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比武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卫星比武》教案《卫星比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掌握“培训、夏令营、侦察、某地、资源、矿藏、自豪”等词语。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你知道哪些?2、关于“卫星你了解哪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它。
(板书课题)(1)教师出示卫星图片。
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教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观察卫星。
(3)板书课题。
卫星比武(4)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依据自学提纲,识记生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提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
(3)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4)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交流学习情况(1)指名分段朗读(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4)指名认读生字、(5)出示文中词语、(6)学生认读生字“某”字上面是“甘”字。
“豪”与“毫”、“培”与“陪”、“训”与“讯”要区别开。
(7)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8)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等各式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诉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显神通,为人类做出了人类巨大的贡献、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读文你知道了哪几种人造卫星?那种卫星你最喜欢、为什么?(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五种人造卫星)把你最喜欢的卫星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
小学四年级语文《卫星比武》课文小学四年级语文《卫星比武》课文航天技术培训中心的放映厅里,一百多名参加航空夏令营活动的同学,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
大型的宽银幕上,一枚宏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尾部喷射着炽(chì)烈的火焰,扶摇直上蓝天。
十几秒钟以后,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guǎi)弯,宛(wǎn)如一条白龙在长空飞行。
约莫过了十来分钟,卫星脱离火箭,循(xún)着一定的轨(guǐ)道环绕地球旋转。
伴随着这壮观的画面,传来了讲解员阿姨甜美的声音:“在科学技术迅猛开展的今天,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制造出许许多多卫星,用火箭把它们送上太空,跟月球一道绕着地球运行。
自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人类成功地发射了许多卫星。
根据不同的用途,人造卫星可以分为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营救卫星……它们在太空大显身手,争相为人类做奉献。
”卫星比武开始了。
银幕上首先登场的是身插双翅、形似大鹏(péng)的侦察卫星。
它举起照相机,警觉地搜索军事目标,一会儿拍摄(shè)飞机、潜艇,一会儿拍摄隐蔽在树林里的坦克、大炮。
它十分得意地说:“我能看到士兵在营房里走动,人们在树荫下歇息;还能从汽车的轮迹、战马的蹄印上,推算出部队转移的情况和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刹那间,地球上空云层起伏,气象卫星扇动着双翼,慢悠悠地飞来。
它取出红外照相机,给地球拍了一张又一张云图,并将云图编成电码,迅速地发给地球。
它还及时发出紧急信号,预告某(mǒu)地的台风或飓(jù)风就要来临,让大海中的轮船迅速驶进港湾。
气象卫星庄重地宣布:“只要有我存在,人们就可以减少风灾、水灾所造成的损失。
”第三个登场的是导航卫星。
它像一只悬挂在天上的宫灯,有节奏地摆来摆去,还不断地发出银铃般的叫声:“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海上的船舶bó),水下的潜艇,空中的飞机,听见它的叫声,就按它所指引的航向,准确地开往目的地。
卫星比武的教案教案标题:卫星比武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卫星比武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卫星比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4. 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卫星比武的原理和技术;2. 卫星比武的实施步骤;3. 学生团队的合作与创新。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进行卫星比武的设计和实践;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卫星比武相关资料;3. 学生小组分组表。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卫星比武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问学生对卫星比武的了解程度。
知识讲解:2. 介绍卫星比武的背景和意义,解释卫星比武对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 讲解卫星比武的基本知识,包括卫星的构造、通信原理、导航技术等。
案例分析:4. 分发卫星比武相关案例,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与实际应用进行联系。
小组活动: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卫星比武项目。
7.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确定卫星比武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要求。
8.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设计卫星的结构、通信系统和导航技术等。
9.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或计算机仿真等方式验证卫星设计的可行性。
展示与评价:10.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卫星项目,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案。
11. 学生互相评价其他小组的设计,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12. 教师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拓展活动:13. 邀请相关专家或科研人员进行讲座,介绍卫星比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领域。
14.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科研机构或企业,深入了解卫星比武的实践和应用。
教学反思:15.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延伸:可以将卫星比武的教学延伸到其他科目,如物理、数学等,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卫星比武的理解和应用。
9《卫星比武》教学设计寇爱霞教材简介:《卫星比武》是语文出版社S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各部分讲述的主要内容。
《卫星比武》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通过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课文先交代了同学们观看电影,接着通过电影介绍卫星发射情况以及卫星的数量、种类,引起下文。
然后通过电影着重介绍了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最后总结全文,讲各种卫星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介绍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励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让学生了解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展示的是各式各样的人造卫星比武的情景。
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卫星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观察自己喜欢的卫星,说说你对它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卫星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教法学法《卫星比武》这一课课文较长,前面三自然段在第一课时解决了,第二课时学习五至十自然段。
整个教学过程是先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总结学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思维能力能得到提高,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乐趣。
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精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卫星比武》五个自然段结构基本相同,都是先出示这种卫星的名称,后写形状特点,再讲功能。
自述本领。
教学时,我采用如下步骤进行教学:①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卫星?请大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说,教师板书(侦察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资源卫星)。
②教师出示“卫星名称、特点、功能”的表格,指导学生学习侦查卫星,填写表格。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分小组学习其他四种卫星,各小组各选一颗卫星进行学习、边读边展开讨论,在书上划下相关词句。
卫星比武读后感250字摘要:1.引言:简要介绍卫星比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2.比武过程概述:参赛队伍、比赛项目及关键技术3.我国卫星技术的优势和亮点4.比武结果及影响5.卫星比武对我国卫星产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6.结论:总结全文,强调卫星比武活动在推动我国卫星技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文:【引言】近日,我国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卫星比武活动。
这场活动旨在激发国内外卫星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力,推动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来自全国各地的卫星研制单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展示了我国卫星领域的综合实力。
【比武过程概述】卫星比武活动分为多个阶段,包括初赛、复赛和决赛。
参赛队伍围绕卫星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卫星应用等领域展开激烈角逐。
比赛项目涵盖了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卫星技术的综合应用。
在比武过程中,各参赛队伍充分展示了自身在卫星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
【我国卫星技术的优势和亮点】我国卫星技术在比武过程中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首先,卫星研制速度快,技术成熟。
其次,卫星应用领域广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我国卫星技术在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均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卫星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比武结果及影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奖名单尘埃落定。
比武活动不仅表彰了优秀参赛队伍,还促进了国内外卫星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此次活动在我国卫星技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卫星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卫星比武对我国卫星产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卫星比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此次活动展示了我国卫星技术的实力,增强了国内外对我国卫星产业的信心。
另一方面,比武过程中,参赛队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我国卫星技术的整体水平。
此外,此次活动还为我国卫星产业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平台,有助于卫星产业的健康发展。
【结论】总之,卫星比武活动在我国卫星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语文《卫星比武》生字组词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卫星比武》生字表组词语文s版《卫星比武》生字【培】读音:péi巧记:“土”边“立”一“口”,育人争上游。
字义:为保护植物或墙堤等,在根基部分加土组词:培育培养培土培植造字:形声法造句:在老师的培育下,同学们得到了全面发展。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上大下小,中横稍长。
字歌:栽培新果树加倍来呵护损失需赔偿陪伴一如故《卫星比武》生字【训】读音:xùn巧记:四“川”话。
字义:①教导,教诲②可以作为法则的话③训练组词:①训斥训诫教训训话②古训家训③培训训练军训造字:形声法造句:他被父亲训斥了一顿。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中竖短些,三笔间的距离相等。
字歌:土旁念深圳马儿性温驯加页事顺心出言留家训《卫星比武》生字【营】读音:yíng巧记:老两口,缺劳力。
字义:①军队驻扎的地方②军队的编制单位,是连的上一级③谋求组词:①军营营地露营安营扎寨②营长③营救造字:形声法造句:傍晚时分,军营里传出了嘹亮的歌声。
笔顺:“艹”扁小;“冖”宽而盖下;两“口”上小下大。
字歌:玉石很晶莹飞虫萤火明吕布进军营火光映荧屏《卫星比武》生字【侦】读音:zhēn巧记:一人坚“贞”不屈。
字义:探听,暗中察看组词:侦察侦办侦讯侦探侦破侦察机侦查案造字:形声法造句:小白兔从笼子里探出头来,好像在侦察情况。
笔顺:左窄右宽。
右部撇伸展,末笔点有力,稳住重心。
《卫星比武》生字【察】读音:chá巧记:擦掉左边。
字义:仔细看,调查研究组词:观察察看察觉察访视察考察检察院察言观色明察秋毫造字:形声法造句: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大自然有很多秘密。
笔顺:上下窄中间宽,中间撇、捺要舒展,上中下对正。
《卫星比武》生字【资】读音:zī巧记:“贝”字“欠”两点。
字义:①财物,钱财②供给③资历,指出身、经历组词:①资源工资投资②资助③资格年资造字:形声法造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合理利用。
《卫星比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卫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理解卫星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卫星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卫星的基本概念:卫星的定义、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卫星的功能与应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
3. 卫星发射与轨道:卫星发射过程、卫星轨道类型及特点。
4. 卫星比武活动:卫星设计、制作、发射、操控及比赛规则。
5. 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概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卫星相关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典型应用。
3. 采用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卫星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卫星相关视频资料:介绍卫星发射、卫星应用等方面的视频。
2. 卫星图片资料:各种类型的卫星图片及地球观测卫星拍摄的照片。
3. 卫星模型:用于展示卫星外观和结构。
4. 卫星制作材料:学生动手制作卫星模型所需材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
2. 学生卫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卫星知识的掌握。
3. 学生卫星制作与操控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卫星模型制作、发射和操控等。
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扮演和沟通协作情况。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2课时:介绍卫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第3-4课时:学习卫星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5-6课时:了解卫星发射与轨道的相关知识。
第7-8课时:探讨卫星比武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比赛规则。
第9-10课时:进行卫星设计与制作,并进行成果展示。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卫星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下《卫星比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卫星的种类、用途以及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卫星的种类、用途以及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卫星的运行原理。
三、教学准备1.课件:卫星图片、卫星运行轨迹动画、航天员图片等。
2.学具:地球仪、卫星模型、绘图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航天员在太空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太空中的卫星。
2.学生分享对卫星的初步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我国发射的卫星。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这些卫星的用途。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卫星的种类: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等。
2.教师讲解卫星的用途: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
3.教师通过动画展示卫星运行轨迹,讲解卫星的运行原理。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北斗导航卫星”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颗卫星模型,并为其命名。
2.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卫星的用途、运行轨道等。
3.各组展示卫星模型,教师点评并评选最佳设计奖。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1.学生绘制一张卫星运行轨迹图,标注卫星的种类和用途。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卫星的种类、用途和运行原理。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
3.教师在课堂讲解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卫星种类的识别和用途的理解。
卫星比武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卫星比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卫星比武的主要环节和流程;(3)学会分析卫星比武结果并进行反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卫星比武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卫星科技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精神;(3)培养学生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卫星比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介绍卫星比武的定义;(2)讲解卫星比武的意义和价值。
2. 卫星比武的主要环节和流程(1)发射准备;(2)卫星发射;(3)卫星操控;(4)卫星数据传输;(5)结果判定与颁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卫星比武的背景和意义;(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卫星比武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卫星比武的主要环节和流程;(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卫星比武的步骤;(3)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卫星比武的过程。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模拟进行卫星比武;(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学生记录比武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1)教师提问卫星比武的相关问题;(2)学生回答,检验对卫星比武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价:(1)教师评价学生的卫星比武过程;(2)学生互评,相互学习与交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卫星比武的过程;3. 教师收集学生反思报告,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 卫星比武的发展趋势(1)介绍卫星比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2)分析卫星比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2. 我国卫星比武的成就与挑战(1)梳理我国在卫星比武领域的成就;(2)分析我国卫星比武面临的主要挑战。
七、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卫星比武中的团队合作;(2)讨论如何在卫星比武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卫星比武读后感350字《以卫星比武》是一部由刘慈欣所著的科幻小说,通过对未来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挑战的世界。
小说以卫星比武为主线,通过对卫星比武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在科技发展和军事竞争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未来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小说中对未来科技的设想令人叹为观止。
在小说中,作者刘慈欣构建了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未来世界,人类已经实现了对宇宙的探索和利用。
通过对卫星比武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太空科技方面的巨大进步,各国都在积极发展和利用太空资源,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这种设想让我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到无限敬佩。
其次,小说中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也让我深有感触。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卫星比武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在军事竞争中的无奈和困境。
各国为了争夺太空资源和地位,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着军备竞赛,这种竞争不仅增加了战争的风险,也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科技的发展必须与和平相伴,只有通过合作和共享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小说中对人性的思考也让我深有触动。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
主人公在卫星比武中展现了出色的战术和智慧,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通过阅读《以卫星比武》,我对未来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就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卫星比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
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课文介绍这几种人造地球卫星时,写法基本一致,先讲它的外形,再介绍它的功能,然后是自述本领。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
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第5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卫星图片。
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教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观察卫星。
(3)板书课题。
卫星比武
(4)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提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
(3)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4)指名认读生字.
(5)出示文中词语.
(6)学生认读生字
(7)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8)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
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
星等各式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诉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显神通,
为人类做出了人类巨大的贡献.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
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给课文分段。
五、小结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
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知识?
2、学生交流汇报,你最感兴趣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知识?(样子、用途)
3、自由朗读你喜欢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初步交流。
小组成员互相讲述在自己喜欢这部分知识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评议充分。
小组成员互相肯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
6、师生交流,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
五、探究学习
1、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
2、激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
六、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谈谈你今后在保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各显神通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