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西师大版(2012)
- 格式:docx
- 大小:23.71 KB
- 文档页数:6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单选题1.水果批发站运来白兰瓜4车,每车320千克,运来白兰瓜()A. 80千克B. 1280千克C. 920千克D. 1208千克2.用竖式计算195×18=( )A. 7100B. 9792C. 3510D. 81003.学校布置场地要用300米彩带,一种彩带每卷62米,买12卷够吗?()A. 能B. 不能4.甲=37×60,乙=370×6,那么()。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不能确定甲、乙谁大5.下面4个数中,恰有一个数是两个相邻整数的乘积,这个数是()A. 5096303B. 5096304C. 5096305D. 5096306二、判断题6.判断对错.7.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判断对错)8.判断对错:5个1240相加的和,等于1240的5倍.9.判断对错.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也有2个0.三、填空题10.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________.11.创新小学有学生697人.(1)图书室的图书已达到平均每个学生21册.图书室一共有________本图书?(2)校园的占地面积达到平均每个学生19平方米.校园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2.最大能填几?498×________<1500 98×________<80013.203×3=________ 121×2=________ 123×20=________14.小东看了6天,每天看105页,他已看了________页。
四、解答题15.一瓶可口可乐能分9杯,7瓶可口可乐可以分几杯?五、综合题16.商店运来54箱苹果汁和46箱橙汁.(1)每箱都是24瓶,这些饮料一共有多少瓶?(2)每箱饮料的价格都是48元,买这些饮料一共要付多少元?(3)如果把这些饮料以每箱55元的价格批发给食品店,该商店可盈利多少元?六、应用题17.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18.某镇修建农民新村安置720户农民,如果每栋楼修4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2户,一共要修多少幢这样的楼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320×4=1280(千克)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每车的质量×车数=运来的总质量,据此解答.2.【答案】C【解析】【解答】解:195×18=3510故答案为:C【分析】多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多位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即可。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中测试题一、填空。
1、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和(),还可以用来()。
2、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少()。
3、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4、比29的4倍少15的数是()。
5、电子计算器一般由()及()、()、()和()等部分构成。
二、判断。
1、a+b=b+c表示的是加法交换律。
()2、一个含有万级的数一定是八位数。
()3、周角只有一条边和一个顶点。
()4、用“万”作单位表示一个数,就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万”字。
()5、加法交换和结合律不能同时使用。
()6、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拼成的角是一定是钝角。
()7、最大的七位数比最小的八位数少1. ()三、选择题。
1、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A、3B、6C、122、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个角。
A、3B、4C、5D、63、()比直角大比平角小。
A、锐角B、钝角C、周角4、用2、5、8这三个数和5个0组成一个读出两个0的八位数,下面三个数中符合条件的是()。
A、20050080B、20508000C、200058005、下面的图形中,()是线段。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30+170= 64万+26万= 720+80= 325+75=600 – 499= 35万+165万= 627 – 304 = 1200 – 800=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27=1002 1500 –()=625()– 450=450 198+()=5253、读、写数。
(1)读出下面各数。
40706000 读作:()364007000 读作:()(2)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零六万四千八百写作:()一千四百零八亿三千万零五十二写作:()(3)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54600≈() 4500030000 ≈()4、计算并验算。
3150+3209= 5204 – 3749 =5、竖式计算。
403×51 = 721×12= 360×60=五、操作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5.相交与平行一、单选题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的角。
A. 180°B. 90°C. 45°D. 135°2.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A. 相交B. 平行C. 不相交就平行3.两条相交直线,若将他们平移,则移动后的直线与原直线构成的图形可能是()。
A. 三角形B. 梯形C. 平行四边形D. 五边形4.两条直线相交有( )个交点.A. 2个B. 1个C. 无数个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直线一定平行。
6.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7.判断对错.长方体相邻的两边互相垂直.8.火眼金睛辨对错.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时,则一定互相垂直.三、填空题9.如果两条直线相距5厘米,说明这两条直线________.10.过直线外一点能画________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11.正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________。
12.在下面的字母中找出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按题中字母顺序填写)E F H K L N Z________中有互相平行的线段;________中有互相垂直的线段.四、解答题13.看街道图,回答问题.(1)在街道图上,互相平行的街道有哪些?(2)在街道图上,互相垂直的街道有哪些?14.过A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应该怎么画呢?五、作图题15.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六、综合题16.下图中,有a、b、C、d、e五条直线。
(1)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互相平行。
(2)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互相垂直;(3)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也互相垂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成90°的角。
【分析】根据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即得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成90°的角。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一、填空题。
(19分)1.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为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人。
2.40×25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205×48的积估计是()。
3.用竖式计算196÷39,把39看作()来试商,444÷74把74看作()来试商。
4.□÷21=35……△中,△最大是(),这时□是()。
5.两个数的差是20,如果被减数增加2,减数减少2,差应该是()。
6.下图中,两块三角板拼成的钝角是()°,拼成的锐角是()°7.甲数÷乙数=14,如果甲数乘10,乙数乘10,那么商是();如果甲数不变,乙数除以10,那么商是()。
8.下图中,线段()和线段()互相平行;线段()和线段()互相垂直;线段()和线段()也互相垂直。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5分)1.一条射线长5厘米。
()2.1520÷50=30……2()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5.小明明天数学测试一定考100分。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如果△+□=○,那么下面的算式中()是正确的。
A.△-○=□B.○-□=△C.○+△=□2.60×□<492,□里最大能填()。
A.7B.8C.9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
A.3B.2C.54.下面各数()最接近58万。
A.584500B.580900C.5798605.如下图,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图形是一个五边形,五边形中有2个钝角,每个钝角是()。
A.45°B.120°C.135°四、计算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一个因数扩大5倍, 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 它们的乘积()。
A.不变B.扩大5倍C.缩小5倍2.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360, 如果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10, 那么积是()。
A.3600B.360C.363.如果4.5×a<4.5÷b(a、b不为0), 那么a和b的大小关系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4.30个275是()。
A.825B.725C.8150D.82505.一个因数扩大10倍, 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数的 , 积()。
A.扩大10倍B.缩小100倍C.不变6.明明为爸爸吸烟的开销算了一笔账, 如果爸爸每天吸一包19元的香烟, 那么他每年吸烟大约要花掉()元。
A.2000B.5000C.7000D.10000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1乘以任何数的积都是任何数, 0乘以任何数的积都是0。
()2.240×25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3.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 积的末尾最少有两个0。
()4.三位数□61与95的积一定是五位数。
()5.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以8, 积也乘以8。
()6.若A×4=360, 则A×40=3600。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1分)1.已知18×21=378, 请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8×210=()18×2100=()9×210=()2.一种练习本, 写10行大约有200个字, 一页有20行, 一页大约有()个字, 写4000个字大约要写()页。
3.电影院有2012个座位, 我们可以说成电影院大约有()个座位。
4.浩浩每分钟步行60米, 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0分钟, 他家离学校有()米, 用的数量关系是()。
5.两数相乘, 一个因数乘6,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应该();一个因数除以9,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应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检测题1、填空。
(1)13054896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3 在()位上,十万位上是()。
(2)6个千万,2个万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3)5304000000里面有()个亿和()个万。
(4)八千五百亿零二万六千三百写作(),最高位是()位,把它省略万位后的尾数约是(),写成以“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5)306094800是由3个(),6个(),9个(),4个()和8 个()组成的,这个数也可以看成是由()个亿,()个万和()个一组成的。
(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7)与“亿”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
(8)小明写了一个大数,这个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读作()。
(9)与100000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和()。
(10)比最小的九位数少1的是(),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七位数的差是()。
11、在○里填上“>”、“<”或“=”4000143 38亿49亿5987463 600000012、若一个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8万,则这个数最大是()。
2、判断。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七位是千万位。
()(2)读6006000时一个零也不读。
()(3)107000502读作十亿七千万五百零二。
()(4)位数多的自然数一定比位数少的自然数大。
()3、选择。
(1)759000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A、759万B、75万C、76万(2)最小的九位数读作()A、一百万B、一千万C、一亿(3)由6个千万、3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
A、60304000B、63004000C、36004000(4)下面各数中,读出两个零的是()A、6060066B、6660006C、60066604、读出横线上的数。
(1)1995年,我国化学纤维的总产量为3529500吨,到2011年,化学纤维的总产量增加到33900700吨。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及答案(共6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附答案)教材过关卷(1单元)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0分)1.写出下列每个数相邻的两个数。
( )、四千六百、( ) ( )、五百九十、( )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 )位是千位,第七位是( )位,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3.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4.3207850009是( )位数,“3”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9”在( )位上,表示( )。
5.找规律,填一填。
38070,38570,( ),395706.最大的六位数是(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7.18K3096≈180万,K中应该填( );51K096≈51万,K中最大填( )。
二、我会选。
(每空3分,共21分)1.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3万,这个数不可能是( )。
A.35004B.26412C.34100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 )。
A.计数单位B.数位C.位数3.“一辆自行车售价619元,大约是600元”,这个近似数是四舍五入到( )位得到的。
A.个B.百C.千4.由7个千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A.70000409B.700000409C.70004095.三百二十亿零八十,写这个数时一共要写( )个0。
A.7 B.8 C.96.下面画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一般成年人有206块骨头。
②一个人的血管总长约是96000000米。
③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④现在是12时整。
近似数:( );精确数:( )。
三、我会辨。
(每题2分,共12分)1.一亿中有10个一千万或100个一百万。
(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只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数学试卷一、直接写出得数。
(6分)1.口算。
370+260=96÷32=410-250=16×15=156×71×0=630÷90=202×6=499+208=0÷321=796÷81≈138÷7≈596÷18≈二、填空题。
(19分)2.10个( )是一百万;( )个一千万是一亿。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01780( )100419059786402( )59720640232万( )3200004.如右图,已知∠1+∠2=130°,∠2是( )。
5.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八亿零二百万人。
手机网民规模达788000000人。
八亿零二百万写作( ),788000000读作( )。
6.两个加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末尾是0,若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这两个加数分别是( )和( )。
7.一个数的12倍是720,这个数的36倍是( )。
8.根据所给的算式填空。
320+150=470745-260=485470-( )=320485+( )=745( )-( )=( )( )-( )=( )9.用0、1、3、5、7这5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使它们的积最大、请你写出乘法算式(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10.在一道在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商是3,余数是2,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79,那么被除数是( )。
三、选择。
(12分)11.250×24的积的末尾有()个0。
A.1B.2C.312.在4和5之间添()个0是四十亿零五。
A.7B.8C.913.在数轴上用表示30200的位置,正确的是()。
A.B.C.D.14.145×39的积比145×29的积多()。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数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1.有一条长32厘米的()A.直线B.线段C.射线2.已知线段AB,C是直线AB上的一点,AB=8cm,BC=4cm,点M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AM 的长为()A.2cm B.4cm C.2cm或6cm D.4cm或6cm3.如图中,有()条射线.A.1 B.2 C.34.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图能画()条线段。
A.1 B.2 C.35.下面使用量角器的方法,正确的是()A.B.C.6.度量一个角,角的一边对着量角器上的180°线,另一边对着45°线。
这个角是()度。
A.35 B.45 C.45或135 D.35或1457.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的角是()A.105°B.75°C.160°D.120°8.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画出一个120°的角,下面四种画法中,画法不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10小题)9.画角时,量角器的要和射线的重合,和重合.10.用三角板画角,如果画一个135°,用+A.90°B.60°C.30°D.45°.11.我的名字叫,度量角的大小离不开我.我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图中∠1是.12.看量角器上的刻度,角的度数是。
13.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和角的顶点重合,和角的一条边重合.14.奇奇在用量角器的外圈刻度量一个角时,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与15°刻度线重合,角的另一边指向150°刻度线,这个角是°.15.小明用量角器量了∠1,∠1是度.16.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17.(如图)绷紧的弓弦可以看作,它有个端点,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可以看作,它有个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问题解决(1)∣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
2. 学习如何通过给定的信息来计算距离和角度。
3.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测量一段路程的长度?如何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角度?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
2. 学生能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距离和角度。
3. 学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路程长度和计算物体间的角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熟练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
难点:学生能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距离和角度,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量角器、幻灯片学具:练习本、笔、量角器、直尺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提问:“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或角度?”2. 讲解例题:幻灯片上展示一些线段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用量角器和直尺来测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教室里的物品,并记录测量结果。
4. 解决问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 “如何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角度?”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
2. 如何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距离和角度。
3. 解决实际问题:测量路程长度,计算物体间的角度。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课本上的线段和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2. 计算学校到家的距离,并画出路线图。
答案:1. 课本上的线段和角的大小。
2. 学校到家的距离,以及路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测量线段和角的大小?2. 学生是否能通过给定的信息计算距离和角度?3. 学生是否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展延伸: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测量地图上的距离和角度。
2. 让学生探索其他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卷尺、测距仪等。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2、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两个0,那么乘积的末尾至少有()个。
3、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
4、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6,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
5、两个数相乘的积是42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10,那么积是()。
6、两个因数的积是25,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
7、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积是()。
8、已知A×B=500,如果A×3,则积是();如果B除以5,则积是()。
9、一加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900千米,可以写作()。
10、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
11、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6小时行驶()千米。
12、一个篮球的单价是120元,买60个,一共需要()元。
13、小明买3支钢笔用了24元,买同样的18支钢笔需要()元。
14、根据62×16=992,直接写下面各题的积。
62×160=()620×1600=()992÷16=()620×()=9920
15、在○里填上“>”、“<”或“=”。
180×160×6 47×470×10
二、选择题。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10倍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
B、3
C、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4、正方形的边长扩大6倍,它的面积()。
A、扩大6倍
B、扩大12倍
C、扩大36倍
5、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分,小东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0千米/时,()的速度
快。
A、小明
B、小东
C、一样快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4×3= 20×45= 60×90= 8×105= 50×70 =
18×5= 250×4= 500×5= 300×9= 125×8=
2、估算。
603×21≈399×42≈402×18≈49×101≈
3、竖式计算。
123×27= 504×32= 407×35 =
60×780= 930×22= 450×90=
五、解决问题。
1、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1分钟要浪费542克水,半小时要浪费多少水?
2、为促销,商场果奶买5盒送1 盒,每盒牛奶6元钱,如果一次性买5盒,每盒便宜多
少钱?
3、星期天小明一家坐车去郊游,去时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
小时。
(1)从小明家到郊游地有多远?
(2)返回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从甲地到乙地有45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7
小时能到达乙地吗?
5、思雨花屋一部分花的价格和九月份卖出的盆数如下表:
(1)每种花各卖了多少元?
(2)一共收入了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
1、99900,
2、4个,
3、16×3,2个0,
4、扩大6倍,
5、42;
6、25,
7、扩大100倍,
8、扩大3倍,缩小5倍;
9、900千米/时
10、60千米/时,11、960,12、7200元,13、144,15、9920,
992000,62,16;15、<,=;
二、选择题。
B,C,C,C,B,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02,900,5400,840,3500,90,1000,2500,2700,1000,
2、估算。
12000,16000,8000,5000;
3、竖式计算。
3321,16128,14245,46800,20460,40500,
五、解决问题。
1、542×30=16260(克)答:半小时要浪费16260克水。
2、6 - 6×5÷(5+1)=1(元)答:每盒便宜1元钱。
3、(1)60×3=180(千米)答:小明家到郊游地180千米。
(2)180÷2=90(千米)答:返回时每小时行90千米。
4、180÷3×7=420(千米)420千米<450千米答:7小时不能到达乙地。
5、(1)14 ×245=3430(元)23×102=2346(元)18×160= 2880(元)
答:菊花卖了3430元,月季卖了2346元,剑兰卖了2880元。
(2)3430+2346+2880=8656(元)答:一共收入8656元。
(3)菊花比剑兰多卖了多少元?3430 - 2880= 550(元)答:菊花比剑兰多卖了5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