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阻塞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伴有泪总管狭窄的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作者:罗晓文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11期【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总管狭窄;手术治疗;硅胶管;甲基纤维素中图分类号 R246.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1-0127-01慢性泪囊炎是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
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的泪囊炎长期反复发作,常引起上行感染,造成泪总管黏膜炎性水肿,甚至导致瘢痕形成。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泪囊端泪总管狭窄的现象,严重者会造成永久性阻塞,加重了泪囊形成脓肿[1]。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泪囊鼻腔吻合术和泪道置管术,均不能达到预期的明显效果。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对伴有泪总管狭窄的慢性泪囊炎26例患者采取泪囊鼻腔吻合术,并在手术过程中采用泪道探通方法,联合使用丝裂霉素C,术中留置硅胶管,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证实此方法的远期效果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伴有泪总管狭窄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6例(26眼),女21例(21眼),男5例(5眼),年龄32~66岁,平均43.62岁,病程1~5年。
26例患者眼睛均存在溢脓、溢泪的现象,有反复发作病史。
术前对泪囊区压迫,脓液返流现象不明显,冲洗泪道可见少量的脓性分泌物。
通过对泪道探通和X线碘油造影,确诊为泪总管狭窄,B超结果显示泪囊区有囊肿现象。
患者在术前均未出现鼻腔占位病变。
1.2 手术方法(1)在手术前使用混有1%丁卡因和1%肾上腺素注射液的纱条填塞于患者的中鼻道。
(2)采取皮下浸润麻醉,麻醉剂为2%利多卡因与1%肾上腺素的混合注射液[2]。
(3)切口在内眦鼻距离上方5 mm处,向下沿皮肤褶皱切开,切口在15~20 mm之间,钝性分离直至皮下组织清晰的暴露出内眦韧带。
(4)在泪前嵴内侧切开骨膜2~3 mm,钝性分离至暴露出泪囊窝和泪后嵴,上方清晰的暴露出泪囊的顶部,下方处于鼻泪管开口处。
腰麻管插入鼻泪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22例疗效观察摘要】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之一,以溢泪,眼内脓性分泌物或粘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一般的治疗方法有泪囊鼻腔吻合术和泪道激光术,但前者手术繁锁,术后眼部有手术瘢痕,后者购置仪器昂贵限制手术开展,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10年2月行腰麻管插入鼻泪管内治疗慢性泪囊炎22例,方法简单快捷,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关键词】腰麻管插入鼻泪管术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1 临床资料1.1 手术对象凡有溢泪,压迫泪囊有粘液分泌物溢出,冲洗泪道自上泪点返流,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或者单纯鼻泪管阻塞患者均适合腰麻管插入鼻泪管方法治疗。
本组22例:18例泪囊炎患者,其中男性6例年龄在22岁至70岁之间,女性12例,年龄在25岁至62岁之间.单纯鼻泪管阻塞患者4例.年龄在25岁至65岁,病史最短3月,最长8年。
1.2 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术前检查上下泪道情况,每天冲洗泪道,连续三天。
手术时准备(1)腰麻管一根(外经1mm内经0.64mm),要求腰麻管头端为盲端光滑并有一小孔,自制5号球后针头一根,(将五号针头的针尖磨平),变凸,置入腰麻管内,到达腰麻管的头端。
术中备用。
(2)泪点扩张器一根,操作步骤:(1)常规患眼消毒,(2)患眼局部点倍譳喜表面麻醉。
(3)下泪点扩张,将锥行泪点扩张器插入下泪点,向内眦部倾斜进入1-2mm后取出锥形泪小点扩张器。
(4)将术前备用的腰麻管插入泪小点1-2毫米后变为水平方向插入泪小管,然后把5号针炳上转90度插入鼻泪管,(5)自五号针头注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毫克,确定鼻泪道通畅,(5)拔出腰麻管内的5号针头,将腰麻管留出下泪小点约4-5毫米,用胶布固定在下睑并遮盖导管,术后处理:术后每日生理盐水冲洗一次,并注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三天冲洗一次上泪小点,检查泪道是否通畅,腰麻管保留两周后拔出,拔管后每周冲洗一次泪道,持续一月,泪道通畅停止冲洗泪道。
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
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祝华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20)014
【摘要】目的:探讨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45例临床采用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同时合并上泪道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
结果术后1周~6个月冲洗泪道通畅率100%。
术后2年随访复查判定:治愈43例,无效2例,治愈率达95.6%。
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024-2025)
【作者】祝华
【作者单位】垫江县中医院,重庆垫江 408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在慢性泪囊炎合并泪管阻塞中的应用 [J], 黄鹤龄
2.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及合并症 [J], 陈冰;张珊瑚
3.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 [J], 孙熠;曹
虹;张文俊
4.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 [J], 陈冬斌;许超;廖文勇
5.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 [J], 方传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泪囊慢性泪囊炎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报告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是农村常见病,药物治疗无效。
由于长期炎症刺激、不适当或过多的擦管,引起泪囊腔变小、肉芽组织增生、瘢痕挛缩,从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术后效果。
我们对该类患者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通过我院医生行泪囊冲洗或泪道碘油造影确诊48例56眼为泪囊腔极小或粘连、闭塞。
其中男性患者17例19眼,女性患者31例37眼。
年龄最长者70岁,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42岁。
溢泪时间最长者40余年,最短3年余。
全部病例鼻腔情况良好。
1.2 方法(1)术前准备、麻醉、切口及分离骨膜暴露泪囊窝与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相同。
(2)造骨孔:于泪囊窝处做1.2CM×1.6CM大小矩形骨孔,上缘要暴露内眦韧带下中部,下缘至鼻泪管入口处,若遇筛泡前移一并咬除。
(3)制作泪囊瓣:用泪道冲洗针自下泪点探入进入泪囊且把囊壁顶起,用15号尖刀片自顶起点做纵行切开泪囊内侧壁,使切口与骨孔等长,不留死腔。
并切开泪囊使成“工”形,形成前后两瓣,对泪囊内的瘢痕、肉芽组织一并清除,此时可见泪总管开口处伪膜覆盖,需去除伪膜直至暴露光滑的粘膜环,使探针进出泪总管时无阻力。
若不慎打开眶隔,一定要用5-0缝线间断缝合,以免眶隔内脂肪脱出,影响术后效果。
(4)制作鼻粘膜瓣:根据泪囊前瓣的大小,决定鼻粘膜前瓣的切口,过小的泪囊前瓣用鼻粘膜前瓣替代而使前瓣吻合无张力。
对后瓣确实无法吻合时,则不缝合而做压平。
自术侧鼻腔内引入一无菌凡士林纱条压迫后瓣,形成通道支撑。
(5)缝合前瓣吻合口:用5-0缝线将泪囊前瓣与鼻粘膜前瓣间断缝合2针,上针固定在内眦韧带上,下针固定在相应的轮匝肌上,使前瓣悬吊。
间断缝合肌层及皮肤。
术后全身用抗生素3~5天,48小时拆除鼻腔凡士林纱条,做泪道冲洗,鼻腔滴呋嘛滴鼻剂3天,5天拆除皮肤缝线,并冲洗泪道,以后每周冲洗一次,连续四次,术眼点抗生素眼药水2周。
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阻塞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阻塞插管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鼻黏膜及泪囊“I”字型切口均改为前瓣大,不留后瓣,泪囊内引流物由凡士林纱条改为山东福瑞达公司生产的泪道引流管。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泪溢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无返流现象发生。
结论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阻塞的治疗是目前泪道疾病中最复杂治疗。
用上述方法增加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手术难度、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易于接受。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bined dacryocystorhinostomy intubation of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 Nasal mucosa and lacrimal sac “I” shaped incisions were replaced before the valve,it was not left flap,lacrimal drainage within the property by the Vaseline to Shandong Freda produced lacrimal drainage.Results All patients epiphora symptom disappeared,and lacrimal irrigation,no reflux phenomenon.Conclusion Chronic dacryocystitis with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acrimal duct diseases is the most complex e of such methods to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operation,simplifying the surgical procedure,reducing operative time,more acceptable to patients.
【Key words】Chronic dacryocystitis; Dacryocystorhinostomy; Canaliculus obstruction; Lacrimal duct intubation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1]。
但临床上很多患者合并泪小管阻塞,虽然我们通过泪囊鼻腔吻合术可以将泪囊炎的症状减轻,但不能解决患者的泪溢症状,达不到患者的就诊的目的。
从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阻塞插管术13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术前准备男女约1:2,女性明显居多,我院年龄分组集中在39~50岁95例占总人数的73%,而51~60岁30例占总人数的23%,60~70岁5例占总人数的4%,可能与年龄大有关。
1.2 术前检查患者鼻中隔情况,鼻甲是否肥大及萎缩,估计泪囊大小。
因患者泪小管阻塞,临床常见患者泪囊区肿大。
经过消炎后再行手术,术前 3 d鼻腔滴0.02%呋麻滴鼻液。
2 手术步骤
麻醉和其他步骤同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
术前先用ND-YAG激光击通泪
小管阻塞部位,将0.3%盐酸洛美沙星凝胶滴入泪小管保留。
再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I”字型切口改为前瓣足够大,去除后瓣,鼻黏膜也为前唇足够大,不做后唇。
切开后,两前瓣会自然对合,再将泪道引流管(山东福瑞达公司生产)分别从上下泪小管插入.经泪囊,鼻腔将两管递出鼻腔外,打结后留在鼻前庭。
后行泪囊鼻腔黏膜缝合。
其他步骤相同。
留置管可放3~4个月。
术后观察患者3个月至1年不等,效果可靠。
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阻塞患者全部治愈,泪溢症状消失或减轻。
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3~5 d,鼻腔内滴0.02%呋麻滴鼻液3 d,7 d拆除皮肤缝线。
3 结果
术后观察3个月至3年不等,130例患者泪道均冲洗通畅,无一溢脓,有5例患者出现溢泪现象,经检查,为泪小管虹吸作用差所致。
4 讨论
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小管阻塞为眼科常见病,以农村患者常见,多为女性。
主要由于慢性炎症及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鼻泪管阻塞,细菌在泪囊内繁殖,临床上常见流泪、溢脓。
患者泪囊区红肿、胀痛。
给生活带来不便。
内眼手术时会导致眼内眼,以至于失明的危险[2]。
目前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中,两前瓣做的大,易于缝合,术后泪囊内放置硅胶管,刺激症状轻,不易组织过度增生,手术成功率高。
130例手术均采取改良的吻合口,使两瓣之间无张力。
增加了手术成功率,同时留置管放置3个月可使重建道更好的愈合,解决了泪道疾病中的棘手问题。
患者无痛苦,患者很满意。
参考文献
[1]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03-2007.
[2] 刘有诗,李凤鸣.实用眼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