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走月亮1学案说课【3套】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优秀教案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优秀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识字,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识记理解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一、导入新课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一)识字1.自主识字。
①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课文,利用课后拼音认识生字并注音,标出文章段落序号,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
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2、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构思、激发思维1、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3、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
4、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
5、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
(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路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
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2、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3、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4、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
(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三、自主表现、穿插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
2、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
3、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
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
(大胆实践,将独特思维转化成美术作品。
)四、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用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反思+说课稿一、教学内容《走月亮》选自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节《自然奇观》中的第二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与阿妈在云南边疆的月光下散步为主线,描绘了村寨、溪水、石拱桥等自然景观,以及动物们的夜行生活,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及多音字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体会作者描绘的自然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与阿妈间的亲情,激发学生对自然、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描绘自然景物的句子。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月光下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字词解释。
3. 讲解生字词: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讲解生字词,并进行板书。
4. 朗读课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描绘的自然景色,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6.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次与家人一起欣赏月光的经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2. 生字词:边疆、村寨、溪水、石拱桥、夜行、亲情等。
3. 作者情感:与阿妈的亲情、对自然的热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描写,抄写下来并解释喜欢的原因。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写一段关于月光下的景色的描述。
2. 答案:(1)例:我喜欢“月光洒在小溪上,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这句话,因为它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小溪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走月亮》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四单元《走月亮》。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自然美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分析月亮的形态、颜色及动态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月亮的描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体会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学习月亮的描绘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及对亲情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态、颜色,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同时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精讲课文:分析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月亮的描绘,体会其动态变化。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描绘月亮,并进行随堂练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月亮的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走月亮》2. 重点内容:a. 生字词b. 月亮的描绘方法c. 作者与母亲间的亲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晚的月亮,写一篇描绘月亮的短文。
2. 答案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描绘方法,注意月亮的形态、颜色和动态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诗句,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月亮的描绘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
一、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走月亮》的内容和意义;
•学习体验诗歌的韵律之美;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走月亮》的含义;
•正确朗读诗歌,体会韵律。
3.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融入自己的情感,读懂诗歌背后的内涵。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放映插图,让学生猜测画面中人物正在做什么,引入《走月亮》课文。
2. 学习课文
1)学生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和解析诗歌中难懂的词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课文解析
1)让学生画面插画,理解诗歌; 2)分组讨论诗中的比喻和象征,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 3)教师复述学生表达的精彩观点,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4. 诗歌朗读
1)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2)学生齐读,体验诗歌的韵律;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背后的情感。
5. 情感抒发
学生自由写下对诗歌的感想,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6. 小结
教师重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走月亮》诗歌的理解。
三、作业
作业:写一篇读后感,包括对诗歌《走月亮》的理解和个人感想。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象征和比喻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走月亮》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走月亮》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语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课文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于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语言欣赏和情感体验的机会。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简单的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表达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感受课文的情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课文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提升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和情感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感受课文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美丽的夜晚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字词。
3.讲解: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解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4.品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体验课文中描绘的美丽夜晚。
5.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课文的主题和重点内容为中心,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图片,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案第【1】篇〗教材解析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
全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四年级学生接触抒情散文的机会很少,课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和散文的有关知识,再力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设情境,促进感悟。
这样学生不仅能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还可以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学习本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能力,激起阅读的欲望,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哪儿美,怎么美”。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品味语言,体会月色下的静谧、祥和以及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意境。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过程与方法】1.指导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2.阅读和想象画面、品味语言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描绘的画面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难点1.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2.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月亮船》的歌曲。
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2课时第一课时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主要内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新课导入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诵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走月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走月亮》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写,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这篇课文描述了作者在一个月夜下的漫步,通过对月光、小径、花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和谐、美好的意境。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知。
但针对本文中的生僻字、重点词句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月光下的美景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课文所描绘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描绘的月夜美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想象力;学会通过景物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描绘的月夜美景。
2.难点:体会作者在描绘月夜美景中所表达的情感,学会通过景物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月夜的美景;2.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夜美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喜爱,引出课文。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月夜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3.讲解生字词: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美景的。
5.品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描绘月夜美景中所表达的情感。
6.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月夜美景的感受,学会通过景物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
《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
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我”和阿妈在云南洱海边的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和所想,课文以“走”为线索,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活动的举例几个板块进行这节课的说课。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一)教学目标:(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文字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
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二)制定此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考量:1.基于文体在年段目标中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此学段的学生,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基于单元编排体系的考量梳理全套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形成目标序列,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定位更加精准。
课后习题和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为如何想象与表达做出了具体指导。
3.基于学情的思考学生对“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不陌生,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之前学到的阅读或表达方法。
这是用好统编教材的重要法宝。
基于以上几点考量,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并明确把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说课稿第【1】篇〗说课稿1说教材《走月亮》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2说学情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语文学习,他们已有了初步的阅读基础,但品味语言和体验情感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学生对月亮比较熟悉,但却不了解“走月亮”这一风俗,在阅读课文时,可能因为没有生活积累而较难深入理解。
这一时期正是他们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可以培养其想象力。
3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关心家人的情感,体会浓浓的亲情。
4说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走月亮的意境,品味语言、感悟情感。
5说教法一、读与想象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引领学生通过文字向画面,抓住词语理解文章。
解决教学重点。
二、读与品味语言结合法词语的理解仍是四年级教学的重点,文本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
6说学法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7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教学开始设计以下导语: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的乡村景色美丽极了,真是令人陶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月下的美好意境及我与阿妈之间的亲情。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月光下的美景,体会文中月下的美好意境及我与阿妈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
教学难点:
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学法:读思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关于月亮的民间传说、月球的知识等。
今天我们一起谈谈对月亮产生过的奇妙想法,发生过的和月亮有关的故事好不好?
2.板书课题:走月亮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
说一说月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全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生字词:
1.分段指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小组合作,进行自学。
3.汇报交流, 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4.理解文中重点词语,互相交流。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2.认读生字词。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3.品读句子,体会意境。
4.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情景,理解作者的感受。
5.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情感体验,谈感受:
1.小组合作交流:你有没有欣赏过美丽的夜景?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刻?
2.全班交流。
四、巩固拓展:
1.朗读全文,回顾内容。
2.练习背诵课文。
3.写写自己的感受和亲情故事。
五、小结,布置作业:
1.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完成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走月亮
走过:溪边路旁果园田埂桥头
看到:山书花草星星闪烁
我和阿妈美好的月夜浓浓的亲情听到:秋虫唱鸟拍翅膀水声汩汩鱼儿出水
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种菜豆
七、课后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色,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3.会认“淘、洼”等10个生字。
理解“风俗、闪烁”等词语。
【课前预习】:
相关知识: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
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走月亮: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
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
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吴地:指江苏、浙江、安徽省的某些区域。
【教材助读】:
1、通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勾画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背一背。
4、思考:“走月亮”是什么意思?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习自测】:
1、完成达标上的第一二题。
2、根据要求写句子:
(1)、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
————————————————————————————————
(2)比喻句:
—————————————————————————————————
(3)拟人句:
—————————————————————————————————
(4)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
3、照样子写词语:
沉甸甸:
————————————————
闪闪烁烁:
————————————————
4、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一:
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探究二: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
—————————————————————————————————探究三:
为什么课文里反复说到:我和阿玛走月亮?
【当堂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ào mǎn wèi
()亮()意气()
yùn zài wēn nuǎn bào
()()()()怀()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 的月亮( ) 的夜晚
( ) 的月亮( ) 的夜晚
三、选词填空。
明亮柔和
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铺满洒满
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运载搬运
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许多新鲜的花瓣。
【课外拓展】:
1、搜集有关月亮的诗歌。
2、请你也拉上爸爸妈妈到月光下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体味秋天的气息,体会秋天的美好。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