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点睛提分卷
- 格式:docx
- 大小:35.02 KB
- 文档页数:20
2023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点睛提分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下列哪句古诗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哲学原理?(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2.清代诗人顾炎武诗句“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描绘的城市是( )。
A.沦州 B.承德 C.德州 D.济南
3.“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南泥湾》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陕北民歌,让黄土高原这块土地家喻户晓,也让我们永远铭记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和本质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C.坚定理想、百折不挠
D.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4.春分三候分别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下列诗句描述的是“玄鸟至”的是( )。
A.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享有“中华水塔”的美誉。人们常用三江源“感冒”全球打“喷嚏”形容三江源生态地位的重要性。这里的“三江”是指(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澜沧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军事上的“结构破坏理论”认为,一个体系中会存在无数个节点,破坏其中一个就能影响整个作战体系能力的发挥,甚至使整个体系瘫痪。这说明( )。
A.构成要素改变必然引起事务根本性质的改变
B.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无条件的
D.事物内部各要素的联系是偶然的、客观的
7.十七岁的甲外出打工,用自己的打工收入买入了价值八千元的钻戒赠送给女朋友乙。关于甲向乙赠送钻戒行为的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效 B.可撤销 C.经甲父母追认后有效 D.有效
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C.旧事物和新事物是引起和被引起关系
D.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9.廉洁自律是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其具体要求不包括( )。
A.不得恶意收取钱财 B.不得收取不应得到为收入 C.从事不相容的职务 D.任职回避
10.元朝疆域空前广阔,曾东起日本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北到贝加尔湖,南至暹罗,国土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疆域最辽阔的王朝。“暹罗”指的是今天的( )。
A.缅甸 B.泰国 C.马来西亚 D.越南
11.厂商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最大愿意支付的售价出售属于二级价格歧视。( )
A.正确 B.错误
12.维生素A 是人体中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它对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 时,可能会导致( )
A.脚气病 B.口腔溃疡 C.贫血症 D.夜盲症
13.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描述:“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斗牛。”其中的“连中三元”是指依次获得哪三次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 A.院试——乡试——会试 B.院试——会试——殿试 C.乡试——会试——殿试 D.会试——乡试——殿试
14.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下列属于苏州古典园林的是( )。
A.古猗园 B.方塔园 C.拙政园 D.豫园
15.疫苗是指由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关于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疫苗都是活疫苗 B.卡介疫苗是典型的活疫苗 C.疫苗的接种者必须是健康个体 D.免疫力弱的人不能接种疫苗
16.2021 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研究表明,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至少有69 种已知的致癌物,而引起吸烟成瘾的主要物质是( )。
A.氢化氰 B.烟焦油 C.尼古丁 D.一氧化碳
17.某化工厂将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等于占用一段河道作为污水排放场所,事实上构成了产品的一部分。但厂商并不为此付任何费用,而由社会承担的这部分成本即为( )。
A.外在成本 B.经济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18.“乘坐地铁时,听音乐请戴耳机”,是社会公德中调节( )之间关系层面上的具体规范之一。
A.人与人 B.人与自然 C.人与社会 D.人与环境
19.快递员送货上门时,未将停放在路边的快递三轮车熄火,两岁幼童爬上三轮车玩耍,车辆突然启动,先后撞上四辆在路边正常停放的私家车,四家车车主诉至法院要求相关责任人赔偿损失。应当对私家车车主的损害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 )。
A.快递员 B.快递公司 C.保险公司 D.幼童父母
20.“录奏,敕令长安、万年捉不良脊烂求贼,鼎沸三日不获。不良主帅魏昶有策略,取舍人家奴,选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衣笼头至卫。”根据上述内容,“不良”在古代是指哪种职业?( )
A.押司 B.仵作 C.捕快 D.士兵
21.某社区因建停车场,需要砍伐小区内的几块香樟树,在给所在区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行文时,宜用( )。
A.请示 B.报告 C.建议 D.函
22.“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是相互依存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C.事物的发展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进行的
D.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23.下列关于金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融就是由货币、信用和银行形成的资金融通
B.一般的货币转移和票据交易不是金融活动
C.直接融资的风险由银行承担
D.企业到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是间接融资
24.下列有关欧洲地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
B.少数国家因临海而拥有便利的海上交通
C.东部山地和平原交错分布,地形复杂
D.北部和中部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
25.《皇舆全览图》是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地图描绘范围东北到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到北海,南至崖州。此图绘制于( )年间。
A.明洪武 B.明永乐 C.清康熙 D.清乾隆
二、多选题(9题)
26.下列属于劳动合同中必要条款的有( )。
A.劳动合同的期限 B.劳动保护、劳动条件 C.年终奖的具体规定 D.工作的相关内容
27.某法院根据“互联网+”的战略要求,建立了在线调解、在线立案、电子送达等信息平台,创新了在线解决纠纷的方式。这种做法有助于( )。
A.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
B.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C.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
D.实现纠纷解决中资源整合、数据分析等功能
28.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法》关于工资分配原则的有( )。
A.同工同酬原则 B.按劳分配原则 C.最低工资保障原则 D.用人单位或行业集体合同制原则
29.下列关于物权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房地产开发商合法取得某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办理报建审批手续后,进行房屋建设。该开发商自房屋竣工之日起取得房屋所有权
B.因人民法院的判决导致物权的设立、变动、转让或消灭的,自判决书生效时发生效力
C.继承或受遗赠自继承或受遗赠开始时(即被继承人或受益人死亡时)立刻发生物权变动
D.政府为公共利益进行征收,不以相对方同意为前提,自征收决定生效时立刻发生物权转移
30.甲村李某一家在耕地承包期内迁入小城镇落户。不久,李某女儿嫁到乙村,但未将户口迁入乙村,根据相关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李某全家必须将承包经营的耕地交回甲村
B.李某全家可以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
C.李某女儿已出嫁,甲村应调整李某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D.李某女儿目前还不能在乙村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31.用人单位出现下列( )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
B.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C.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D.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32.下列不属于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有( )。
A.必须存在违约行为 B.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 C.违约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D.违约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错
33.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正确的有()
A.经济增长必然促进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可能促进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 D.经济增长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34.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智慧勤劳的齐鲁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 A.杨家埠木板年画 B.临清贡砖烧制技艺 C.胶东花饽饽制作技艺 D.鲁锦织造技艺
三、判断题(6题)
35.附注是正文的补充说明、参考资料等。( )
A.正确 B.错误
36.甲因病去世,留下存款56 万,未留下遗嘱和遗赠协议,甲生前仅有配偶乙,亲哥哥丙两位亲属。依据法律,继承开始后,应由乙继承,丙不能继承。( )
A.正确 B.错误
37.宪法中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是授权性的行为规范。( )
A.正确 B.错误
3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 )
A.正确 B.错误
39.普通人发现火灾不报警会构成不作为的犯罪。( )
A.正确 B.错误
40.我国宋朝科学家沈括提出了“浑天说”,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球,“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