堂表现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打响了第一炮。

本次参赛的22位老师由广东省22个地级市选送,大多都是经过了层层选拔,最后才站在了省赛的舞台上。选手几乎都曾获得过省市的赛课一等奖,有的还是全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同时还有几位教师是普通话测试员。执教老师的朗读、语言基本功十分扎实。尤其是老师的板书既规范又漂亮,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特等奖分别由深圳、东莞、广州、珠海、顺德、中山获得,其他16位选手则是一等奖。

一、精品课的教学片断的深层思考和细节鉴赏

为期三天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无疑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盛宴。22位上课老师为大家演绎了各个年段、不同风格的阅读教学课。每节课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或清新温婉,引领学生沐浴经典;或青春活力,课堂妙趣横生;或亲切和蔼,如春风化雨;或扎实朴素,又从从容容。

细细品味,这一节节的精彩课例,看似不同,又都紧扣课标,具有共性:他们都谨记语文的本质,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教语文。老师们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个人魅力,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最真实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了识字、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表达。

的确是这样,好课都有一些突出的特点,第一,老师的基本功都特别强,无论是朗读能力,还是倾听学生发言后的点拨和评价,还有当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的引导,他们都能非常淡定地应对。这些老师一站到讲台上,还没开声讲课,好像都有一种气场,所有的人都被他吸引。

第二,这些好课的主角是学生。课堂上,老师会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或表达。比如高飞老师的《桥》,在课堂最后,老师依次擦去板书中的“儿子”“老汉”,然后问学生“桥”字能擦吗?说说理由。学生答道:“不能擦,因为这桥是用生命换来的。”还有一名学生说:“不能擦,因为这是他们用灵魂铸就的桥,这象征着他们大公无私的精神永垂不朽。”等等六名学生都答得特别好,把老师要总结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出来了,不着痕迹。

又如《白杨》第一自然段的指导,刚开始学生朗读得并不理想,没有把大戈壁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此时老师没有急着从技法上进行指导,而是说:“读着这样的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大戈壁?”学生充分地想象、表达之后,然后老师说:“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再点学生站起来读时,效果就很明显了。专家评课

时说“老师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成就的”,确实如此。

有一处设计非常巧妙,就是在品读写老汉动作的词语时,老师抓住“揪”和“推”这两个动词做文章:“怎么样的揪?读出这种感觉。”又找跟“揪”截然相反的动作“推”,问:“这一揪一推之间,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此处老师点了好几个孩子站起来回答,刚开始学生说得不是很清楚,思路不清晰,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后来学生明白了,老汉“在群众和儿子之间,选择了群众;在儿子和自己之间,选择了儿子。”最后通过PPT在老汉的照片旁边打出两行文字:“一揪爱民情,一推怜子心。”

第三,好课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东莞的《白杨》无论是教学设计和课堂上学生的练笔,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顺德的《桥》课堂上没练笔,但教学设计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深圳育才二小的王晓辉老师所执教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第一次抱母亲》,面对在场听课的两千多名听课教师,王晓辉老师表现得自信淡定、智慧大气,充分展示了教师的魅力。她的设计开课启导新,朗读引思活,训思达意精,读写结合实,特别是她在“读母亲、悟母爱”的环节中,巧妙的设计,层层递进使学生体会出母亲的艰辛和劳苦,深入浅出,不着痕迹。

教学片段:(听录音15分钟)

二、读母亲,悟母爱,言意兼得

1.描述插图中的母亲。

师:孩子们,你们看,我这一“抱”抱出了三个“没想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把目光关注到描写母亲的几个句子当中,去分享一下作者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品味文字中的母亲。

1)由朗读,抓关键词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