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18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李丽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P54—55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遇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1”,以“1”当10,在本位加10再减。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独立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能有意识的利用已有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旧知解决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实现新旧知识的类推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快乐;在认真倾听、大胆发言的过程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条理完整地表述;学着关心国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教学实录:【导入】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你们看:(课件出示“海宝”)。
大家认识吗?(学生中立刻有人认出是“海宝”,十分激动。
)海宝是这次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
全世界的人们都可想去参观呢!海宝现在就带我们去世博园看看……(课件显示世博会特色展馆图,背景音乐为张韶涵演唱的《海宝来了》,曲调欢快。
)师:(画面停留在山西展馆上)这是山西馆,美不美?世博会一召开全世界都会认识咱们山西。
你想不想去看看?(生大声回答:想去!满脸的兴奋和喜悦。
)我也很想去,不过,那得有门票才行。
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世博会门票的销售情况。
(课件出示“上海世博会四月份某三天网上售票情况”统计表)(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陌生,这里改变了教材原有的情境,以上海世博会为主题,配以欢快的背景音乐,第一时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唤起他们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出现山西馆后,孩子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为家乡自豪,为日益强大的祖国自豪,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此时活跃而积极。
数学本就源自生活,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我们的一贯宗旨。
)师问:你知道了什么?生甲:我知道这是“上海世博会四月份某三天网上售票情况”的统计表;师评价:说得好,这是一份统计表。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通过自主探究、直观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等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一)出示问题。
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二)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三)集体反馈,回顾计算法则。
(四)把条件“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改为“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出新课。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一)尝试计算,交流算法(二)直观操作,掌握算法1.说出自己计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分析错误原因。
(1)在拔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问题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问题二: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怎么拔?(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拔出1个珠了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就是9个珠子。
)问题三: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退1当作10,和个位上的3合成13。
)(2)对照正确算法,分析错误原因。
(3)梳理算法。
在计算上,这题和我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4)即时练习:完成教材P42“做一做”。
同桌互助完成,一个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另一个根据计数器列竖式计算,完成后交换。
(三)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预设1:照原式再算一遍。
预设2: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预设3: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2)归纳验算方法。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说教法:⒈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⒊为学生创设从事探索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说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体验成功的乐趣。
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到23页例1,第23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
所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到美丽的云南旅游为主线,着重从问题情境、自主学习、信息资源、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1、直接讲出得数。
(课件出示):78-36 90-17 82+14 77-3440+35 18-9 24-6 83-472、选一道自已喜欢的算式,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小精灵聪聪带你们到美丽的云南旅游去,好吗?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飞机要起飞啦。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说课稿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不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由于是在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基础上教学这部分内容,所以教材鼓励学生进行尝试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发展自主探索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的正确计算。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在教学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复习旧知入手,告诉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从而让学生知道“温故而知新”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
新授部。
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80-7= 35-8= 63-4= 26-7=42-5= 43-6= 32-9= 65-9=2、笔算(抽生板演)354-271= 629-376= 517-348= 653-285=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二、探索交流1、学习例2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成为:507-348=你会笔算吗?2、共同笔算:师:个位上的7减8不够减,怎么办?3、组织讨论:4、师:和同桌讨论一下,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5、汇报讨论结果:生:十位上是0,可以从百位上退1.师:百位上的“1”表示什么呢?生:一个百或10个十。
6、直观讲解: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
(边讲边板书)7、比较分析:想一想,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师再次强调三位数减法(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8、儿歌记忆: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借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做9。
四、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