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6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17期 -141-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A review on treating decreasing ovarian reserve 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田甜*蔡勤华杨文(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上海,200000)中图分类号:R33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17-0141-03【摘要】随着生活环境、工作节奏的改变,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发病趋于年轻化,导致许多现代女性出现月经量少、闭经、不孕以及潮热、心烦等类围绝经期症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
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
现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西医治疗;综述【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 i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pace of work, the incidence age of decreasing ovarian reserve in women became younger. It lead to some perimenopause syndrome appear on many young women, such as scanty menstruation, amenorrhoea, infertility, hot flash and upset, etc.. These syndrome had a directly impact on the life quality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of the patients.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ovarian reserve became an hot issue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modern medical community. A review on treating decreasing ovarian reserve 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was outlined below.【Keywords】Decreasing ovarian reserve;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 Review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17.0711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定义及诊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ing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40岁以下女性因各种原因引起卵巢功能障碍,导致存留卵泡数量减少或质量减退,以致影响月经及生育潜能的一种疾病[1],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以及腰酸、头晕耳鸣、潮热心烦、乏力等类围绝经期症状。
213第14卷 第11期 2012 年 1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11 Nov .,2012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女性的生育潜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指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的缺乏,表现为不孕、月经稀发、闭经等,进一步可发展为卵巢早衰(POF)。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雌、孕激素的人工周期疗法。
中医药治疗本病可与西医的激素相媲美,且毒副反应少,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祖国医学虽无DOR 的病名,但根据症状,本病当属于“月经过少”、“闭经”、“血枯”、“月经后期”、“不孕”、“断经前后诸症”等范畴。
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肾虚是卵巢功能减退的主要病因病机,血虚、血瘀为本病的主要环节,此外亦包括情志因素、生活因素和体质因素等。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肾中精气(阴、阳)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的成熟和衰退,故肾中精气充盛,天癸成熟,月经来潮而有子,标志着女性卵巢生殖周期活动的开始;肾中精气衰退,天癸耗竭,月经闭绝,提示女性卵巢生殖功能的结束。
所以,肾与女性卵巢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主宰着女性生殖机能的发育、旺盛与衰退,肾对女性卵巢生理功能的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傅青主女科》亦云:“经水出诸肾”,“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肾气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
张吟等[1]也认为DOR 病机以肾气不足,肾精亏虚为基础。
肝主疏泄,喜调达,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血行不畅为瘀,或郁久化火,暗耗气血,气血不足,不能荣肾填精,冲任气血不充,血海空虚,胞宫失养,渐致该病。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病因与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女性内分泌及生育功能。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以肾虚为本,兼有肝郁、脾虚、血瘀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
在治疗上,中医药辨证论治,对卵巢内分泌及生育功能有一定的改善,西医以激素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为主,疗效与风险并存,中西医结合在本病治疗上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Abstract] The morbidity of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decline is on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 it seriously affect the female endocrine and reproductive function. The disease occurres in kidney, liver depression, insufficiency of the spleen, blood stasis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modern medicine, the etiology of disease is complex.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has certain improvement in ovarian endocrine and reproductive functions. Western medicine give priority to hormone and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efficacy and risk coexis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modern medicine has space research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Pathogen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Review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排出卵子的生育能力和卵泡分泌性激素的功能。
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最近研究进展摘要: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多出现在17~40年龄阶段的女性,其主要由于卵巢内卵泡数量过少或者质量较差,导致患者生育能力降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医治,在六年之内会出现卵巢早衰现象,其也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前兆,现阶段,我国中医药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治疗具有显著成效,本文主要围绕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研究进展前言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因为患者在17~40岁之间由于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对体内卵巢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而导致的,这种疾病病因复杂,需要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逐渐开始使用滋补肝肾法、补肾健脾法等中医药材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进行医治,在进行临床治疗后,发现患者FSH、LH值均有所下降,具有显著疗效,对我国医疗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病因病机当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时,一般会出现“月经过少”、“月经推迟”等情况,而许多医学者发现肾虚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
在研究[1-4]中发现很多女性追求职场,且工作和生活压力极大,熬夜情况普遍,部分女性还会有焦虑等不良情绪,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出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几率。
此外,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通常会有流产、暴饮暴食、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不卫生等经历,多种患病因素错综复杂。
1.1以虚为主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卷中岐伯曰:“肾气盛,齿更发长……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肾储经、主生殖,在月经调节的过程中,肾气旺盛对其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肾气虚弱,会出现月经过少或月经延迟等情况;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根本,能够为今后月经治疗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天葵的出现虽然决定于先天因素,但也可以经过后天调理降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几率。
如果脾气出现亏虚情况时,就会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并出现月经延迟等症状。
1.2以实为主在清代医学家傅山的《傅青主女科》中写道“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
2021年第39卷第1期2021Vol.39No.1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25多囊卵巢综合征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潘丁玮\孙红”(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目的探讨PCOS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方法搜集查看近5~10年相关的中外文文献资料,总结分析。
结果PCOS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西医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紊乱、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中医发病机理主要与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功能失调有关。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且不同治疗方法各有优点。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以优势互补,既能改善PCOS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内分泌紊乱状态和卵巢的储备功能,又能缩短治疗疗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与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有关的妇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雄激素水平过高、卵巢多囊样改变、胰岛素抵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等症状。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指卵巢产生卵细胞的能力减弱,卵细胞数量减少,发育缓慢,质量下降,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女性生育能力的下降叭其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子宫异常出血、不孕等。
近年来PCOS伴卵巢功能低下的患者越来越多,国内有研究表明PCOS患者中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生率为16.9%叫PCOS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会引起月经不调、不孕,甚至造成卵巢早衰。
因此我们更应该提高对PCOS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视程度。
本文基于当前国内外对PCOS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研究现状,对PCOS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从肾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摘要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估了从肾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多篇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统计分析,旨在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治疗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证据。
结果显示,从肾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在改善卵巢功能、提高生育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一、引言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女性生殖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卵巢功能减退、生育能力降低等。
近年来,中医从肾论治DOR的临床实践日益增多,然而关于其临床疗效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旨在全面评价从肾论治DOR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证据。
二、方法1. 文献检索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收集从肾论治DOR的相关文献。
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
2. 文献筛选与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观察研究,研究对象为DOR患者,干预措施为从肾论治的中医治疗,并报告了相关疗效指标。
排除标准:非随机对照试验、非中文文献、数据不完整等。
3.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提取每篇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设计、干预措施、疗效指标等数据。
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
4. 统计分析使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量及95%置信区间(CI)。
对异质性进行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三、结果1. 文献概述共收集到35篇相关文献,经过筛选,最终纳入2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
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总体较好,符合纳入标准。
2. 临床疗效评价(1)卵巢功能改善:从肾论治DOR在改善卵巢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合并效应量显示治疗组在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等指标上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2)生育能力提高:从肾论治DOR在提高生育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治疗组在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