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等比数列求和》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99.97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比数列求和》教学案例

背景介绍: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是数列这一章的重点,尤其是乘公比错位相减法,在考试中学生经常出错,所以这节课,怎么教好学生公式的推导很重要。 案例描述:

在我讲等比数列求和这一课时,首先讲了一个故事: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当我将古印度国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的讲给学生并引出“012632222+++⋅⋅⋅+”时,有的学生是这样完成的:

01212222n n S -=+++⋅⋅⋅+, 则11S =,

23S =,

37

S =, …

21n n S =-,所以646421S =-。

我备课时可没有想到学生会这么做,学生的意外思维让我怦然心动,于是更改了自己的课堂预设,顺着学生的思路抛出了如下问题:

求和:01213333n n S -=+++⋅⋅⋅+。

如何设计情境,才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呢?

要猜想n S 的结果并不容易,在我的适时引导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可得出

312n n S -=。

那么01214444n n S -=+++⋅⋅⋅+呢?

412n n S -=。

此时便可猜想出更一般的结论:

2111(1)1n n n q S q q q q q --=+++⋅⋅⋅+=≠- ①

以上的过程展示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猜想思想,这不仅与以前的数学结构大不相同,而且承接了前面数列递推公式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所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推导为:

2111111(1)(1)1n n n a q S a a q a q a q q q --=+++⋅⋅⋅+=≠- ②

不过,式①仅仅是猜想而已,如何证明其成立呢?于是我又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多项式的运算:

因为

21(1)(1)n q q q q --+++⋅⋅⋅+ =23n q q q q ++⋅⋅⋅+

-21(1)n q q q -+++⋅⋅⋅+

=1n q -

当1q ≠时,211n q q q -+++⋅⋅⋅+=1

1n q q --。

板书时,我有意地按以上的格式来书写,则:

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 ,求其前n 项和n S 。

因为11n n a a q -=,所以

211111n n S a a q a q a q -=+++⋅⋅⋅+

n qS = 211111n n

a q a q a q a q -++⋅⋅⋅++, 相减得:(1)n q S -11n a a q =-,

当1q ≠时,

1(1)1n n a q S q -=-。 这种方法就叫做乘公比错位相减法,学生也很容易接受。

……

教学反思:

1.本节以国际象棋的故事为引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却在求和公式的证明中以“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一笔带过,这个“发现”却不是普通学生能做到的,他们只能惊叹于解法的神奇,。而求知欲却会因其“技巧性太大”而逐步消退。因此如何在有趣的数学文化背景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数学知识的发生及形成更为自然,更能贴近学生的认知特征,是每一位教师研讨新教材的重要切入点。

2.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反应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教材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也曾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却没有人能“发现”用“公比乘以①的两边” ,设计“从特殊到一般”即由2,3,4,…到q ,再到n a ,也是对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探究的成果。因此,新课程教材留给教师更多发展的空间,每位教师有责任也应当深刻理会《标准》的理念,认真钻研教材,促进《标准》及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有些数学结论的发现并不容易,如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推导的思维方法的产生是一个教学难点,乘以公比q 后错位相减,如果学生没有事先预习,或者参考课本的方法,既使是优秀的学生也极难想到这一方法,实在没有办法,便只好由老师指出这种方法,学生更多的是惊叹于方法的神奇,却没有自主获得结论的成功感。

3.在导出公式及证明中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吗?或者直接给出公式,介绍证明,可留有更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以上过程,是不是偏多了?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应试,诚然以上的过程将不为人所喜欢,因为按此过程,一节课也差不多把公式给证明完,又哪来例题与练习的时间呢?但是我们要追问:课堂应教给学生什么呢?课堂教学应从庞杂的知识中引导学生去寻找关

系,挖掘书本背后的数学思想,挖掘出基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教学生学会思考,让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课堂活动。因此,本节课在公式的推导及证明中舍得花大量时间,便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探究与学习,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公式的应用。

4.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