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的总论(优质)
- 格式:ppt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27
核医学总论一、核医学的定义核医学是一门利用与研究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并探索其机制与理论的医学学科。
二、核医学的内容1. 基础研究以核物理、核化学和实验核医学技术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代谢的变化,并侧重于核技术的方法学探讨和基础医学、生理学和生化学的应用研究,包括:核测量技术、示踪技术、体外分析技术、放射自显影等。
2. 临床应用临床核医学主要研究和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断与治疗疾病的相关技术和理论,其任务就是应用基础核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与演变的过程,能灵敏而准确地显示和分析脏器地功能、代谢、血流、受体密度和基因的分布和变化。
放射性核素治疗作为临床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非侵袭性、副作用较少和可示踪性等优点。
三、核医学的分类a)基础核医学b)临床核医学诊断A.体内诊断法(a)显像法(b)功能测定法B.体外诊断法治疗四、核医学诊断原理与方法(一)放射性核素显像1.原理2.显像方式(1)静态显像与动态显像(2)局部显像与全身显像(3)平面显像与断层显像(4)阳性显像与阴性显像(5)早期显像与延迟显像3.核医学显像与X-ray、CT、MRI、超声等影像技术的比较(二)核素功能测定法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肾图等(三)体外分析技术RIA、IRMA等分析技术测定体液中的微量物质。
五、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与特点属于内放射治疗范畴。
原理:选择性地将放射性核素聚集于病变组织,通过放射性核素放出的射线(如α、β射线等)对病变组织产生抑制和破坏作用。
特点:非侵袭性、副作用较少和可示踪性。
六、核医学的发展史七、我国核医学的现状(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