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固定率测试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1.86 KB
- 文档页数:3
ASTMD257概述ASTMD257是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一项标准,用于测试电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
体积电阻率是一个重要的电气性能指标,它表示了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导电性能。
ASTMD257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和评估电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的标准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工业中。
测试方法ASTMD257标准定义了两种方法来测试电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分别是方法A和方法B。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测试步骤。
方法A方法A是ASTMD257标准中推荐的主要测试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常见的电绝缘材料。
测试过程如下:1.准备试样: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形状的试样。
确保试样表面平整、无气孔和污染物。
2.测量试样尺寸: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测量试样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尺寸测量精度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3.准备电极:在试样的两端制作电极,可以使用导电涂料、金属箔等导电材料。
4.连接电极:将电极与试样固定连接,确保电极与试样之间的接触良好,并尽量减小接触电阻。
5.测量电阻:使用电阻计测量试样的电阻值。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电场的大小和方向,以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方法B方法B是ASTMD257标准中备用的测试方法,适用于某些特殊的电绝缘材料。
测试过程如下:1.准备试样:准备与方法A相同的试样。
2.准备电极:使用导电涂料、金属箔等导电材料,在试样两端制作电极。
3.连接电极:将电极与试样固定连接,确保接触良好。
4.测量体积电阻率:使用专用的体积电阻率测试仪器,测量试样的体积电阻率。
该仪器可以通过应用不同电场强度和时间来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电场效应。
结果评价根据ASTMD257标准规定,测试结果将以体积电阻率(单位:Ω·cm)的形式进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条件、试样尺寸、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
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与标准值对比: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材料的导电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引言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SMP)作为一类智能材料,因其可以在适当的刺激条件(如温度、光、电磁或溶剂等)下,响应环境变化,而相应发生形状转变的能力,为解决科学技术难题带来了一种新的方法。
1950年,第一次报道了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交联聚乙稀聚合物,并在文中描述了具体的表征方法。
这类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与其它形状记忆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和陶瓷相比,具有变形量大、赋形容易、响应温度易于调整,质量轻、价格低、以及易加工成型等优点。
而且易于设计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的生物材料,比如手术缝合线、支架、心脏瓣膜、组织工程、药物释放、矫形术及光学治疗等。
1.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分类SMPs根据刺激响应的不同可分为热致型,电磁致型,光致型,化学型以及水致型,其中热致型是研究最广也是研究最成熟的一种高分子材料。
热致型SMPs 由固定相和可逆相两部分组成,其中固定相通常是由化学交联或物理交联点构成,其可以决定初始形变;可逆相通常由结晶结构构成,可随温度变化而进行可逆的软硬化转变。
1.1 热致型SMP热致型SMP是指材料在初始条件下开始受热,当加热温度达到相转变温度时,同时给材料施加外应力,然后再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迅速下降至室温,材料会保持暂时形状,即使在撤去外应力后材料依旧可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再次在无应力条件下加热,温度再次达到相转变温度时,材料才会自发地恢复到初始形状。
以聚氨酯为例其可以通过改变嵌段共聚物的成分和比例,来改变聚氨酯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相容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生物降解性质。
形状记忆聚氨酯由软段和硬段组成,其中硬段主要由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组成,因此刚度比较大,抑制了材料变形过程中大分子链的塑性滑移;软段主要由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等线性分子组成,因此能够进行较大的形变.一般情况下,在温度增加到软段的转变温度之上时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处于高弹态,而且软段微观布朗运动的加剧,致使材料容易变形,此时因为硬段还处于玻璃态,所以阻止了分子链滑移的同时产生了一个内部的回弹力;当温度从冷却的温度增加到软段的转变温度以上时,硬段储存的应力释放,进而导致了材料能够回复到初始形变。
判断性状的三种方法判断性状的三种主要方法有:一、质地法质地法是通过物体外观质感的特征来判断物质的性状。
常用的质地判别指标包括:1. 固体、液体、气体。
根据物质的物理形态来初步判断,固体有固定形状,液体能变形但体积固定,气体无固定形状体积。
2. 颗粒性。
判断固体是否由可辨认的小颗粒组成,如砂糖。
3. 结晶性。
看固体是由整齐对称的晶体结构组成还是无定形组成。
4. 塑性。
固体在压力下是否可塑形变化。
5. 流动性。
液体的粘滞程度,液体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
6. 挥发性。
容易产生蒸气的易挥发性液体。
7. 织构。
物质内部结构的疏松程度,如海绵。
二、光学法利用光学原理和方法判断物质的性质。
例如:1. 颜色。
直接观察来判断物体的颜色。
2. 透明度。
观察物体对光线的透射性。
3. 折射率。
用折射率来判断物质的光学性质。
4. 双折射。
某些晶体存在双折射现象。
5. 旋光性。
测定物质的旋转角度来判断旋光性。
6. 荧光效应。
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可见光。
三、化学实验法1. 燃烧反应。
观察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情况。
2. 水溶性。
将物质放入水中检验其溶解性。
3. 金属活性。
使用金属活性系列来初步判断未知金属。
4. 化学计量。
准确测定物质组成、分子量等参数。
5. 定性反应。
利用已知化学反应检验特定元素或基团的存在。
6. 色谱分析。
使用色谱技术分离检测组成成分。
7. 质谱分析。
利用质谱仪判断物质的质量数。
8. 酸碱中和实验。
用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
综合运用三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结合已知信息,可以对物质组成和性质做出合理判断。
质地方法更直观,光学和化学实验可以获得更丰富准确的信息。
多种手段相互验证,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钢板的固有频率
钢板的固有频率是一个涉及材料科学、机械振动和波动理论的复杂话题。
简单来说,固有频率是指一个系统在无外部驱动力作用下,能够自然振动的频率。
对于钢板而言,其固有频率取决于其尺寸、形状、材料属性以及边界条件等多个因素。
首先,钢板的尺寸和形状对其固有频率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较大的钢板会有较低的固有频率,因为较大的尺寸意味着更大的质量和更长的振动周期。
同时,钢板的形状也会影响其振动模式,例如,矩形钢板和圆形钢板会有不同的固有频率。
其次,钢板的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密度和泊松比等,也对其固有频率有显著影响。
弹性模量决定了钢板的刚度,而密度则影响其质量。
这些属性共同决定了钢板在受到外部激励时的振动特性。
此外,钢板的边界条件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钢板被固定在框架上或受到其他约束,其固有频率将会受到影响。
例如,一个被完全固定的钢板将有一个不同于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
为了确定钢板的固有频率,通常需要进行振动测试或理论分析。
振动测试可以通过在钢板上施加一个已知的外部激励,并测量其响应来实现。
而理论分析则依赖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如有限元分析等,来预测钢板的振动特性。
总的来说,钢板的固有频率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物理属性。
了解和控制钢板的固有频率对于许多工程应用至关重要,例如在建筑结构中防止共振、在机械系统中优化性能等。
通过深入研究钢板的振动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关键属性。
固含量检测方法固含量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所占的比例。
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固含量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选择合适的固含量检测方法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固含量检测方法,希望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最常见的固含量检测方法之一是称量法。
这种方法通过称量样品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固含量的百分比。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样品放入称量瓶中,并记录下称量瓶的质量。
然后将称量瓶放入天平中进行称量,得到样品和称量瓶的总质量。
接着,将称量瓶中的样品取出,再次称量称量瓶的质量。
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固含量的百分比,即(样品质量-称量瓶质量)/样品体积×100%。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固含量检测方法是干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物质含量较高的样品。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直至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
然后记录下样品的干燥后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出固含量的百分比,即(干燥后样品质量-原始样品质量)/干燥后样品质量×100%。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固含量检测方法是滤纸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颗粒物质含量较高的样品。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样品溶解或悬浮于溶剂中,然后通过滤纸将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接着将滤纸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直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
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固含量的百分比,即(干燥后固体质量-滤纸质量)/样品质量×100%。
综上所述,固含量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多样,不同的样品适用不同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同时,在进行固含量检测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固含量检测方法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形状固定率测试方法
用于测量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固定率的度盘。
对于研究形状记忆高聚物的形状回复性质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一方面,形状记忆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智能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医疗、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上需要选择及合成合适的高分子材料。
另一方面,针对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需要进行控温箱内形状冻结和回复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样品回复过程中的曲率角度变化,形状回复率是衡量形状记忆材料性能好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它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在二次成型后,记忆其初始形状的能力。
形变固定率是决定形状记忆材料使用的另一重要指标,反映形状记忆材料在二次成型后保持其形状的能力,它的大小直接影响二次成型制品在使用中的存放与保管。
因而是研究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有力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固定率的度盘,利用现有仪器的条件,在相关加热干燥箱的可用空间内,完成当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形状固定率的测试的装置,即用于测量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固定率的度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测量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固定率的度盘,其组成包括:试样形变度量标尺和试样度量支撑底盘,所述的试样形变度量标尺与试样贴紧,试样形变度量标尺与试样度量支撑底盘靠两个平行凹凸槽联结固定,所述的试样度量支撑底盘内嵌入有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形状固定率被测试样,所述的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的尺寸与相关试样相对应,所述的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的刻度与相关加热干燥箱试样相对应。
所述的用于测量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固定率的度盘,所述的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由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所述的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的刻度是对称的,0度在中轴,从中心线往两侧刻成均匀对称的度盘,左边和右边最大刻度值均为90度。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创新型附件,能够实现研究用于测量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固定率的度盘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试样形变度量标尺。
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的刻度与相关加热干燥箱试样相对应,测量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形状固
定率时可直接将试样图片放在本实用新型内即可,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试样形变度量标尺和试样度量支撑底盘靠两个平行凹凸槽联结固定,试样度量支撑底盘对被测试样和试样形变度量标尺起到支撑作用,目的是为了避免试样测试过程中试样形变度量标尺倾斜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
因为测试过程中,试样需要保持水平,试样度量支撑底盘起到了机械支撑的作用。
试样度量支撑底盘由高分子合金厚板加工制成,所述的试样度量支撑底盘与试样形变度量标尺靠两个平行凹凸槽联结,高分子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能够完全满足制样平衡定位和机械支撑要求。
本实用新型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由试样度量支撑底盘支撑,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的凸出部分能够在度量支撑底板的凹槽内上下移动,试样形变度量标尺中心线与试样度量支撑底盘的中心线重合,保证准确测量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形状回复率和形状固定率。
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由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
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的刻度是对称的,0度在中轴,从中心线往两侧刻成均匀对称的度盘,左边和右边最大刻度值均为90度。
测试时试样的中心线与试样形变度量标尺的0刻度线高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