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等式的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564.0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应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2.借助天平列式表示、讨论交流、归纳概括,经历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渗透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初步建立等式性质的基本模型。
【教学重点】直观体验并总结等式性质,初步运用等式性质变式。
【教学难点】等式性质2的猜测与验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写两个例子说明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完成后交流。
2.揭示课题:等式的性质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是什么?什么用?为什么?)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研究等式性质1:(1)同加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一,赋值,茶壶200g/个,茶杯1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200=100+100 或200=100×2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茶壶茶杯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放一个茶杯或茶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放茶杯:200+100=100+100+100 200+100=100×2+100 放茶壶:200+200=100+100+200 200+200=100×2+200(2)同减情况:①写等式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一:赋值,花盆x g/个,花瓶200g/个。
学生根据图写出等式。
预设:x+200=200×4②等式变形出示P64花盆花瓶天平图二:两边同时拿走一个花瓶,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请用数学语言记录你的想法,后交流。
预设:x+200-200=200×4-200 x=600(3)小结:①天平两边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依然保持了不变的相等关系。
②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课件)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共15张PPT)(共15张PPT)等式的性质【学习目标】1.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通过天平游戏,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3.在游戏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等式的性质。
【学习难点】抽象归纳出等式的性质。
知识讲解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知识讲解将平衡的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都扩大原来的几倍或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知识讲解x=2y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天平仍平衡。
2 x=4yx=2y3 x=6yx=2y4 x=8y发现:等式两边都乘2,3,4······等式仍然成立。
知识讲解2m=6n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都减少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然平衡。
2m÷2=6n÷2发现:等式两边都除以2,等式仍然成立。
m=3n知识讲解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的数不能是0,因为0作除数没有意义。
练习: 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1) 如果2x+7=10 , 那么2x=10-;(2) 如果5x=4x+7 , 那么5x -=7;(3) 如果2a=1.5 , 那么6a=;(4) 如果-3x=18 , 那么x=;(5) 如果-5x=5y , 那么x=;(6) 如果a+8=b+8 , 那么a=.等式性质1 :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性质2 :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5x-7 = 85x-7 =8+7 +75x15=5x =15÷5 ÷5x=3练习:请你自编一道以x=2为解的方程.例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2.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A3.等式的下列变形,利用等式性质2进行变形的是().D本课你有什么收获?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等式的性质,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3. 操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等式的性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了解等式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效果如何,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等式的性质》(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等式的性质》这一章节的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等式的定义,以及如何通过操作来保持等式的平衡。
具体内容包括等式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等式的变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等式的性质,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教具和学具更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大家感受等式的性质。
例如,我有3个苹果,你有多少个苹果?这里我们可以用等式来表示这个问题:3 = ?。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向大家展示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有这样一个等式: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等式的性质来求解x的值。
我们可以同时减去3,得到2x = 4,然后我们可以同时除以2,得到x = 2。
在讲解完等式的性质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式的性质:1. 等式的两边可以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 等式的两边可以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2x 5 = 10b. 3y + 4 = 19答案:a. x = 7.5b. y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等式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于等式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
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例如研究等式的更高阶性质,或者通过编程来实现等式的变换等。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积极拓展,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五年级上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等式就像是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数学概念和运算。
而等式的性质,就是这座桥梁的基石,支撑着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五年级上册第 2 课时的重要内容——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1 告诉我们: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性质,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天平。
如果天平的两端重量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当我们在两端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重量的物品时,天平依然会保持平衡。
比如说,等式 5 + 3 = 8,如果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 2,左边就变成了 5 + 3 + 2 = 10,右边变成了 8 + 2 = 10,等式依然成立。
同样,如果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2,左边是 5 + 3 2 = 6,右边是 8 2 =6,等式还是成立的。
这个性质在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非常有用。
例如,当我们遇到方程x + 5 = 12 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5,得到 x + 5 5 = 12 5,从而求出 x = 7。
等式的性质 2 是: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我们还是用天平来举例。
如果天平两端的物品重量相等,当我们将两端的物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天平依然会保持平衡。
比如等式 4 × 5 = 20,如果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 2,左边变成 4 × 5 × 2 = 40,右边变成 20 × 2 = 40,等式成立。
如果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2,左边是(4 × 5)÷ 2 = 10,右边是 20 ÷ 2 = 10,等式也成立。
在实际解题中,等式的性质 2 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方程 3x = 18,我们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3,得到 3x ÷ 3 = 18 ÷ 3,就可以求出 x = 6。
了解了等式的这两个性质,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