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演讲手势的分类

演讲手势的分类

演讲手势的分类

一、按表达功能特点分类:

1情意性手势。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

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2指示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

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般不带感情色彩。指示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

之分。实指涉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线所能看到的;虚指涉及的对象是远离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无法直接看到的。

3象形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

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

过分的夸张和有过多的表演痕迹。

4象征性手势。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准确、恰当,则能

启发听众的思考,引起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具体的印象。

二、按活动的区域分类:

1肩部以上,称为上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悦、祝

贺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动作幅度较大,大多用来表示积极肯定的、激昂

慷慨的内容和感情。

2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和

较为平静的情绪,一般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其动作要领是单手或双手自然地向前或两

侧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动作幅度适中。

3腰部以下,称为下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憎恶、鄙视、反对、批判、失望等。其基本动作是手心向下,手势向前或向两侧往下压,动作幅度较小。

三、按使用单、双手分类:

单手做的手势叫单式手势;用双手做的手势叫复式手势。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口

语的表情达意。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感情的强弱。一般来说,讲到批评或表扬,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时,其情感特

别强烈时,则可用复式手势。在一般情况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2听众的多少。一般来说,会场较大,听众较多的场面,为了强化手势的辅助作用,激发听众的情感,可以用复式手势。反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3内容的需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是决定用单式手势或复式手势的最根本的依据。如果离开了内容的需要,即使会场再大,听众再多,也不宜用复式手势。同样,根据内容的需要,应该用复式手势时,如果使用单式手势,则显得单薄无力。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手势在演讲中的作用:

手势,是演讲者运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它是态势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在身体的各部分中,手的表达能力仅次于脸。讲话中的冲动,也往往可以从手的动作幅度、位置、紧张程度等方面表现出来。在演讲中,手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手势,对于加强口语的语势,补充口语的不足,表现演讲者的体态形象,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演讲中常用的手势

演讲中常用的手势 演讲中常用的手势 (1)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蔑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 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弯曲或钩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齐肩划线 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伸直分开,其余三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及非洲国家表示胜利的含义,由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也表示二、 二十、二百……之意。 (5)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三、三十、三百……。 (6)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表示四、四十、四百……。 (7)五指并用式。如果是五指并伸且分开,表示五、五十、五百……。指尖并拢并向上,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义,显示出坚定与力量,又叫手推式。 (8)拇指、小指并用式。拇指与小指同时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9)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些”,用力一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七、七十、七百……。 (10)拇指、食指并用式。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八、八十、八百……; (11)“O”型手式。又叫圆型手势,曾风行欧美。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12)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表示包容量很大。手部抬高表 示“赞美”、“欢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请施舍”之意;手部放低 表示无可奈何,很坦诚。

演讲的手势技巧分类及规则

演讲的手势技巧分类及规则 演讲的手势分类 一是指示手势。这种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真实形象,又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大类。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线内。如“我”或“你们”、“这边”或“上面”、“这些”或“这一个”等。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常用虚指可伴“他的”、“那时”、“后面”等词。指示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 二是模拟手势。用手势描述形状物,其特点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双手合抱,把梨子虚拟成一个大球形,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模拟手势信息含量大,升华了感情,有一定的夸张色彩。 XX 三是抒情手势。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比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恼怒时挥舞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 四是习惯手势。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别人没有的习惯性手势,且手势的含义不明确不固定,随着演讲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含义。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接;贵

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演讲的手势可以说是“词汇”丰富,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付诸实践。 XX 下面介绍演讲中常用的手势。 拇指、小指并用式。拇指与小指同时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些”,用力一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七、七十、七百……。 拇指、食指并用式。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分开伸出,其余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蔑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

演讲时的30种手势

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在演讲时,恰到好处的手势能够帮助演讲者传达信息、增强表达力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本文将介绍30种常用的演讲手势,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效果。 1. 打开手掌:打开手掌表示接受、欢迎或展示。 2. 握拳:握拳表示决心、坚定或力量。 3. 托举手掌:托举手掌表示推荐、赞同或展示。 4. 拍手:拍手表示鼓励、喜悦或赞赏。 5. 指点:指点用手指表示指明方向或强调重点。 6. 张开手臂:张开手臂表示接纳、包容或鼓励。 7. 摇摆手:摇摆手表示否定、不同意或警告。 8. 交叉手臂:交叉手臂表示保护、防范或拒绝。 9. 摸脸:摸脸表示思考、犹豫或不确定。 10. 举起拇指:举起拇指表示赞同、支持或鼓励。 11. 举起食指:举起食指表示提醒、警告或指导。 12. 翻转手掌:翻转手掌表示停止、结束或转变。

13. 握紧拳头:握紧拳头表示坚定、斗志或决心。 14. 撫摸心口:撫摸心口表示真诚、感谢或感慨。 15. 比划数字:比划数字表示数量、顺序或统计。 16. 举起手臂:举起手臂表示请安、发言或回答问题。 17. 翻动手掌:翻动手掌表示不知道、困惑或怀疑。 18. 画圆:画圆表示循环、往返或扩大范围。 19. 交叉手指:交叉手指表示期待、祈求或默契。 20. 抓住手腕:抓住手腕表示紧张、不安或压力。 21. 比划长条形:比划长条形表示时长、进度或时间。 22. 高举手指:高举手指表示突出、强调或重要。 23. 握住手腕:握住手腕表示安慰、支持或关怀。 24. 挥舞手臂:挥舞手臂表示激动、兴奋或庆祝。 25. 柔和手势:柔和手势表示温和、友好或亲切。 26. 敲击桌子:敲击桌子表示强调、坚定或要求。

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

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 其实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会更多将注意力放在了语音与内容上,对一些细节的东西好像从未注意到,特别是手势。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 1.辩证法手势 “这是一个辩证关系,现在我会开始说明它。”——用在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个时,极具感染力。 2.临界涡动 “我读过太多马克思的文章以至于我都不能说出话来了。”——演讲进程中思维突然停顿了,这个手势用作加速和重复,直到思路重新打开。 3.反手拍击 “我知道我刚刚就说过,但我还是会再说一遍。”——当你的关键点好像没有引发观众足够的反应时,用这个手势重新强调。 4.微小辩证法手势 “我正在做一个非常精细的区分。”——当使用特地挑选的小细节的时候,或者当演讲者意识到“辩证法”手势使用过量的时候,他们通常会使用这个手势。 5.指向 “我是说那样的事情,需要你注意它。”——需要将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者人上的时候。 6.扫货架 “我需要给你演示这样一个层级关系。”——这个手势通常在说明层次结构的时候使用。 7.捡起小点子 “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的。”——只有坐在听众前的时候会使用,成效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演讲手势动作 演讲手势的分类一、按表达功能特点分类:

(1)情谊性手势。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2)指导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导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样不带感情色彩。指导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实指触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野所能看到的;虚指触及的对象是阔别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没法直接看到的。 (3)象形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仿照,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量的表演痕迹。 (4)象征性手势。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语,运用准确、恰当,则能启示听众的摸索,引发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具体的印象。 演讲手势的分类二、按活动的区域分类: (1)肩部以上,称为上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样表示理想、期望、欢乐、庆祝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动作幅度较大,大多用来表示积极肯定的、激昂大方的内容和感情。 (2)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和较为安静的情绪,一样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其动作要领是单手或双手自然地向前或两侧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能够和地面垂直,动作幅度适中。 (3)腰部以下,称为下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样表示憎恨、鄙视、反对、批评、败兴等。其基本动作是手心向下,手势向前或向两侧往下压,动作幅度较小。 演讲手势的分类三、按使用单、双手分类: 单手做的手势叫单式手势;用双手做的手势叫复式手势。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辅助口语的表情达意。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感情的强弱。一样来说,讲到批评或夸奖,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时,其情感特别强烈时,则可用复式手势。在一样情形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演讲手势的30种表达方式

演讲手势的30种表达方式 手势即指用手(包括手指、手掌、手臂)的庆典活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下面是收集推荐的讲话手势的30种表达方式,欢迎阅读参考。 1.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 或藐视事主,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 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超低空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 “一”“十”“百”“千”“万”……演讲中右手比左手使用的频率大,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 4.食指拉伸或钩形表示9、90、……齐肩划线称直线,在气球划弧线表示弧形、 5.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分开伸直,其余三指弯曲, 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际与非洲国家表示省略替换成的意思,由前英 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大量逐步推广。我们在就职演说演讲中运用之 时一般表示21、20、200…… 6.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3、30、300…… 7.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表示4、40、400…… 8.五指并用式。如果是五指平伸且分开,表示5、50、500……如 果指尖向上著地,掌心向外推出,有向前,希望等意思,显示出有坚 定于力量,又叫手推式。

9.母子,小指并用式。拇指与小指同事伸,其余三指并拢弯曲, 表示6、60、600…… 10.拇指食指并用式。拇指,食指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8、80、800……如果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如果二者弯曲靠拢但下垂 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 11.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三指相的捏向前表示“这”“这些”。用力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7、70、700…… 12.O型手势,又叫圆形手势,曾风行欧美,表示“好”“行”的 意思,也表示“零” 13.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这一手势包容 量很大。区域不同现实意义有别:手部抬高表示“赞美”“欢 欣”“希望”;平放是“乞求”“请施舍”;手部放低指出无可奈何, 很坦诚。 14.俯手式。掌心向下,其余状态同仰手式。这是审慎的指路手势,演讲者有必要遏制听众必要的情绪,进而达到控场的目的,同时表示 表示杯葛、否定之意;有时表示安慰、许可之意;有时又用以指示方向。 15.手切式。手剪式的一种变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像一把斧 子松开皮下,表示果断,坚决、排除之意。 16.手啄式。五指并拢相夹相触。,指尖向上,就像一个政策收紧 了开口的钱包钱包,用于着重强调主题和重点,也表示探讨之意。 17.手剪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掌心向下,左右两手同时运用,随着有声语言所左右分开,表示强烈拒绝。 18.手抓式。五指稍弯,分开、开口向上。这种手势主要用来单手 吸引听众,控制大厅气氛。 19.手压式,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手掌一下一下向下压试著。当听众情绪激动时,可用这手势平息。

演讲手势:演讲手势的分类和规范操作

演讲手势:演讲手势的分类和规范操 作 在演讲中使用最多、动作最大的要算手势了。手势一定要训练到位,一定要配合语言进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演讲手势的分类和规范操作,欢迎大家参阅。 演讲手势的分类 1、指示手势,指示具体对象,它可以使听众看到真实的实物。如说到:“你”、“我”、“他”或者“这边”、那边、上头、下头时,可以用手指一下,给听众以实感。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2、象形手势,用来模拟形状,给听众一种形象的感觉。如讲:袖珍电子计算机只有这么大,双手此划一下,听众就可知道他的大小了。 3、象征手势。启发思维,引起联想。 “这,就是为了共和国的高高站立”

“祖国的未来,前程似锦”右手向前方伸出,以示未来。 4、单势、复势 单势一只手,复势两只手。 ①一般情况下,用单势,情感特别强烈,可用复势。 ②会场的大小,会场大,听众多,可用复势。 ③内容的需要。 “同志们,千万要注意,这次试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次。” (举起右手食指)(举两个食指则不对) 演讲手势八大铁规则双语版 how to use gesturesmake sure all your gestures are smooth and natural; 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流畅自然; dont put your hands in your pockets; 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 let your hands and arms drop naturally to your side,gently fold both indes fingers together,without wringing or gripping your hands in any way;

演讲比赛动作和手势大全

演讲比赛动作和手势大全 演讲者的手势能给演讲内容带来一些加成:例如更加有力气、有思索性、有互动性,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竞赛动作和手势,盼望能给大家供应关心。 演讲竞赛动作和手势大全篇1 演讲手势的分类一、按表达功能特点分类: (1)情意性手势。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剧烈感情颜色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2)指示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示详细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它的特点是动作简洁,表达专一,一般不带感情颜色。指示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实指涉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线所能看到的;虚指涉及的对象是远离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无法直接看到的。 (3)象形性手势。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外形、高度、体积、动作等,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这种手势经常略带夸张颜色,不能机械的仿照,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多的表演痕迹。 (4)象征性手势。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假如能协作口语,运用精确、恰当,则能启发听众的思索,引起听众的联想,给听众留下鲜亮的详细的印象。 演讲手势的分类二、按活动的区域分类: (1)肩部以上,称为上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抱负、盼望、喜悦、庆贺等;手势向内、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动作

幅度较大,大多用来表示乐观确定的、激扬慷慨的内容和感情。 (2)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多表示叙述事物、说明事理和较为安静的心情,一般不带有深厚的感情颜色。其动作要领是单手或双手自然地向前或两侧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动作幅度适中。 (3)腰部以下,称为下区手势。手势在这一区域活动,一般表示憎恶、鄙视、反对、批判、绝望等。其基本动作是手心向下,手势向前或向两侧往下压,动作幅度较小。 演讲手势的分类三、按使用单、双手分类: 单手做的手势叫单式手势;用双手做的手势叫复式手势。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口语的表情达意。在运用时要留意以下三点: (1)感情的强弱。一般来说,讲到批判或表扬,确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时,其情感特殊剧烈时,则可用复式手势。在一般状况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2)听众的多少。一般来说,会场较大,听众较多的场面,为了强化手势的帮助作用,激发听众的情感,可以用复式手势。反之,用单式手势较为合适。 (3)内容的需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是打算用单式手势或复式手势的最根本的依据。假如离开了内容的需要,即使会场再大,听众再多,也不宜用复式手势。同样,依据内容的需要,应当用复式手势时,假如使用单式手势,则显得单薄无力。 演讲动作手势篇2 一、我觉得演讲最重要的是要够自然... 假如的确需要的话,你可以回忆一下老师上课时的动作,参与讲座

公众演讲常用手势

公众演讲常用手势 公众演讲常用手势 1、象征性手势 用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同学们,让我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吧!”在口语中,右手伸向前方,象征着最需要的地方。 2、象形文字的手势 用来描述或描绘特定事物或人的外貌,如“爱是什么?”、“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按照口语,双臂在前面平伸,双臂微微弯曲,掌心向上,像一份礼物,会加深对方对爱的理解。 3、指示手势 抬起右手到头的一边并且举起你的食指来吸引注意力。 4、爱的手势 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如在演讲中说:“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用口语,举起右手掌,从右方向往左下切,表示有力而果断,给人信心和力量。 手势根据手的动作范围可分为三个区域:上部区域是在肩部以上,表现比较隆重、积极、张扬、气势,喜欢的意思,在演讲、辩论中应用较多。 中间的区域是从肩膀到腰部。多用于对事物的一般描述和解释,表现出诚实、冷静、和谐等意思,这是最常用的区域。

下半部分是腰部以下,表示憎恨、不愉快、蔑视、拒绝、否定、压抑等贬义意思。 手势可以在很多场合使用。在日常的练习中,手势包括握手、伸出手、挥手、摇手、招手、摆手、伸出胳膊或手指等动作。 如何把握演讲中的手势动作 1、自然雅观 使用肢体语言,要达到动作规范、优雅,符合生活美学的要求。除了获取信息和启迪,人们听演讲还需要享受美。 演讲的肢体动作要优美、得体,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演讲者的手势要自然,能让观众看到感情的真实表达,自然优美的肢体语言还必须符合说话人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和个性。 2、保持三个协调 第一、手势和全身的协调。说话人的手势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他的声音、手势和表情密切配合的。以演讲为主,以行动为辅,没有行动的演讲只能算是说话,要动作和演讲相互协调才美。 第二、手势和口语的协调。手势的兴衰与声音的出现是同时、同步的。如果话说出口,没有手势;或者当话语结束时,手势还在继续,不仅失去了意义,会引人发笑。 第三、手势和情绪的协调。在演讲中,当感情热烈时,手的幅度和力度可以大些,反之则小些,手势的幅度和感情是成比例的。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演讲时使用手势可以增强讲话的表现力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下是30种常用的演讲手势: 1. 手掌向上:表示开放和接受。 2. 手掌向下:表示支配和控制。 3. 手掌合十:表示请求或祈祷。 4. 采用手指敲击手掌:表示强调和重要性。 5. 手指点向前:表示指导或引领。 6. 手指点向上:表示增长或进步。 7. 手指点向下:表示减少或衰退。 8. 手指指向自己:表示个人经历或观点。 9. 双手指交叉:表示对比或冲突。 10. 双手合十:表示谦虚或感激。 11. 双手张开:表示包容或欢迎。 12. 双手抱拳:表示决心或支持。 13. 单手比出数字:表示数量或顺序。 14. 双手比出相同的形状:表示相似或相关。 15. 手指拉动一条虚拟线:表示连接或关联。 16. 双手握拳:表示力量或决心。 17. 双手扩展开:表示扩大或放大。 18. 双手抓住虚拟物体:表示控制或处理。 19. 单手在空中画圆圈:表示循环或往复。

20. 手掌轻轻拍打:表示耐心或安抚。 21. 两只手交替碰触:表示对比或切换。 22. 食指抵住嘴唇:表示保密或不透露。 23. 双手交叉胸前:表示防御或保守。 24. 单手比出几个不同的形状:表示多样性或变化。 25. 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表示敬意或认可。 26. 手搭在胸前:表示自信或骄傲。 27. 双手握紧拳头并放在心口:表示真诚或诚恳。 28. 双手在腰际交叉:表示不信任或不满。 29. 手指在空中画线或写字:表示说明或示范。 30. 手掌在胸前向外推送:表示分享或传递。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演讲手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演讲内容和目的进行适当的运用,增强演讲的效果。记住,手势应该自然流畅,与讲话内容相互呼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在演讲时,手势是与口才同样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你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你的演讲内容,增强演讲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手势也会破坏你的形象和演讲效果。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演讲时的30种手势。 一、接受性的手势:这些手势可以向观众传达出友好的心态。 1、握手:在演讲时握握手是很好的动作,可以让人体会 到温馨和亲切。 2、微笑:微笑可以向观众传达出你的友善和诚意。在演 讲开始前或整个演讲过程中都可以运用微笑。 3、点头:点头是表达同意、欣赏或认可的一种形式。 二、明确性的手势:这些手势可以强化演讲中的一些点,让演讲者更加明确的表达。 4、手指指向:对于某些细节或一些具体内容,可用手指 指向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5、手势流畅:一些自然流畅的手势也可以帮助强化你想 表达的内容,让你的声音更加生动真实。 6、手势配合语言:手势与语言配合使用是很好的方法, 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

三、开放性的手势:扩大自己的姿势,让人展露出真诚和自信的态度,这样可以说服观众更加信任你。 7、双臂张开:双臂张开可以传达出一个体现自己个性的 印象,这样能更接近观众,更容易赢得他们的青睐。 8、向前看的姿势:向前看的姿势可以表现出对观众的尊 重和关注,也可以更好地引起他们的兴趣。 9、双手向上的姿势:双手向上是一种开放姿势,表达出 自信和领导者的形象。 四、一个演讲者的手势:在演讲时,有些手势只有演讲者自己能明白。 10、紧握拳头:紧握拳头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力量和 自信。 11、举起手掌心:举起手掌心是一种平和、友好的姿态,能让观众觉得安心。 12、抚摸胸口:这个动作表达出一个人的真实、真诚的 情感,可以增加观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 五、表达性的手势:用一些精心挑选的手势非常有助于演讲者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13、鞠躬:鞠躬表达出敬重和感激,可以让听众感觉到 演讲者的真诚和谦虚。 14、手指敲击:敲击手指可以强调一些关键的话语,让 听众更加注意这些重要的内容。

演讲时的11种手掌手势

演讲时的11种手掌手势 在演讲的时候,假如(演讲手势)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让听众的留意力更加的集中,对演讲的内容可以更简单理解。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时的11种手掌手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01 伸手(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 表示恳求、沟通、许诺、谦逊、承认、赞美、盼望、欢迎、诚恳等意思 02 抬手(手心向上,手臂微曲,手掌与肩齐高) 表示号召、唤起、祈求、感动、生气、强调等 03 举手(五指朝天,前臂垂直,手掌举至头部) 表示行动、确定、激扬、动情、歌颂等 04 挥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挥动) 表示激励、鼓动、号召、呼吁、前进、致意等 05

推手(手心向前,前臂直伸) 表示坚决、制止,坚决、拒绝、排斥、势不行挡等意 06 压手(手心向下,前臂下压至下区) 表示要宁静、停止、反对、压抑、悲观或生气等 07 摆手(手心对外,前臂上举至中区上部) 表示反感、蔑视、否认、绝望、不屑一顾等 08 心手(五指并拢、弯曲,自然放在胸前) 表示自己、祝福、愿望、盼望、心情、心态等 09 侧手(手掌放在身体一侧,手心朝前) 表示憎恨、鄙视、神奇、生气,指示人物和事物等 10 合手(两手在胸前由分而合,双手合一) 表示亲热、团结、联合、欢迎、好感、接洽、乐观、同意等

11 分手(两手在胸前由合而分,双手打开,做另一手势状) 依据打开后手势的区域不同分别表示空虚、深思、消极(下区),赞同、乐观、乐观(中区),兴奋、赞美、向上(上区)等。 这些手势在演讲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1.在演讲中使用恰当的手势的话,可以对演讲的内容起到强调的作用。 让听众对演讲者演讲的内容更加的深刻,而且也能让演讲者把听众的留意力拉回到演讲中,提起听众对演讲的爱好。 2.当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消失了一些比较抽象的形容。 比如:铅笔有多长,这个时候,演讲者就可以用手势比划一下,听众就能够很清晰地明白铅笔的长度了。 因此,演讲手势可以关心演讲者去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 在演讲中手势要运用得当,假如频繁地运用手势的话,就会让听众觉得眼花缭乱,觉得很烦躁,同时也会暴露出自己的小缺点。 1.演讲中比较常用的三种手势 2.演讲中手势运用图解 3.演讲手势运用技巧 4.演讲时什么样的手势、躯体动作才是最合适 5.在演讲中正确地运用手势技巧

演讲动作手势分类

演讲动作手势分类 人的肢体语言中,手势是十分突出的。演讲、教学、谈判、辩论乃至日常交谈,都离不开手势,因此有人说手势是第二唇舌。下面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演讲动作手势分类,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鉴戒,感爱好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演讲动作手势分类 1、习惯手势 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别人没有的习惯性手势,且手势的含义不明确不固定,随着演讲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含义。 2、抒情手势 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比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愤慨时挥动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 3、模拟手势 用手势描写形状物,其特点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双手合抱,把梨子虚拟成一个大球形,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模拟手势信息含量大,升华了感情,有一定的夸张色彩。 4、指导手势 这种手势是用来指导具体真实形象,又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大类。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野内。如“我”或“你们”、“这边”或“上面”、“这些”或“这一个”等。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常用虚指可伴“他的”、“那时”、“后面”等词。指导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和谐,切忌脱接;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推敲,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演讲的手势可以说是“辞汇”丰富,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个杰出的演讲者平时要认真视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付诸实践。 演讲的手势规则(六种)

在讲话中,特别是讲话时,手放置在哪里常常很让我们头疼。如果你在讲台后面,你可以将双手自然地放在讲台两侧。如果没有讲台的话,可将双手自然垂在身体两侧,或者让双手握在胸前,也能够用手来操作教学设备,握住提示卡、笔、教鞭或是做手势等。不管在什么情形下,都不该把双手置于裤子口袋内,或是把手背在身后。 手是人体的表情器官之一。手势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体态语言情势。寓意深入、优美得体的手势,能产生极大的魅力,激发听众的热情,加深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使演讲获得成功。 运用手势要注意以下六个原则: 第一,上中下三区的运用。 上区,就是手势在肩以上,表示积极向上,一样用在号令扇动、歌颂、夸奖的时候。 下区,就是手势在腰以下,表示消极的、不好的,一样用在批评指责的时候。 中区,就是手势在肩与腰之间,表示一样的描写表达。 一样演讲进程中,大部分手势都在中区。 第二,场面大,手势大;场面小,手势小。 当会场大、人数多的时候,我们的手势做得要大气,要做出来让听众都能看见。 当会场小、人数少的时候,我们的手势做得要小一些,做太大了,反而会让听众感觉有点张牙舞爪,和现场不和谐。 在这里还要分年龄,在对年龄大的人演讲时,手势要尽量小一些;相反在对年龄小的人演讲,手势要尽量大一些。 另外还有男女之分,对于男士,手势可以大气一些,对于女士,手势可以做小一些。 第三,肩发力,表示气力;肘发力,表示亲切。 第四,手势应当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手势一做出去,立刻就收回来,则会使听众对你立刻失去信任感。 如歌星在现场唱歌时,他的手势会指着一群人好长时间才放下来,然后再去调动另外一群人的情绪。

演讲手势的种类

演讲手势的种类 人类生来就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使是平常谈话,姿势动作也具有相当的价值,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演讲手势的种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演讲手势的种类一、指示性手势。 用于示意事物的数量或概念。 比如:“今天我们讲三个内容”出示三个手指。表示:“上下左右”的概念常以手示意。 演讲手势的种类二、情意性手势 用于示意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 1946年,闻一多在昆明作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讲到:“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后,大家听了都万分痛恨。这些无耻的东西!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砰”拍讲台的手势,把混在台下的特务吓的紧缩着脑袋不敢吱声。拍桌子的手势表达了闻一多悲愤交加的心情。 演讲手势的种类三、象形性手势 用于摹形状物,给听众以形象化的感觉。 你的同学走上台前演讲,为了鼓励他,伸出两个手指,摆出“V”的造型,他一定心领神会,因为“V”是英语“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胜利”的意思;再比如,你们就要考试了,你的同学问你:“复习的怎么样了?”你一句话没说,只是伸手摆出一个“ok”的样子,“ok”指摹的是“准备好了”。比如“昨天我去钓鱼了,池塘里的鱼有这么大。”伸出两手,手心相向。 演讲手势的种类四、比拟性手势 用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刘伯承有一次讲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个抽象的道理时,就形象地描画:“有人刚参加革命时,脑子里有两个一般大的圈圈,一个是个人主义,一个是整体利益。”一边说一边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做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并排对在一起,然后向大家讲这两个圆

圈的摆法。他用左手的大圆把右手的小圆套住说:“还要用整体利益大圈把个人主义的小圈套进去,这就叫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刘伯承“用整体利益的大圈把个人主义的小圈套进去”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概念“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具体化、形象化了,他运用的是比拟性手势。 演讲手势的种类五、象征性手势 如“我们的祖国有巍峨富黛的青藏高原,有长江黄河。”左手向左前方扬起,示意巍峨高耸的青藏高原;右手向右前方平伸,示意滚滚流淌的长江黄河。面部表情与手势协调一致,充满自豪感。这手势,这眼神,这表情就运用了象征性手势,它象征着祖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爱我的祖国。再比如,列宁在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苏维埃在前进。”就运用了身体前倾,与听众交流,右手掌向下,右手臂有力地向右前方伸出这一象征性手势,暗示苏维埃在前进,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手势态势语是交谈者或演讲者运用手指、手掌、拳头、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它包括5个种类:指示性手势、情意性手势、象形性手势、比拟性手势、象征性手势。这些手势要配合有声语言使用。

演讲手势:演讲手势的分类和规范操作

演讲手势:演讲手势的分类和规范操作 演讲手势的分类 1、指示手势,指示具体对象,它可以使听众看到真实的实物。如说到:“你”、“我”、“他”或者“这边”、那边、上头、下头时,可以用手指一下,给听众以实感。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2、象形手势,用来模拟形状,给听众一种形象的感觉。如讲:袖珍电子计算机只有这么大,双手此划一下,听众就可知道他的大小了。 3、象征手势。启发思维,引起联想。 “这,就是为了共和国的高高站立” “祖国的未来,前程似锦”右手向前方伸出,以示未来。 4、单势、复势 单势一只手,复势两只手。 ①一般情况下,用单势,情感特别强烈,可用复势。 ②会场的大小,会场大,听众多,可用复势。 ③内容的需要。 “同志们,千万要注意,这次试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次。”

(举起右手食指)(举两个食指则不对) 演讲手势八大铁规则双语版 how to use gesturesmake sure all your gestures are smooth and natural; 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流畅自然; don't put your hands in your pockets; 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 let your hands and arms drop naturally to your side,gently fold both indes fingers together,without wringing or gripping your hands in any way; 将手和手臂自然地在身体两侧下垂,轻微屈起食指,不要扭在一起或紧握拳头; let your hands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as long as they don't go back into your pockets or make obscene gestures. 手想要怎样就让它怎样,直到它不再回到你的口袋或在听众面前做一些惹人讨厌的手势。 point at imaginary objects and don't point at others with your index finger; 手可以指点着假想的物体,不要用食指指着别人;

演讲中比较常用的三种手势_值得收藏

演讲中比较常用的三种手势_值得收藏 演讲中手是态势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演讲起着重要作用,是演讲中“演”的重要手段之一。手势使有声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而自然,增强声音的感染力。下面店铺分享了演讲中比较常用的手势。 演讲中比较常用的三种手势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手势和面部表情(态势语言),在演讲中可以传递整个演讲信息的40%。苏联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叶米雅罗斯拉夫斯基说:“演讲者的手势自然是用来补充说明演讲者的思想、情感与感受的。”苏联演员瓦帕帕江也说:“手势语本身就象文字一样地富有表现力。”特别是在言语少于思想,三两句话中蕴藏着通篇哲理的时候,尤其是这样。 手势语不仅能强调或解释台词的含意,而且能生动地表达台词里所没有的东西。”可以这样说,没有手势的演讲,不是真正的演讲。 另外手势也能暴露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胸有成竹时,摸摸下巴;高兴时,拍拍大腿;后悔时,拍拍脑门;为难时搓搓手;愤怒时,拍拍桌子;精神紧张时,双手会紧绞在一起;悲痛欲绝时,捶捶胸;竖大拇指表示赞许,竖小拇指表示蔑视等等。难怪弗洛伊德认为“指尖会说话”。 演讲的手势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按它的运用方式、意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情意手势。这种手势主要是表达演讲者喜、怒、乐的强烈情感,使具体化。比如:讲到胜利成功时,演讲者拍手称快;讲到非常气愤的事情时,演讲者双手握拳,不断颤抖;讲到着急、担心时,演讲者双手互搓。情意手势既能渲染气氛,又助于情感的传达,在演讲中使用的频率最高。 2.指示手势。这种手势有具体指示对象的作用。它可以使听众看到真实的事物。比如讲到“你”、“我”、“他”或“这边”、“那边”、“上头”、“下头”时,都可以用手指一下,给听众更清楚的印象。这种手势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基本上不带感情色彩。这种手势只能指示听众的视觉可以感知的事物和方向,视觉不及的,

演讲中常用的11种手势介绍(完整版)

演讲中常用的11种手势介绍演讲者通常是巧妙结合前两种对话方式把演讲“语言动作”表现出来。我们不妨从表演艺术中悟出些表现方法。下面是收集推荐的演讲中常用的11种手势介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演讲中常用的手势 (1)伸手(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承认、赞美、希望、欢迎、诚实等意思。 伸手训练:“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一些呢?”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2)抬手(手心向上,手臂微曲,手掌与肩齐高)——表示号召、唤起、祈求、激动、愤怒、强调等。 抬手训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给人民当牛做马的人,人民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3)举手(五指朝天,前臂垂直,手掌举至头部)——表示行动、肯定、激昂、动情、歌颂等 举手训练:“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真谛在于创造!” “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 (4)挥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挥动)——表示激励、鼓动、号召、呼吁、前进、致意等。 挥手训练:“努力吧!奋斗吧!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奋勇前进吧!” (5)推手(手心向前,前臂直伸)——表示坚决、制止,果断、拒绝、排斥、势不可挡等意。 推手训练:“不!不能这样!这不是我们的逻辑!”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6)压手(手心向下,前臂下压至下区)——表示要安静、停止、反对、压抑、悲观或气愤等。 压手训练:“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谁若把金钱看得比荣誉还尊贵,谁就会从高贵降到低贱。” (7)摆手(手心对外,前臂上举至中区上部)——表示反感、蔑视、否认、失望、不屑一顾等。 摆手训练:“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8)心手(五指并拢、弯曲,自然放在胸前)——表示自己、祝愿、愿望、希望、心情、心态等。 心手训练:“爱国魂是最纯洁的灵魂,爱国心是最美好的心灵” “钱学森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9)侧手(手掌放在身体一侧,手心朝前)——表示憎恨、鄙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