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语文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灯祭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10
《灯祭》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寻常、称心如意、笑吟吟、蓬勃、有声有色、妖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父亲的名言或文章,一起品读。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下大家已经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了他们小时候的玩具和心爱之物,谁来说说都有什么?(生交流)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小东西的经历呢?谁来谈一谈其中的乐趣?(生交流)那么本文写到的内容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父女情结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作者,走进文本,去深入了解。
二、走进作者。
迟子建,女,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北极村,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达五百万字,出版著作四十余部。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向着白夜旅行》等。
除连续获得鲁迅文学奖外,还曾获得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三、解读课题。
“祭”,祭奠。
“灯祭”,用灯祭奠父亲。
本文以“灯祭”为题,直接点出文章主题,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四、检查预习。
1、自己初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纠正读音。
4、质疑。
5、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小结:全文以灯为线索,写了父亲做灯、我提灯过年、我送灯祭奠父亲,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地怀念。
五、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2段):写父亲为“我”做灯。
第二部分(3-8段):写“我”提灯过年。
第三部分(9-14段):写“我”给父亲送灯。
第二课时一、解读文本。
1、出示中心问题“为什么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呢?从哪里看出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呢?”2、围绕中心问题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边读边想,边划边写。
《灯祭》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在读中的方法进行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现出的朴实的父女之情——父亲对“我”无言的爱,“我”对父亲无限的依恋及怀念。
培养学生的对亲情的珍爱。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教学难点体悟“灯祭”的含义。
教学方法读说写结合法课前准备课本课件阅读材料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带着收获与疑问走入课堂指导学生交流预习单内容。
鼓励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请学生将有价值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讨论“初读后最大的收获和疑问”。
学生在课前自主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学习,从情节、顺序、人物、语言等角度谈“收获”,从文本出发大胆质疑。
2. 多方整合中合作释疑共享话题:请你结合课文谈一谈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怀念。
请大家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看看你还有什么疑问?二、学习新课1.共享话题(1)先默读一遍课文。
(2)将重点语句话画下来,再读一读。
(3)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在小组中谈理解。
2.交流展示(1)做灯的过程。
这盏灯的制作材料很简单,罐头瓶、木头底垫、铁丝、铁钉、蜡烛,但这是父亲亲手做的,所以它“不寻常”。
描写细腻、条理清晰。
(2)父女对话。
一束蓬勃灿烂的光亮丽之极。
因为有了父亲无言的爱这盏灯变得不寻常,这束光也不寻常。
(3)一盏称心如意的灯。
指导读,读出作为女儿的心满意足和骄傲。
(4)父亲的灯和红灯、冰灯的对比。
(5)父亲在他们家,在作者的心中是无法替代的。
他是他们家的所有幸福的源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
(6)我多想提着父亲送给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呀。
(7)“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颤动一下。
16.《灯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灯祭》。
对于这篇课文,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理念、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评价等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说教材《灯祭》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文化主题为“情思满怀”,分别有《灯祭》《捐赠天堂》《天涯情思》《小抄写员》《“诺曼底”号遇难记》五篇课文,学习本单元,应从“情”字着手,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进而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中语言的魅力。
本篇课文选自迟子建的散文《灯祭》,讲述了“我”对童年“灯”的怀念,以及对“父亲”的追思。
从朴实无华中透露出对已逝父亲的怀念之情,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处处感人至深。
父女情深的场景就那么实实在在的重现于我们的面前。
本文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善于捕捉细节进行描写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做灯过程,文笔流畅,正因为父亲年年给我做灯,所以我对做灯过程才烂熟于心。
2、文章线索明线:灯暗线:思父情并举,感悟跟着作者一起欢乐一起悲伤。
3、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不管它们有多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这些句子让我们清晰感到了女儿对父亲的热爱和无限思念。
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涌动出一种感动,引起学生的共鸣:去用心体验亲人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珍惜拥有的快乐和幸福……通过以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我预设本课时重难点为体会“那灯是不寻常的“在作者心中的位置,理解两代人阴阳两界无法阻隔的亲情。
第二部分:说学情目前,本班共有学生18名,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虽已进入高年级段,但在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等方面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尤其是习作当中有种手足无措之感。
高年级段应学习并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
因此,我要以本课为契机,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抓准读写结合点,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及习作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灯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用在读中的方法进行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现出的朴实的父女之情----父亲对我无言的爱,我对父亲无限的依恋及怀念。
培养学生的对亲情的珍爱。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理解两代人阴阳两界无法阻隔的亲情。
(二)难点体会那灯是不寻常的在作者心中的位置。
(三)解决方法1、引导想象,体会作者深刻含蕴。
2、抓住文中作者情感表白的句子,潜心研读,深入领悟作者对父亲的挚爱之情。
3、重点引导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生活动设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抓课文重点内容,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谁来说说你都有哪些玩具你知道你父母小时侯都有什么玩具对,他们小时侯不象我们现在玩具都是花钱买的,他们有许多玩具是他们自己或者是大人帮着做的玩具,玩着大人给做的玩具那是一种什么心情呢对!我们文中的作者在怀念他的父亲,怀念父亲亲手给他做的灯,他认为那灯是不寻常的。
为什么会认为是不寻常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灯祭》板题二、自渎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读准子字音,分析字形:罐、瓢、穗、墓3、根据课文上下内容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蓬勃屋脊安闲妖娆有声有色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为什么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呢四、检查自学情况五、再读课文。
1、分段朗读,要读准字音,读的要正确、流利。
2、在课文中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或不理解的地方分别做上记号。
3、检查交流。
(一是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二是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扫除课文学习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