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化即插即用继电保护装置 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编制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23.09 KB
- 文档页数:4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通用部分)编号:020140005220160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03月本标书对应的专用技术标书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 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专用部分) 0201401052201603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标准技术标书使用说明1、本技术标书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标书。
技术标书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②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污秽等级、海拔高度、耐受地震能力、压力释放能力、环境温度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7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标书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8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与通用部分条款的差异也需填写在“表8投标人技术偏差表”中。
5、技术标书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接口要求。
6、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目次1、总则 (1)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2)3、使用条件 (3)4、技术要求 (3)5、功能要求 (9)6、试验 (15)7、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 (17)8、双方工作安排 (18)1、总则1.1 本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110kV~500kV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下称“子站”)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1号2号机组(2×660MW)工程电气箱类技术规范书编制: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西安2017年1月目录附件1技术规范 (1)附件2供货范围 (21)附件3设备交货进度 (23)附件4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24)附件5设备包装与运输 (25)附件6分包与外购部件 (26)附件7技术服务与培训 (27)附件8设备监造与检验 (29)附件1 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规范书仅适用于新疆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1号2号机组(2×660MW)工程电气箱类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在本规范书中所提及的要求和供货范围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地阐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
1.3 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招、投标双方共同商定。
1.4 投标方须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
本规范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均满足或优于本规范书所列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和技术支持方所采用的有关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6 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1.7 请投标方提供两年以上同类型机组、同容量设备的运行业绩。
2 工程概况本工程厂址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内准东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工业园区内。
厂址距吉木萨尔县城直线距离约98km,公路距离约160km。
厂址东南约4.3km为天池能源大井矿区南露天煤矿的工业场地,南侧11.5km为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西南侧7.5km为乌准铁路准东北站。
10KV开关柜继电保护技术应答书1适用范围本应答书为对明珠线二期工程10kV开关柜继电保护部分的响应,适用于降压变电所10kV 进线、10kV出线、10kV母联及配电变压器.2 环境条件2。
1 环境温度: -10︒C~ +40︒C2.2 相对湿度: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25︒C)有凝露的情况发生2.3 饱和蒸气压:日平均值不大于2.2×10-3Mpa月平均值不大于1。
8×10—3Mpa2.4 海拔高度:≤1000 m2.5 地震烈度: 7度3采用标准本继电保护装置的制造、试验和验收除了满足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外,还符合如下标准: 3。
1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3.2《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5145-94)3.3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7261)3。
4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GB6162)3。
5 《线路继电保护产品动态模拟技术条件》(SD286)3.6 《电气继电器》(IEC255)3.7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适用技术条件》(DL/T486-2000)3.8《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4主要继电保护产品REF543性能及参数4.1应用REF54⎽ 馈线终端设计用于中压网络的保护,控制,测量和监视,其可与不同的开关柜一道使用,包括单母线,双母线及双重配置系统,保护功能也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如中性点不接地网络,谐振接地网络及部分接地网络。
RE54⎽ 馈线终端功能特性基于专用的保护,控制,测量,运行状况监视及通信功能库,每个库包括某些特定功能块的组合,如保护功能块。
同使用传统的单个产品相比,组合库经济效益更好。
专用库与继电器配置(IEC 1131 标准)一起使得 RE F54⎽ 馈线终端较易适用各种不同应用。
借助于 MMI 图形显示,馈线终端内的控制功能就地指示隔离刀闸或断路器的状态.而且,馈线终端可允许将来自断路器及隔离刀闸的状态信息转送到远方控制系统,可控对象如断路器可通过远方控制系统断开,合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84—95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Operational and Setting Code for Relay Protectionof3~110kV Electrical Power Network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5-11-27批准1996-06-01实施1总则1.1本规程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整定的具体规定,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的设计、调度运行部门应共同遵守。
1.2本规程是3~110kV电网的线路、母线、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以及变压器保护中与电网保护配合有关的继电保护运行整定的基本依据。
高频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导引线纵联保护等参照DL/T559—94《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整定。
1.3按照DL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简称规程)的规定,配置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和技术性能满足运行要求的继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是电网继电保护的物质基础;按照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正确的运行整定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减轻故障设备损坏程度的必要条件。
1.43~110kV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应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如果由于电网运行方式、装置性能等原因,不能兼顾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则应在整定时,按照如下原则合理取舍:a.地区电网服从主系统电网;b.下一级电网服从上一级电网;c.局部问题自行消化;d.尽可能照顾地区电网和下一级电网的需要;e.保证重要用户供电。
1.5继电保护装置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继电保护整定是否合理,继电保护方式能否简化,从而达到电网安全运行的最终目的,与电网运行方式密切相关。
为此,继电保护部门与调度运行部门应当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1.6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的设计和布置,应当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同时也应便于整定、调试和运行维护。
1.7为了提高电网的继电保护运行水平,继电保护运行整定人员应当及时总结经验,对继电保护的配置和装置性能等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
开关柜继电保护标准化设计规范标准10kV开关柜继电保护装置标准化设计规1编制说明为实现公司“一强三优”的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标准化水平,调度通信中心深入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特点,总结多年来10kV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改造及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开展了10kV开关柜继电保护装置标准化设计工作。
随着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及10kV开关柜的不断规,在电网具备了实施10kV开关柜继电保护标准化设计的条件。
受电子元器件寿命的影响,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使用年限约在10年左右。
国家最新颁布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规定,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年限一般不低于12年,对于运行不稳定、工作环境恶劣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可根据运行情况适当缩短使用年限。
一般变电一次设备正常的使用年限在25-30年间,因此在一次设备的一个生命周期,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1~2次的更新改造。
目前,电网10kV继电保护装置多采用在开关柜上就地安装的方式。
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以及不同型号的10kV保护装置大小尺寸、端子排布局接线等均不相同,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改造时,需要重新定制安装开关柜柜门、重新布置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到开关柜端子的二次连接线。
按照此方式,完成1套10kV 继电保护装置的改造,大约需要停运一次设备10小时,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出现接线错误的可能性增加,而且对用户的可靠供电造成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专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缩短10kV 继电保护装置改造的停电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继电保护装置改造过程中的接线错误,降低电网运行风险,2008年调度通信中心着手开展10kV开关柜继电保护装置标准化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与继电保护运行人员、二次设计人员进行讨论,组织开关柜及保护装置厂家进行实施方案的比较,在公司生产技术部及电力的大力支持下,优选和调整设计方案,并进行样品的试验,最终形成了此规。
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18年7月
国家标准《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 工作情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综合【2017】77号)的要求,开展国家标准《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项目编号20171247-T-524)的制定工作。
1.2 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工作组召集人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1.3 主要工作过程
1.3.1 2017年12月,全国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分标委会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委及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的要求,组建了国家标准《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制定工作组并确定工作组召集人。
1.3.2 标委会秘书处于2018年1月18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标准制定启动会暨工作组第一次会议,讨论并明确了本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技术方案,确定了制定工作计划与工作分工。
1.3.3 2018年4月19日~20日,在浙江温州召开了工作组第二次会议,讨论了标准制定初稿,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会后工作组根据与会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进一步完善稿件。
1.3.4 2018年5月28日~6月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了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对标准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会后标准工作组根据与会专家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编制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1.4 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裘愉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工作,并负责国家标准《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杲培,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以及装置的开发工作,负责国家标准《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的制定工作。
2 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2.1 编制原则
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标准编制。
2.2 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该标准是根据国内主要产品技术条件和用户的要求,参照相关国际及国家标准有关条文制
定的。
国家标准《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规定了就地化操作箱的技术原则与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就地化操作箱,作为该类装置研制、设计、制造、试验、检验和应用的依据。
2.3 标准水平对比
本标准规定了就地化操作箱的功能规范和技术性能,其相关要求达到了国际水平,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产业优势,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4 标准名称变更说明
标准名称由《就地化即插即用继电保护装置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更改为《就地化继电保护装置技术规范第3部分:就地操作箱》,去掉原标准名称中的“即插即用”描述。
3 主要验证分析及预期的经济效果
3.1 主要验证分析
标准起草工作组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该国家标准的通用性,针对就地化操作箱的技术规范,进行了多次试验验证。
经试验验证和分析比对,符合就地化操作箱的技术规定。
3.2 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该国家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标准体系,进而为就地化操作箱的设计,及其相关设备的功能、性能提供了标准依据,同时也是生产制造和现场使用的重要参考。
该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形成产业优势,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创造了条件,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有利于提高中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管理经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4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及与国际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没有相应的标准;目前,还没有相关产品的国际标准出台。
该标准规定了就地化操作箱的功能规范和技术性能,其相关要求达到了国际水平,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产业优势,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 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国家标准符合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6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在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无重大分歧。
7 国家标准性质的建议
建议本国家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8 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国家标准发布实施后将在在行业网站上发布公告,并组织宣贯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进一步推动本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提高该国家标准的广泛适用性,为企业和产品服务。
9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标准编制工作组
2018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