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523.50 KB
- 文档页数:28
最新鲁科版选修5《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教案”课时教学设计【总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山东科技版的高中化学系列教材《有机化学基础》为授课用教材。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是教材中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是有机化学选修模块中较为重要的一节,是为了帮学生树立一些学习有机化学必备的观念而设置的,这些观念的树立有助于学生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系统而有序的认识及研究,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指导。
学生在初中化学及《化学2(必修)》中学习过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但其认识的方式是一个个独立的典型代表物,主要是从应用的角度掌握这些代表物的性质,对它们结构的认识也比较浅显,还没有意识到有机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官能团的结构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不同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会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产生影响”等观念,知道官能团中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与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关系。
本节教材属于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的内容,缺少直观、形象的实验,比较枯燥。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增强互动,避免枯燥的讲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键能、键长等数据,让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比双键和三键的相似与区别,进而推断性质的相似与差异;组织学生回顾并讨论乙酸、乙醇的化学性质,结合球棍模型分析二者的结构,归纳官能团的结构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利用画概念图的方式启发学生讨论本节学习心得,总结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能以此解释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现象。
理解单键、双键和叁键的概念,知道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知道共价键的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共价键的类型及性质等方面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4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化学中常用的结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与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有机化学奠定基础。
1.2 教学目标•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规则;•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常见结构表示方法;•完成有机化合物的简单推理和分析。
二、知识要点和教学方法2.1 知识要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要点包括: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碳骨架、键的类型;2.基于碳骨架的分类:脂肪族化合物、环状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IUPAC命名法、常用名称命名法;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结构式、分子式、线条式、骨架式、空间构型式;5.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溶解性、燃烧性、酸碱性等。
2.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命名规则和常见表示方法呈现给学生;2.实践法:教师可以以示例化合物为例进行实践演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3.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依次介绍以下教学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键的类型;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3.有机化合物的常见结构表示方法;4.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分析。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示例,引发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出问题: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做出回答。
步骤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键的类型(10分钟)•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键的类型,重点强调碳骨架的重要性和碳与其他元素的键的类型;•通过示意图和示例化合物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应的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的常见官能团, 能正确表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认识手性碳原子, 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不包括立体异构体), 能判断并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了解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认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一、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1. 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代表物结构式H—C≡C—H键角分子形状主要化学性质2. 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R—X —X C2H5Br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结合醇R—OH —OH C2H5OH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合酚—OH —OH直接与苯环上的碳相连醛有极性和不饱和性羧酸受羧基影响, O—H能电离出H+酯分子中RCO—和—OR′之间的C—O键易断裂二、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测定与表示方法1. 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测定: 李比希法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2.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法分子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判断(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以甲烷为例)电子式结构式正四面体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比例模型(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1. 烷烃: 烷烃只有碳链异构, 书写时要注意写全而不要写重复, 一般可按下列规则书写: 成直链, 一条线;摘一碳, 挂中间;往边移, 不到端;摘两碳, 成乙基;二甲基, 同邻间;不重复, 要写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一教学目的:初步了解和掌握有机物结构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结构决定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复习并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哈性质。
理解甲苯、苯酚中侧链与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内容:1. 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一些官能团含有极性较强的键,如-OH ,或者官能团中含有不饱和的碳原子,易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
类别 通式 官能团 代表物 烷烃 C n H 2n+2 无 CH 4烯烃 C n H 2n >C=C< CH 2CH 2炔烃C n H 2n-2—C ≡C — CH CH—OHOH2. 不同基团的相互影响与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关系 由于推电基的推电作用或吸电基的吸电作用,使有机物分子中的邻近基团往往存在着相互影响,从而导致有机物表现一些特性。
例如:分析的对象五:练习题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行B.丙酮(CH3COCH3)分子中的氢比乙烷分子中的氢更易被卤原子取代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D.相等物质的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甘油产生的H2多2. 某有机物C H CC HC HC H65656565--||是甲烷中氢被苯基取代的产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25H20B. 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 此物质属芳香烃D. 此物质的沸点与甲烷相当3.烷烃取代苯可以被酸性KMnO4氧化成。
但若烷基R中直接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C—H键,则不容易被氧化得到,现有分子式为C11H16的一烷基取代苯,已知它可以被氧化的异构体有7种,其中的两种是:和请写出其他5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