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及ISO14000标准质量体系(ppt 20页)
- 格式:pptx
- 大小:206.57 KB
- 文档页数:19
ISO14000认证体系ISO14000认证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正发生着急剧的恶化,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自成体系的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这些法规和标准在为各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不同贡献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或称“绿色贸易壁垒”。
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国家环境政策的要求,社会公众的期望,保护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迫切要求,不断呼唤着一个国际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环境管理标准的诞生,正是在此背景下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应运而生。
据统计,世界各国已有超过6000 家企业通过ISO 14000认证,其中我国国内企业120家。
这说明,一个新的贸易关系可能正在形成,企业不通过ISO 14000认证,就会在国际贸易中受到影响。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充分意识到标准化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与作用。
为了响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统一世界各国环境管理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减少世界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 ISO组织于1993年10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发环境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构成“ISO 14000”是ISO组织为TC207预留的自ISO 14001至ISO14100这100个标准号的统称。
已正式发布的六个标准是:—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 14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ISO 14010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 14011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 14012 环境审核指南—环境管理审核员的资格要求;—ISO 14040 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和框架标准特点自愿性标准,以市场为驱动力强调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持续符合性,没有绝对环境行为的要求强调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强调管理体系广泛的适用性与ISO9000标准之异同相同点—都是推荐性的、管理型的ISO国际标准;—都含有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内容;—都可能成为贸易壁垒;—都采用了著名的戴明模式(PDCA)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