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诱惑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课标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案〗《身边的诱惑》教学设计冷保明【教材分析】“身边的诱惑”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小框题的内容。
“身边的诱惑”这部分内容是从青少年生活的实际出发,将“身边的诱惑”归纳为“领奖台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并分析了产生这些诱惑的原因,受诱惑之后带来的不同结果以及不良诱惑带来的危害。
“身边的诱惑”是第八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第八课由两个小框题,即“身边的诱惑”和“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组成。
学生只有了解身边存在着哪些诱惑以及不良诱惑给个人成长带来的严重危害,才能有决心和信心战胜它,克服它。
因此,“身边的诱惑”是第八课的基础性内容。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2)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3.知识目标:(1)了解身边存在着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难点。
“游戏机的诱惑”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对学生来说,一方面难以辩证地看待游戏机的作用,游戏机作为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娱乐方式有一定的功能,但如果内容不健康,玩时过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难在如何把握玩游戏机的“度”上。
初中学生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大,非常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他们指引道路。
2. 教学重点。
“金钱的诱惑”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一定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钱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要靠辛勤的汗水来获得,靠劳动致富,靠知识致富。
“毒品的诱惑”是本节课的又一个教学重点。
这是对学生进行现实教育的内容,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有很多,让人触目惊心。
如何抵制身边的诱惑在生活中,既有美好的事物强烈的吸引着我们,也有一些不良的东西诱惑着我们。
美好的事物,能激励我们通过正当的途径和不懈的努力去追求真、善、美;不良诱惑则会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慎重交友,提高判断能力;不盲目从众,提高自控能力;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斗争。
在享受方面:我们可能面临着对吃、穿、住、行、用的过分追求,我们总是想吃得更好一些,穿得更好一些,住得更好一些,过得更好一些,用得更好一些,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对吃的、穿的、住的、行的、用的追求过分甚至是贪得无厌,这必然会使我们把自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对“钱财”的追求,甚至为了“钱财”而不择手段,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
在学习方面:我们可能面临着贪图玩耍娱乐的诱惑(如做作业时面临着想看电视或想玩游戏,身边的同学赌博时要拉自己入伙或者从事其它自己都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因为学习本身是一种非常艰苦的劳动,再加上我们很多同学都对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够,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总觉得学习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情。
常常一提到学习就感到头痛,不愿好好的学习,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不好好的复习功课,结果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
在交往方面:我们常常不能正确的处理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强烈的好奇心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常常会促使我们跟着“群体”参加毫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各种活动如吸烟、吸毒、赌博、浏览不健康的书刊和网页或者玩电子游戏等等;再如,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抱有占小便宜的心理,从而使我们常常成为不太受人欢迎的人,甚至恰恰就是这种心理是我们上当受骗,甚至误入歧途。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海峡女巫,她用自己的歌声诱惑所有经过这里的船只,使它们触礁沉没。
智勇双全的奥德赛船长勇敢地接受了横渡海峡的任务。
为了抵御女巫的歌声,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良诱惑能拒绝。
五年级主题班会教案-身边的诱惑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次班会的主题为“身边的诱惑”,旨在帮助学生识别并正确应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诱惑。
教学内容将围绕认识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展开。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诱惑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学会抵制不良诱惑,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身边存在的各种诱惑,并了解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其在面对诱惑时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健康成长。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正确识别身边的诱惑,特别是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诱惑。
2. 引导学生理解抵制诱惑的重要性,并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
3.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在面对诱惑时能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有关诱惑的案例、图片、图表等资料。
2.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和结论。
3. 视频资料:关于抵制诱惑的公益广告或短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身边诱惑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认识诱惑:讲解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应对策略,让学生对诱惑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关于诱惑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应对诱惑的,以及他们的应对方式是否正确。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如何抵制不良诱惑展开讨论,并记录下讨论成果。
5. 成果分享:邀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6. 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抵制诱惑的公益广告或短片,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7. 总结提升:对本次班会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抵制诱惑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板书设计1. 身边的诱惑2. 副抵制不良诱惑,健康成长3. 主体内容:诱惑的种类、危害、应对策略4. 配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案例插图、图表等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身边诱惑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诱惑以及应对方式。
七年级思品《身边的诱惑》教学设计教材内容:《身边的诱惑》——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学会拒绝》第一框题,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旨在以身边熟悉的诱惑为例,尝试初步认识并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身边的诱惑,学会采取正确方法抵制不良诱惑。
同时便学生认识到明辨诱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科学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信、自强的信念。
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出的“较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体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发展性。
学情分析:初中生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期,自我的管理能力还不够强,容易受外界的感染,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向。
身边的诱惑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探讨的话题,也是学生无法分辨是非对错的困惑。
很多孩子在小学的生活中,就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受到了这些诱惑,但很多学生却无法正确处理,因此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和好奇心,这为他们深入学习本课提出了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能力,初步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的促进作用和危害。
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认识游戏机、网络的诱惑。
教学方法:讨论、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一)感受诱惑导入:播放一个flash片段《灌蓝高手》或《哈里波特》(学生观看,并注意自己的感觉的变化;让学生注意自己在看动画时出现停顿的感受,简单了解诱惑给人的强烈想继续完成的吸引力)(二)诱惑大揭秘问:你们有没有受到诱惑?(导入课题)那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哪些诱惑呢?新课讲授:第一框:身边的诱惑(板书)讨论:说说你经历的、看到的、感受到的诱惑,它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
身边的诱惑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中学生所面临的种种诱惑,受诱惑的不同结果,以及不良诱惑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辩证地对待不同的诱惑,逐渐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毒品的诱惑●○教学难点:游戏机的诱惑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情景分析、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潘多拉魔盒》的传说: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世间第一个女人,意为被赐予各种礼物的人。
宙斯让潘多拉随身带来一个盒子,潘多拉抑制不住好奇心,悄悄打开盒盖,结果禁锢于盒中的各种瘟疫、灾祸纷纷逃了出来,扩散到人间。
潘多拉后悔莫及,赶紧盖上盒盖,只有一点渺茫的希望留在盒里。
这个故事是说明了——禁受不住诱惑就有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二、新授:(一)自学指导1、第一关:诱惑大搜索:在你身边存在哪些诱惑?(学生列举)2、第二关:诱惑大揭秘:身边的诱惑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危害是什麽?(学生读书P82_87)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的答案在书上画出来。
(8分钟)教师在办理巡视及时给与问题学生一定指导。
三、师生共同探讨1、就自己的理解,回答什麽是诱惑?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都有哪些诱惑?常见的诱惑可以分为哪几类?试分析这些诱惑带来哪些危害?P82—873、面对这些诱惑带来得危害,我们该怎麽办?一、单项选择题1.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渴望成功与荣誉,期望有鲜花和掌声伴随。
成功与荣誉,鲜花和掌声,对我们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A.正当的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B.嫉妒别人来获得C.自己的幻想来获得D.违反道德来获得2、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的诱惑,同时也有许多危害我们生命健康的诱惑。
下面四个选项中属于不良诱惑的是A.领奖台的诱惑B.成功的诱惑C.毒品的诱惑D.道德的诱惑3.上学路上,小刚约小明去网吧玩会儿游戏,小明应当:A.高高兴兴地答应并与之前往B.虽然不想去,但碍于情面只好前往C.拒绝,但答应替小刚保密D.拒绝并劝阻小刚4.我们的生活有精彩,有新奇,充满无限情趣。
第八课学会拒绝之框题1《身边的诱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1.知道身边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教学重点]1.领奖台的诱惑。
2.毒品的诱惑。
[教学难点]1.游戏机的诱惑。
2.毒品的诱惑。
[教学方法]讲授法、调查法和实例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让学生阅读学本P81引言中的小故事。
活动一:续接故事活动(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想象并续接这个心理实验的结果,并与真正的实验结果作对比,让学生对“诱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从科学实验的结果中感受到抵制住诱惑的重要性。
(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阅读一些书籍、材料、事例,围绕“学会拒绝是学业、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一主题,作一些准备。
(过程指导)第1步:以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引言的心理实验。
第2步:让学生想象参与实验的两种儿童最终的学习、工作、事业的状况。
第3步:将实验结果与同学们的想象结果作对比,让学生畅谈感受,明确抵制诱惑的重要性。
第4步:教师小结。
(评价指导)可单独评价,也可从总体上评价。
注意对同学们的积极发言给予充分肯定。
要强调指出两点:第一,生活中的诱惑并不一定都需要抵制,有些诱惑要善于利用,促进成功。
第二,能抵制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是学业、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活动二:“领奖台的诱惑”(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确渴望成功是正常的心理,善于利用这一诱惑能激发斗志,取得成功。
同时学生了解到诱惑不一定给人带来的都是危害,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活动过程)第1步:表演小品,模拟上领奖台接受奖励的过程,或教师讲一些成功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明确渴望成功与荣誉,想得到掌声和鲜花是很正常的心理,也是积极要求进步的重要方面。
所教册次、1.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新课改理念中明确指出教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 变,由传授知识为本,转向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由被动式接受性学习为主,变为 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
本节课的设计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 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我都积极响应新课改理念和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由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再现生活,分享交流设置情景,合作探究总结升华,明理导行 2.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身边的诱惑》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学会拒绝》 的第一框。
它既承接教材前面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这部分内容,又开启 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可以说是承上启下,为学生走进 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帮助学生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框题主要分三个板块的内容, 重点阐述了金钱、 电子游戏、 黄赌毒的诱惑。
学生情况分析:人生好比一艘船,走过天真的童年,就驶入了青春的港湾。
大千世界、五光 十色、无奇不有,步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生机勃勃,精力旺盛,对周围的一切充 满着好奇。
在青春小船行驶过程中,无数的诱惑在向我们招手,这其中也不之一■ 些不良诱惑的存在。
而初中生往往缺乏必备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分析判断能力薄弱,再加之不良社会风气及同龄群体的相互影响,在诱惑面前有时会不知所措, 甚至深陷不良诱惑之中,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道。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 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及 社会生活所用教科书 书名 参赛教案 参赛教案基本信息 人教版思想品德所教年级 七年级单元 上册第三单元课题 第八课第一框题《身边的诱惑》揭秘诱惑; 直面诱惑; 正视诱惑。
实际,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身边可能面临的种种诱惑,增强辨别能力,能正视诱惑,笑对青春。
3.教学目标分析在认真研读新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以及本框题的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成长发展需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
身边的诱惑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身边的诱惑现象,明确什么是诱惑,了解诱惑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应对诱惑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诱惑的定义,分析身边的诱惑现象并进行思考,有效沟通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边的诱惑,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和拒绝不良诱惑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诱惑现象,明确什么是诱惑,了解诱惑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应对诱惑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诱惑的定义,分析身边的诱惑现象并进行思考,有效沟通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预热课堂)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呈现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身边的诱惑现象进行了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诱惑的概念和对我们的影响)通过教师讲解、示意图或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诱惑的含义和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重点强调诱惑对自我控制的挑战和不良行为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诱惑带来的负面影响。
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诱惑现象)给学生提供一些身边真实的诱惑案例,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这些诱惑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大家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策略探究(引导学生提出应对诱惑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应对身边诱惑的方法。
教师可启发学生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制定个人目标、寻求他人帮助等策略,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并评估各种策略的优缺点。
5.巩固练习(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提供一些情境,要求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进行角色扮演、讨论或写作等形式,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身边的诱惑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6.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一些大型诱惑现象,如吸烟、酗酒等,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诱惑,并加深对诱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