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人体工程学第3章运动与服装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43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三章服装与人体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节服装与人体的内容,了解服装是因人体而产生,并服务于人体,因此服装与人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服装与人体体表形态、服装与人体活动规律、服装与人体比例及服装体型差异等知识。
作到能正确使用服装号型系列。
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服装材料的花色品种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创新。
教学要求:1.了解人体构成,掌握人体构成的20个主要部位,并能准确画出。
2.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人体的测量和服装成品的放松量。
3.掌握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系列。
4.了解服装款式、材料与缝制工艺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体构成我们所讲的人体构成是指与服装密切相关的人体中点、线、面、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特点,可将人体划分成20个部位,其具体划分如下:1头部、2颈部、3肩部、4胸部、5腰部、6腹部、7背部、8臀部、9肩端部、10上臂部、11肘部、12下臂部、13手腕部、14手部、15胯关节部、16大腿部、17膝部、18小腿部、19腿腕部、20足部。
其中,颈部、腰部、肩端部、肘部、手腕部、胯关节部、膝部、脚腕部等是人体的重要活动部位。
所有人体的弯、转、扭、伸、屈、抬、摆等各种动作都由这些部位的运动而形成。
而这些动作的运动幅度在一定条件下又将决定服装放松量的大小。
人体部位的划分将为服装部位划分和分界提供可靠的依据。
人体构成:即人体骨骼和肌肉。
骨骼是人体支架它决定了人体各部位的长短、宽窄以及肢体生长方向,而肌肉是附在骨骼上决定人体外观形态与人体活动。
图1------人体构成的20个主要部位所示二、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
研究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外形的需要。
下面就人体各部位与服装相对应部位的关系分述如下:(一)颈部与衣领的关系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不规则的圆台状,上部和头骨相连。
服装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研究在时尚的舞台上,服装设计不仅仅是关于美学和创意的表达,更是与人体工程学紧密相连的一门科学。
当我们穿上一件衣服,它是否舒适、是否便于活动、是否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景,这些都与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息息相关。
人体工程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人与环境、人与物品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服装设计领域,它关注的是人体的形态、尺寸、动作和生理特点,以及如何将这些因素融入到服装的设计中,以实现服装的最佳功能和舒适度。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人体的形态和尺寸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独特的比例和形状,例如高矮胖瘦、肩宽腰细等。
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以确保服装能够贴合人体的曲线,不会产生束缚感或者过于宽松导致不美观。
例如,在设计衬衫时,领口的大小和形状要适合不同人的颈部尺寸,肩部的剪裁要符合肩线的角度,袖长和袖口的宽度也要根据手臂的长度和粗细进行调整。
如果这些细节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穿着者感到不适或者影响整体的美观度。
动作是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人类的日常活动包括行走、坐立、弯腰、伸展等,服装应该能够适应这些动作,不会限制身体的活动范围。
比如,运动服装通常采用弹性面料和宽松的设计,以方便运动员进行各种高强度的运动。
而职业装如西装,虽然在款式上相对较为正式,但在剪裁上也会考虑到人体在工作中的动作需求,例如手臂的活动范围和弯腰时的舒适度。
再来说说生理特点。
人体会产生热量和汗液,皮肤需要呼吸,服装在这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透气性好的面料能够让空气流通,帮助身体散热和排汗,保持干爽舒适。
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暖性能良好的服装能够阻挡冷空气进入,同时锁住身体产生的热量。
此外,一些特殊的服装,如孕妇装、残疾人服装等,更需要根据特殊的生理需求进行设计。
孕妇装要考虑到腹部的逐渐增大,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支撑;残疾人服装则要根据不同的残疾类型,如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等,进行相应的功能设计,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
第一章服装与人体工程学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平面结构设计、立体结构设计2、比例关系、整体造型3、长度方向、围度方向4、点划线5、重叠号。
6、高度、围度,体型类别。
7、乳突点、 BP 、胸部8、基本松量、内层衣物、款式造型松量9 、 B、W 、H 、 NL 、 ST 。
10 、明显、固定、易测二、选择题1、C2、A3、ABC4、AB三、判断题1、×2、×3、√4、×5、×6、√7、√四、简述题1、(1)服装结构制图顺序:先前衣片,后后衣片;先长度线,后围度线,先基本线,后结构线,再轮廓线.(2)服装结构制图的尺寸,一律以cm为单位.服装结构制图部分、部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标注在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3)结构制图所用的线条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2、(1)体形适合原则,肥胖体形服装放松量要小些,瘦体形放松量要大些,以调整体形缺陷。
(2)款式适合原则,决定放松量最主要因素就是服装造型。
合体程度原则,一般要满足人体最基本的活动量。
(3)面料厚薄原则,厚面料相对于薄面料放松量要大些。
3、测量是获取体型数据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准确并且易于测量,需在人体外表明显、稳定的位置设置一些基准点,用以作为测量的参照的。
4、服装各部分的放松量由基本松量(满足人的正常运动要求),内层衣服厚度和款式造型松量,而基本松量和造型松量是由各部位空隙度的大小来决定的。
空隙度增加,则放松量应取大,内层衣物增加,放松量也相应大些。
五、实践题参考教材。
人体工程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服装设计要想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设计出来的衣服便需要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舒适、实用,更重要的是符合人体结构,能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有益的帮助。
人体工程学可以通过测量、结合人体的结构、分析衣服的穿戴着的心理特、衣服的造型款式等方面应用到服装设计中,给衣服的穿着者带来更好的穿着体验。
本文从当今社会对服装设计的要求出发,以衣服的穿着者的健康、舒适为最终的目的,将人体工程学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去,希望能够为社会大众带来不一样的穿着体验。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服装设计;舒适;颜色;款式服装是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它在给人们带来了舒适享受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关服装起源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但是,根据目前人们对服装的需要来看,社会各界更倾向于“护体说”。
他们认为,服装的出现,主要便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
这也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服装穿在人的身上,必须要符合穿着者的体态,这样,既可以展现穿着者的体态美,也可以展现出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出,服装设计和人体的形态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应该借助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以“人体为本”,这样设计出来的衣服才更符合穿着者的要求。
1服装与人体的联系人们最早穿上衣服,主要便是为了御寒保暖,因此,在那个时候,人们对衣服的面料和款式都没有做严格的规定,也没有提出相关的要求。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服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求所穿的服装可以保暖御寒,还对服装的质量、面料、舒适度、使用期限、价格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且,除了要求服装穿在人体上能够给人们带来相应舒适度的时候,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审美价值,可以展现出人体的美态。
可是,服装穿在人体上是否美,又是否能够展现人体的美,在很大程度上除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之外,还要取决于人体的形态。
人体工程学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在服装造型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在服装造型中得应用服装距今已有六千年得进展史了,服装得产生和进展,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展演变得一种反映.同时也受到地理气候以及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妨碍.服装除了能爱护躯体所具有得机能外,还具有一种对外炫耀自己意识倾向,不断地强调其特色和性状,尤其在21世纪,追求高价值得装束正在兴起.近年来,我国服装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得情况,确实是有些服装无人咨询津,大量积压,尽管大幅度消价,依然销不出去;而有些服装供不应求,排队争购,即使价格提升,依然照样畅销.其缘故是多方面得,有造型、论文联盟款式、面料、色彩、制作、质量、价格、时令等种种缘故,但其中最关键得是造型、款式方面得缘故.这个地方就人体工程学得适宜性,机能性与服装造型得关系阐述如下:一、生活中得服装与人体工程学得关系人体工程学应用于服装造型即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各种状态得研究,以实现人和服装之间得最佳匹配.与其它立体空间艺术不尽相同,服装只有穿到人得身上,并置身于活动中,才能将其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在人类生活中,各种姿势多种多样,总得来讲,静得姿势是有限得,而动得姿势处处可见,若想人体工程学里得适宜性能时时符合人体,就要连续观看人得姿势.下面是人得一天生活缩影.穿好外出服装,第一个动势确实是穿鞋;然后骑自行车或乘公共汽车内班或上学,有时坐着,有时站着,这是第二个动势.上下楼梯;到工厂干活或洽谈业务;到学校听课或运动都有一定得动势;下班或放学后,还要脱掉衣物,这确实是一天生活得要紧动势.人体工程学强调在以人为主体得前提下考虑其它因素,在服装造型中应用也日臻成熟,专门强调内部结构以及穿着过程中对人体得习惯性,来达到研究指导服装结构设计得目得,形成系统得服装造型理论及事实上际应用体系.二、服装造型与人体工程学得关系服装造型是随着时刻和空间得变化不断积存各种特征而构成得,属于时空造型体系,它得变化不仅指人体在空间得活动,而且包括生理和心理得变化,应力得大小,运动内部得协调等.服装造型即要符合服装新潮流和时代总趋向;又要美化人得形体,表现人得性格、气质、风度,并习惯一定得生活方式.服装造型一是运用面料造型,服装面料是依附人体得,因此由平面转化为立体,具有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得特点;二是以人得体形为基础,它是服装造型与人得体型得结合体;三是随人体各种活动而不断变换姿态得立体造型.服装造型得变化,是依照人体得总体和各部位差不多形进行增减组合,构成差不多形得组合,以达到美化人体得目得.因此在服装造型设计时要专门强调人体工程学得功能性设计,以人体得外观形态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依据相互渗透.三、人体工程学得适宜性与机能性所谓得适宜性,是指服装与人体、尺寸、美感等适合得程度;机能性是指活动起来是否方便,穿脱是否容易,尤其在时装表演时,表现服装得附加值较高.至今为止,在服装造型设计中,只考虑到服装得静止状态,而动势非常少考虑,而静止状态得出现,只有在镜子前得一瞬间,而大多是以动得姿势存在.因此本文就将着衣动作时得7种常见姿势得适宜性、机能性来分析论证.姿势1、两手自然下垂,静止得状态.姿势2、坐在椅子上,两手放在桌子上,躯体向前倾倒姿势.躯体向前倾15?时,胳膊向前25?探出,整体观看,背侧向上移动,胸侧向下移动,侧缝线变化较大,肩歪抬高.姿势3、上车扶把手得姿势非常明显得看出,腋下部、肩部、袖根周围发生变化.姿势4、两手向前平抬腋下部、袖根部、肩部,尤其胸部以上有显著得变化出现.姿势5、两手两侧平抬当两侧平抬时,虽有异常变化,但西服穿用时得动作不非常重要.姿势6、系鞋带这种动势对服装来讲,有点超出上衣构造得界限;但在生活中,穿衣系鞋带是多见得.姿势7、两手过头举起这种动势对服装造型来讲,差不多超出上衣构造得界限;生活中也非常少见.四、以人体工程学为指导来研究服装造型为了研制出在造型上习惯人体工程学得适宜性、机能性得样板,就拿西服为例,来研究人体运动时所引起得人体结构得变化.按正常分配比例,规格为175/92a,标准服装得松度为14cm,小2cm松度为12 cm,大2 cm得松度为16 cm,大4 cm得松度为18 cm得西服分不做成,经人体着用,按上述7种动作,观看结果表明,姿势7和姿势5得两种动势,因已超出西服上衣得构造界限,暂不考虑.只讨论1—4和6得姿势.观看做成得西服,在做各种姿势时,由于背宽不够大,引起了折皱现象得出现;袖窿下部位置向前移动,造成袖根底部形成折皱.这些咨询题得出现,与人体工程学中得适宜性、机能性有直截了当得关系.人体上部结构胳膊根部,肩部最大得动势对西服上衣结构安全一致是不可能得,适当得补充西服结构,改善西服结构是必要得,但离不开西服结构得范围.那个咨询题仍是今后人类工程学追求得动得机能性用于各种衣服上.这一直是服装业研究得重大课题.总之,从多次试验制作得服装,得到得结果来看,第一次制作得服装和通过几次试验后制作得服装构造不一样;按改好后得样板制成得西服,穿着后,活动自如,不变形.通过比较,总结各部位得尺寸对比如下图:五、利用人体工程学来设计高档西服人体工程学中得适宜性、机能性是设计高档西服不可缺少得,样板构造最重要、最关键得是人体运动得结构与服装结构得接近,人体从静止开始到运动均含变化状态,通过各种参数比较,具有适宜性、机能性得服装,撕开得现象几乎没有,人体着衣时运动得差异有显著得四个特点.第一、最明显着衣时,感到背宽下部、腋下袖胯下部有挤压现象.要紧缘故躯体下部构造得变化如何与西服上衣相习惯.第二、在袖口部位适当增加一定得量,第三、抬高袖窿深得量第四、减少底边下搾宽得量这四个地点得关系是相互联系得.比如,在一件衣服上,如袖口所需得量差不多放长,袖根压得量就非常少,衣服得底边妨碍也明显减少.这确实是衣服穿着时,各部位关系一直是复合成一体得.总之,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利用好人体工程学来设计服装,就能非常好得去解决人体那个较复杂得曲面,来满足人体各种活动得需求.社会在不断前进,人类对服装得要求也在不断得提高,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进展得社会里,使人们建立了时代美得新观念,造型设计必须简洁,突出材料、技术、功能、结构得美,使人穿后,真正感到即舒适又美化得作用,使服装产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的利用已不仅仅是驱寒保暖和遮羞,我们对于服装的创造,开发并不断创新,均出于一个共同的目的与动机,即让服装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更精心地包装自己,服从人的需求,更科学,便利,卫生,安全,更舒适而有效能地支配服装行为,使“衣服适应人”。
由此便有了服装人体工程学的理念。
其中,服装的运动功能性是服装人体工程学的主要理念之一。
由于人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曲面体,其静态及动态的形态,直接影响服装结构。
但是,服装造型与运动功能性常常存在一定的矛盾。
因此,衣袖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袖子乃至整体服装的外观造型美观,使衣袖对整体服装起到装饰作用外,还必须满足手臂在不同动作状态下的运动机能性。
本文主要概述了基于服装人体工程学的合体袖袖子结构方面的设计,回顾和展望了服装人体工程学并了解了其主要研究内容,浅析了人体手臂基本结构,研究了包裹于其上---衣袖的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能满足服装人体工程学的配伍关系,重点介绍手臂运动对袖子袖山高的要求。
旨在通过实验得出最满足衣袖运动性能袖山高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出最符合服装人体工程学的袖子结构,最终实现服装服务于人体的根本理念。
关键词:服装人体工程学手臂运动袖子运动机能袖山高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1研究目的 (1)1.2.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4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3)1.4.1研究内容 (3)1.4.2研究方法 (3)第二章人体上肢带构造 (4)2.1人体上肢带结构形态 (4)2.1.1肩部构造形态 (4)2.1.2上肢构造形态 (6)2.2人体上肢带特征对衣袖样板的影响 (7)2.2.1上肢带静态特征对衣袖样板的影响 (7)2.2.2上肢带动态特征对衣袖样板的影响 (7)第三章上体静态人体尺寸数据采集与分析 (9)3.1静态人体尺寸样本采集 (9)3.1.1测量样本数与标准 (9)3.1.2测量项目及方法 (10)3.1.3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方法 (10)3.2测量数据处理 (10)3.2.1数据预处理 (10)3.2.2样本频数分析和正态性检验 (11)3.3测量数据分析 (11)3.3.1求均值、标准差、标准误 (11)3.3.2相关性分析 (12)3.3.3偏相关性分析 (13)3.3.4回归分析 (15)第四章上肢带运动对皮肤的影响 (18)4.1上肢皮肤面积变化规律 (18)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体现在服装上就是服装款式的千变万化。
关于运动服装设计要素的分析运动服装是一种特殊的服装类别,具有独特的设计要素。
运动服装需要满足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舒适性、透气性和灵活性需求,同时也要兼顾时尚性和个性化。
以下是运动服装设计的几个重要要素的分析。
首先,材质选择是运动服装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运动服装通常使用透气、吸汗和柔软的面料,如聚酯纤维、氨纶等。
这些材料可以让人体在运动中保持干燥和舒适,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此外,运动服装的材质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护性能,如防紫外线功能,以保护身体免受阳光的伤害。
其次,设计风格是运动服装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运动服装设计风格可以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篮球服、足球服、跑步服等。
设计风格应该符合该项目的特点和运动员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到时尚和个性化的要求。
例如,篮球服通常采用大面积的颜色对比和动感的线条设计,以展现运动员的活力和力量感。
第三,人体工程学是运动服装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运动服装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运动姿势,以确保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和舒适度。
例如,运动鞋的设计需要根据足部的解剖结构,提供合适的支撑和缓冲功能,减少运动带来的压力和伤害。
此外,细节处理也是运动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要素。
细节处理可以通过色彩、图案和装饰来体现。
例如,运动服装可以采用鲜艳的颜色和流线型的图案,以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和活力;同时,一些特殊的装饰细节,如反光条、便利口袋等,也可以提升运动服装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最后,可持续性是现代运动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趋势。
可持续性意味着在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性,运动服装设计可以采用环保的材料,如有机棉、再生纤维等,并注重回收再利用的设计思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总之,运动服装的设计要素涉及材质选择、设计风格、人体工程学、细节处理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要素,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既满足运动特性又具有时尚和个性化的运动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