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畜舍环境的改善和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6.70 MB
- 文档页数:128
家畜环境卫生学简答题2第一章家畜环境与应激1.问答:应激对家畜生产性能及健康有何影响?在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家畜的应激?答:一、应激与疾病1、应激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的出血性溃疡。
2、应激能抑制免疫反应,阻碍抗体形成,从而削弱了对肿瘤的抵抗力,使肿瘤容易发展和转移。
3、高强度的应激会提高鸡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寄生虫等侵袭的抵抗力。
4、导致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及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如猪肺疫、沙门氏菌病等。
二、应激与生产性能1、应激能够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2、应激对家畜繁殖有不良影响一般认为在应激情况下,会导致幼畜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家畜精子和卵子的生成、发育及成熟受阻,从而使家畜的繁殖性能受到影响。
3、应激对母畜泌乳有不良影响4、应激对肉质的影响:环境应激会影响肉品质量,主要导致PSE 肉,以及少数产生DFD 肉。
三、环境应激的预防:1、改善环境条件①避免环境骤变。
②改善环境卫生,防治各种环境污染。
③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
④改善运输条件,避免高温、拥挤、野蛮装卸等运输条件。
⑤避免几种应激因子集中作用机体。
2、选育抗应激品种选育、推广抗应激的家畜品种,淘汰应激敏感家畜。
3、药物的应用4、加强锻炼第二章温热环境一、等热区在畜牧业生产上有何意义?1、为畜牧生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2、为畜舍的热工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3、为动物引种育种提供依据二、为什么说无论气温高低,高湿对于热调节都是不利的?①高温时家畜主要依靠蒸发散热,空气水汽量大,畜体蒸发面水汽压与空气水汽压之差减小,蒸发散热受阻,畜体的散热困难,可以说高湿加剧了高温对畜体的影响。
②低温高湿低温时家畜以非蒸发散热为主,低温时湿度大对家畜极为不利。
在高湿时,家畜的被毛和皮肤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导热系数加大,降低体表的热阻作用,使体内的热量易散失。
三、温度对家畜健康及生产性能有哪些影响?答:1、①温度对生长肥育的影响无论是在寒冷或是炎热的环境中都会导致家畜的生产力下降。
绪论学习目标了解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概念及研究目的,了解环境、环境的分类及其环境对家畜的基本作用。
学习重点家畜环境卫生学的重要性,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家畜的环境 ( animal environment )与家畜生产和生活有关的一切外界因素统称为家畜的环境。
家畜环境的分类化学因素:空气、氧、二氧化碳、有害气体、水,以及土壤的化学成分等;物理因素:温热、光照、噪声、地形、地势、海拔、土壤、牧场和畜舍等;生物学因素:饲料、牧草、有害和有毒植物、媒介虫类和病原体等;群体因素(社会因素):家畜与家畜之间的群体关系,以及人类对家畜所施的饲养、管理、调教和利用。
环境对家畜的作用有利作用:外界环境是家畜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家畜与外界环境经常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家畜依赖外界环境而生长、繁殖和生产各种产品;家畜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可增强体质和提高生产力。
有害作用: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家畜对环境的影响家畜散热的影响:提高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
家畜呼吸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和甲烷含量。
家畜排泄的影响:提高空气的湿度、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的数量。
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科学。
其目的是为家畜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以保证家畜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家畜的利用价值,提高畜牧生产的经济效益。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地位和作用各环节在提高饲料转化率中作用:优良的品种(基因管理gene control) 15%营养均衡的饲粮(营养管理feed control) 49%家畜的健康(疾病管理disease control) 10%家畜的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 control) 26%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理:主要阐述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机能的影响。
控制肉牛场养殖环境肉牛养殖场的环境控制工作-养牛技术要想提高肉牛的育肥效果,获得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除了要选择好品种、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外,还要加强牛场环境的控制工作。
环境的好坏与肉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养殖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介绍控制肉牛场养殖环境肉牛养殖场的环境控制工作。
1、搞好牛场的绿化牛场要搞好绿化工作。
可在牛场的周围种植一些树木,在场区的空地上种植一些青草或者蔬菜等,可以有效改变牛场的自然面貌,减少污染,调控牛场的小气候,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和保持环境的作用。
树木和植物可以吸附场区外的粉尘和病原微生物,可减少尘埃和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净化空气,还可以吸收热辐射,在炎热的夏季可降低牛场的温度,还可以为牛提供乘凉的场所。
另外,搞好牛场的绿化工作,还可以降低噪声,为牛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通常可在牛场的四周种植乔木或者灌木,以设置场办林带;在场区内种植乔木和灌木,可设置场区隔离林带;在场内的主干道两侧进行绿化,可营造运动场遮阳林;另外,在空地上种植蔬菜,不但可绿化环境,还可给场内职工提供食物来源。
2、防止牛场噪声污染噪声是肉牛养殖易忽略的问题,可由场外环境引起的,如飞机、汽车、拖拉机等发出的鸣笛声;场内环境引起的,如料库的料机、风机、喂料机、除粪机等机械产生的;还有牛自身产生的,如哞叫、采食、争斗、走动等。
噪声对牛的影响极大,可使牛的听觉器官发生特异性的病变,还可刺激牛的神经系统,使得食欲减退、惊慌、恐惧,从而影响生产。
通常牛舍的噪声要求在白天不应超过90分贝,在夜间不应超过50分贝,否则会影响肉牛的生产和生活。
如果肉牛长期生活在受噪声污染的环境下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增重速度减慢、繁殖性能下降,还可改变牛的行为,使孕牛易发生流产或早产等。
3、加强空气质量的调节牛场的空气质量对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新鲜的空气可促进牛的新陈代谢,减少疾病的传播。
牛舍内的一些活动,如喂料、打扫、牛采食、运动等难免会造成舍内的粉尘飞扬,如果舍内粉尘过大,易刺激牛的呼吸道,引发疾病,粉尘还是病原菌良好的传染媒介,因此在肉牛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粉尘含量过大。
三农畜养殖环境管理标准操作书第1章畜养殖环境管理概述 (3)1.1 畜养殖环境管理的意义 (3)1.2 畜养殖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3)第2章畜舍设计与规划 (4)2.1 畜舍建筑要求 (4)2.1.1 选址与布局 (4)2.1.2 建筑结构 (4)2.1.3 建筑尺寸 (4)2.2 畜舍内部布局 (4)2.2.1 生活区 (4)2.2.2 生产区 (5)2.2.3 辅助区 (5)2.3 畜舍通风与采光 (5)2.3.1 通风 (5)2.3.2 采光 (5)2.3.3 照明 (5)第3章畜禽饲养密度与布局 (5)3.1 饲养密度的确定 (6)3.1.1 饲养密度的定义 (6)3.1.2 饲养密度的确定原则 (6)3.1.3 饲养密度的具体要求 (6)3.2 畜禽分群饲养 (6)3.2.1 分群原则 (6)3.2.2 分群方法 (6)3.3 畜禽活动空间规划 (6)3.3.1 畜禽舍设计要求 (6)3.3.2 畜禽活动空间规划 (7)第4章畜禽饲养环境控制 (7)4.1 温度控制 (7)4.1.1 温度要求 (7)4.1.2 温度调控措施 (7)4.2 湿度控制 (7)4.2.1 湿度要求 (7)4.2.2 湿度调控措施 (7)4.3 光照控制 (8)4.3.1 光照要求 (8)4.3.2 光照调控措施 (8)4.3.3 特殊情况处理 (8)第5章饲料与饲养管理 (8)5.1 饲料种类与搭配 (8)5.1.1 饲料种类 (8)5.1.2 饲料搭配 (8)5.2 饲料卫生管理 (9)5.2.1 饲料采购与储存 (9)5.2.2 饲料加工与配制 (9)5.2.3 饲料投喂 (9)5.3 饲养制度制定与执行 (9)5.3.1 饲养制度制定 (9)5.3.2 饲养制度执行 (9)第6章疫病防控与环境消毒 (9)6.1 疫苗接种与免疫 (10)6.1.1 疫苗选择与采购 (10)6.1.2 疫苗接种时间与程序 (10)6.1.3 免疫效果监测 (10)6.2 疫病监测与预警 (10)6.2.1 疫病监测 (10)6.2.2 预警体系 (10)6.3 环境消毒与无害化处理 (10)6.3.1 环境消毒 (10)6.3.2 无害化处理 (10)6.3.3 消毒与无害化处理记录 (11)第7章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7.1 畜禽粪便处理 (11)7.1.1 粪便收集与储存 (11)7.1.2 粪便处理 (11)7.2 病死畜禽处理 (11)7.2.1 病死畜禽收集 (11)7.2.2 病死畜禽处理方法 (11)7.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7.3.1 有机肥生产 (11)7.3.2 沼气发电 (12)7.3.3 生物质燃料制备 (12)7.3.4 饲料化利用 (12)7.3.5 生态农业循环 (12)第8章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12)8.1 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12)8.1.1 基本要求 (12)8.1.2 具体标准 (12)8.2 畜产品质量检测 (13)8.2.1 检测方法 (13)8.2.2 检测项目 (13)8.3 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13)8.3.1 追溯体系建立 (13)8.3.2 追溯信息管理 (13)8.3.3 追溯体系应用 (14)第9章畜养殖环境保护与修复 (14)9.1 畜养殖环境污染源识别 (14)9.1.1 污染源分类 (14)9.1.2 污染源识别方法 (14)9.2 畜养殖环境保护措施 (14)9.2.1 养殖场规划与布局 (14)9.2.2 粪污处理与利用 (14)9.2.3 饲料与饲养管理 (14)9.3 生态修复技术 (15)9.3.1 土壤修复 (15)9.3.2 水体修复 (15)9.3.3 气体净化 (15)9.3.4 生态补偿 (15)第10章畜养殖环境管理培训与宣传 (15)10.1 畜养殖环境管理培训 (15)10.1.1 培训目的 (15)10.1.2 培训内容 (15)10.1.3 培训方式 (16)10.1.4 培训对象 (16)10.2 畜养殖环境管理宣传 (16)10.2.1 宣传目的 (16)10.2.2 宣传内容 (16)10.2.3 宣传方式 (16)10.3 畜养殖环境管理交流与合作 (16)10.3.1 交流与合作目的 (16)10.3.2 交流与合作内容 (17)10.3.3 交流与合作方式 (17)第1章畜养殖环境管理概述1.1 畜养殖环境管理的意义畜养殖环境管理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提高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障动物福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