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黄病毒病的治疗(资料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3
鸭⼦黄病毒症状与治疗⽅案
⼀、病原:鸭黄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蚊媒病毒的恩塔亚病毒群,和坦布苏病毒亲缘关系最近,暂定为该病毒的⼀个分离株。
⼆、流⾏病学特点:
1、流⾏范围⼴,损失⼤。
2、传播速度快。
⼀般在⼀周左右可以感染⼀个养殖⼩区或者聚养区的所有鸭群。
⼀户⼀旦发病,随后以点为中⼼,快速向周边区域扩散,⼏天之内可传遍周边区域,特别是鸭棚密集区传播更迅速,发病更严重。
3、发病急,发病率⾼,死亡率较低。
⼏乎可以引起鸭群中100%个体感染和发病;但死亡率较低,产蛋鸭通常低于10%,多数在5%以下;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发病季节有关,与养殖场的管理有关;部分养殖场的青年鸭和雏鸭发病后,死亡率较⾼,可达20%。
4、主要危害鸭,包括蛋鸭、⾁种鸭(樱桃⾕鸭、北京鸭等)和野鸭种鸭,但鸡和番鸭未见发病。
三、临床症状病程通常急性,发热,减⾷,产蛋减少,腹泻,瘫痪。
产蛋鸭为10--14天,雏鸭7--10天。
鸭群感染初期,饲料减少,发病⾼峰期废⾷,持续3--4天后采⾷才逐渐增加。
产蛋量急剧减少,可以在4--5天内从90%减少⾄10%以下。
部分病鸭腹泻,粪便稀薄,绿⾊⽔样便。
病鸭双腿瘫痪,向后伸展。
四、病理变化肺、脾、肝有出⾎点,卵泡充⾎、出⾎和变性,偶见胰腺出⾎和坏死,部分鸭只盲肠内容物呈现污绿⾊或者⿊⾊,较臭。
五、治疗⽅案得了鸭⼦黄病选对药很关键,汇丰达提供以下治疗⽅法,此⽅法得到临床难,治愈率达98%以上,⽤药⽅案:肌腺康饮⽔,当天可控制死亡,三⾄四天治愈。
鸭黄病毒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摘要:鸭黄病毒病又被称为传染性卵巢炎、产蛋下降综合症,是危害肉鸭、蛋鸭养殖业较为严重的病毒性接触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以产蛋鸭产蛋能力突然下降,肉鸭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发育周期延长为主要特征。
为了有效防控鸭黄病毒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就需要明确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发病原因,构建针对性的养殖管理方式,从综合角度入手,将黄病毒病的发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小程度,切实提升防疫工作效果。
关键词:鸭黄病毒病;临床症状;防治方法1、病例探讨2021年的3月中旬,某蛋鸭养殖场的蛋鸭出现了一种传染性疾病,养殖场共养殖蛋鸭1400只,平均每天采食量在280kg左右,发病的当天进食量下降到256kg。
部分患病鸭表现为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不能正常行走,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第2天很多蛋鸭产下的鸭蛋个头较小,鸭蛋的破损率显著升高。
通过体温测定,发现肛门温度能够达到42℃。
出现该种情况之后,养殖户将患病鸭进行了封锁隔离通过对发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判定,得知该种疾病传播速度较快,但整体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主要威胁到蛋鸭的正常生长,导致产蛋量显著下降。
发病期间养殖户尝试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显著,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随后养殖户将病情上报了当地兽医站。
兽医到达养殖场,对整体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分析。
该养殖户进行了常见疫苗的免疫接种,抗体水平达标,在同一个鸭群当中会存在来源不同、年龄不同的鸭。
采集患病鸭的新鲜血液进行了黄病毒抗体水平监测,可以发现大多数患病鸭的抗体水平呈现升高的趋势,但鸭群并没有免疫接种相应的疫苗,由此可以判定养殖场存在黄病毒感染。
在此基础上又对病死鸭的脏器组织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采集病料进行进一步的病原分离鉴定,能够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小杆菌,但是分离得到的杆菌不具备致病性不能够使小白鼠死亡。
由此可以判定黄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随即对养殖场进行了封锁隔离,加强对鸭群的针对性治疗,短时间内控制的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治疗鸭黄病毒的秘诀30日龄的鸭子得了黄病毒吃什么药治疗多久恢复
鸭黄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的种急性传染病。
自2010年以来,在我国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大部分养鸭地区陆续发生了种新鸭病。
鸭子得了黄病毒,摇头晃脑,肝脏有白点,用达龙腺黄安,强心醒脑,抗病毒,快速控制死亡。
鸭黄病毒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多发病。
通常表现出来以下症状,采食量下降、受精率降低、体温升高、粪便稀薄,到了发病后期,会出现瘫痪、行走不稳等神经症状。
一般病鸭在及时治疗情况下,需要40-45天左右可恢复。
主要表现为产蛋严重下降,可从90%以上降至10%以内,雏鸭头颈查斜、瘫痪、翻个,步态不稳,淘汰率10%~30%,严重的高达80%6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程通常急性,发热,减食,产蛋减少,拉白色或褐色水便,瘫痪。
产蛋鸭为10-14天,雏鸭7-10天,12-25天。
鸭群感染初期,饲料减少,发病高峰期废食,持续3-4天后采食才逐渐增加。
产蛋量急剧减少,可以在4-5天内从90%减少至10%以下。
部分病鸭腹泻,粪便稀薄,白色或绿色水样便。
病鸭双腿瘫痪,向后伸展。
鸭感染黄病毒后怎么办鸭黄病毒的危害
最近鸭子黄病毒有爆发的趋势,鸭黄病毒席卷中国所有养鸭地区,给养鸭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这一段明显感觉鸭子越来越难养。
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养殖朋友都遇到了鸭子黄病毒的问题
当鸭感染黄病毒病后,会出现不爱下水、产蛋量轻度下降、采食量减少等现象。
该病毒具有群内传播快(2-3天可扩散全群)、发病率高(产蛋下降30%-80%甚至停产)、成年鸭死亡率低(2%-5%)、雏鸭死亡率高(高达30%)的特点。
达龙腺黄安防治家禽黄病毒、腺病毒(安卡拉)、心包积液。
鸭黄病毒病是一种主要侵害产蛋鸭的新发传染病。
产蛋鸭感染后出现产蛋率骤降,产蛋率可从高峰的90%下降到20%,甚至停产。
该病自2010年春季在我国福建、浙江等鸭养殖区暴发后,陆续在全国各大鸭养殖区蔓延,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增强鸭的体质, 提高其抗病能力, 同时强化卫生、消毒等工作, 切断各类鸭病的传播途径, 以此保障鸭的健康养殖和鸭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鸭子得了黄病毒很严重怎么办教你一招防治黄病毒的方法
黄病毒可以感染肉鸭、麻鸭、蛋鸭等,从2019年开始肉鸭黄病毒发病率有抬头趋势,慢慢的进入养鸭朋友的视线当中,都做疫苗预防。
纳多利腺黄安快速防治鸭鹅安卡拉、心包积液、腺病毒、黄病毒。
在自然条件下,黄病毒属的成员主要经节肢动物传播。
库蚊是坦布苏病毒的传播媒介之一,但由于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特别是秋冬两季发病蚊子较少时依然发病严重,说明蚊子所起的传播作用有限。
由于鸟类特别是家禽是该病的储存宿主,因此鸟类在该病的传播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黄病毒科成员多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此污染的环境、饲料、饮水、器具、运输工具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此外,空气传播,以及可能存在的垂直传播也是该病传播的一种方式。
鸭黄病毒病病理变化
心包积液,心内外膜出血,多数包心而不包肝;脑膜水肿、出血;肺脏先是一侧出血发黑,后两侧出血发黑;肝脏肿大,颜色多数发黄发白,类似腺病毒,无纤维素覆盖;脾脏肿大、出血,似大理石样样花斑;肾脏肿大、出血,似花斑样;有的腺胃乳头出血;胰脏出血。
种鸭黄病毒怎么快速治疗鸭黄病毒的特点如何治疗鸭子黄病毒症
鸭黄病毒病的特点
1.发病率较高
鸭黄病毒病在各种鸭类传染病中属于高发病种,主要致病因素有季节变换、饲养条件改变以及管理清洁工作不到位等。
鸭黄病毒病属于急性传染病,一旦鸭群中出现一例病鸭,该病的传染率高达100%。
如果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采取隔离或救治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病鸭群的死亡率,如果错过最佳防治机会,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其死亡率也会明显增加,通常情况下致死率在10%~30%波动。
鸭子黄病毒症,摇头晃脑,肝脏有白点,用达龙腺黄安,强心醒脑,抗病毒,快速控制死亡。
2.传播速度快
目前,国内养鸭多以养殖小区为主,其优点在于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养殖效益。
但是鸭黄病毒病的传播速度极快,养殖小区内有一户暴发该种传染病,并且没有采取严格的防控手段,在35天即可感染整个养殖小区内的鸭群。
同时,在鸭黄病毒病传染过程中,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鸭群交叉感染,还会使得疫病更加严重。
鸭黄病毒的症状与治疗鸭得了黄病毒摇头走路不稳怎么治疗吃什么药
一、病原:鸭黄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蚊媒病毒的恩塔亚病毒群,和坦布苏病毒亲缘关系最近,暂定为该病毒的一个分离株。
鸭子得了黄病毒,摇头晃脑,肝脏有白点,用达龙腺黄安,强心醒脑,抗病毒,快速控制死亡。
2000只鸭今天又出现6只,突然出现体温升高,采食量骤减,精神沉郁,不爱下水或下水后浮在水面不动,迅速消瘦,站立不稳甚至软脚, 有腿瘫、个别有仰卧、摇头和转圈等神经症状, 个别有呼吸道症状,排灰白色或青绿色稀粪,病鹅发病后1~5天出现死亡,整个鹅群的发病率达30%,病死率为8%。
解剖症状:被毛无光,眼睛凹陷,心冠脂肪和心内膜有出血点,心包积有黄色液体,脑膜充血和出血,肝脏、肺脏、脾脏和肾脏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胰腺充血、出血或有灰白色坏死点,小肠、盲肠扁桃体和泄殖腔充血出血。
怎么有效治疗鸭子黄病毒鸭子黄病毒防控方法
鸭黄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鸭黄病毒病主要危害蛋鸭、肉种鸭,受感染鸭群几乎全部发病。
饲养粗放、养殖条件差的鸭场,死亡率较高,且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达龙独立健(5联抗体)特异性针对新流行病副粘、流感、黄病毒、腺病毒,一举五得。
当前养殖环境复杂,禽病日益增加,准确的禽病诊断是降低风险的一大关键,想要诊断准确,需要精密的仪器和多年临床经验,诊断鸡鸭鹅病就来江苏徐州禽病诊断中心,高德地图导航徐州禽病诊断中心
1、加强饲养:鸭黄病毒病主要发生于鸭子身上,但是也具有传染给人体的几率,因为人畜共患的可能,所以不能排除其感染人类的可能性,需要根据每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严格做好基础防疫工作,出现患有鸭黄病毒病的鸭子需要及时
处理,避免传染给其他鸭子或者传染到人体的情况。
2、药物治疗:因为化学药物通常在杀灭病毒时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可以选择中草药进行治疗。
可以通过祛邪、扶正达到抑杀病毒的效果。
怎么治疗鸭黄病毒鸭黄病毒怎么治疗?怎么治疗鸭黄病毒?鸭黄病毒的防治?黄病毒的预防?早在2010年6月份开始,鸭病就已在全国大范围内发生,就造成的经济损失来看,高达50亿元。
为什么开始会有人把鸭黄病毒病怀疑为禽流感呢?既然鸭黄病毒病与禽流感如此相似,那么为何采取注射不同禽流感亚型疫苗的防控措施,效果还是不佳?鸭黄病毒病带来的危害如此严重,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鸭黄病毒病是不是真的不能控制?现今已是鸭黄病毒病的高发时期,如何快速控制其发展,如何治疗鸭黄病毒病,这是目前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新型鸭病——鸭黄病毒病由于其临床症状与禽流感极为相似,因此,在很多时候,兽医工作者往往会把其怀疑为禽流感,从而忽视了对鸭黄病毒病的治疗,给蛋鸡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延误了治疗时机,致使后期想要使用鸭黄病毒病特效药治疗也已经是无能为力。
或许您对鸭黄病毒病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鸭黄病毒病其实是隶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蚊媒病毒的恩塔亚病毒群。
由于鸭群感染鸭黄病毒病通常会引起产蛋减少和卵巢发炎的现象,因此该病又可称为鸭产蛋下降综合症,鸭传染性卵巢炎,鸭黄病毒感染,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等。
这种鸭黄病毒病的流行范围较广,包括华东、华北、华中、华南等蛋鸭和种鸭养殖场等都曾有过鸭黄病毒病的存在,但因性能好点的鸭黄病毒病特效药未能及时出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鸭黄病毒病一般从发生到感染一个养殖小区或者聚养区的所有鸭群仅需一周左右。
可以说,只要有一户的鸭群感染鸭黄病毒病,随后就会以点为中心,快速向周边区域扩散,几天之内便可传遍周边区域,特别是鸭棚密集区传播更迅速,发病更严重。
可以说鸭黄病毒病可引起鸭群中100%个体感染和发病,而且发病鸭会出现产蛋率低于10%,多数低于5%的现象。
因此说,鸭黄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之大的。
对于鸭黄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还要告诉大家一点,鸭黄病毒病之所以现在高发,主要是因为其与发病季节、养殖场的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部分养殖场的青年鸭和雏鸭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可达20%。
鸭子黄病毒怎样能快速好鸭子瘫痪翻个的诱发因素
近年来,不论在我国的南方还是北方,尤其是养鸭密集地区,开始突发一种以“产蛋鸭出现瘫痪、产蛋量下降、头颈摇摆;肉鸭初期出现软脚、打滚、采食量下降,后期出现断羽、掉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科研部门检测,该病的主要致病源为鸭黄病毒。
主要危害蛋鸭、肉鸭。
受感染鸭群几乎均可发病。
达龙独立健(5联抗体)特异性针对新流行病副粘、流感、黄病毒、腺病毒,一举五得。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各种流行疫病高发,鹅为水陆两栖家禽,易感各种疾病,应加强预防。
健康鹅群整体生长发育基本一致。
若出现大小不均,则表明鹅群可能患有慢性疾病。
如鹅群生长发育迟缓,有可能是饲料营养不全或饲管不善所致;健康鹅站立有神,敏感性强,尾羽上翘,行走有力,采食迅速。
鸭场发生黄病毒病怎么办?鸭黄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概述:鸭黄病毒病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
种蛋鸭和商品蛋鸭病程10-14天,雏鸭7-10天,如果使用药物不当,病程可长达20-30天。
发病鸭场要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场地和循环使用的蛋筐要消毒。
对于病鸭要及时治疗,同时做好健康鸭群的预防工作。
鸭场发生黄病毒病怎么办?1.对病鸭进行及时对症治疗。
2.对发病鸭场进行封闭管理,严防人、物交叉感染,该病水平传播迅速,一般情况下5-10天可以感染全场,主要是对产蛋期种鸭危害较大,尤其对产蛋初期及高峰期威胁更大。
3.对受威胁的健康鸭群进行紧急接种,胸肌注射鸭黄病毒疫苗,1.5ml/只。
并加大消毒力度。
4.对发病后的康复种鸭群要进行中草药辅助治疗,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1:1000的荆防败毒散、蛋得乐等,连续饲喂7--10天,主要是修复卵巢及增加卵泡数量,以达到尽快恢复生产,在一般情况下,从发病到恢复(产蛋逐渐回升)大约需要40-45天左右。
50周以下的种鸭若在发病期间治疗及时,措施到位,经后期辅助治疗后,产蛋率一般都能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受精率影响较大且无逆转性。
鸭黄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感染一个养殖小区或者聚养区的所有鸭群。
一户一旦发病,随后以点为中心,快速向周边区域扩散,几天之内可传遍周边区域,特别是鸭棚密集区传播更迅速,发病更严重。
病毒是怎么传播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由于流行病学数据的缺乏,本病的传播途径仍不得而知。
有学者猜测,鸭黄病毒和其他黄病毒一样,属于蚊媒病毒,依靠蚊虫和白蛉等进行传播,但是这很值得怀疑。
因为数据显示,蚊虫活动较少的中国北部,在秋冬季节本病仍大量暴发,而且蚊虫和白蛉的飞行距离有限,疾病传播的范围也相对有限,这与短时间内疾病从北至河北,南至两广如此大范围的传播不大相符。
另外,目前尚未发现蚊子体内分离鸭黄病毒和动物回归试验等相关报道。
病毒学家表示由蚊子造成的传播不应该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并指出这种病毒传播期间的温度变化与由蚊子传播的其他黄病毒并不一致。
鸭黄病毒长舌病怎么治?
【养鸭问题】鸭黄病毒长舌病怎么治?
【专家解答】鸭黄病毒、脾坏死、鸭瘫、鸭长舌病及鸭鹅细小病毒等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通过调节机体营养平衡,提高机体的整体免疫力,抵御病毒感染,快速杀灭(或抑制)病原体(细菌病毒),控制继发感染,纠正代谢紊乱,抑制病情的蔓延,恢复正常体能。
症状:主要表现为鸭精神萎顿,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向外岔开,呈八字脚或翻滚,跛行、瘫痪,拉稀,爪(蹼)干燥,腹泻痉挛倒地不起,病鸭背部着地,蹦高、翻跟头,病鸭外观站立不稳,扭脖,瘫痪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眼圈周围羽毛湿润,流泪,粪便稀薄,咳嗽,呼噜(死亡鸭手捏鼻腔有黏液冒出),运动障碍、走走停停,蹲坐式瘫痪或侧卧,采食不便或无法采食,鸭体瘦弱。
长舌病:病鸭喙部发绀嘴(上下喙)短,舌长伸出,鸭舌弯曲突出外翻、僵硬而不灵活,病鸭偏瘦,精神不振,个体偏小;容易断腿断翅,鸭群大小不均匀及有腹泻现象。
治疗方法:可用黄毒疫康散100g兑水400斤,每天一次集中饮水,连用3-5天。
【本人结语】鸭黄病毒长舌病等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要及时预防治疗,一般用药后当天症状就能减轻,具体的症状表现和药品的用量用法等上文本人已经为您做了介绍,没用过黄毒疫康散的可以先试试这种药的药效哦~~。
鸭黄病毒特效药?2010年春季以来,我国主要鸭蛋养殖区福建、山东、浙江、江西、辽宁、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等地都不同程度发现蛋鸭产蛋量骤然减少,而且减蛋幅度很大,有的超过90%或者绝产,剖检可见卵巢发生出血、萎缩、破裂等严重病变。
近千万只蛋鸭包括北京鸭和麻鸭受到本病威胁。
病鸭表现肢体不稳,站立行走困难,采食量下降。
而且部分地区一些鸭子会在数日内死亡。
因该病影响山东蛋鸭主要养殖区德州临邑蛋鸭存栏量减到同期的30%左右。
鸭黄病毒特效药?本病给养鸭业带来严重损失。
更有报道本病在蛋鸡及鸡群中发现。
中国农业大学苏敬良教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一种新型黄病毒,并命名为BYD病毒。
也属于在鸭上首次发现。
特点:鸭黄病毒特效药?治疗小鹅瘟、鹅副黏、鸭瘟、鸭流感、鸭副粘、番鸭细小病毒等混合感染,一针治愈。
【商品名】鸭毒抗--北京国浩高科【主要成份】维生素C(载体为鸭同源精制血清抗体)【药理作用】本品是用引起鸭瘟、鸭流感、鸭副粘、番鸭细小病毒等病毒病原浓缩精制疫苗免疫健康鸭群,产生高效价抗体后,收集血清,采用酶切技术提取IgG、IgM、IgA Fab片段加保护剂制备而成。
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抗体蛋白,占总免疫球蛋白量的75%,能够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的毒性(中和毒素)以及与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中和病毒);IgM在抗感染免疫的早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清型IgA可介导调理吞噬ADCC 作用,分泌型IgA是机体粘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症】本品对鸭瘟、鸭流感、鸭副粘、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鹅副黏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有特效。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1ml/kg,预防量减半。
【注意事项】1、注射:本品打开后应在24小时内用完,勿与活疫苗同时使用。
2、若有细菌混合感染,应配合抗生素同时使用。
鸭子黄病毒用什么药?
鸭子黄病毒是由黄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染对象为蛋鸭、北京鸭等,番鸭很少感染。
一旦发生黄病毒疫情,一周内黄病毒疾病可传染至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范围,养殖密集区往往成为重灾区。
蛋鸭黄病毒疾病常常表现为发烧、瘫痪、绿色或者白色下痢,采食量急剧减少,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
解剖发现肝脏、脾脏、肾脏、胰腺不同程度肿胀坏死,对养殖行业危害十分严重。
预防:鸭黄病毒属于新发现的病毒尚无疫苗可以防疫。
中药预防黄病毒往往比西药明显,组方以“泻肝火,健脾胃“为方向,而从实际预防控制看饲料单独添加白术、水飞蓟素、仙人掌、白花蛇舌草等对发病有所减轻。
治疗:鸭黄病毒属于高传染性、高发病率疾病,采用中西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肌腺康拌料或者饮水四天可有效控制鸭黄病毒造成的死亡,采食量逐步上升。
怎
么治疗鸭黄病毒
鸭黄病毒怎么治疗?怎么治疗鸭
黄病毒?鸭黄病毒的防治?黄病毒的
预防?
早在2010年6月份开始,鸭病就已在全国大范围内发生,就造成的经济损失来看,高达50亿元。
为什么开始会有人把鸭黄病毒病怀疑为禽流感呢?既然鸭黄病毒病与禽流感如此相似,那么为何采取注射不同禽流感亚型疫苗的防控措施,效果还是不佳?鸭黄病毒病带来的危害如此严重,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鸭黄病毒病是不是真的不能控制?
现今已是鸭黄病毒病的高发时期,如何快速控制其发展,如何治疗鸭黄病毒病,这是目前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新型鸭病——鸭黄病毒病由于其临床症状与禽流感极为相似,因此,在很多时候,兽医工作者往往会把其怀疑为禽流感,从而忽视了对鸭黄病毒病的治疗,给蛋鸡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延误了治疗时机,致使后期想要使用鸭黄病毒病特效药治疗也已经是无能为力。
或许您对鸭黄病毒病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鸭黄病毒病其实是隶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蚊媒病毒的恩塔亚病毒群。
由于鸭群感染鸭黄病毒病通常会引起产蛋减少和卵巢发炎的现象,因此该病又可称为鸭产蛋
下降综合症,鸭传染性卵巢炎,鸭黄病毒感染,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等。
这种鸭黄病毒病的流行范围较广,包括华东、华北、华中、华南等蛋鸭和种鸭养殖场等都曾有过鸭黄病毒病的存在,但因性能好点的鸭黄病毒病特效药未能及时出现,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鸭黄病毒病一般从发生到感染一个养殖小区或者聚养区的所有鸭群仅需一周左右。
可以说,只要有一户的鸭群感染鸭黄病毒病,随后就会以点为中心,快速向周边区域扩散,几天之内便可传遍周边区域,特别是鸭棚密集区传播更迅速,发病更严重。
可以说鸭黄病毒病可引起鸭群中100%个体感染和发病,而且发病鸭会出现产蛋率低于10%,多数低于5%的现象。
因此说,鸭黄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之大的。
对于鸭黄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还要告诉大家一点,鸭黄病毒病之所以现在高发,主要是因为其与发病季节、养殖场的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部分养殖场的青年鸭和雏鸭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可达20%。
但是养鸡户朋友们可放心,该病目前主要危害鸭,包括蛋鸭、肉种鸭(樱桃谷鸭、北京鸭等)和野鸭种鸭,但鸡和番鸭未见发病。
鸭黄病毒病,鸭黄病毒病的防治,鸭黄病毒病的治疗,鸭黄病毒病特效药!对于鸭黄病毒病的治疗,除了使用黄毒消等鸭黄病毒病特效药外,平常的饲养管理尤其重要,注意对场地和循
环使用的蛋筐要进行消毒。
鸭黄病毒病发病时可投喂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可用头孢注射治疗,同时投递使用抗病毒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