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5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01 基础题知识点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知识提要: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在每题后面的横线上填写和的符号或结果:(1)(-3)+(-5)=-(3+5)=-8;(2)(-16)+6=-(16-6)=-10.1.下列各式的结果,符号为正的是(C )A .(-3)+(-2)B .(-2)+0C .(-5)+6D .(-5)+52.(北海中考)计算(-2)+(-3)的结果是(A )A .-5B .-1C .1D .53.计算:(-12)+5=(B )A .7B .-7C .17D .-174.(玉林中考)下面的数与-2的和为0的是(A )A .2B .-2C .12D .-125.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D )A .这两个数都是正数B .一个为正,一个为零C .这两个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D .必属上面三种情况之一知识点2 有理数加法的应用6.(北流期中)比零下3 ℃多6 ℃的温度是(D )A .-9 ℃B .9 ℃C .-3 ℃D .3 ℃7.一个物体在数轴上做左右运动,规定向右为正,按下列方式运动,列出算式表示其运动后的结果:(1)先向左运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运动7个单位长度.列式:-2+7;(2)先向左运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运动7个单位长度.列式:-5+(-7).8.某人某天收入265元,支出200元,则该天节余65元.9.一艘潜艇所在高度为-80米,一条鲨鱼在潜艇上方30米处,则鲨鱼所在高度为-50米.10.已知飞机的飞行高度为10 000 m ,上升3 000 m 后,又上升了-5 000 m ,此时飞机的高度是8__000m . 02 中档题11.(安顺中考)计算-|-3|+1结果正确的是(C )A .2B .3C .-2D .41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的值(A )A .大于0B .小于0C .小于aD .大于b13.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D )A .若a>0,b>0,则a +b>0B .若a<0,b<0,则a +b<0C .若a>0,b<0,且|a|>|b|,则a +b>0D .若a <0,b>0,且|a|>|b|,则a +b>014.若x 是-3的相反数,|y|=5,则x +y 的值为(D )A .2B .8C .-8或2D .8或-215.已知A 地的海拔高度为-53米,而B 地比A 地高30米,则B 地的海拔高度为-23米.16.已知两个数556和-823,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256. 17.计算:(1)120+(-120); (2)0+(-12); 解:原式=0. 解:原式=-12.(3)-9+(-11); (4)15+(-7);解:原式=-20. 解:原式=8.(5)-7+5; (6)-2.5+(-3.5);解:原式=-2. 解:原式=-6.(7)315+(-225); (8)-3.75+(-214). 解:原式=45. 解:原式=-6.03 综合题18.已知|m|=2,|n|=3,求m +n 的值.解:因为|m|=2,所以m =±2.因为|n|=3,所以n =±3.当m =2,n =3时,m +n =2+3=5;当m =2,n =-3时,m +n =2+(-3)=-1; 当m =-2,n =3时,m +n =(-2)+3=1;当m =-2,n =-3时,m +n =(-2)+(-3)=-5. 故m +n 的值为±1或±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1节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性质以及运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将为后续的乘法、除法、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概念,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激励评价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运用激励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红购买了3个苹果,小蓝购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购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讲解加法法则的内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可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知识。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3.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1)(-0.9)+(-0.87);(2)(+456)+(-312); (3)(-5.25)+514; (4)(-89)+0.解析: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首先判断这两个数是同号两数、异号两数还是同0相加,然后根据相应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解:(1)(-0.9)+(-0.87)=-1.77;(2)(+456)+(-312)=113; (3)(-5.25)+514=0; (4)(-89)+0=-89.方法总结:两数相加时,应先判断两数的类型,然后根据所对应的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与绝对值.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的应用【类型一】 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00股,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1)(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解析:(1)用买进的价格加上周一、周二、周三的涨跌价格,然后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分别求出这五天的价格,然后即可得解.解:(1)67+(+4)+(+4.5)+(-1)=74.5(元),故星期三收盘时,每股74.5元;(2)周一:67+4=71元,周二:71+4.5=75.5元,周三:75.5+(-1)=74.5元,周四:74.5+(-2.5)=72元,周五:72+(-6)=66元,∴本周内每股最高价为75.5元,最低价66元.方法总结:股票每天的涨跌都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要理解为每天都是在67元的基础上涨跌.另外熟记运算法则并根据题意准确列出算式也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 和有理数性质有关的计算问题已知________.解析:因为|a|=5,所以a =-5或5,因为b 的相反数为4,所以b=-4,则a +b =-9或1.解:-9或1方法总结:本题涉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在解决绝对值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避免造成漏解.三、板书设计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 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本课时利用情境教学、解决问题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在本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
第一章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
课堂活动:
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
(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
3负乙队,
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
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
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
问题1.计算
(1)(+8)+(+5) (2)(-8)+(-5) (3)(+8)+(-5)
(4)(-8)+(+5) (5)(-8)+(+8) (6)(+8)+0;
+”(单位:万元)
问题2.
(1)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
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四、课堂反馈:
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
3.计算 (1)(+10)+(-4) (2)(-15)+(-32) (3)(-9)+ 0
(4)43+(-34) (5)(-10.5)+(+1.3) (6)(-2
1)+3
1 知识巩固 一、选择题
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
A .两数同负
B .两数一正一负
C .两数中一个为0
D .以
上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互为相反数 D.符号不同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都是非负数
D.至少有一个正数
4.使等式x x +=+66成立的有理数x 是 ( )
A.任意一个整数
B.任意一个非负数
C.任意一个非正数
D.任意一个有理数
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
A.若,0=+b a 则b a -=
B.若,0>+b a 则0,0>>b a
C.若,0<+b a 则0<<b a
D.若,0<+b a 则0<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
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二、判断
1.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3.( )
2.若a>0,b<0,则a+b>0.( )
3.若a+b<0,则a ,b 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
4.若x+y=0,则︱x ︱=︱y ︱.( )
5.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0.( ) 三、填空
1.(+5)+(+7)=_______; (-3)+(-8)=________; (+3)+(-8)=________; (-3)+(-15)=________; 0+(-5)=________; (-7)+(+7)=________.
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 3.(-5)+______=-8; ______+(+4)=-9. _______+(+2)=+11;
______+(+2)=-11;
5. 如果,5,2-=-=b a 则=+b a ,=+b a 四、计算
(1)(+21)+(-31) (2)(-3.125)+(+318) (3)(-13)+(+12
)
(4)(-313)+0.3 (5)(-22 914)+0 (6)│-7│+│-9
7
15
│
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
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八、 已知.5,2==b a
(1)求b a + (2)若又有b a >,求b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