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格式:pptx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29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唐朝的建立,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措施中的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你是否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本节课我们学习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二)、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李渊(566—635),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一说狄道(今甘肃临挑),一说赵郡(治今河北赵县),唐朝的建立者,史称唐高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李渊7岁时袭封唐国公,历任隋千牛备身,谯、陇、歧州刺史,荣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弘化留守兼知关右诸军事,有晓卫将军,太原留守等职。
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
成功地指挥了攻取霍邑(今山西霍州)之战和长安(今陕西西安)之战。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称帝,立国号唐,建元武德。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
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