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ppp模式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17.61 KB
- 文档页数:2
3个境外公路PPP项目案例案例1.英国M6收费公路项目案例特点:本项目是英国第一条采用PPP模式的使用者付费公路,特许经营期长达53年。
由于公众反对收费,项目在签署特许经营协议后延误8年才启动,经各方努力,最终得以成功实施。
案例重点介绍了对公众反对、设计标准变更以及其他风险如何进行分配和管理的经验。
对再融资收益的处理体现了PPP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
英国M6高速一、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西米德兰兹郡城市圈中的M6公路主干道已拥挤不堪,急需修建一条支路(即M6收费公路)以缓解交通压力。
由于政府资金不足,1991年英国政府决定尝试采用PPP引入社会资本,计划通过设计—建造—融资—运营—维护(DBFOM)特许经营方式实现项目产出。
M6收费公路是1992年英国政府启动"私人融资倡议"后的第一条通过PPP模式建设的公路,根据当年签署的特许经营合同,在长达53年的特许经营期内,社会资本方负责项目的设计、建造、融资、运营和维护。
但由于当地民众的反对以及法律方面的障碍,导致项目直到2000年9月才正式启动,2003年12月正式通车,特许经营期持续到2054年。
(二)项目范围M6收费公路是西米德兰兹郡城市圈中的一条长27英里(44公里)的六车道公路支路,建设总投资约17亿美元(约9亿英镑)。
M6收费公路的北端在斯塔福德郡坎诺克附近与M6免费公路的11号交叉口相连,沿线经过斯塔福德郡、西米德兰兹郡和沃里克郡,连通已有的A5、A38和A446公路,南端在沃里克郡的科尔斯希尔与M6免费公路东部的4号交叉口相连。
通行车辆在公路两端的收费站或沿途出口收费站付费,费用根据车辆类型和通行时段而有所差异,可采用现金、信用卡以及电子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ETC)等方式支付。
(三)主要参与方政府方:公路局。
由欧文威廉姆斯有限公司代表政府方,作为项目的管理机构,负责包括这个项目在内的西米德兰兹地区公路系统的建设;特许经营方:米德兰公路有限公司。
国外代表性PPP项目案例英法海底隧道PPP模式1.英法海底甲概况英法海底隧道由三条长S l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x38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隧道的开通填补了欧洲铁路网中短缺的一环,大大方便了欧洲各大城市之间的来往。
英、法、比利时三国铁路部门联营的“欧洲之星”(Eurostar)列车车速达300km/b:平均旅行时间,在伦敦与巴黎之间为3个小时,在伦敦和布鲁塞尔之间为3小时10分。
如果把从市区到机场的时间算在内,乘飞机还不如乘“欧洲之星”快。
人们称誉这项工程“一梦200年海峡变通途”。
1985年3月2日法、英两国政府发出对海峡通道工程出资、建设和经营的招标邀请。
1986年1月两国政府宣布选中CTG-FM(Channel Tunnel Group-FranceMange S.A.)提出的双洞铁路隧道方案。
CTG-FM 是一个由两国建筑公司、金融机构、运输企业、工程公司和其它专业机构联合的商业集团。
它在1985年已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TM以Transmanche Link)联营体,负责施工、安装、测试和移交运行,作为总承包商;另一个是欧洲隧道公司(Eurotunnel),负责运行和经营,作为业主礴1986年3月英、法政府与欧洲隧道公司正式签订协议,授权该公司建设和经营欧洲隧道55年,后来延长到65年,从1987年算起。
到期后,该隧道归还两国政府的联合业主。
协议还规定两国政府将为欧洲隧道公司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并且该公司有权执行自己的商业政策,包括收费定价。
2英法海底隧道PPP模式特许权协议于X987年签订,该项目于1993年建成。
政府授予Eurotunnel公司55年的特许期(1987-2042,含建设期7年)建设、拥有并经营隧道,55年之后隧道由政府收回,其项目结构如图6.3所示。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探究四大境外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经典案例本文就德国豪赫蒂夫公司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国际机场和普雷西迪奥风景公路、法国万喜集团在法国南部大西洋高速公路和莫斯科—圣彼得堡收费公路四个PPP项目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境外PPP项目运营提出建议。
一、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国际机场(1)项目背景和概况。
机场是阿尔巴尼亚连接欧洲和巴尔干半岛的最重要交通运输线,因此,阿尔巴尼亚政府重视改善地拉那国际机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状况。
为建设一个具有欧洲标准的国际机场,同时受制于有限的融资能力,阿尔巴尼亚政府选择采用PPP模式建设。
机场的规划和建设采用英国标准。
2005年5月6日,实施第一期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航站楼、长7公里的机场公路、新货运中心、新停车场以及污水处理厂,项目投资共5000万欧元。
机场公路于2005年11月通车,新航站楼于2007年3月21日竣工。
(2)特许权合约及相关方。
2004年12月,该项目签订20年期的特许经营合约,以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形式转让给由数家航空公司和金融机构组成的德国-美国合资的公司:地拉那机场合作伙伴SHPK。
特许协议的内容包括:地拉那特雷莎修女国际机场的建设、运营和维护。
特许权获得者的任务包括设计、融资、安装、建设、维护、运营、管理和在旧机场基础上发展新的终端建筑设备。
本项目是典型的特许权模式,根据阿尔巴尼亚国会批准的《国际采购法》实施。
20年后,机场运营及相关业务将转交给阿尔巴尼亚公共工程和交通运输部。
地拉那机场合作伙伴TAP获得机场收入并承担作为私营部门的责任。
TAP必须保证合约全部履行,根据合约内容提供服务和设施,并在合约开始前支付300万欧元预付款。
在地拉那国际机场合约中,采购方有与受让方谈判达成合约的权利,在被认为是对项目运营有利的前提下,可修改合约条款和条件。
(3)融资模式。
项目资金由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阿尔巴尼亚阿尔法银行和德国DEG银行提供。
PPP项目案例——柬埔寨甘再水电站项目摘要甘再水电站PPP项目位于柬埔寨西南部大象山区的甘再河干流之上,距离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南方向150公里的贡布省省会贡布市外15公里处,项目所在地交通状况良好。
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9.32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4.98亿度。
甘再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发电,同时具备城市供水及灌溉等辅助功能。
本项目采用PPP模式实施,建设期为4年,运营期为40年,总投资额为2.805亿美元。
2004年7月,柬埔寨工业部对甘再水电工程进行BOT国际招标,中国水电国际顺利夺得第一标。
2005年7月,中柬两国政府首脑出席项目备忘录签署仪式;2006年4月8日,中国总理和柬埔寨首相共同出席开工仪式,2007年9月18日正式开工;2011年12月7日,甘再水电站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2012年8月1日起正式启用商业发电计量,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表1 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实施要点一、项目背景柬埔寨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人口1380万,经过了连年战乱之后,目前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但从电力供应来看,柬电力供应无法满足本国基本电力需求。
截至2014年底,柬全国人均年使用电量为286度,仅42.7%的住户有电可用。
除首都金边外,电力供应主要限于大城市和主要省城,农村无电力供应、依靠燃油灯或电瓶照明度日的状况仍较普遍,仅有8489个村庄(占全国村庄比例的60.3%),约42.7%的居民有电可用。
甘再水电站的建成,满足了柬埔寨贡布省和茶胶省全部电力需求,以及首都金边白天40%、夜间100%的电力供应,极大地缓解了柬埔寨国内电力紧张局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支撑。
工程还有效调节流域内季节性旱涝问题,提高了下游防洪能力,保证下游农田的水利灌溉,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当地鱼类及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
二、项目开发过程1.融资方案甘再PPP水电站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的72%(2.02亿美金)是从中国进出口银行以贷款的形式获得的,贷款期限为15年(含4年宽限期)。
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概念及案例投融资模式是指在企业进行资金筹措和配置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模式或途径。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投融资模式。
下面将介绍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的概念,并列举一些相关的案例。
案例:中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就是采用了BOT模式。
中国交通建设公司与建议持有公司共同成立了湾跨公司,负责桥梁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公司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收取通行费,同时承担桥梁的维护和运营责任。
2. BT(Build-Transfer,建设-转让)是指政府或企业委托给合作方进行特定项目的建设,合作方将完成的项目直接交付给政府或企业。
BT模式的特点是:资金大部分由政府或企业提供,合作方负责项目的建设。
案例:中国的北京新机场就是采用了BT模式。
北京市政府与合作方成立了新机场投资控股公司,由合作方负责新机场的设计、建设和交付。
项目完成后,新机场将归北京市政府所有。
3.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转让-运营-转让)是指政府或企业在自有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该项目转让给专业运营方进行经营和管理,一定期限后再转让回政府或企业。
TOT模式的特点是:项目的所有权在整个过程中归政府或企业所有,专业运营方负责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案例:英国的伦敦地铁就是采用了TOT模式。
伦敦地铁由伦敦地铁公司负责建设,建设完毕后转让给运营方进行运营和管理。
项目合同期满后,伦敦地铁公司重新获得了地铁的所有权。
4. TBT(Transfer-Build-Transfer,转让-建设-转让)是指政府或企业委托给合作方进行特定项目的经营和管理,合作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然后将项目转让给政府或企业。
TBT模式的特点是:资金由合作方提供,合作方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案例:香港的尖沙咀东水务项目就是采用了TBT模式。
香港特区政府与合作方签订了合同,合作方负责尖沙咀东地区的供水、排水和处理废物的经营和管理。
国外代表性PPP项目案例韩国KHRC的案例1.韩国KHRC概况KHRC C Korea High Speed Rail Construction Authority)即韩国高速铁路建设公团,组建于1992年3月,是韩国负责规划和建设全国高速铁路的专业项目建设管理公司,总部在首都,下设17个处,10个办公室,7个部门,在沿线和相关公司还设立了办事处。
截至2013年底,KHRC 共有1000多人,其中,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和系统性。
在高铁建设过程中,KHRC不仅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还要负责面向国内外筹集建设资金,涉及海外资本、债券的发行和民间资本,其中非政府投资达到韩国高铁建设资金的55%以上,是东北亚地区采用PPP融资模式进行高铁建设的典范公司,研究KHRC的融资策略,有助于我国借鉴其高铁建设融资模式,从而进一步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公共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相匹配。
KHRC直属韩国交通部而与交通部铁道司无隶属关系,实行由总统任命的理事长负责制。
它的职责包括: 面向全球招标并决定工程咨询和工程质量评估公司;负责制订总体技术方案和各专业技术标准;招标和签署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合同;引进外国公司的高速铁路设备和技术并签署合同;负责筹措、使用和管理高速铁路建设资金;负责聘请国内外高速铁路专家组成顾问团;随时协调处理高速铁路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等各方面的问题。
KHRC直接发端于韩国政府关于韩国高速铁路KTX C Korea Train Express)建设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通过系统研究京釜走廊地带的国民经济地位、人口分布密度和交通运输需求。
基于既有的交通运输方式统计数据,京釜走廊(首尔一大田一大丘一釜山)是韩国人口最密集(占全国71%的人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占全国GDP的70%,客运量占全国的$6%,货运量占全国的70%,综合各方因素研判该地区的交通预测量将于1989年达到过饱和状态,届时将出现交通运输紊乱,运输成本急剧上升,而且这种乱局还会愈演愈烈,如不尽快改善,预计到2000年将产生超过24000亿韩元的经济损失。
早课 | PPP失败九大案例及评价2016-10-19导读PPP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几个典型失败案例的分析,亦能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1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1990年,卡洛斯·埃鲁收购了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 (Telmex)。
Telmex控制全墨90%以上的电话业务,因而埃鲁可以制定高于任何发达国家的收费标准,而用户除了按其要求缴费别无他法。
埃鲁还通过吞并美洲移动“抢夺”了墨西哥72%的移动电话客户和70%的互联网用户。
如今Telmex市值3660亿美元,埃鲁也成为2013年世界首富,但更多的人指责埃鲁通过垄断暴富,阻碍国家经济正常发展,侵害消费者利益。
点评评价:规模经济与垄断具有天然联系,垄断排斥竞争,阻碍技术进步,这一点在网络化行业(如电信、铁路和电网等)表现尤为突出。
墨西哥的教训就在于反垄断法缺位,监管不力直接导致埃鲁具有单边定价权。
2土耳其公共设施“泛市场化”2002年伊始,土耳其通过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的私有化加速国家的市场化。
到2009年,共有6个港口、8条收费高速公路、2座跨海大桥、数家大型电厂、多家公立医院及国家电信陆续被卖给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私人部门。
对私人部门的涨价冲动,政府通过向居民发放“生活直补”来解决。
然而,缺乏监管的基础设施垄断成风,“生活直补”跟不上收费涨价,财政被企业“牵着鼻子走”,加之垄断带来的寻租与贫富分化,民众怨声四起,终于酿成2011年的全国性骚乱。
点评在微观领域,市场具有效率优势,但在宏观层面,没有政府的监管与平衡,最终谁的利益都无法保障,指望通过单一补贴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极易陷入“补贴泥潭”,实为“懒政”。
3澳大利亚的“竞价售电”澳大利亚的供电系统由私人运营,供电全国联网,发电厂“竞价上网”,随行就市。
高峰时段用电量超负荷,“竞价上网”变成了发电企业竞价售电。
企业在卖更多的电给商业机构的同时对居民用电实行限量,电价攀高也导致政府无力为公共设施支付账单。
海外PPP项目的开发案例那么以缅甸皎漂PPP项目为例,该海外PPP项目开发背景是什么,海外PPP项目开发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卡西姆PPP项目开发意义是什么,在此下面为你带来海外PPP项目的开发案例的相关介绍以供参考。
海外PPP项目开发案例:缅甸皎漂项目海外PPP项目开发背景缅甸皎漂特别经济区深水港和工业园项目位于缅甸皎漂经济特区,包括深水港项目和工业园项目。
其中,深水港项目包括马德岛和延白岛两个港区,共10个泊位,还包含连接工业园和港口的道路和桥梁,计划分四期建设,总工期约20年。
工业园项目占地约1000公顷,规划入园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建材加工、食品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及电子电器、制药、信息科技、研发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总工期预计23年。
深水港项目和工业园项目的运营期均为50年。
海外PPP项目开发过程1. 海外PPP项目合作方式中国中信集团将工业园与港口捆绑开发,工业园的运营带来就业与税收,同时为港口的物流与管理提供腹地,进而提高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2. 海外PPP项目运作方式项目采用建造-拥有-运营的运作方式。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与运营,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商业运行期为30年,期满后可向巴方政府申请继续运营。
海外PPP项目开发意义根据中信联合体的投标方案,皎漂项目将为缅甸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方面,皎漂深水港将是缅甸最大的远洋深水港,成为区域最经济和高效的多用途集装箱港口之一。
工业园项目成功运营将会使缅甸成为东南亚地区新的技术中心和制造基地,打造“缅甸制造”品牌。
社会进步方面,该项目在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将为缅甸提供10万多个就业岗位;项目正式运营十年后,90%的管理岗位将由缅甸人担任;港口和工业园将累计为缅甸政府带来约150亿美元的税收。
以上是下面为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海外PPP项目的开发案例”等建筑相关的知识,。
国外ppp模式案例
法国是最早采用PPP模式的国家之一。
历史学家发现早在1438 年,就有法国贵族获得了莱茵河货物运输管理的特许经营合同,可以对周转的货物收取费用。
下面我们来聊聊法国以特许经营为主的ppp模式。
1)法国ppp模式发展历史
自法国开创了特许经营的先河之后,便开始广泛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用于基础设施的发展,以授予特许经营权的形式准许社会资本经营市政服务,如饮水供应、垃圾处理、城市交通、体育设施等。
以高速公路为例,截至2014年,法国境内的高速公路中,约90%的路段为特许公司经营的收费路段。
另一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的政府付费类PPP(如PFI模式)取得明显成效,法国又开始倡导建立双轨制的PPP制度体系,将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服务都纳入法国的PPP制度框架。
在2004年,法国启动了名为“合伙合同”(Contract of Partnership,简称CP)的综合性规定,CP类似于英国的PFI模式,是由政府付费,而非使用者付费。
2)法国ppp模式相关机构
法国中央政府分别设立负责经济发展工作的经济部和负责财政采购管理的财政部,经济部负责PPP(包括特许经营和政府采购类CP)项目的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制定,对PPP项目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及经济可行性评估;而对于涉及政府购买服务的CP项目以及需要财政补贴的特许经营项目,财政部门需要从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角度进行监管。
2005
年法国专门成立了服务与合伙合同项目的工作小组(MAPPP),主要负责项目获得预算部批准前的评估工作。
3)法国ppp模式相关法律、政策
虽为大陆法系国家,但法国并未设定专门的特许经营普通法,特许经营主要由国家顾问判例法监管(虽然法国颁布了处理特许权受让人选择等方面的管理条例,但均非普通特许经营法)。
而在项目实施和采购合同方面,法国都拥有比较成熟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