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58例
- 格式:pdf
- 大小:262.30 KB
- 文档页数:1
疲劳性骨膜炎的症状论述疲劳性骨膜炎一般多发于胫腓骨部位,也就是小腿。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小腿胫腓骨疼痛,大运动量后疼痛加剧,手触、走路支撑时均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夜间痛,多为隐痛、牵扯痛,严重的有刺痛和烧灼痛。
2、压疼,在骨面上能摸到压痛点,有的较局限,有的较分散。
3、肿胀,局部软组织有轻度凹陷性水肿。
疲劳性骨膜炎的原因造成胫腓骨骨膜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由于长时间在水泥地上或其它较硬的场地上运动,地面弹性差而造成的。
2、运动中落地缓冲技术掌握的不好或使屈肌群过度疲劳所导致的。
3、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运动时间过长,使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出汗过多。
治疗和预防疲劳性骨膜炎的方法1、穴位按摩。
取坐位姿势,由下至上、由轻至重两腿交替进行。
每天20分钟。
选取承山、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穴位。
重点在小腿部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穴进行揉捏、按压、点穴。
用温水浸浴配合按摩治疗,疼痛剧烈者在休息时要抬高患肢,缓解症状。
2、训练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提高身体应激状态,使身体发热,减少肌肉沾滞性,克服惰性,对易损伤的小腿胫腓骨进行重点搓揉活动。
3、掌握好各种运动姿势,做好放松活动。
减少在弹性差、较硬地面上活动;加强在缓冲动作上的自我保护和做好课后的放松活动,增加运动后的营养,多饮开水。
4、要穿着弹性较好的鞋子,以减少因身体重力落下而造成的震动。
5、炎症早期要调整运动量,减小局部负荷运动时间,减小运动强度,防止突然加大运动量,避免长时间过分集中的跑、跳、后蹬、支撑练习。
骨膜炎的自我治疗1、在剧烈疼痛时停跑步,如果疼痛不明显,可适当降低运动量和强度,避免在硬地和不平坦的地面上训练。
2、使用一些非类固醇类的消炎药,如布洛芬等,持续使用5-7天。
3、运动后冰敷胫骨表面,每两小时10分钟。
4、用红花油或抗炎胶体自我按摩痛处。
5、拉伸小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保持30秒,然后放松,每天重复2-3次。
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已经成为部队新兵训练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训练场地过硬、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训练时间过长、落地的缓冲动作掌握不好等。
预防:加强思想教育;训练前后充分放松;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科学合理组织训练;防止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
治疗:采用推拿按摩配合TDP照射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取得满意疗效。
标签: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病因及防治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训练和运动损伤,是胫骨骨膜对运动负荷过大的一种炎性反应[1],国外又把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称为Shin Splint[2]。
随着近年来训练强度增加、兵源素质变化、卫生防护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已经成为部队新兵训练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笔者在对我部2013年400名新兵的调查中发现,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患病人数有47人,发病率为11.75%。
现对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患病病因及其防治分析汇报如下。
1病因軍事训练中的正步训练、5000 m跑、400 m障碍、蛙跳等科目时,须多次反复地做高抬腿、后蹬跑、跨步跑、变速跑等动作,胫骨作为支撑负重骨,身体的重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反复作用于胫骨,积累性劳损时肌肉收缩不协调,力学分布不合理[3],使胫骨前凸部的骨膜甚至骨质受到一种应力性的冲击。
此时如果场地过硬、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训练时间过长、落地的缓冲动作掌握不好,都会使胫骨前凸部的骨膜,甚至骨质内部受到破坏,引起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2预防2.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防伤意识大部份新兵入伍前没有或很少参加高强度运动和训练,突然参训极易出现损伤。
因此,医务人员要向新兵介绍有关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病机理,以及有关发病的起因和危害程度,树立防伤观念。
2.2训练前后充分放松各项体能训练前后应做好相应的放松活动,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进入剧烈运动状态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均需要一个适应期。
训练前充分热身,放松思想,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组织黏滞性,增加肌腱的伸展性和弹性的作用;训练后积极进行腿部的放松活动,可配以按摩、理疗、针灸等各种手段,使身体各部位尽快从剧烈运动状态恢复到相对平静状态,肌肉就会从紧张收缩状态中放松下来,可以及时消除小腿肌肉的疲劳,有效预防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生。
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及防治作者:陈曹一谭威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5期【摘要】目的:分析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病因、临床特征,总结防治经验。
方法:2018年1月~10月,医院共收治了76例腔骨疲劳性骨膜炎,均暂停训练,进行充分的休息,推拿+TDP灯照射治疗。
结果:1周后治疗前后达到痊愈11例(14.9%)、显效40例(54.1%)、有效21例(28.4%)、无效2例(2.7%),未见骨折对象。
达到痊愈时间(3.1±1.6)周。
4例对象,参加拉练训练的时间(3.4±1.1)周,病程(11.1±4.1)日。
结论: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均与参加拉练训练有关,许多患者在就医前,病程已较长;因此需要动态的了解训练过程中的不适症状,从而调整训练策略,分阶段训练;推拿、物理照射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作为首选。
【关键词】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新兵;治疗;流行病学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10月,医院共收治了76例腔骨疲劳性骨膜炎,均为男性,年龄18~22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胫骨疼痛、肿胀等症状表现,X线检查有明显的估摸增生14例。
1.2方法均暂停训练,进行充分的休息,推拿+TDP灯照射治疗。
坐位,自然放松肌肉,进行初诊,寻找痛点、皮下肌肉结节,揉搓胫骨上端至踝部3~5min,使局部产生热感,掌推法、指压点按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穴位,特别重视小腿的揉捏、点按,最后进行膝、踝的上下拉伸按摩。
推拿结束后,使用TDP灯照射痛点周围,距离20-30min,持续时间20min,温度以感受到灼热但无不适为宜。
若出现骨折,则按照骨折处理。
若TDP照射时间过长,导致烫伤,则需要局部涂抹红花油止痛。
1.3观察指标描述性统计患者基本情况,开展拉练训练的时间,在出现下肢不适症状后是否进行处理的,病程。
1周后的疗效。
1.4临床疗效痊愈:患者小腿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行走、活动正常,使用患侧脚尖部分用力跳跃或蹬地无痛,可以正常进行训练。
推拿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58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推拿治疗和西药治疗。
方法对5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西药治疗总有效率结论96.6%,推拿治疗总有效率100%。
结论推拿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较西药治疗简单有效,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胫骨疲劳性骨膜炎(Tibial periostitis fatigue) 推拿(Massage)治疗(Treatment)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一种是常见的运动性损伤,国外又称Shin splint,具体表现为训练后单侧或双侧小腿中段前内侧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我部对5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和西药治疗对比研究,资料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患者共计58人,年龄17~22岁,男性,平均19.8岁。
诊断标准训练后单侧或双侧小腿中段前内侧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
触诊局部皮温增高,有梭形隆起,质硬,有压痛。
早期大部分X 线片示骨质、骨膜无异常;少数人X线片示骨质无异常,骨膜增厚。
晚期可见梭形骨膜增生影、变厚,骨质者无异常,严重者可引起疲劳性骨折。
对照分组 58名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29人,X线片均示骨质、骨膜无明显改变。
治疗对比对照组29人,给予酌情减轻训练强度或休息,伤后 24 h内口服消炎止痛药、冷敷治疗,24 h 后局部涂擦松节油、口服舒筋活血药;症状明显时制动患肢,改善局部血运,3周后症状消失者26人(89.66%),6周后症状消失者2人(6.9%),10周后症状仍存在者1人(3.4%)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组29人,给予酌情减轻训练强度或休息,伤后 24 h内冷敷治疗,24h后采用正骨水配合推拿按摩的治疗方法。
方法如下:每天1次,每次20分钟,患者取坐位姿势,由下至上、由轻至重两腿交替进行。
先在胫骨前面与内侧面外用正骨水,以先轻后重的原则行小鱼际擦法,以感到发热为宜,再取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穴,采取先轻后重,先揉捏、点穴,再行指压法持续1分钟,以各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循环施法。
浅谈如何有效防治疲劳性胫骨骨膜炎作者:孙超冯文龙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0期摘要:本文对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症状、成因、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通过本文的撰写为中小学体育训练和竞赛中如何避免和预防疲劳性胫骨骨膜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有效防治疲劳性胫骨骨膜炎1.前言笔者在2014年春天带领本校足球队参加了滨州市小学生足球联赛,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发现有些队员小腿有明显疼痛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奔跑和控球,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
经过和博兴一中冯文龙老师交流得知,高中体育特长生在初期训练时也会出现相同的症状,起因是疲劳积累导致胫骨骨膜发生病变,进而和冯老师一起对疲劳性胫骨骨膜炎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分析。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窝刘完小五、六年级校足球队的学生。
2.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症状、成因、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3.结果与分析3.1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症状疲劳性胫骨骨膜炎初期疼痛程度小,疼痛范围大;后期疼痛范围变小,集中于一段或一点,但疼痛程度明显加重,尤其局部压痛明显。
3.2疲劳性胫骨骨膜炎的成因3.2.1训练方面3.2.1.1训练量和强度过大由于初次参加市级比赛,对比赛的准备缺乏经验,训练量和强度过大导致学生身体疲劳程度明显,而紧迫的时间、急切的心情往往使疲劳和损伤得不到恢复。
3.2.1.2跑跳技术不合理学生们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训练,在无球跑动中脚的着地技术不合理、争抢头球时起跳和落地缓冲不好、在拼抢中出现的“对脚”动作都会对身体产生损伤。
3.2.1.3局部力量不足参赛队员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小腿和踝关节肌肉韧带力量较弱,身体局部承受能力与训练负荷不相匹配,很难承受大量的跑跳动作的刺激。
3.2.1.4场地因素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乡镇小学,体育设施配备尚不完善,训练场地就是一个自制的土质操场,对学生身体的保护自然无法和优质足球场地相比。
推拿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58例
发表时间:2009-07-22T08:08:51.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6期供稿作者:邓明辉(武警江西省总队宜春市支队卫生队江西宜春 33
[导读] 对比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推拿治疗和西药治疗。
【摘要】目的对比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推拿治疗和西药治疗。
方法对5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西药治疗总有效率结论96.6%,推拿治疗总有效率100%。
结论推拿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较西药治疗简单有效,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胫骨疲劳性骨膜炎(Tibial periostitis fatigue) 推拿(Massage)治疗(Treatment)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一种是常见的运动性损伤,国外又称Shin splint,具体表现为训练后单侧或双侧小腿中段前内侧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我部对58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和西药治疗对比研究,资料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患者共计58人,年龄17~22岁,男性,平均19.8岁。
诊断标准训练后单侧或双侧小腿中段前内侧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
触诊局部皮温增高,有梭形隆起,质硬,有压痛。
早期大部分X 线片示骨质、骨膜无异常;少数人X线片示骨质无异常,骨膜增厚。
晚期可见梭形骨膜增生影、变厚,骨质者无异常,严重者可引起疲劳性骨折。
对照分组 58名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29人,X线片均示骨质、骨膜无明显改变。
治疗对比对照组29人,给予酌情减轻训练强度或休息,伤后 24 h内口服消炎止痛药、冷敷治疗,24 h 后局部涂擦松节油、口服舒筋活血药;症状明显时制动患肢,改善局部血运,3周后症状消失者26人(89.66%),6周后症状消失者2人(6.9%),10周后症状仍存在者1人(3.4%)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组29人,给予酌情减轻训练强度或休息,伤后 24 h内冷敷治疗,24h后采用正骨水配合推拿按摩的治疗方法。
方法如下:每天1次,每次20分钟,患者取坐位姿势,由下至上、由轻至重两腿交替进行。
先在胫骨前面与内侧面外用正骨水,以先轻后重的原则行小鱼际擦法,以感到发热为宜,再取承山、阳陵泉、足三里穴,采取先轻后重,先揉捏、点穴,再行指压法持续1分钟,以各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循环施法。
3周后症状消失者26人(89.66%),6周后症状消失者3人(10.34%),总有效率100%。
2 讨论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病因至今仍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是小腿后室综合症。
多数学者认为其为骨膜受牵拉的应力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骨膜的生发层细胞活跃化骨,个别有骨膜下出血[1]。
2.1 解剖和生理特点:胫骨中段骨干的断面由方形、三角形的移行部位构成,负重时承受的应力较大,易受损伤;胫骨前内侧无肌肉,仅有与骨膜紧密相连的深筋膜覆盖。
胫骨的血液供应也有很大差异,如胫骨上 1/3 骨膜支血管可达 28 支之多,而中段最多15 支,因此,骨膜的营养状态与发生损伤有一定关系。
[2]
2.2 致伤因素
2.2.1 力学因素体能训练时胫骨中段负荷增大,易使小腿肌肉过度疲劳,胫骨失去肌肉保护,外力直接作用于胫骨即可造成骨膜损伤,引起应力性骨膜反应,甚至疲劳性骨折。
2.2.2 身体因素绝大部分患者训练前为在校学生,较少参加运动,机体耐受性和协调性较差。
如未掌握动作要领,跑步或跳跃落地时膝关节和踝关节缓冲力不协调或力度不够,导致小腿负荷增加,易引起胫骨损伤。
心理因素部分患者对体能训练中引起的身体不适不能正确认识,每次到体能训练时,产生恐惧情绪,被动参与,从加重机体不适感,形成恶性循环。
2.2.3 环境因素患者训练时间都在寒冬季节,受冷环境影响,应变能力差,血管弹性偏弱,加上水泥马路和煤渣地面坚硬,凹凸不平,对人体下肢的反作用力较大,易导致胫骨与软组织损伤。
2.2.4 不良习惯有部分患者习惯前脚掌着地跑,使小腿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大量乳酸不能及时排走,引起局部损伤,肌肉对胫骨保护作用减弱,易致胫骨骨膜损伤。
2.2.5 其他 1、带病训练:部分患者求成绩心切,常偷偷带病坚持训练,使骨损伤大于骨修复,以至加重骨膜损伤。
2、过度疲劳:室外训练时间不足,短时间内为达到体能标准,训练负荷较大。
3 治疗心得
对比两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第一组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容易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对胃肠道刺激和增加肝肾负荷;第二组为中医推拿治疗方法,从临床资料来看结果优于第一组治疗方案,按摩推拿除用于治疗外,尚可用于对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预防,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且可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不占用训练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家驷.胫骨疲劳性骨膜炎.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
[2] 郝军.军训越野跑和400m 障碍致胫骨骨膜炎36例.人民军医,20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