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

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曹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米 3000米=()米

9千米=()米 6000米=()米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发达,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

(663 1157) (组内交流估计方法与结果)

(4)三()班千米录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米 苏教版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学情分析:“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说一说你已经认识了那些长度单位?,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预设一:学生按顺序说。表扬:这个同学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来。 预设二:学生没有按顺序说。师:你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吗? 师:我们全班一起说一说。 毫米厘米分米米 2、关于这几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米可以用m表示。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说明: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你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呢?1分米呢?1米呢? 4、如果想测量1支钢笔的长度,可以使用什么长度单位?一枚硬币的厚度呢? 能用分米来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吗,你想用什么单位? 5、那如果测量我们滨海到北京的距离,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6、测量较长距离的长度,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就嫌小了,需要使用更大的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就是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千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千米”(板书全课题:认识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米》教案(校级一等奖)

《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案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材第20到21页例1、想象做做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通过测量、实验、推想、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千米、感知1千米有多长的过程,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估计路程的长度,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彩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千米 1.回忆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已经学过厘米,米,分米(师贴,乱) 师:还有谁补充的? 生:毫米 师:你能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一下吗?请写在你自己的本子上。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它们排排队? 生:排。 师:跟你们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吗? 生:mm,cm……(师板书) 师:1毫米有多长吗?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师:1厘米呢?1分米呢?1米呢?(师拿出米尺) 师: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厘米=10毫米……(师画弧线) 2.引入千米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4个长度单位了,如果请你给同学们再介绍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想介绍什么呢? 生:……(其中有千米) 师:大家知道的长度单位还真不少。其中一个单位,是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见到的,它就是……,千米。 师:它应该排在这一排的哪个位置上呢?请哪位小朋友来给它排排队。(生贴)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千米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千米的意义和大小; 2.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表示千米; 3.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 二、教学内容 1.千米的定义; 2.千米的意义; 3.千米和米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千米的意义和大小; 2.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表示千米。 四、教学难点 1.千米和米的换算。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张卫星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比例尺。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用于描述长度的单位。 2. 认知(15分钟) 1.教师使用白板展示一个数轴,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 2.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千米的概念,并展示一张千米的照片,带领学 生感受一下千米有多长; 3.然后,教师可以拿出一卷细线或丝带,并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一 些长度,例如卫星地图上的路线、操场、街道、地铁线路等,向学生展示这些长度,并让学生发现,千米可以用来描述这些长度; 4.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询问学生们有哪些地方可以使用 千米进行描述,如何进行描述。 3. 讲解(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千米与米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换算。

4. 巩固(20分钟) 1.针对千米和米的换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演示和练习; 2.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在实践中巩固对千米和米的认知; 3.可以利用互动游戏或者其他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 六、课堂扩展 1.学生可以在课后练习千米转换的题目,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 2.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参观,感受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比例尺和地图等概念。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的意义和大小,并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表示。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经对千米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进行一些实践与练习,这是非常成功的。 2.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种互动游戏和其他形式来激励学生,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3.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认识千米》(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千米与米的关系; 2.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3.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入新课,询问学生对千米的认识; 2.引导学生想一想,身边有哪些东西的长度可以用千米来计算; 3.展示图片,介绍在地球上,人类从一开始就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然而,当时的人们没有固定的标准,所以,很难将测量结果互相比较。 观看视频 观看有关长度单位“千米”的视频,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1.展示千米、米的物体,让学生简单地比较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发现,1千米 = 1000米; 3.让学生举例说明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例如1千米=1000米,3千米 =3000米等。 合作学习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2.给每个小组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或“你的家乡到上海有多少千米?”; 3.让小组成员合作,计算出答案,并口头上报。 演示法 1.用班里的一个同学作为演示对象,示范如何计算千米与米的换算; 2.特别是在转换中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如忘记一些转换基本公式和将数字顺序弄反等。 总结回顾 1.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千米与米之间换算的印象。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2.自行寻找其他与千米与米换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是三年级数学中较为基础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项任务需要复杂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在教学中使用了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感和信心。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教师还运用了演示法和观看相应视频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图表和图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千米-苏教版

认识千米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环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 一、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 3、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 (2)、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米 苏教版

第1节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0~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 在课前课后的调查与实践活动中,学会查找与积累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能通过推算感知1千米有多长。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等。 教学设计 ―、互动对话,生成“千米”概念 1.回忆激活。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实际问題,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方式:表示出1厘米、1分米、1米。 学生口答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划出相应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相关长度单位,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2.对号入座。 在下面()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常州到无锡的公路大约长60()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使学生初步感知,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计量单位,同时从身边举例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3.引入新知。 探讨:常州到无锡的公路长度,为什么要用千米作单位? 明确: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4.尝试读写。 激活学生经验:你们知道“米”的符号与读写方法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5.生活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课件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的含义吗? 设计意图:“生活举例”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拓展感知对象。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概念 1.亲自实践——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猜猜看!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测。 设计意图:部分学生在之前已有1000米是1千米的进率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发他们探究与感受实际长度的兴趣。 (2)估计:我们学校跑道1圈大约是200米,你跑多少圈大约是1千米呢? (3)目测:大家到操场上去看一看100米有多长。 (4)体验:你们沿着跑道走5圈,体会1千米的距离步行约用几分钟?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身边事物首先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每个学生走一走,充分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建立一定的空间距离观念。 (5)延伸:如果跑道一圈是250米,几圈是1千米?如果跑道一圈是米,那么几圈是1千米呢? (6)明确: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也就是1000米。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跑道长度的计算真切地感悟1千米的实际长度。 2.拓展举例——进一步体验“千米”的概念。 (1)想一想:闭眼想象你所感觉的1千米长不长,有多长? (2)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相距大约是1千米的两地吗? 学生相互估计猜测。 (3)说一说。(教师可以随机指名。)

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千米3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米3教案苏教版----8e69913a-6ea6- 11ec-a012-7cb59b590d7d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千米3教案苏教版 知道公里数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并理解千米的含义,并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2.能力目标: 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情感目标: 它可以解决一些有关公里的实际问题,体验公里的应用价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活动: 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 速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对话:孩子们,你们听说过五指山吗?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的手掌被称为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座五指山,五个兄弟住在长度单位里。1.复习所学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大约有2只;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约452()高;世界上最矮的成年人 大约是8岁;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大约有15英寸厚。引入:谁住在拇指峰?2、知 识公里:人生1公里。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km) 公里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你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公里”?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 解到哪些信息呢?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 ② 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相对较长的距离。它还可以表示车辆每小时行 驶的距离。① 除了汽车,你知道哪些车辆可以以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吗?② 哪些物体 可以以公里为单位测量?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运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存与查找资料,连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进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相互比画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何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 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 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来认识千米。 二、交换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 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形自由发言。

最新精编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千米的认识

第一(dìyī)课时 千米(qiān mǐ)的认识 教材(jiàocái)第20、第21页的内容(nèiróng)。 1.在学习(xuéxí)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之上,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同时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建立1千米也就是1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即1千米(公里)=1000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测量的良好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练地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卷尺,挂图,米尺和盒尺。

老师(lǎoshī)提问:我们曾经学过了哪些(nǎxiē)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límǐ)和毫米) 老师请同学(tóng xué)们具体表示一下1米、1分米、1厘米(lí mǐ)和1毫米的长度。 老师请学生把下面的填空题补充完整。 1米=()分米1米=()厘米90分米=()米80分米 =()厘米 1.教学千米的认识。 (1)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是米。例如老师买了3米布,这 根木棍的长度是1米等,这些都是用米作单位的。那么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认识千米。 老师出示教材第20页例1图。

老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后,说一说图中的180千米、60km、98千米所表示的意思。例如:铁路边里程碑上的“180千米”,指的是从某地到这个里程碑的路程是180千米,然后指出日常生活中,像这样计算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又叫作公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公里)。 老师(lǎoshī)板书课题:千米(qiān mǐ)(公里(ɡōnɡ lǐ))的认识(rèn shi) 老师(lǎoshī)提问: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2.教学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老师提问: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运动吗?你们参加过100米的短跑比赛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幅图。 老师:如果你在这个长100米的跑道上来回走上5次,就是10个100米,也就是1千米,可以用km来表示。 老师板书:1千米=1000米 请学生独立记忆千米和米的进率。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 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千米》说课稿

《千米和吨》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4-46页第六单元《千米和吨》首先,我要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明,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教材第46页用学生生活中常见铁路、公路的里程碑,公路上的限速标记,香港行政区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等引出千米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联系跑步的常识建立起对千米的概念,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然后通过想想做做中的练习继续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我将设置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各种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学会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将把让学生知道 1 千米=1000 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作为教学重点,把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作为教学难点接下来,我要谈谈我对教法以及学法的认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将采用活动教学法,讲解法,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在学法上,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说说生活体验,使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过程中,感知新课内容。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的分析,我下面将谈谈我对教学程序的预设: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的突出课堂教学的成效,我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并分为如下的四个教学环节: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

邗江区数学实验校际联盟学校集体备课预案主备人: _何成瑶_ 主备学校:邗江实验学校总第课时 课题认识千米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逐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化聚。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1.感知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观念。2.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化聚。 教具 学具 卷尺、计步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一、温故知新情境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厘米、1分米、1米。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师:同学们见过这些牌子吗?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 (板书课题) 二、 探索感知新旧知识融合1.出示情景图 (1)教师引导: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常用千米作路程长度的计量单位。(板书:公里) (2)联系生活:你知道扬州到南京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的家离学校多少公里? 2.认识千米: (1)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同学们走学校100米跑道大约用了多少时间?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

以怎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 (2)介绍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可以写作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3)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学校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4)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3.单位化聚: (1)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 师:火箭的速度是多少米? 板书:4千米=()米 (2)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长约6000千米。 师:南京长江大桥的长是多少千米? 板书:5000米=()千米 4.小结本课知识点 三、巩固练习收获提升三、综合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 1题 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连线后再说说哪个速度最快,用谁是谁的几倍来说说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从直接填写后再说说单位转换的方法,强调两种表示方式的读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哪出示铁路图后,让学生先说说怎样看图,再分别完成练习。分析,根据图中铁路的长度, 你认为图中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你 是怎样得出这个长度的?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授课设计授课目的: 1.在详尽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认识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见解,知道 1 千米= 1000 米。能实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相关千米的实诘责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连续领悟数学与生活的亲近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感情和解决实诘责题的水平。 授课重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见解,实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授课难点: 解决一些相关千米的实诘责题。 授课准备: 课件 授课过程: 一、发言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理解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 1 米、 1 分米、 1 厘米、 1 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 18()

一枚 1 元硬币厚约 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 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 20 页例 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 180()?追 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闻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 20 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行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平时用千米作 单位。千米能够用字母“ 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理解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 1 千米终究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 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体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 100 米,我们走 10 次就是 1000 米,也就是 1 千米。(板书: 1 千米 =1000 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边的单位之 间需逗留一下。 提问: 1 千米里面有几个100 米吗?( 10 个)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 教学目的: 1.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展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理论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重点难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展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老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老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教育资料】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千米和吨》教材分析

【教育资料】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千米和吨》教 材分析 1.认识千米。 例题先出示四幅画面,显示千米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这些画面告诉学生: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这些画面和这句话,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印象:计量很长的路或很长的长度时,要用千米作单位。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讲画面中标记的意思,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南京还有98千米,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还要让学生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这在生活中和后面的数学练习中经常使用。 教材接着讲1千米有多长,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先联系学校操场上的跑道,告诉学生 1 000米就是1千米。由于多数学校都有100米长的直跑道,学生对100米已有具体的感知,所以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既让学生对1千米是多长有初次感性认识,又讲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材继续让学生联系自己学校的跑道一圈长是200米、250米还是400米,通过简单的推算,算出跑道几圈的长正好是1千米,又一次充实对千米的感性认识。要注意,这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跑道一圈的长度,重点进行一次推算就可以了,另两次推算不必都进行。不过,重点进行的那次推算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材这样的安排,较好地落实了《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体会1千米,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想想做做紧紧扣住体会1千米而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训练,又注重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思考。第1题结合看路线图再次突出1千米就是1000米。第2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把20xx米换算成2千米,为第3题作铺垫。第4题通过选用适当的单位,体会米和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往往是不同的,积累一点正确使用单位的经验。第5题以比较数的大小为基础进行长度的比较。第6题教学看铁路路线图,并进行有关千米的笔算和估计。在交通路线图上,依据已知一段的实际长度,估计其他路段的长度是十分实用的技能。教学时,不求学生估计得很精确,但要充分地交流估计的方法和思考,激发估计的兴趣。 2.认识吨。 教材中关于吨的编写思路与千米很相似,也从几幅画面引入吨。首先告诉学生港口码头上的大批货物、列车要装运的大宗物品、集装箱里的货物,都要用吨作计量的单位。接着利用画面配合文字叙述的方式展现了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是1吨。形象具体地讲了1吨,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体会1吨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收集了一些现实的素材继续帮助他们积累对1吨的感性认识。这些素材有40个小学生的体重、1000棵白菜、2头牛、20包水泥、5桶油、10头猪,它们的总重分别都是1吨。通过这些常见的、熟悉的素材,联系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产生对1吨的体会。特别要注意的是教材还让学生从1桶水10千克推算几桶水1吨,从2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