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评课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美术公开课评课记录表讲课人*** 活动评***教师美术课班级八年级一班评课时间2015.06.01 地点体音美组办公室主持人***评课人员:** ***** *** 赵**评课记录:* *:教师用心备课,语言规范,为方便学生学习自制示范图片,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指导学生操作时细致、规范,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很好。
多学习,多思考,多向老教师们学习,尽快成长为老练、成熟的教育工作者。
* *:教师落落大方,教态自然,准备充分,积极开动脑筋,认真为学生绘制了教学示范图片,且讲解细致、认真,能把趣味性和知识点很好的结合起来,。
学生小组活动,互助学习,给学生留下了学习、思考、实际操作的时间,很好。
张**:发优秀作业并表扬,激发学生积极性,很好;板书整齐;教师自制图片漂亮、生动,配合教师讲解,极好的诠释了纹样设计的方法;教师讲解细致,用语规范,在学生小组活动时来回走动,指导认真。
但美术课的板书虽然用彩色粉笔更能突出美术课的特点,但仍应该以白粉笔为主;应该给小组多布置任务且大家都必须参与,如此才能提高小组活动率和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会更活跃;课堂小结要做好,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不能省略。
何**:张老师自然、自信,语言准确,心理素质和教师综合素质较好,自制漂亮的教学示范图片,突出了美术课的特征,增加了课程吸引力,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启发,并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值得借鉴学习。
如果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更好了。
赵**:张老师很用心,自制示范图片非常漂亮,很吸引人,应用的非常好;课堂组织得也很成功,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再多下功夫。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评课教案:初中美术《绘画创作》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欣赏优秀绘画作品,分析其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优秀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线条等,并示范创作过程。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提高绘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运用。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讨论、实践等。
3. 学生对美术的热爱程度,以及合作精神、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作用是否到位,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创作。
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3. 评价方式是否公平、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如何在课后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通过以上评课教案,教师可以对初中美术《绘画创作》这节课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课主题: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教材评课记录评课内容:一、教材内容分析1.1 教材编写背景及特点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美术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美术学科特点编写的教材,采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认知规律和审美需求。
1.2 教材内容结构本教材共分为六大单元,包括线条、明度、色彩、形体造型、立体构成、艺术赏析等内容。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二、课程设计评价2.1 教学目标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包括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培养其对色彩对比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色彩表现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在设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用了生活中的案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2.3 教学策略安排教师在教学时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包括讲解、示范、分组讨论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4 学情分析本课时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分析,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地教学安排,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课堂教学评价3.1 教学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较为合理,包括导入、讲解、示范、实践等环节,能够让学生全面地接触并理解课程内容。
3.2 教学方法运用教师在教学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如言语、图像、实物等,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感知需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3.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后续的作业情况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的美术创作中。
四、课后作业及延伸拓展4.1 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设计较为合理,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2 延伸活动设计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些延伸活动,如参观美术展览、进行色彩对比的实践等,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初中美术优质课评课记录本次课评分为优质,以下是评课记录的详细内容:课堂概况- 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课- 课堂时间:XX年XX月XX日,第X节课- 课堂时长:X分钟- 上课班级:X班- 授课教师:XXX老师课堂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XXX,教学目标是XXX。
老师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1. 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 提供了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了关键的绘画技巧。
4.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学生研究情况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引发了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以下优点:1.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2. 学生在绘画技巧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技巧。
3.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顺畅,互相鼓励和帮助,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教学反思经过本次课堂的教学实践,我个人对以下方面进行了反思和改进:1. 在教学准备上,需要更加细致地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指导和评估。
2.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 在组织学生合作时,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分工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机会。
结束语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学生研究和教学反思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通过持续的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能够进一步提高我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艺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以上是本次初中美术优质课评课记录的内容,谢谢!。
初中美术优质课评语【篇一:初中美术评课记录】美术公开课评课记录表【篇二:美术课评语】美术课评语一、教学目标的制订:1、能根据课程标准从“三维目标”要求出、能根据课程标准从“三维目标” 发整体把握,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发整体把握,体现本学科的特色,体现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学科功能,符合学科教育的逻辑。
素质培养的学科功能,符合学科教育的逻辑。
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2、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针对性、适切性和层次性;体现针对性、适切性和层次性;能突出伴随学习过程并与学习内容相应的能力培养、习过程并与学习内容相应的能力培养、思维方法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法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要求。
能克服教学目标过于大、虚等现象,3、能克服教学目标过于大、空、虚等现象,能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能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能根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 1、能根据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符合认知规律、体现抓住主线、内容的处理,能符合认知规律、体现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使全体学生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知识与方法,智力与能力有相应的提高。
的学科知识与方法,智力与能力有相应的提高。
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2、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合适的选择与调整,的选择与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3、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
难为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
能注意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4、能注意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些学生能了解的社会知识,学生能了解的社会知识,能正确处理知识的预设性” 生成性”关系,“预设性”和“生成性”关系,使教学内容体现鲜活和生动。
现鲜活和生动。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1、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注意精心设计学习问题,过程注意精心设计学习问题,注意培养学生的置疑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置疑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听课记录及评析美术一、概述本文将记录和评析所听美术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美术的重要性和学习美术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2.1 介绍美术的定义和作用在第一节课上,老师简要介绍了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美术是一门通过形象表达和探究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通过绘画、雕塑和摄影等方式,可以描绘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理解。
2.2 探讨美术与文化的关系美术与文化密不可分。
在此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的美术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2.3 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课程中还涉及到一些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讲解。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素描、水彩画和油画等常见的绘画技巧。
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可以提升我们的绘画能力和创作水平。
三、学习收获3.1 了解美术的多样性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美术是一门极其多样的艺术形式。
不同的艺术家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每个人的作品都可以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这使我更加开阔了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3.2 掌握绘画技巧在课程中,老师详细讲解了一些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通过实践练习,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比如准确的素描和色彩运用等。
这对我的绘画水平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3.3 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美术课程的学习培养了我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我开始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感受艺术。
同时,在绘画实践中,我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
四、总结通过参与美术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和魅力。
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美术,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造力。
美术课程的学习将对个人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美术,并将所学运用到创作中。
初中美术评课稿篇一:美术课评课稿范文美术课《苍松翠柏》评课稿李老师执教的《苍松翠柏》是一节国画技法与表现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跃跃欲试的一堂课。
一、严谨的教学态度。
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李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学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绘制更能体现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技法的理解,也上前去展现一番,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有技法表现方面的失误时也可以及时指出。
这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美术公开课评课稿初中美术评课记录课程概述本节公开课是一堂初中美术课,旨在通过对绘画基本技法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绘画素描和色彩运用两个方面,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法,并结合实践演练,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课堂安排本课堂采用主题式教学,以"自然风景"为主题,通过展示和分析著名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以下是课堂的具体安排: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著名自然风景画作品,引发学生对自然美感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讲解和示范绘画素描的基本技法,如比例、造型、线条和阴影等。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练演练:让学生分组进行素描练,以自然风景为对象。
引导学生观察真实场景,并运用所学基本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4. 艺术欣赏:展示和分析另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风景画作品,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家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思路。
5.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将所学技法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绘制自然风景,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
6. 作品展示和评价: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分享意见。
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公开课,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学生对自然风景的观察力和表现意识得到提升;2. 学生掌握绘画素描的基本技法,如比例、造型、线条和阴影等;3. 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创作,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4. 学生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艺术作品。
总结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们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掌握了绘画素描的基本技法,并将其应用到自然风景的创作中。
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意识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这是一堂富有启发性的初中美术课,对学生的美术水平和创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初中美术观评课报告简介作为一名初中美术老师,观评课对于我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观评课中,我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班级整体的水平,还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不断进步。
教学过程本次观评课的内容是学生的素描作品。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一副素描作品,并且将作品带到课堂上进行观评。
在课堂上,我首先介绍了一些基础知识,例如素描的定义、素描的特点和素描的分类等。
我还展示了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让学生对于素描的表现手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挂在教室的墙上,然后请同学们依次前往墙上观察作品,并且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标注出作品的优点、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随着同学们的不断观察和标注,每一幅作品都变得更加完善。
学生们不断归纳总结,相互分享经验和观点,让观评课变得极为生动有趣。
最后,我对学生的素描作品进行了全面评价,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希望学生可以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挑战自我。
收获与感想通过本次观评课,我体会到了群体评价的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艺术天赋,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学生对于素描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作品表现出一些不足。
对此,我将更加注意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素描的技法和表现方法。
总的来说,观评课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模式。
通过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艺术修养。
我认为这种方式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希望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广泛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