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成瘾与人体十个基因有关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十大影响人体健康的坏习惯影响人体健康的坏习惯有很多,我将列举出十个常见的,他们可能对人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以下是我对每个坏习惯的详细阐述:1.吸烟:吸烟是导致世界各地每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之一、吸烟与许多致癌物质的暴露相关,这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问题以及多种癌症。
2.酗酒:过度饮酒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包括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和心理问题。
此外,大量酗酒还会增加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3.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饮食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和身体功能。
4.缺乏锻炼: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肌肉萎缩、代谢率降低、体力下降,并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风险。
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心肺功能。
5.熬夜:长期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可能会对身体生物钟造成混乱,这会导致失眠、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抑郁等问题。
此外,熬夜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6.不正确的姿势: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可能会引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肌肉疼痛和关节炎等问题。
正确的姿势对于预防身体损伤非常重要。
7.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久坐和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可能导致眼睛疲劳、肌肉酸痛、颈椎病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频繁使用电子设备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8.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持续的压力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焦虑、抑郁和心理问题。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
9.过度使用药物:滥用药物包括违法药物和滥用处方药物。
这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成瘾,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并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问题和肝脏疾病的风险。
10.不及时就医:不及时就医可能导致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从而使疾病发展恶化。
此外,忽视身体不适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坏习惯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并尽力避免。
寻求健康专业人士的建议,遵循健康的饮食和锻炼计划,以及学会有效处理压力对于改善健康非常重要。
烟瘾是怎么形成的呢烟瘾因长期吸烟,烟中所含的尼古丁成瘾,造成人体对烟的长期依赖所上瘾。
是什么因素导致烟瘾的形成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烟瘾形成的原因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烟瘾形成的原因尼古丁是一种神经毒素,主要侵害人的神经系统。
一些吸烟者在主观上感觉吸烟可以解除疲劳、振作精神等,这是神经系统的一过性兴奋,实际上是尼古丁引起的欣快感。
兴奋后的神经系统随即出现抑制。
所以,吸烟后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均下降。
国外一心理研究机构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吸烟至少数周,吸食量相当于每天10支以上的香烟,每支香烟至少含0、5毫克尼古丁。
突然停吸或减少香烟,24小时内至少会有下列种种不适的症状,诸如:渴望吸烟、烦躁、忧郁、精神难以集中、不安定、头痛、昏昏欲睡、胃肠功能失调。
这就是烟瘾的症状。
很多女性都承认,她们抽烟的动机并不完全同男人一样:只是为了缓解压力。
很多人还为了争取和男人平等的自信和看起来更性感。
可是,当你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在为这自信和性感付出什么吗?其实——自信性感何须香烟?烟民往往都有烟瘾,这主要是尼古丁长期作用的结果。
尼古丁就像其他麻醉剂一样,刚开始吸食时并不适应,会引起胸闷、恶心、头晕等不适,但如果吸烟时间久了,血液中的尼古丁达到一定浓度,反复刺激大脑并使各器官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性,此时烟瘾就缠身了。
若停止吸烟,会暂时出现烦躁、失眠、厌食等所谓的“戒断症状”,加上很多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认为吸烟可以提神、解闷、消除疲劳等,所以烟瘾越来越大,欲罢不能。
其实烟草与吸食海洛因引起的成瘾性不同,前者是完全可以戒掉的,关键要戒除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
这种心理依赖导致吸烟者的一种行为依赖,使得吸烟者感到戒烟困难甚大,无形中增加了戒烟的难度。
烟瘾产生的原因调查表明,导致人们吸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社会交往的需要;二是朋友之间的影响;三是工作太累、吸烟可以放松一下;四是经常熬夜,吸烟可以提神;五是好奇心驱使,但已吸上了瘾;六是家庭其他人吸烟影响以及自我形象定位。
《[关于尼古丁与烟草成瘾性的探讨] 尼古丁成瘾性最强》摘要: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为棕色,能迅速溶于水及乙醇中,通过口、鼻及支气管粘膜很易被机体吸收,尼古丁同可卡因和吗啡类的分子一样,可激活脑内一个主要的酬劳反应区nucleusaccumbens,使其释放多巴胺,滥用这些物质既可产生愉悦的感觉又可让人成瘾,然而,由于尼古丁的成瘾性,使大多数吸烟者明知有害健康却欲罢不能,连带大量吸入有害的焦油,导致多种疾病,因此,人们认为尼古丁是罪魁祸首,也在情理之中对于这个我们自认为能够快速明确回答的问题,却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沉吟。
为什么?混淆我们理智取舍的主要原因是香烟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尼古丁。
下面我们从药理与生理角度进行探讨。
1.尼古丁成瘾的各种基础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为棕色,能迅速溶于水及乙醇中,通过口、鼻及支气管粘膜很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
人对尼古丁的刺激最初是反感,很快发展成为上瘾。
实验证明,尼古丁是很强的成瘾剂,长期接触尼古丁会引起大脑中许多部位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数目的增加。
尼古丁的生物活性是尼古丁成瘾的生理基础。
尼古丁是通过脉络膜丛的被动扩散和主动转移而进入大脑的,并结合在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受体上,由于尼古丁结构中极性部分离解成为阳离子含氮部位,它以静电引力与受体阴离子部位及疏水基结合,使处于一定距离的吡啶碱基作用于受体膜而产生成瘾作用。
尼古丁对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和运动神经末梢都具有作用。
尼古丁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可天宁的吡咯烷可水解成GABA(γ-氨基酸)的衍生物,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有着广泛的作用,这些GABA衍生物可能对GABA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精神状态。
尼古丁成瘾的药理学基础体现在尼古丁同海洛因、可卡因一样具有成瘾性。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戒烟辅助方法探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吸烟是一个常见但却危害极大的行为。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同无形的杀手,悄悄侵蚀着吸烟者的身体,也给周围人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谓是全方位的。
首先,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
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它会使人产生依赖性,一旦上瘾,戒烟就变得异常艰难。
焦油则是一种黏性物质,会在呼吸道和肺部沉积,导致呼吸道炎症、咳嗽、呼吸困难等问题。
长期吸烟还会使肺部的纤毛受损,影响肺部的自我清洁功能,增加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心脏和其他器官缺氧。
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一系列变化大大增加了心脏病发作、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吸烟还是癌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的DNA,引发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除了肺癌,吸烟还会增加患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此外,吸烟对免疫系统也有抑制作用,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对于孕妇来说,吸烟更是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早产、低体重儿、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既然吸烟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戒烟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戒烟并非易事,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有效的辅助方法。
首先,心理支持是戒烟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吸烟者需要认识到戒烟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树立起坚定的戒烟信念。
可以通过自我激励、设定目标等方式,增强戒烟的动力。
同时,告知家人和朋友自己的戒烟计划,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监督。
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戒烟辅助手段。
尼古丁替代疗法,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含片等,可以帮助减轻戒烟过程中的戒断症状。
抽烟为什么会上瘾?烟瘾的由来:抽烟会上瘾,几乎没人例外,花钱无所谓,只要能过一过烟瘾就好。
直到身体出了问题,才警觉要戒烟了。
但是停了几天,受到烟瘾的诱惑,又开始吸烟了,吸得更猛,抽得更凶,把那才停了几天的瘾一起抽个够,才总算满足了烟瘾。
瘾君子口中的香烟,将伴随他们走上不归路,以烟害结束生命,成为他们的宿命。
尽管有些凭藉毅力而戒烟成功的幸运者,为数约在7%左右,而曾经想戒烟,却高达约70%。
事实上抽烟上瘾的原因可分为六点来分析:第一是尼古丁的诱惑,因为只是0.5毫克的尼古丁,就会使人上瘾,而一支烟的尼古丁平均超过0.5毫克。
虽然仍有些烟商在生产每支1.5毫克~2毫克尼古丁的香烟,但大部份的烟商已转成生产淡烟,其尼古丁每支含量约0.1~0.4毫克,但每包20支的量来说,其总量还是远超过会上瘾的0.5毫克尼古丁量。
尼古丁进入体内会刺激脑部下视丘神经产生振奋的感觉,俗称“爽”的感觉,因为长期的刺激与振奋的情况下,如停止吸入尼古丁,就会感到精神不振、萎糜无力、全身软弱,甚至打哈欠、流眼泪,难过极了。
因此需要更多的尼古丁来刺激,才能过瘾,更多的尼古丁就需要吸更多烟。
如果改抽淡烟的老烟枪,在吸淡烟时,会吸得更猛,抽得更多支,尼古丁成瘾将会越陷越深,不可自拔,甚至有人认为尼古丁比海洛英更易成瘾,更难断除,就是这个道理。
尼古丁在刺激到下视丘神经也同时刺激肾上腺素,而产生意志集中及振奋的感觉,但不到数秒,就会造成血管收缩、心脏加速、脉搏加快而造成心脏血管病变,如脑溢血、中风、休克等突发性病变及猝死等,皆是尼古丁所造成的。
尤其吸烟者成为心血管病患者的比率比不吸烟者多10倍,尼古丁是第一号杀手,毫不为过。
第二是抽烟的习惯动作:由精美设计的烟盒中取出一支香烟,把玩一下,放在鼻尖闻一下,放入口中,拿出高贵的打火机,清脆的声响,击发出灿烂的火花,点燃香烟吸一口,进入体内,再由鼻腔吐出,看着袅袅烟雾,表现出成熟、自信、满足、潇洒的感觉,实非言语所能形容。
抽烟有瘾的原理抽烟有瘾的原理与尼古丁的作用有关。
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主要成分,是导致人体产生烟草依赖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将从尼古丁的作用机制、对大脑的影响以及成瘾的形成过程三个方面,详细解析抽烟有瘾的原理。
一、尼古丁的作用机制抽烟引入的尼古丁通过吸烟过程中的烟雾吸入肺部,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经过血液输送到大脑,进入大脑后与大脑内的神经递质相似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受体结合。
这种结合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系列的神经效应,包括增加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的释放,以及增加神经元的活动。
二、尼古丁对大脑的影响1. 刺激神经系统:尼古丁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释放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如增强注意力、改善情绪以及抑制食欲等。
2. 调节神经兴奋性:尼古丁能够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麦角胺(glutamate-norepinephrine)等神经系统,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改变神经元之间的通讯效果。
3. 增加奖赏感受:尼古丁会引起多巴胺的大量释放,多巴胺是一种与奖赏相关的神经递质,在大脑的奖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多巴胺的释放产生了一种愉悦感和奖赏感,形成了对吸烟的正向强化作用。
三、成瘾的形成过程抽烟成瘾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包括初次吸烟、习惯性吸烟和成瘾的建立。
1. 初次吸烟:初次吸烟时,由于尼古丁的刺激作用和多巴胺的释放,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兴奋感,使人产生积极认同。
这种初始的积极体验促使人再次吸烟。
2. 习惯性吸烟:在重复的吸烟过程中,尼古丁在大脑中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形成了习惯性吸烟。
此时,大脑会逐渐适应尼古丁的作用,增加尼古丁受体的数量,并调整神经元之间的通讯效果,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3. 成瘾的建立:在习惯性吸烟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吸烟频率的增加,人体逐渐形成对尼古丁的依赖性。
这种依赖性表现为戒断综合征,当戒断尼古丁时,会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不适症状,如焦虑、烦躁、抑郁等。
吸烟十大危害吸烟是一种造成身体健康威胁的行为,已经成为全球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长期以来,各种研究表明,吸烟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以下是吸烟的十大危害。
1.致癌吸烟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种科学研究都表明,吸烟会增加很多癌症的发生几率,例如舌癌、肺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结肠癌、肾癌等。
因为吸烟会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和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细胞突变,从而形成肿瘤和癌细胞。
2.心血管疾病如果长期吸烟,就会造成各种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心肌梗塞、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并且使得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呼吸系统疾病吸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哮喘等。
吸烟会破坏肺组织,导致气道狭窄,使呼吸功能变差,而一些有害物质的刺激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4.影响妊娠吸烟会不仅会降低女性受孕率,还会损害胎儿的健康。
怀孕期间吸烟会增加发生拖产、早产、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婴儿出生体重较低,胎盘组织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5.影响神经系统长期吸烟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容易感到疲劳、精神不集中、头痛、失眠等。
此外,吸烟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影响工作和学习能力。
6.导致舌苔增生长期吸烟容易使得舌面覆盖一层黄褐色的苔膜,这是因为香烟中的化学物质和燃烧时渣滓沉积在舌面上的结果。
当你吸烟的时候,含有苯和其他有害物质的烟雾进入口腔,其中大部分会残留在舌面上,从而导致舌苔增生。
7.影响口腔健康吸烟会影响口腔健康,例如口臭、牙齿发黄、龋齿等问题。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牙菌斑以及细菌的滋生,而烟熏的烟雾也会污染口腔中的细菌环境,导致口腔微生物失衡,从而引起各种口腔疾病。
8.皮肤健康问题吸烟也会影响皮肤健康,使皮肤变得暗淡无光、过早地出现老年斑、皱纹和色素沉着。
这是因为吸烟会破坏皮肤纤维,降低皮肤弹性,影响其滋润和保湿能力。
烟草成瘾与戒烟的生理机制烟草成瘾对健康的危害已被广泛认知,但戒烟却并不容易。
许多烟民常常想要戒烟,但是却难以摆脱对烟草的依赖。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生理上,烟草成瘾和戒烟都涉及复杂的神经机制,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烟草成瘾的生理机制我们在吸烟时,身体会吸入烟草中的尼古丁。
尼古丁是引起烟草成瘾的罪魁祸首。
它可以迅速进入大脑,并作用于多个受体,引起多种生理反应。
尼古丁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能模拟乙酰胆碱的作用,增加多巴胺的释放,使大脑中的快感中枢受到刺激。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的神经元开始适应尼古丁的作用,逐渐形成了对尼古丁的耐受性和依赖性,导致烟草成瘾。
烟草成瘾还涉及到血清素、GABA、谷氨酸等多种神经递质的作用。
这些神经递质在大脑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通过影响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尼古丁可能对情绪、注意力、记忆等多个认知和情感过程产生影响。
戒烟的生理机制对很多烟民来说,戒烟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戒烟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包括烟草渴望、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易怒,以及食欲不振等等。
戒烟症状的出现是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不再提供尼古丁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重新组织,生理和生化适应发生变化。
戒烟还会影响多巴胺和血清素等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
在戒烟后,多巴胺的释放减少了,这导致烟民出现失落感。
为了自我安慰,烟民通常会大量进食,这导致了很多人在戒烟后发胖。
戒烟的药物辅助为了避免戒烟时的症状,有些烟民会寻求一些药物辅助。
常见的药物辅助包括烟草替代治疗和非尼古丁药物。
烟草替代治疗通常指使用一些含有少量尼古丁的产品,如口香糖、贴片、喷雾剂。
尼古丁替代治疗的原理是逐渐减少烟民的尼古丁摄入量,以便顺利过渡到完全戒烟。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烟民还是需要继续吸入尼古丁,这使得某些成瘾性较强的烟民可能会出现替代品成瘾。
另外,还有一些非尼古丁药物,如伐尼克兰和珍妮宁等。
它们的作用是阻断尼古丁的某些效应,从而帮助烟民应对戒烟症状。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10年间,有5千万人因为吸烟而死亡。
在中国,吸烟是头号健康杀手,每年至少有120万人直接死因是吸烟。
吸烟等于慢性自杀,那么,吸烟究竟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吸烟对人的十大危害:1、吸烟会使肺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使人的肺活量下降,在全球因吸烟而死亡的人中,75%的人死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吸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病。
3、导致肺癌(在肺癌病人中,90%的有吸烟史),还是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诱发因素。
4、长期吸烟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导致大脑结构的改变。
5、损害人的泌尿、生殖系统,加速遗传基因改变。
厌恶疗法对嗜烟者的抽烟行为可选用一些负性刺激方法使之对其产生一种厌恶感。
例如采用快速抽烟法,首先让患者以每秒钟一口的速度深吸地将烟吸入肺部,由于这种速度远远超出正常的吸烟速度,使尼古丁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地吸入,这时患者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心、心跳过速等。
再要求患者好好体验这种不良感觉,然后让他呼吸一会儿新鲜空气,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后又让患者快速抽烟,直到不想再抽、看到香烟就不舒服为止。
这种疗法只要连续进行2-3次,一般都会把烟戒掉。
注意此法不能用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人。
系统戒烟要求戒烟者一下子就将烟完全戒掉,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烟瘾大的人说更不现实。
因此,应当采取逐步戒烟的方法。
抽烟成瘾者往往是在下意识状态下抽烟的,所以在戒烟前,要制定一个戒烟计划,计算好每天吸烟的支数,每支烟吸多长时间,将下意识抽烟习惯转变为有意识的抽烟。
在戒烟过程中,要逐步减少每天吸烟的支数,逐步延长吸烟的间隔时间,如两天减少一支烟,一天减少一支烟,半天减少一支烟,这样不断的递减;一小时抽一支烟、两小时抽一支烟、半天抽一支烟,间隔时间不断递增,最后达到戒烟目的。
控制环境许多人吸烟往往同一定的生活、环境、情绪状态联系在一起,因此应设法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
吸烟的原理吸烟的原理:吸烟的原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和人体的生理反应。
1. 烟草中的化学物质: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
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具有强烈上瘾性的物质。
当吸烟时,尼古丁从烟草中释放出来,并经由吸入进入到人体内。
尼古丁能够迅速通过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并在几秒内到达大脑。
它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结合,刺激多巴胺的释放,产生愉悦感和放松感,从而形成上瘾。
除了尼古丁外,烟草中的焦油是引发各种烟草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焦油是吸烟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其中含有许多有害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和致癌物质等。
吸烟者吸入的烟雾中的焦油会附着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上,经过时间积累,会对呼吸道及其他器官的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
此外,烟草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氧气在体内的输送受阻,使得身体各组织器官缺氧,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
2. 人体的生理反应:吸烟时,吸入的烟雾进入到呼吸道,通过肺泡可迅速吸收到血液中。
其中的尼古丁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心率和血压。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氧气在体内的运输减少,造成组织缺氧。
长期吸烟会导致多种烟草相关疾病,如吸烟者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心血管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吸烟引起的气道炎症、肺功能损害、免疫调节紊乱等因素有关。
总结:吸烟的原理涉及到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和人体的生理反应。
尼古丁的上瘾性和愉悦感使得人体上瘾,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对人体各系统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吸烟的原理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从而减少吸烟或戒烟。
吸烟成瘾的药物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 肖丹吸烟成瘾已经被明确的认定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属于ICD-10,F17.2的范畴。
在美国200年和2008年美国公共卫生署均颁布了有关烟草使用和依赖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
而我们国家,在这个2007年那么也出台了中国临床戒烟指南的试行本,2007年得到了更新。
那么在这个国内外的指南中都明确提到了,这个吸烟成瘾是一种高复发性的疾病,戒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只有很少数的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部分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的戒烟尝试。
治疗办法也非常明确,关于戒烟治疗的简短建议、药物治疗、戒烟咨询、戒烟热线都是有效的戒烟办法。
戒烟要整合到临床医生的日常医疗卫生服务衷曲。
那么这节课重点的就是介绍戒烟的药物治疗办法。
那么指南推荐的一线戒烟药物就包括尼古丁替代疗法的五种制剂,盐酸安非他酮和伐尼克兰。
二线药物包括可乐定和去甲替林。
在临床工作中,用二线药物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所以应用受限。
我们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所应用的戒烟的往往是一线药物,尼古丁替代疗法的相应制剂盐酸安非他酮和伐尼克兰。
下面我一一的加以介绍。
关于尼古丁替代疗法,它是1937年瑞典大学Ferno博士首次提出的,那么他是开发了全球首个的尼古丁替代疗法的咀嚼胶。
在1978年在瑞士上市,90年代初NRT药物就进入了美国市场。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美国FDA批准的,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而轻的药物治疗办法。
它的治疗原理,就是以一种非烟草的形式提供部分原来从烟草中获得的尼古丁,而治疗量的尼古丁又远远的低于从烟草中的获得量。
这样它既可以减轻戒烟时出现的戒断症状,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又能够避免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毒害。
我们来看,这个是吸烟成瘾的示意图,吸烟成瘾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吸入进入到肺部以后,是经过肺部的动脉毛细血管网10秒钟之内就作用于大脑相应的成瘾中枢。
这种情况下,尼古丁入体入血的速度快,到达大脑的这个量多,这样的情况下就容易引起成瘾。
尽管数十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人们还在吸烟?吸烟一直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习惯之一,但数十年来科学研究都表明吸烟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
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在继续吸烟。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下面我们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一下。
一、生理上的瘾吸烟本身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药物成瘾。
研究表明,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能够刺激人体的脑部神经细胞,导致大量的“快感”神经递质的分泌。
而这会使人感到放松、舒适和愉悦等好处,满足烟民的生理上的需求。
此外,长期的吸烟还会让烟草成分在人体中积聚,导致戒烟后出现的副作用,如易怒、压抑、焦虑等。
二、社交、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吸烟在改变生理上的同时,还有着社交、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比如,一些人可能认为吸烟能使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
他们通过吸烟来打破沉默和尴尬的气氛,表现出自己的社交能力。
习惯上,一些人已经吸烟很多年,习惯了吸烟的生活方式。
这时,戒烟更像是一种生活习惯的转变,难度相当大。
在面对种种压力时,身边有也许个熟悉的烟味在身旁也是一种安慰。
三、缺少足够的反吸烟教育和宣传对于那些已经吸烟的人来说,他们已经被烟草上瘾,必须面对自己的瘾头。
但是对于未吸烟者来说,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反烟宣传和教育,往往因为好奇、模仿等原因,导致接触烟草,甚至开始了吸烟的行为。
所以,我们在教育青少年时应特别强调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并制定更加严格的反吸烟立法。
四、缺乏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由于吸烟行为已经对脑神经产生了影响,因此强制戒烟或完全停止吸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方案。
而一些新的戒烟方法、戒烟药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靠身边的人的鼓励和支持,是戒烟的关键。
身边的人可以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制控制烟草消费,减少环境中的香烟气味,让烟民意识到周围的人知道他们烟瘾的重要性,并表示自己对烟叶无兴趣。
这些行为,都有助于烟民产生减少吸烟的决心。
总之,尽管吸烟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但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人在继续吸烟,原因是多方面的。
吸烟原因分析健康教育学
吸烟原因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
首先,心理因素是人们吸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吸烟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感,使人感到放松和满足,并且能够缓解焦虑、压力和紧张情绪。
一些研究表明,吸烟可能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内啡肽,从而引起一种快感和愉悦感。
其次,社会因素也对吸烟产生影响。
吸烟可能会被视为一种社交活动,例如在聚会、社交场合或与朋友一起吸烟。
此外,吸烟的习惯可能是从他人的示范行为中学来的,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吸烟,或者在社交圈子中有吸烟的朋友。
环境因素也是吸烟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吸烟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是人们吸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吸烟产品的销售是合法的,吸烟场所也是存在的。
这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得和使用烟草产品。
此外,还有一些人可能因为错误的观念或误解而吸烟。
他们可能认为吸烟有益健康或具有某种特殊功效,例如减轻体重、提神等。
这些错误观念和误解的存在也是人们吸烟的一个原因。
总的来说,吸烟原因的分析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了解吸烟原因的多样性有助于针对不同原因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以帮助吸烟者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从而减少吸烟率,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烟草成瘾的秘密作者:冯云来源:《百科知识》2009年第10期2009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2个世界无烟日。
本次无烟日的口号是“拒绝二手烟,让肺自由呼吸”。
在这个无烟日到来之际,本刊编发一组与烟草有关的文章,旨在让公众了解烟草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戒烟对人类和环境的益处。
吸烟者几乎都有烟瘾,但这只是通俗的说法。
实际上,烟瘾指的是尼古丁依赖,是吸烟者对香烟或烟草中尼古丁的躯体一心理依赖和对吸烟行为的心理一社会依赖。
那么,人为何会产生烟瘾?烟瘾后面的小精灵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彼得松曾指出,烟民、酒鬼和瘾君子统统与多巴胺数量有关,受多巴胺控制。
吸烟者最津津乐道的是,吸烟提神,飘飘欲仙,所以有“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说法。
其实,这种感觉就是香烟中成瘾物质的作用。
香烟中让人提神和成瘾的物质主要是尼古丁,而尼古丁则可以刺激多巴胺的产生。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和酒精,通过口鼻支气管黏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
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
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通过肺黏膜和口腔黏膜扩散到全身,进入大脑之后,尼古丁能模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作用,与许多神经元表面的尼古丁受体结合在一起。
一旦尼古丁与神经元结合,神经元中的多巴胺就会释放出来,让人兴奋并感到愉悦。
这种神经传导路线是:尼古丁激活中脑一皮质一边缘系统的多巴胺通路,产生多巴胺。
人的大脑中有一系列神经递质,其中的一些递质可以称为快乐物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它们能让人感到愉悦、高兴和兴奋。
而尼古丁进入大脑后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并通过酶的作用刺激神经元产生较多的多巴胺和血清素,释放到神经突触内,产生兴奋作用,并能缓解忧虑,忍受饥饿。
当然,尼古丁和烟草中的其他物质,如焦油、苯并比等也可导致恶心、眩晕、头痛,而且这些物质也促进血小板凝集,导致心脑血管阻塞、高血压、卒中等病症的产生。
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上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上瘾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背后的原因吧。
一、基因因素人的基因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个性和行为习惯。
研究表明,有些人天生就对某些物质容易产生依赖性,这与基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长期吸烟的习惯可能与某些基因有关,而这些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会影响一个人对尼古丁的反应和耐受度。
因此,在生活中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上瘾,也有可能是由于基因因素的影响。
二、环境影响环境是我们习惯养成和个性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和良好习惯。
例如,在拥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中,人们更容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吸毒和酗酒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而生长在不良的环境中的人可能会更容易产生各种上瘾的行为。
三、心理问题许多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孤独等,都可能是一些人容易上瘾的原因之一。
这些人为了摆脱自己的心理问题,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物质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物质可能包括药物、酒精、香烟等。
这种情况也包括当一些人在某个特定的场合中感到无聊或者有挫折感时,容易上瘾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四、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在某些文化中,酗酒和吸烟等行为可能被视为一种光荣的行为。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以体型和颜值等外在形象作为评判标准的社会,可能会产生对于减肥药和整形等物品的依赖性,这些都是社会文化因素所导致的问题。
总之,在探究人们为什么容易上瘾的原因时,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复杂的因素,如基因、环境、心理和社会文化等。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对抗上瘾问题。
吸烟成瘾与人体十个基因有关
吸烟成瘾与基因遗传有关,基因对身高的贡献在随机调查的六千五百人身上已经得到了验证……这是记者今日从第三届国际数量遗传学大会上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作为数量遗传领域内的级会议,第三届国际数量遗传学大会于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浙江大学召开,共有二百五十余位来自世界各国高校及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距上一届在美国召开已时隔二十年。
在会上,两位研究人类遗传学的专家带来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研究吸烟成瘾与基因遗传关系的佛吉尼亚大学李明定教授所在的实验室,目前已经确定了位于九号、十一号和十七号染色体之间的十个基因与吸烟有关,并已通过实验获得证实。
对于类似于吸烟、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疾病与复杂性状,李教授认为,它们与基因不呈必然的对应关系,即并不是有对应的基因就一定有“病”,也不是有“病”就有这个致病基因。
同时,他指出,抽烟的年龄越早对烟的依赖性越强,不同肤色、种族的人群对烟的依赖性也不相同,尼古丁进入血液后在体内的代谢率也不相同,中国人较之美国人代谢的时间更长一些。
与吸烟类似,身高也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JohannesKettunen说,他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颇具前景的与身高有关的基因——COL11A1,对于该基因对身高的贡献在随机调查的六千五百人身上得到了验证。
此前,该基因对身高的贡献也已经在小鼠实验上得到证实。
据悉,在本次大会上,来自英、美等国二十多名业内的国内外动植物遗传学家,连续作四十多场的主题报告和讲座,内容涉及近二十年来国际上数量遗传学的重大研究成果,以期获得破解人类重大疾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