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胆系、胰腺、脾脏
- 格式:ppt
- 大小:8.02 MB
- 文档页数:101
腑脏名词解释腑脏,指的是人体腹腔内的器官,主要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胃、小肠、大肠、脾、肾、膀胱等。
这些器官都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维持着人体正常的代谢活动和内环境的稳定。
1.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腑脏器官,位于腹腔的右上部。
肝脏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代谢、分解毒素、合成胆汁、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此外,肝脏还参与消化和能量调节过程。
2. 胆囊:胆囊位于肝脏下方,主要功能是储存和集中胆汁。
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会通过胆囊管将储存的胆汁释放到消化道中,协助消化脂肪。
胆囊也可以调节胆汁的分泌量和浓度。
3. 胰腺:胰腺是位于胃后方的一个腺体,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胰腺内分泌部分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胰腺外分泌部分分泌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帮助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4. 胃:胃位于腹部的上中部,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
胃是一个扁平的袋状结构,具有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和其他消化酶的功能,帮助消化食物。
此外,胃还起到储存食物和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
5.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长管状器官,位于胃和大肠之间。
小肠具有吸收和消化食物的功能。
它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十二指肠是最短的部分,主要起到接收胃中食物和胆汁、胰液的作用;空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营养物质;回肠是最长的部分,起到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6. 大肠:大肠是小肠之后的一段消化道,起到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K的作用,同时储存和排出粪便。
大肠主要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等几个部分。
7. 脾:脾是位于胃的左上方的一个器官,属于淋巴系统的一部分。
脾脏参与免疫和造血过程,同时还有储存血液、分解老旧红血细胞和细菌的作用。
8. 肾:肾位于腹膜腔内,肾脏主要负责排除代谢产物、调节电解质和水分平衡,维持体内的内环境稳定。
此外,肾还参与调节血压和产生一种称为肾素的激素。
9. 膀胱: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位于腹腔底部。
肝胆胰脾外科学知识点一、引言肝胆胰脾外科学是外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研究和治疗与肝胆胰脾有关的疾病。
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外科医生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肝胆胰脾外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二、肝脏1. 解剖结构与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器官,位于腹腔右上部,主要分为左右两叶。
肝脏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解毒、代谢、合成、贮备等。
2. 常见疾病肝脏常见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引起肝炎的常见病因。
3. 手术技术与治疗肝脏手术常见技术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等。
手术前应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三、胆囊与胆道1. 解剖结构与功能胆囊位于肝脏下表面,具有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胆道包括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胰胆管等。
2. 常见疾病胆囊常见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等。
胆道常见疾病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等。
3. 手术技术与治疗常见的胆囊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可采用腹腔镜手术或经皮肝胆管介入治疗等。
胆道手术可采用胆总管探查术、胆管重建等技术。
四、胰腺1. 解剖结构与功能胰腺位于腹腔中部,具有分泌消化酶和调节血糖的功能。
分为头、体和尾三个部分。
2. 常见疾病胰腺常见疾病包括胰腺炎、胰腺癌等。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3. 手术技术与治疗常见的胰腺手术包括胰腺切除术、胰腺造口术等。
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可行性。
五、脾脏1. 解剖结构与功能脾脏位于腹腔左上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体内免疫反应和造血功能。
2. 常见疾病脾脏常见疾病包括脾囊肿、脾梗死等。
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罕见但比较严重的脾脏疾病。
3. 手术技术与治疗脾脏手术主要包括脾切除术。
手术适应症包括脾脏破裂、脾功能亢进等情况。
六、结论本文简要介绍了肝胆胰脾外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肝脏、胆囊与胆道、胰腺以及脾脏的解剖结构与功能、常见疾病以及手术技术与治疗。
肝、胆、胰、脾、肾——人体的5个脏器,出现问题,该如何检查?肝胆胰脾肾是人体重要的5个脏器,都位于腹腔里面,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这5个脏器出现问题,需要做哪些检查?首先明确一下这5个脏器在腹腔里的位置•“肝胆相照”,肝和胆是在一起的,位于右上腹,肋骨下方•胰腺的位置是左边偏中间,但是位置比较深。
•脾位于左上腹•肾左右各有1个,是5个脏器里面位置最靠下的,右边的肾位置比左边的更加靠下。
医生的基本功——体格检查1、什么是体格检查•中医看病需要“望闻问切”,西医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叫做“视触叩听”。
也就是医生不依靠抽血化验或者拍片、B超这些手段,只是依靠自己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比如听诊器、手电等进行的检查。
当然西医不像中医,那么依赖望闻问切。
尤其是现在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视触叩听用的也是越来越少了。
2、视视也就是看、观察的意思。
肝胆胰脾肾出现问题,能看出什么呢?•一看皮肤和眼睛的颜色。
当皮肤和眼睛变黄了,说明出现了黄疸,出现黄疸大部分原因出现在肝脏和胰腺那些地方。
首先,肝脏本身的疾病会出现黄疸,比如肝脏衰竭、严重的甲肝、乙肝等。
其次肝脏的管道系统,比如胆总管下段因为结石堵住了,肝脏要排泄胆红素排不出来而出现黄疸。
另一方面,那个部位(途中红框)长癌症了,也容易堵塞胆总管下段。
比如胰头癌,壶腹周围癌等。
•二看大便颜色。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黄褐色的,大便的颜色是因为胆红素排到肠道,变成胆素原,胆素原和大便排到体外变成黄褐色的胆素。
当大便变成陶土样,也说明胆总管下段那个部位被堵掉了,疾病也就是上面讲的那些,结石或者胰头癌、或者壶腹周围癌。
3、触触就是用手去摸、去感知。
胰腺、肾脏因为位置比较深一般是触不到的。
但是脾脏和肝脏是可以触到的,尤其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
另外,虽然胆囊也摸不到,但是通过肝脏可以间接摸到。
比如,胆囊在发炎的时候,通过墨菲氏征可以提示存在胆囊炎。
•正常的肝脏是柔软的,在肋下2-3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