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野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 格式:pdf
- 大小:56.28 KB
- 文档页数:3
体育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在当今社会,体育行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与机遇相伴而生的是各种挑战,包括商业化、治理问题以及人才培养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体育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商业化与市场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与体育活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体育成为一个令人兴奋且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领域。
体育产业不仅包括职业体育联赛、赛事组织和俱乐部管理,还涉及到体育用品、体育媒体、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
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中,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商机。
二、体育品牌建设体育品牌的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策略。
更多的公司开始将体育营销作为品牌传播的一部分。
通过赞助体育赛事、运动员或者体育场馆,企业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体育品牌建设也需要企业注重品质和道德,以避免违背体育精神的行为。
三、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为体育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和项目跨越国界,这为球员、教练和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竞争加剧和文化差异等问题。
领导者们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灵活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四、治理问题体育行业在治理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腐败和赛事操纵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的信誉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组织需要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确保赛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此外,治理问题还包括职业体育选手药物滥用、暴力事件等方面,这些问题需要以严谨的态度予以解决。
五、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体育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越来越大。
体育管理人才、运动员和教练等专业人才的稀缺性,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同时,技术创新对于提高运动员和观众的体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体育行业在机遇与挑战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商业化与市场机遇使体育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各种体育品牌的建设和全球化的发展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健康中国”背景下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中国体育事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大背景下,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合发展成为了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将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本文将从当前形势出发,探讨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的意义、目标、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形势分析1.1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和具体路径。
这一战略的提出,将健康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全方位、全时空的健康促进格局。
1.2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社会体育普及率不高,部分地区和人群参与度低,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校体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高水平教练员、运动设施不足等。
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合,推动两者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1.3 建议搭建联合发展新平台二、搭建新平台的意义2.1 促进全民健身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将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
通过社会体育资源的下沉到学校,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2.2 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合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和更专业的指导帮助,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3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3.1 实现资源共享搭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合发展新平台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资源共享。
社会体育机构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设施,学校具有大量的学生和教师资源,两者的联合将带来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展望我国体育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从全民健身到竞技体育,从体育用品制造到体育营销,我国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和发展。
首先,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还比较依赖政府财政的支持。
虽然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行全民健身政策,但是在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运营方面,仍然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补贴和支持。
这导致了产业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形成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
其次,我国的体育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主要以竞技体育为主导,其他领域如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娱乐等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这导致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有些领域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此外,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水平也需要提高。
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体育产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展望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市场的规模将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体育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体育产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
其次,加强对体育产业的规范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导产业发展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变。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水平提高,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
总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通过加强政府支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人才培养,我国的体育产业将迎来更加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体育行业的不足与进步方向分析讨论一、体育行业的不足近年来,体育行业在中国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体育行业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也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
首先,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中国在奥运会等大型赛事上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场馆建设,但在基层和县级市场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许多地方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运动场馆和训练设施,限制了各类比赛和活动的举办,也制约了人民群众进行日常锻炼和参与竞技活动。
其次,青少年体育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现如今新一代经历了城市化进程和教育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度相较于过去更高。
然而,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对于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习惯以及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整体青少年体质偏低。
另外,职业道德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体育明星和教练员涉嫌违纪违法行为,给行业形象带来消极影响。
缺乏职业道德的精神和道德观念是职业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顽疾之一。
此外,运动项目单一化也是导致体育行业发展不足的因素之一。
尤其是足球、篮球等传统项目得到更多关注,其他项目的普及推广力度相对较小。
这造成了人们对于体育发展认知局限性较高,并且限制了人民群众参与到更多元化、全面发展的体育活动中。
二、进步方向分析讨论鉴于体育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之处,发展方向和解决办法也浮出水面。
以下将从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青少年体育普及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应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体育产业,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
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奖励机制和评价指标,对于在体育行业中取得突出成绩和贡献的个人、团队予以适当激励。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注重合理布局。
鼓励城市和地区开展全民健身工程,提供便利条件促进人民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与可行性建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
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国队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国家的竞技体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
一、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成绩出色:中国在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上屡屡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在体操、游泳、射击等项目上表现突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2. 基础薄弱:与国外先进体育强国相比,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乡村和偏远地区,普及程度远远不够。
3. 体育产业发展不足:相对于体育的巨大市场需求,我国的体育产业链仍相对薄弱,整体发展速度不够快,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4. 体育精神不足: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与竞技体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整体的体育精神仍需进一步培养。
基于以上对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将提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二、可行性建议1. 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们需要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要加强体育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全民体育参与率。
同时要加强学校、社区和单位的运动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运动场所,为人民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
2. 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
同时鼓励体育人才向各个领域发展,提高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
3. 发展体育产业,扩大体育消费市场我们需要发展体育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体育产业链的建设,扩大体育消费市场。
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困难
1. 国家政策的支持。
随着我国物质条件的逐步改善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社会体育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政策的扶持对于我国的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 社会需求的增长。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身体锻炼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体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同时市场也日益扩大。
3. 科技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运动器材和运动方式也不断改进,这些先进的技术成果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困难:
1. 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些地区的发展水平落后,产生资源匮乏、设备陈旧等问题。
2. 人才短缺。
在社会体育领域,运动员、教练员、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数量依然不足,这对于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
3. 基础设施不足。
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一些城市社会体育基础设施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同时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
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一、体育产业现状体育产业是指将体育运动作为核心的一种生产型产业体系。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中国的体育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中国,当前的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足球、篮球等大众性项目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他项目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形成了一定的“单打独斗”现象。
2. 体育业态单一体育业态单一也是当前的现实问题。
除了传统的体育赛事,国内的体育营销、体育娱乐等体育业态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也较低。
3. 专业化程度不高与国外成熟的体育产业相比,中国的体育产业专业化程度不够高,赛事组织、场馆运营等职业化、国际化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二、机遇与挑战尽管存在着上述问题,但中国的体育产业仍然具有发展的机遇。
1. 场馆建设2022年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的举办将带动国内场馆建设的发展。
多项新场馆的建设将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
2.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国内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 消费升级近年来,中国的消费升级呈现出趋势,体育消费也在逐步升级。
体育健身、运动旅游等新业态的兴起,为中国体育产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三、发展策略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 加强人才培养体育人才的培养是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
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组织行业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2. 提高职业化水平提高场馆运营、赛事组织等行业专业水平,培养国内优秀的体育管理和组织人才,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
3. 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很好地结合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和运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将健康生活模式和体育产业相结合,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国内体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国内体育发展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体育市场和潜力。
近年来,国内体育产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以下是国内体育发展的现状:1.金融支持:政府大力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2.赛事举办:中国承办了多届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如北京奥运会、亚洲运动会等,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提高了中国在全球体育舞台上的形象和影响力。
3.足球发展: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体育项目之一,中国政府提出了发展足球的长期计划。
建设足球场馆、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和引进外籍教练等举措帮助中国足球向前迈进。
4.体育产业链发展:体育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体育赛事、体育训练、体育器材生产和销售、体育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这一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工作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5.健身热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健身行业迅速崛起,健身房、瑜伽馆、健身器材销售等业态蓬勃发展,带动了体育消费的增长。
国内体育发展未来趋势1.足球发展:中国政府强调发展足球,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足球事业的支持和投入,促进足球人才培养和俱乐部建设。
中国在2026年或2030年申办世界杯的计划必将促进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和足球文化的传播。
2.体育科技创新:体育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在体育训练、观赛体验、运动健康等方面的应用将成为发展重点。
3.互联网+体育: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体育的模式将得到深入应用。
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在线观看比赛、参与体育彩票、购买体育产品等,推动体育产业更加智能化和细分化。
4.体育旅游:体育旅游将成为未来的一个热门方向。
通过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打造体育主题公园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中国参与体育活动和体验体育文化,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5.健康管理: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健康管理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第34卷第12期2018年1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Vol.34No.12Dec.2018收稿日期:2017-10-23;修回日期:2017-11-01;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社会发展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8ZC041M )作者简介:张丽军(1990—),男,山西汾阳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田径等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翟波宇(1967—),男,辽宁桓仁人,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健康中国视野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困境与机遇张丽军,翟波宇(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健康中国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近现代我国杰出人物的体育思想理念,发现这些体育发展思想、理念与当时时代都有着高度的契合.不同时代都有与之契合的体育思想理念推动、指导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当今中国体育发展现状与时代背景下,“健康中国2030”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是非常大的机遇,把握机遇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中国体育;发展;困境;机遇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8)12-0091-03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至此“健康”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普及健康生活成为当下热门话题[1].《纲要》明确将健康放在首位,并明确健康在各个阶段的重要地位.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扬帆起航,如何全面健康的发展,如何避免走弯路,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多维度诊脉中国体育.分析近现代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思想理念,正视问题,借“健康中国2030”的东风,有态度、有内涵、有信心挽起袖子大力发展我国体育事业.1“健康中国2030”“健康中国2030”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主体是中国,健康2030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目标.定义为目标说明我国还远未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正式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健康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将健康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对于指导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一味极大的“兴奋剂”“醒酒汤”.我国体育发展与“健康中国2030”就是一个整体,体育发展就像一个人的四肢,而“健康中国2030”就像一个人.如果体育得不到健康全面发展,“健康中国2030”就像一个残疾人不完整也不健全.如果体育发展不契合“健康中国2030”,不合理借力、不服务“健康中国2030”就像一个人的四肢不受一个人的控制,虽然看似完整其实毫无存在意义,“健康中国2030”是一种发展理念,中国体育的发展理念必须积极融入“健康中国2030”并与之契合,服务于全民健康事业.2近现代杰出人物的体育思想理念与时代契合2.1蔡元培体育思想理念与时代契合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理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体育思想理念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2],其积极推广体育,提倡人人参与运动,强调三育并重,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军国民体育,运动强健体魄,振作精神.蔡元培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的年代,经历了愚昧、剥削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犯我中华,民族兴亡时刻各种社会制度变迁与思想文化的冲突.蔡元培提倡人们锻炼起来,坚持体育运动,以体强国,增强人们健康[3].蔡元培的体育思想理念将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体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2陶行知体育思想理念与时代契合陶行知(1891-1946),字文溶,安徽省徽州歙县人.陶行知的体育思想理念提出了“三育并重、健康第一”;体育与卫生相29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结合;体育与军事相结合;体育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4].陶行知所处的年代正是人民生活贫苦、社会腐败、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签署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陶行知倡导将体育发展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倡导体育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体育活动应该承担一部分改变社会的责任.倡导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与健康第一,人们应该坚持体育锻炼,抵抗疾病,人人身体更加健康.倡导把学校体育课与军事项目相结合,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健康,保卫国家.陶行知提倡的体育思想理念与当时时代的人们生活,针对社会学校体育教育欠缺的问题,提出了非常有实践意义的学校体育运动,体育活动以改造社会为目的,对现代学校体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3毛泽东体育思想理念与时代契合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毛泽东一生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指出学校体育运动应该与军事训练相结合[5],提出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让人们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增强人们体质,改善人们体质.身体好才能把工作干好,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其在抗日年代领导中华儿女坚持民族独立,以体强身保卫祖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体育发展百废待兴,以兴趣、娱乐、休闲、健身、健康为理念的体育活动还未深入人心.毛泽东的体育思想理念提升了人们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对于新中国当时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2.4邓小平体育思想理念与时代契合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体育思想,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新的体育思想理念,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邓小平的体育思想非常重视群众体育的普及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强调体育运动功能的多样性.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国正处于积极改革开放的年代,虽然中国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当时中国的体育发展还非常落后,在体育世界中的竞争力较弱.邓小平的体育思想理念重视打好群众体育的基础,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把好学校体育发展关.邓小平指出,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自觉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强调体育强身、冶情养性、锻炼意志、切磋技艺、增进友谊、维护世界和平的多功能性[6].邓小平体育思想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跨越式的意义.3健康中国视野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宏观审视3.1中国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3.1.1体育锻炼时间错位由于受传统文化与当下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体育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体育向来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科目,小学、中学体育课被严重挤占.体育本来应该从小坚持,强身健体,保持好健康的身心才能投身于其他的事业中去.而现今中国人们正处于“透支”身体状态,青少年正在处于体育锻炼的黄金期,体育锻炼时间却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恰恰只有在这个时期让青少年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才能让其真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7].中国青少年体质调查连续下降,锻炼时间错位是诱因之一.3.1.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畸形发展由于竞技体育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我国部分体育管理者认为多拿几块金牌体育运动就发展了,严重忽视了群众体育具有的现实意义,群众体育更是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支持.而竞技体育的发展也非常不协调,虽然中国体育连续在奥运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认真分析的话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极其不协调的[8],体育项目人才出现严重断层,优势项目明显,弱势项目也非常明显,中国现在是体育大国但依然不是体育强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畸形发展严重影响了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3.1.3体育运动重体轻育体育运动本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入,竞技为深入,有一二项自己擅长的体育运动,自己愿意坚持下去.中国体育运动员一贯被认为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学习差的才去从事体育运动.竞技体育的运动者在坚持竞技体育的同时也应该坚持学习,让自己变成一个“杂家”.如果中国竞技体育依然只是一万个运动员才能出一个能拿金牌的所谓成功的人才,剩下的99.99%都无法很好地融入体育外的生活,这样获得的金牌代价太重了.体育运动应该协调人的全面发展,运动员更应该全面发展.3.2“健康中国2030”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契机3.2.1体育运动将深受关注“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将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于体育锻炼深刻意义的认识,认识决定行动.现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生活意义的提高,都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开展.体育运动慢慢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将会认识到体育运动的真意,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简单功能,而且会加速、完善我国群众体育运动,人们将乐于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其快乐运动、快乐生活、强健身心、提高素质、掌握技能、增进友谊等方面发挥其多功能性上深受关注[9].3.2.2经济腾飞中国体育发展正当时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经济在过去取得了腾飞式的发展而且后劲十足,国家经济有保障,才能加大体育产业的投入,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才有促进体育产业的根本性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为中国体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2.3国家开放程度决定中国体育发展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其接受外界信息的强弱,也决定了其融合发展程度,包括体育思想与文化.我国现在正处于世界发展开放的前沿,各种体育思想理念与文化融合,互相取长补短.NBA 、欧洲杯这样的外国高水平比赛慢慢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日常人们体育锻炼的热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体育发展借鉴外国先进的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运动训练技术、运动理念与学校体育的管理方式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3.2.4国家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中国体育的发展一个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关乎着这个国家体育事业能否发生实质性、跨越式发展.“健康中国2030”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说明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体育发展的投入,国家将一步强化、落实体育发展,并将体育事业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我国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将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也是我国体育发展腾飞的基石.4“健康中国2030”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展望“健康中国2030”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10],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以建设全民共享为路径,以全民健康为根本目标[11].(1)“健康中国2030”说明我国正在走一条“自主发展”的体育道路,健康优先、健康锻炼、健康教育、快乐运动、全民终身运动进一步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2)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体育运动不应该成为特定人群、特定方式、特定类别的运动,“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将进一步强化这一理念,发展人的个性,以自主个体能动性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以身心健康为衡量标准;未来的体育运动应以完善人的身心健康为根本目标,真正让体育运动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4)立足本土化,融合国际化,面向未来;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必须与世界融合,中国体育的发展也必须坚持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融合外国优势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健康发展,不能走闭门造车、自夸自建的道路.中国体育的发展应该立足高远,助力健康中国,积极融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5)“健康中国2030”应该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新起点,“健康中国2030”对于中国竞技体育、休闲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的发展都是极大的机遇,中国体育的健康全面发展是“健康中国2030”能否实现的基础,中国体育健康全面的发展,实现健康中国、全民健康也是大势所趋.在“健康中国2030”的契机下,中国体育发展正当时.参考文献:[1]郭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路径[J ].健康研究,2016(06):601-604.[2]罗时铭,苏肖晴.蔡元培体育思想研究[J ].体育学刊,2008(07):28-32.[3]杨辉.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想改造学生身体的实践[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121-128.[4]翟帅.陶行知体育观的形成及其时代特征[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74-79.[5]周建辉.论毛泽东体育教育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06):59-62.[6]杨力翔.邓小平体育运动思想初探[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04):22-27.[7]王平.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制定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思路[J ].社科纵横,2007(10):160-161.[8]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2006.[9]张丽军.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公共设施健身功能的衍生———以共享单车为例[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04):44-47.[10]蔡浩刚.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功能及发展路径探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3):122-126.[1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A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国中医药治未病养生康复学术交流大会暨期刊图书编辑与信息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论文选集[C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2016:17.[责任编辑:徐明忠]39第12期张丽军:健康中国视野下中国体育发展的困境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