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质量检验技术-孙志伟-第2章
- 格式:ppt
- 大小:3.16 MB
- 文档页数:36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化妆品技术审评工作,保证化妆品行政许可公开、公平、公正,制定本技术审评要点。
第二条 本技术审评要点适用于首次申报行政许可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技术审评工作。
第三条 化妆品技术审评工作应当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依据有关规定,按照风险评估原则,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
第四条 技术审评工作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遵循法定时限,提高效率。
第五条 化妆品技术审评有关结论或结果,应当依法公开。
第二章 技术要求第六条 申报资料应当真实、合法,其内容及形式应当符合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的要求。
第七条 申报产品的类别应当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的定义和范围要求。
第八条 申请表填写应当完整,其内容应当包含产品及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特殊情况应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中予以说明。
第九条 产品配方应当包含原料序号、国际化妆品原料名称(INCI名称)(国产产品除外)、标准中文名称、百分含量、使用目的等内容。
复配原料应按复配形式申报(香精除外)。
同时,产品配方还应当提供该产品中文名称,进口产品应同时提供外文名称。
序号 标准中文名称 INCI名 原料含量原料中成分含量 使用目的 备注1非复配原料名称1非复配原料INCI名196100非复配原料使用目的12复配原料所含成分名称1复配原料所含成分INCI名1340复配原料使用目的 复配原料所含成分名称2复配原料所含成分INCI名232复配原料所含成分名称3复配原料所含成分INCI名321复配原料所含成分名称4复配原料所含成分INCI名473非复配原料名称2非复配原料INCI名21100非复配原料使用目的2第十条 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应当包括申报产品的实际控制指标及其具体控制要求,并承诺产品符合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
国产产品若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应同时明确申报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相关指标的具体要求。
第十一条 进口产品应当提供国外市售产品原包装(含产品标签、产品说明书),并如实翻译为规范的中文。
学习情景2.3化妆品质量保证1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化妆品科学系目录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二、溶液浓度的配制、稀释和混合三、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四、误差的表示方法五、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六、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2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p1.物质的量浓度C B= n B/V mol/L 其中n B表示溶质B的物质的量,mol;V表示溶液的体积,L。
(在医学上推广使用)p2.质量摩尔浓度b B= n B/m A mol/kg 其中n B表示溶质B的物质的量,mol;m A表示溶剂的质量,kg。
(与温度无关,广泛应用)34p3.质量浓度ρB =m B /V g/L 其中m B 表示溶质B 的质量,g ;V 表示溶液的体积,L 。
p4.质量分数ωB =m B /m ,%其中m B 表示溶质B 的质量,g ;m 表示溶液的质量,g 。
p5.摩尔分数x B =n B /(n A +n B ),%其中n B 表示溶质B 的物质的量;mol n A 表示溶剂A 的物质的量,mol 。
p6.体积分数φB =V B /V ,%其中V B 表示溶质B 的体积,ml ;V 表示溶液的体积,ml 。
无量纲溶液浓度的换算p质量与体积的变换:通过溶液的密度实现p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变换:通过溶质的摩尔质量实现5例1 将9.0gNaCl溶于1L纯净水配成溶液,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
(NaCl的化学分子量为58.4)解:质量分数:ωB =mB/m=9.0/9.0+1000)=0.89%质量浓度:ρB =mB/V=9.0/1=9.0g/L物质的量浓度:CB =nB/V=(9.0/58.4)/1=0.154mol/L摩尔分数:xB =nB/nA+nB=9.0/58.4/(9.0/58.4+1000/18.0)= 0.0028质量摩尔浓度:bB =nB/mA=(9.0/58.4)/1=0.154mol/kg返回6二、溶液的配制、稀释和混合p一定质量溶液的配制:质量分数ωB、质量摩尔浓度b B 、摩尔分数x Bp一定体积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C B、质量浓度ρB、体积分数φBp溶液的稀释:C1V1=C2V2p溶液的混合:C1V1+C2V2=CV7溶液配制的基本流程和操作p计算p称量p溶解p转移(洗涤)p定容p摇匀89溶液标签HAC-NaAC 缓冲溶液pH=6(配制人)(配制日期)3A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K 2Cr 2O 7)=0.06021 mol/L(配制人)18℃校核周期:半年(配制日期)返回三、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一)系统误差(可定误差):由可定原因产生1.特点: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一定)可消除(原因固定)重复测定重复出现102.分类:按来源分a.方法误差:方法不恰当产生b.仪器误差:仪器不精确、刻度不准确c. 试剂误差:含被测组分或不纯组分产生d.操作误差:操作方法不当引起11(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不可定误差):由不确定原因引起(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特点:1)不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不定)2)不可消除(原因不定)但可减小(测定次数↑)3)分布服从统计学规律(正态分布)(1)大小相近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第二节化妆品通用测定方法一、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QB/T2470—2000规定了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适用于制备准确浓度的溶液,应用于化妆品质量分析。
(一)一般规定①本方法中所用的水,应符合三级水的规格。
②本方法中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及以上规格。
③本方法中标定时所用的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
④工作中所用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⑤本方法“标定”规定为两人作标三复二,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3%。
结果取平均值。
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⑥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在常温下,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
(二)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配制(1)0.1mol/L硝酸银的配制称取硝酸银17.5g,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
(2)5%去铬酸钾的配制称取铬酸钾5克,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2、标定称取于(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0.2g称取至0.0001克,于250ml锥形瓶中,以50 ml蒸馏水溶解,加5%铬酸钾1ml作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为止。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C(AgNO3)=m/(V×0.058844)式中 C(AgNO3)——硝酸银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m———氯化钠的质量,g;V———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0.05844—————与1.00ml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钠质量。
第三节化妆品产品检验感官、理化与容量允许误差的检验:1、色泽取试样与标样在非阳光直射下,用目测对比,应与规定色泽一致。
2、香气用辨香纸蘸取样品,嗅觉辨别,符合规定香型,无异味。
3、膏体取试样与标样在非阳光直射下,用目测对比检查,符合规定。
4、PH值见前面所述。
学习情景3.1乳化体类化妆品的检验1目录一、润肤膏霜二、润肤乳液三、洗面奶四、护发素2一、润肤膏霜3项目要求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CFU/g)≤1000(眼部用、儿童用产品≤500)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100粪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绿脓杆菌不得检出有毒物质限量铅/(mg/kg)≤40汞/(mg/kg)≤1(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砷/(mg/kg)≤10(1)卫生指标1. 产品标准指标介绍4(2) 感官、理化指标项目要求O/W型W/O型感观指标外观膏体细腻,均匀一致香气符合规定香型理化指标耐热(40±1)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膏体无油水分离现象(40±1)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渗油率≤3%耐寒-5℃~-10℃保持24h,恢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无明显性状差异pH4.0~8.5(粉质产品、果酸类产品除外)-返回52. 净含量偏差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56返回3. 净含量量限7净含量标注字符高度8定量包装的允许短缺量-19定量包装的允许短缺量-2返回11按卫法监发[2002]第229号中规定的方法检验。
1 卫生指标2 感观指标p外观:取试样在室温和非阳光直射下目测观察。
p香气:取试样用嗅觉进行鉴别。
123 理化指标(1) 耐热(O/W型)仪器:恒温培养箱:温控精度±1℃操作:预先将恒温培养箱调节到(40±1)℃,把包装完整的试样一瓶置于恒温培养箱内。
24h后取出,恢复至室温后目测观察。
1314仪器:恒温培养箱:温控精度±1℃;培养皿:外径90mm ;天平:精度0.001g ;角架:15°操作程序:预先将恒温培养箱调节到(40±1)℃,在已称量的培养皿中称取试样约10g (约占培养皿面积的1/4),刮平,再精密称量,斜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15°角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