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古诗文篇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1
国学讲堂十首经典古诗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经典古诗。
这些古诗不仅表达了历史文化,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下面介绍国学讲堂中的十首经典古诗: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以明月为线索,联想到了故乡,表达了思乡之情。
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他用深邃的笔触描述了登高所见的壮阔景象,反映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豪迈洒脱的人生态度。
作者借助黄河和明镜两个意象,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不易。
4.《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长诗,描绘了唐朝宫廷的荣华富贵以及女性的悲剧命运。
诗中主要以杨贵妃的人生遭遇,针砭宫廷腐败、官场黑暗,以及女性群体的奋斗和无奈。
5.《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以江雪为主题,讲述了一个独自舟钓江中的老人的孤独与坚定,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意蕴。
6.《南歌子·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以登高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自我限制的渴望,以及对人生不断前进的追求。
7.《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辛弃疾所作,引用了元夕夜的繁华景象,展现了欢乐祥和的氛围,表达了岁末年初人们期待新岁好运的美好心愿。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部分一年级下册击壤歌(夏商民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弹歌(《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卿云歌(先秦民歌)卿云烂兮。
乣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易水歌(战国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送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咏华山(北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越女词(其三)(唐.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幼女词(明.毛铉)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鸭(元.揭傒斯)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洞(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四年级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采莲曲 (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采莲词(清王淑)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
4、栾家濑(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5、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
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人开篇“千古”写的是时代感,“江山”写的是现实感,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
4.《摸鱼儿·雁丘词》金·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开篇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个“问”字破空而来,为殉情者发问,“直教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
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引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真情的热情讴歌。
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白清霜,意味深长,诗中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阅读国学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是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文稿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国学经典诵读文稿篇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篇二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区教育局成立“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研发小组”,拟编订经典诵读地方教材,我承担选择、提供与语文教学相匹配的经典篇目的任务。
现将初稿发在这里,敬请同仁指教。
依据各年级段教学任务、教材特性、学生认知特点,以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选篇方向,兼顾人文性与思想性。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配合七—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我就是我《小松》(唐·杜荀鹤)《竹》(梁·刘孝先)《梅花》(北宋·王安石)《橘颂》(屈原)感受自然《春日》(南朝梁·萧绎)《夏日》(北宋·张耒)《秋日》(南朝梁·鲍泉)《冬》(明·康海)探索月球的奥秘《夜月》(唐·刘方平)《望洞庭》(唐·刘禹锡)《霜月》(唐·李商隐)《嫦娥》(明·边贡)我爱我家《人日思归》(南北朝·薛道衡)《秋思》(唐·张籍)《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京师得家书》(明·袁凯)七年级(下)成长的烦恼《示子侄》(《王夫之集》节选)《曾国藩家书》(节选) 黄河,母亲河《浪淘沙》(唐·刘禹锡)《黄河八韵寄呈圣俞》(宋·欧阳修)《黄河》(宋·王安石)《过黄河》(明·李东阳)戏曲大舞台京剧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河南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儿”;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河北梆子“大登殿”马的世界《房兵曹胡马》(唐·杜甫)《紫骝马》(唐·李白)《骢马》(唐·沈佺期)《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八年级(上)让世界充满爱《涉江》(屈原)《上邪》(汉乐府民歌)《月夜忆舍弟》(唐·杜甫)《长相思》(清·纳兰性德)说不尽的桥《寄乐天》(唐·元稹)《灵汜桥》(唐·李绅)《还珠桥》(北宋·华镇)《五云桥》(南宋·陆游)莲文化的魅力《莲花》(唐·郭震)《鄂州南楼书事》(北宋·黄庭坚)《湖上寓居杂咏》(南宋·姜夔)《临平道中》(北宋·道潜)(百花争艳)《梅花》(北宋·林逋)《兰花》(明·薛网)《菊花》(唐·元稹)《北陂杏花》(北宋·王安石)《海棠》(北宋·苏轼)《桃花溪》(唐·张旭)八年级(下)献给母亲的歌《墨萱图》(元·王冕)《岁末到家》(清·蒋士铨)《别老母》(清·黄仲则)《劝报亲思篇》(《中国古代童蒙读物大全》) 寻觅春天的足迹《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池上絮》《晚春》(唐·韩愈)到民间采风去《田家元日》(唐·孟浩然)《诗曰》(宋·姜白石)《清明》(宋·王禹俏)《端午》(唐文秀)《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背起行囊走四方《嵩山采菖蒲者》《游泰山六首“日观东北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唐·李白) 九年级(上)雨的诉说《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有美堂暴雨》(北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咸阳城东楼》(唐·许浑)《微雨夜行》《唐·白居易》青春随想《劝学》(唐·孟郊)《送友人》(唐·杜牧)《为人题》(唐·郑谷)《游南亭》(南北朝·谢灵运)好读书,读好书《劝学》(唐·颜真卿)《书院》(宋·刘过)《读书》(宋·陆九渊)《劝学诗》(唐·韩愈)(四大名著中的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开篇词;《红楼梦》诗词选九年级(下)脚踏一方土《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我所了解的孔孟孔子名言;孟子名言(庄子寓言)朝三暮四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涸辙之鲋;望洋兴叹……(大海,我的故乡)《观沧海》(曹操)《春日望海》(李世民)《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画鸡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鸢。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南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回乡偶书宋叶绍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4.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1.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国学有关的经典古诗文词
1.《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诗经》: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3.《论语》:不知道者不耻,不学习者不知道。
4.《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孟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庄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楚辞》: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8.《史记》:满招损,谦受益。
9.《诗经》: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西出阳关无故人,读书忧人泪如雨。
10.《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国学经典古诗300首1.《泊船瓜洲》宋朝·王安石jīng kǒu guāzhōu yīshuǐjiān,京口瓜洲一水间,zhōng shān zhǐgéshǔzhòng shān. 钟山只隔数重山。
chūn fēng yòu lǜjiāng nán àn,春风又绿江南岸,míng yuèhéshízhào wǒhái.明月何时照我还。
2.《过零丁洋》宋朝·文天祥xīn kǔzāo féng qǐyījīng,辛苦遭逢起一经,gān gēliáo luòsìzhōu x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shān hépòsuìfēng fēng xù,山河破碎风飘絮,shēn shìfúchén yǔdǎpíng.身世浮沉雨打萍。
huáng kǒng tān tóu shuōhuáng kǒng, 惶恐滩头说惶恐,líng dīng yáng lǐtàn líng dīng.零丁洋里叹零丁。
rén shēng zìgǔshuíwúsǐ?人生自古谁无死?liúqǔ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留取丹心照汗青。
3.《短歌行》三国·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国学经典古诗20首1《国风周南关雎》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小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因为它是《诗经》的第一篇,写诗人对窈窕美丽的女子一见钟情的故事。
或许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位在初见时就惊艳到自己的人,年华消逝,许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可午夜梦回时,那张初见时的脸,就带着思念,闯入脑海中,久久难眠。
2《龟虽寿》三国·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这首诗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仅字里行间的英雄气概,丝毫不减当年,还增添了青年时期没有的智慧与超然。
纵观曹操的一生便知,没有老去的人生,只有正当最好的年龄。
流光总是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半生已过,回首往事,也许你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很多美景没有看,不必在意年华已逝,去过好你未完的一生吧!3《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一生仕途不顺,他辞官后隐居山林,在小院里喝喝茶,种种花,自然洒脱。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让人烦忧的事情总是数不胜数。
觉得扛不住了,可以给自己心情放个假,暂别车水马龙,像古人一样游山玩水,美景养心也养人呀。
4《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国学经典诵读名篇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狭义国学则是指中国古代学说。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国学经典诵读名篇,欢迎大家参考!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6.咏怀(阮籍)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国学基本概念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中国古代国学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
经典中国国学古诗词鉴赏汇编“三分诗,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中国国学古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赏析】戴天山:又名大康山、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
道士姓名,不得而知。
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一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
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
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
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
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
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
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
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
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
以上四句。
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
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
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
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
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
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
“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
竹前冠一“野”字,是说翠竹是自然长成,并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觉可喜可爱。
“霭”前冠一“青”字,与竹色协调,融为一色。
七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十五从军行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⑪。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⑫,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⑬。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八年级上册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1.北方有佳人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2.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⑻。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3.赋得自君之出矣唐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4.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5.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6.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7.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8.宣城见杜鹃花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9.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0. 忆秦娥李白箫声咽(yè),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古诗篇1到5首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口,只缘身在此山中。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尤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国学经典古诗国学经典记载了很多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可以用来诵读的国学经典的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国学经典诗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诗句【精选篇】1.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5.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8.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9.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1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1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1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1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9.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国学经典诗句【热门篇】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3.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过分劳苦)劳。
6.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7.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国学经典的古诗词国学经典的古诗词精选篇11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戎昱〔唐代〕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说明雪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
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雪一化,雪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
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
2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唐代〕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3咏史 / 和蕃戎昱〔唐代〕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
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
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
”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
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国学经典的古诗词精选篇21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2忆江南词三首白居易?〔唐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可以用来诵读的国学经典诗句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诗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国学经典诵读诗句【精选篇】1.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5.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7.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8.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1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1.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12.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13.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4.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1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16.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17.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18.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1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20.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2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2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23.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24.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2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画鸡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鸢。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回乡偶书宋叶绍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4.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1.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2.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3.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4.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5.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6.农家唐颜仁郁半夜呼儿趁晓耕,迎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27.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28..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9.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0.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4.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5.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6.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7.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8.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9.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40.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zhègū)。
4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2.清平乐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3.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4.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5.画唐朝·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6.草唐朝·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7.春晓唐朝·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8.古朗月行唐朝·李白小时不识月,蟾蜍蚀圆影,呼作白玉盘。
大明夜已残。
49.登鹳雀楼唐朝·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0.寻隐者不遇唐朝·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1.悯农(二)唐朝·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2.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53.蚕妇宋朝·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54.梅花宋朝·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6.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7.咏柳唐朝·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8.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9.小池宋朝·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0.江畔独步寻花唐朝·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1.菊花唐朝·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62.鹿柴唐朝·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3.江上渔者宋朝·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6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5.四时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6.小儿垂钓唐朝·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67.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8.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9.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70.绝句唐朝·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1.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72.望庐山瀑布唐朝·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3.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5.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6.江南春唐朝·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7.赠汪伦唐朝·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朝·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9.回乡偶书唐朝·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0.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1.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2.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3.别董大唐朝·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4.暮江吟唐朝·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85.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86.渔歌子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7.游园不值宋朝·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8.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0.墨梅元朝·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91.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2.石灰吟明朝·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3.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4.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95.卜算子·咏梅毛泽东1961年12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