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 b基因的粉蝶亚科及黄粉蝶亚科(粉蝶科)部分类群的分子系统发生
- 格式:pdf
- 大小:391.28 KB
- 文档页数:9
基于线粒体DNA部分片段探讨石鲽与星突江鲽的亲缘关系肖永双;张岩;高天翔【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40)006【摘要】比较分析了石鲽和星突江鲽线粒体基因组COI、Cyt b基因以及D-loop 片段总长度为1175 bp的核苷酸序列,探讨了石鲽与星突江鲽的亲缘关系.2种间共检测到95处核苷酸替代,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第三密码子位点上的同义替换.核苷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3个目的片段的鸟嘌呤(G)含量普遍较低,在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第三密码子位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线粒体COI、Cyt b 基因和D-loop片段序列分析显示石鲽与星突江鲽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43、0.062和0.153,属于属内种间差异水平.2种鲽鱼在线粒体基因组不同片段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核苷酸替代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D-loop > Cyt b>COI.贝叶斯法、邻近距离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一致,皆显示石鲽与星突江鲽遗传关系很近.基于Cyt b基因片段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石鲽与星突江鲽的分歧时间约为185万年,分化事件发生于更新世中期(Middle Pleistocene).【总页数】8页(P69-76)【作者】肖永双;张岩;高天翔【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4【相关文献】1.基于线粒体DNA部分片段探讨条石鲷与斑石鲷的亲缘关系 [J], 肖志忠;肖永双;马道远;徐世宏;刘清华;李军2.星斑川鲽、石鲽及其杂交一代(星斑川鲽♀×石鲽♂)的线粒体DNA序列比较分析[J], 李青;郑风荣;关洪斌;倪世俊;王波3.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J], 曹栋正;张小忠;陈四清;秦搏;常青;刘长琳;柳茜;吕云云4.渤海石鲽,星鲽,高眼鲽及焦氏舌鳎的食性 [J], 陈大刚5.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 [J], 曹栋正;陈四清;严俊丽;刘长琳;王志军;燕敬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创新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创业计划竞赛获奖名单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一等奖(3份)《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蛱蝶科粉蝶科斑蝶科》作者:冶文军康国娅卢立丹指导老师:秦新民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咪蒽腙-铂(II)系列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作者:龙融玲梁倩梁炜乾范杰文指导老师:刘沿成陈振锋单位:化学化工学院《纳米e3O4催化甲基橙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H2O2》作者:陆顺姣黄秋叶指导老师:蒋治良梁爱惠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二等奖(5份)《超顺磁性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作者:王鑫张艳勤陈诣文谢俊严喻指导老师:沈星灿单位:化学化工学院《上海世博会旅游效应分析》作者: 刘金露容炼黄朝斌指导老师:孙涛单位:计信学院《桉树实生苗两种致病性病真菌的分离及其对农药敏感性的实验研究》作者:陈露英陆群凤李程指导老师:陆祖军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基于标准化网络化的大学物理实验预习系统的设计及改进》作者:岑铬锋言秋莉唐伟林廖婵刘海玲吴英群指导老师:李丹胡君辉单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桂林两江四湖浮游生物调查及水质评价研究》作者:罗镇飞蒙琳竹白进武李颖黄明科莫俐烨指导老师:于方明周振明陈朝述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三等奖(19份)《新课改下低成本高智慧的物理应用教学模型》作者:陈春禧党林魏莹芬指导老师:王力虎梁维刚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当归藤中活性成分初探》作者:张革蒙春燕吴星燕指导老师:杨瑞云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几种珍稀藏药蕨类植物的显微鉴定》作者:王剑峰王德平唐秀观马玉珍戴立思指导老师:王任翔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基于时间序列的桂林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作者:吴进群李玉清谭丽邓小惠白进武李萍霞指导老师: 杨青华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等离子体协同改性C去除甲醛的实验研究》作者:蒙晰杨著松李文林雷超荣潘明伟覃傅斌指导老师:蒙冕武刘庆业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猫儿山蜻蜓目初步分类研究>作者:廖代军潘冬陈媛黄宝月指导老师:黄建华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漓江源区居民生态保护调查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作者: 翟佩雯黎树芹黄玉婷谢雍馨黄任指导老师:李晖王月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随机环境下保险公司红利贴现分析及算法实现》作者:吴校领陈家宁刘霞李宗桦指导老师:唐胜达《几类新的最优变重量光正交码》作者:吕运甫农艳华彭夏玲吴汶熹指导老师:吴佃华单位:数学科学学院《厌氧折流板反应器(BR)处理制糖废水效果的试验探究》作者:韩旭黄义鹏覃彩靴雷欢卢禹豪王立媛指导老师:宿程远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5-巯基-四氮唑-1-甲基磺酸钠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作者:钟秀娣指导老师:于青单位:化学化工学院《金属膦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作者:黄云峰指导老师:边贺东单位:化学化工学院《高校招生与就业模型研究及应用》作者:刘巧玲黄海燕曾秋萍蓝祯指导老师:钟祥贵单位:数学科学学院《鳄蜥种群生存建模与分析》作者:林明进韦永旺容蓉车龙敏指导老师:唐胜达《KCl/NOH处理龙眼壳对碱性染料吸附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作者:李余杰苏国孟周杰光徐玲凤曾秋容指导老师:康彩艳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低碳旅游景区评价系统构建》作者:李建鸿覃彩连孙瑛敏指导老师:王月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河池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作者:黄淑彬罗小练蓝美儿陈港指导老师:梁士楚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广西田径项目残疾人运动员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作者:秦尉富张兆龙指导老师:李志清单位:体育学院《关于测量冰的熔解热实验仪器改进的探究》作者: 唐嘉欣指导老师:赵子珍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鼓励奖(28份)《桉树在桂林的引种现状调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者: 戴立思徐超刘浩冯慧喆张海涛指导老师:马姜明单位:生命科学学院《/O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的试验研究》作者: 李福英吕宏虹谭霖王佳曹晓洁李玉强朱江南指导老师:宿程远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那坡靖西苔藓植物物种及其分布情况调查》作者: 刘付永清孔繁茂黄艳红马艳英梁馨月指导老师:谢强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立足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科普教育》作者: 周文清覃钊雄李冬平指导老师:刘小兵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反渗透膜制终端饮水的安全性研究》作者: 庞小燕李卓周姗姗黄俞荣黄意陈晶黄小玲吕明指导老师:宿程远蒋瑜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荸荠的离体组织培养和多倍体诱导的研究》作者: 何运林施明霞杜丽娜刘莉莲许文丽指导老师:刘华英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一类特殊脉冲振动系统的周期解》作者: 李臣玲卢春波指导老师:冯春华单位:数学科学学院《广西百色市湿地植物调查》作者: 胡仁传冷讲明李文静陈彦澂黄冬红指导老师:梁士楚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广西红辉沸石对甲醛的吸附性研究及其应用初探》作者: 潘月春陆均彭秋玲刘珍莫荣志指导老师:崔天顺李云亭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基于SPI的近50年来广西干旱时空分布特征》作者: 张天天潘菲梁菲菲杨彬彬傅海渊指导老师:翟禄新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中小学师资需求量预测及建议》作者: 刘培超潘金兰黄利华指导老师:无单位:数学科学学院《随机环境下保险公司破产概率》作者:郑萍萍韦春园程小红宁春波莫崇星指导老师:唐胜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桂北地区夏季发酵床对肥育猪生产性能肉品质的影响》作者:孔繁茂梁立为何亮李育冰指导老师:宾石玉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漓江光倒刺鲃桂林金线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调查》作者:黄金清韦晓莲李青芳陈亨郑容指导老师:李高岩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新型奥比沙星-稀土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作者:苏金莲汪明霞韦铁干指导老师:刘延成单位:化学化工学院《添加抗坏血酸对短毛蓼修复锰污染土壤效应的影响研究》作者:黄青贤卢锦怡吴韦婷潘明伟蓝飞巧指导老师:邓华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MP风险过程红利支付首达时算法实现》作者:汪清黄世辉金爱教指导老师:唐胜达单位:数学科学学院《广西玉林市湿地植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分析》作者:梁岸丽张莉媚李晓敏江绍峰杨道雪指导老师:梁士楚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竹鼠生长的影响研究》作者:陈小勤韦明君玉晓琳指导老师:宾石玉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桂林地区旅游气候适宜度的模糊综合评判》作者:梁菲菲潘菲张天天雷耀骏指导老师:李晖翟禄新王月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区气温降水变化趋势分析》作者:何艳梅杨艳辉叶仿敏指导老师:翟禄新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社会转型期我国乒乓球俱乐部双轨制的运作特征与发展趋势》作者:陈秋芬指导老师:谢翔单位:体育学院《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桂林旅游需求预测与分析》作者:何海生江斌妮庞琼新黄任指导老师:李晖翟禄新王月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桂林漓江沿岸丛藓科植物分布及区系研究》作者:易沭彤卢永彬黄旺肖琳卢召阳指导老师:谢强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桂林市桂花树土地适宜性评价》作者:黄雨暄黄丽娟吴良勤指导老师:杨青华翟禄新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课堂教学的组织化构想——基于高中数学课堂的维度》作者:潘健梁娟指导老师:叶蓓蓓单位:数学科学学院《两种不同喂养方式对断奶香猪生长的影响》作者:贾金生杨道雪夏洪兰王尧尧阎维巍指导老师:宾石玉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气体压强模拟演示仪》作者:程樱刘媚徐桦指导老师:无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一等奖(3份)《论壮族民歌产业化的形式及其发展模式构建》作者:何雨霞潘雯娟何倩指导老师:吴晓山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桂林低碳旅游的发展路经研究——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视角》作者:黄莉韦多罗莉莉张韵竹梁洁兰杨金兰指导老师:吴晓山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唐宋时期桂、邕、容、柳四州文人活动研究》作者:杨颖江枫覃红双周扬志指导老师:莫道才单位:文学院二等奖(7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形象战略研究》作者:吴冠淑林敏徐春兰甘花指导老师:吴晓山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的发展与创新》作者:卢俞成指导老师:林春逸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邮轮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作者:曹庆张欣罗军凤唐慧玲梁艳榕指导老师:吴晓山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粤风》名物考证及民风研究——以明清时期广西浔州地区为例》作者:袁子微莫莉吴鑫鹏指导老师:胡大雷单位:文学院《县域茶文化及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凌云白毫茶为例》作者:吴廷珊何晓琳韦惠玲石艳萍指导老师:沈继松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壮族提线木偶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以靖西提线木偶为例》作者:何长龙余鹏熊一帆黄小巧韦林思慧指导老师:周晓霞单位:音乐学院《广西北路壮剧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为例》作者:梁业顺雷茜指导老师:高敏单位:音乐学院三等奖(28份)《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由江西宜黄强拆事件透视现今中国的私权保护》作者:黄江凤唐承菲廖家展张讳李丽清指导老师:郭剑平单位:法学院《“红瑶反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作者:杨芳云包桂华陈春燕陆春玲苏莉指导老师:陈菊单位:教育科学学院《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修复工程对占用耕地的补偿及工程的经济效益的调查与研究》作者:王连明叶自忠姚岚杨昌艳邱杰朱容成指导老师:吴玉鸣单位:经济管理学院《苗族节日的功能及变迁探讨——以广西融水闹鱼节为例》作者:陈金梅指导老师:徐赣丽单位:文学院《边疆族群的互动过程——以明古田起义为中心》作者:卢晓玲朱燕叶泽覃杰伟指导老师:江田祥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少数民族文化在主客位视野中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作者:陆潇玲指导老师:海力波韦世柏单位:文学院《地缘政治视角下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嬗变与重构(1991—2009》作者:黑子栋指导老师:张才圣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北部湾旅游广告现状与发展研究》作者:李婕杨依里温静邹超群蓝冬梅指导老师:吴晓山单位: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乡村生态旅游企业化经营及发展策略——以桂林市大圩古镇“合作社”+“休闲农庄”+“企业”模式探索》作者:黄榕成指导老师:韦永志单位: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探——以桂林市区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事迹为释例》作者:林秋汶罗秀霞肖禄贵指导老师:唐凌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视角下的黄姚古镇旅游工艺品开发探析》作者:欧明斌凌秀瑛庞惋婷叶桂铭韦江华陆美新指导老师:刘道超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prphrse(英语同义表达法)在综合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作者:刘雨田臧瑜刘婧雯李小娟黄慧洁韦燕燕指导老师:陈吉棠蔡马兰单位:外国语学院《桂林漓江徒步旅游发展研究》作者:宋根生唐嘉樱许杏先杨海杨杰指导老师:陆军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作者:杨经纬沈婕苏丹妮郭婷婷李煜明指导老师:廖明岚单位:经济管理学院《侗族婚姻习惯法在司法适用中的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和林溪乡为例》作者:杨高策指导老师:周世中单位:法学院《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研究》作者:王金玉指导老师:陈玉秋单位:文学院《从非主流经济学视角看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的困境与对策》作者:黎晓春指导老师:陆元兆单位:体育学院《泰国留学生三组普通话辅音的声学实验研》作者:梁晓丽指导老师:关英伟单位:文学院《大学生生命愿景在压力感与自杀倾向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作者:杨丽丽包广华吴晓薇周雪芳韦羡平指导老师:余欣欣单位:教育科学学院《漓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初探——以漓江猫儿山至溶江段生态环境为考察对象》作者:黄一峰宋厚鹰王龙叶秀清冯彩线王芯彤指导老师:李健柳单位:法学院《追寻历史足迹发扬师大精神——从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到国立南宁师范学院》作者:潘秋波莫婷婷李晓指导老师:江田祥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民国时期广西女性从业状况研究》作者:唐秋菊檀业雪张霈祺廖静霞指导老师:颜小华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引领与协作——师徒制对高校教师生活的影响》作者:梁丽玲王昊宁吴衍廖均媚韦永妍苏铭玉指导老师:王彦单位:教育科学学院《广西红水河流域绣排球比赛项目市场化运作策划》作者:阳芳陆元兆张丹丹周丽云谢雄健指导老师:陆元兆单位:体育学院《复合汉字心理旋转中整体或局部优先效应的研究》作者:黄民盼李怡莲陈柳君梁雨青指导老师:李宏翰单位: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工艺品产业的开发研究》作者:陈文颖韩玮指导老师:高敏单位:音乐学院《大学生乡村体育支教实践活动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支教为例》作者:陈培胜胡媛媛黎琼芳张本勇韦恩伟覃涛指导老师:李志清向先孟蒙红光单位:体育学院《提高高校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实效途径初探--以广西桂林市高校为例》作者:陈力榕林余丽张燕燕黄春光罗玉泉指导老师:禤推鸰单位:外国语学院鼓励奖(29份)《广西永福罗田“百姓话”考察》作者:李征指导老师:关英伟单位:文学院《论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桂林自闭症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发挥的作用》作者:陈金辉关卉吴远姜国初指导老师:覃琮单位:法学院《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市民参与问题研究》作者:张珍为指导老师:范红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论当今陶瓷业的发展问题--以广西陶瓷名城北流市仲礼企业为例》作者:刘晓霞罗丽君梁继心林秋霞杨丹指导老师:禤推鸰单位:外国语学院《浅析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等级文化内涵差异》作者:韦彩云陆碧莲王嘉睿指导老师:孙音黄兴运单位:外国语学院《论隐喻在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表现》作者:谢水倩樊梦艳指导老师:黄兴运单位:外国语学院《浅谈英文商标的汉译--音美意美形美》作者:廖琴婕吴滢滢周展宇温薇薇指导老师:孙音黄兴运单位:外国语学院《论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浅析中英中广告中语言与文化差异及其对广告翻译的影响》作者:陈建珍谢玲慧石方玉罗吕君刘淇元指导老师:黄世香单位:外国语学院《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对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的作用分析》作者:梁然指导老师:郭李亮单位:体育学院《无氧代谢方式下低氧训练动物模型研究》作者:李春兰指导老师:谢翔单位:体育学院《我国立法中对公民个人利益保护的完善——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作者:梁晓梅朱晓莹盘代玉指导老师:李燕单位:法学院《从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史看北部湾经济区音乐教育发展前景》作者:李琼琼李金静指导老师:董灵单位:音乐学院《浅析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中网络歌曲的现状及启示》作者:孙洁原媛指导老师:庞荣单位:音乐学院《在危机管理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探究》作者:蓝杬指导老师:潘秀珍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防城港构建水上全民健身休闲区的可行性研究—以广西中越双边龙舟赛为个案》作者:谢雄健指导老师:赵芳单位:体育学院《自制教具对于物理实验教学功能的调查研究与教学实践》作者:陈年庆陈慧基指导老师:吕柯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韩潮"来袭,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论韩剧在广西师范大学学生中的影响》作者:吴梅芳刘春宇孙立荣邓霞邓梅芳蒋春阳指导老师:高金林禤推鸰单位:外国语学院《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现实困境——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作者:禚笑言甘徐妍指导老师:覃德清单位:文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啦啦队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黄龙嘎指导老师:李丽单位:体育学院《浅析魏书生语文教学的思想与方法——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再认识》作者:李欣洁指导老师:陈秀玲单位:文学院《《画山水序》中的道家思想及对唐代画论的影响》作者:吕玉娇指导老师:李建单位:美术学院《中国文字发展体现的秩序进程——大篆向小篆的发展历程》作者:莫鞠聪指导老师:黎东明单位:美术学院《广西万村农民篮球大赛与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初探》作者:黄礼娟指导老师:赵芳单位:体育学院《民康工程实施背景下对广西壮乡传统民间社团影响的研究》作者:程钦东指导老师:陈照斌单位:体育学院《广西千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评估》作者:梁继航指导老师:杨永亮单位:体育学院《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研究》作者:肖琛婵指导老师:胡大雷单位:文学院《中国联通3G产品研究及其弊端》作者:连莲容方滢指导老师:马一博单位: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女性攻心为题材的影视文化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作者:文雅恒姚苑韦芳苑周娥妮梁晓芳指导老师:杨森清单位:文学院《人的解放: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主旨和实践诉求》作者:叶韵指导老师:林春逸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调查报告学术论文一等奖(4份)《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实践问题与对策——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研究》作者:黄晓津李艺谭银琼郑悬悬肖立军指导老师:林春逸汤志华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抗日战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广西为研究中心》作者:席钦钦马嘉凤刘辉莫显然指导老师:李闰华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融水芒篙祭祀活动中的美术与文化》作者:彭凌飞张敏李萍韦旭阳指导老师:张景鸿单位:美术学院《桂林市会仙湿地的水质情况调查和保护策划》作者:杨必俊邓秋菊黄安然陈国标宁振峰黄辉黄秋叶指导老师:余丽娟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二等奖(12份)《桂北旅游区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现状调查及解决对策探究—以阳朔临桂兴安为例进行的法律考察》作者:乐永兴韦嘉燕指导老师:欧仁山蒋菲单位:法学院《传承民族精髓,铸造城市之魂——对防城港建设以“马援文化”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名城的调查与思考》作者:陈彦谷黄玉桂闭婷婷邓定冼俞任苏维指导老师:尹鑫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近三百年来漓江流域水环境变迁的历史调查》作者:何春玲梁展源覃雪比林倩农伟指导老师:刘祥学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走好撤并之路,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对广西南宁桂林钦州三地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探究》作者:罗正宇李少美朱春燕包小方梁秋菊宁丁指导老师:廖和平刘琼豪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新生的角色适应与心理健康研究》作者:林斗秀权方英熊慧素钟敏锐欧晓莉李雪榴赵伯妮指导老师:李宏翰单位:教育科学学院《桂林市区抗战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作者:陈荫福黄国华指导老师:蓝武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傩面的背后——广西环江“毛南族傩舞”田野考察与研究》作者:赖程程指导老师:黄小明单位:音乐学院《漓江流域环境现状调查及生态健康评价》作者:陈耀辉覃傅斌冼俞任项婷吴权权凌梦瑶杨卓锦黄慧指导老师:邓晓军李宇杰练琪单位: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特色“草根”民主现状与发展探究——以广西宜州合寨村为例》作者:陈沛奇苏荣玲陆相龙朱雪萍覃菲陈芝贤指导老师:林春逸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桂林旅游演艺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作者:陆晓凤伍伟思周智丘泉清指导老师:林刚单位: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情绪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作者:权方英林斗秀李韦嫦熊慧素欧晓莉钟敏锐林萱邵帅指导老师:李宏翰单位: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文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作者:郭玲梁效永董琦宋艳指导老师:阙真单位:文学院三等奖(40份)《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认同感的调查(以西南地区为例)》作者:刘冬亚韦施伊贾丽珍盘春娥蓝薇薇指导老师:莫道才单位:文学院《长寿乡里探历史度戒仪式寻发展—广西巴马蓝靛瑶“度戒”仪式的社会历史调查研究》作者:李恒罗秀雅黄玉丹廖光甜凌丽凤指导老师:凌小萍单位:政治与行政学院《完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者:史朋彬陈孜傅雅尤海林曹涌波指导老师:付健单位:法学院《广西农村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与出路研究——基于桂林市全州县农村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调查》作者:陆建龙钟佩珠伍阳月俸春梅盆贵理指导老师:阳芳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桂南采茶戏:能否重散芬芳溢四方?—以广西博白县采茶戏调查为例》作者:阮小菊黄绍振蔡桂静陶永秀。
Acta Zootaxono m i c a S i n ica ,35(4):776-781(O c.t ,2010)动物分类学报ISSN 1000-0739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 1105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QN 2009033)资助.*通讯作者,E-m ai :l suq i n sh @126.co m收稿日期:2010-01-25,修订日期:2010-07-15.776中国迁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基于ND 和CO 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汪 江 尚素琴*张雅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虫博物馆 陕西杨凌 712100摘 要 测定了中国迁粉蝶属3种4亚种以及迁粉蝶指名亚种5个生态型的线粒体CO 基因和ND 基因部分序列,以灵奇尖粉蝶为外群,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分子系统树,探讨了中国迁粉蝶属3种4亚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首次明确了迁粉蝶指名亚种5个生态型的亲缘关系。
结果显示在测得的CO 基因661bp 序列和ND 基因472bp 序列中,有变异位点227个,简约位点119个,A +T 含量(75 5%)明显偏高。
迁粉蝶属4亚种分子系统关系为:(镉黄迁粉蝶指名亚种+((梨花迁粉蝶指名亚种+梨花迁粉蝶海南亚种)+迁粉蝶指名亚种)),迁粉蝶指名亚种5个生态型分子系统关系为:(无纹型+((有纹型+红角型)+(银斑型+血斑型)))。
关键词 鳞翅目,黄粉蝶亚科,迁粉蝶属,CO 基因,ND 基因,系统发育.中图分类号 Q 961迁粉蝶属Catop silia 由H bner 于1819年建立,模式种为Pap ilio po m ona Fabrici u s ,隶属于鳞翅目L e p i d op tera ,粉蝶科Pieridae ,黄粉蝶亚科Coli a d i n ae 。
目前全世界已知9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等地。
粉蝶科PIERIDAE中等大小的蝴蝶,色彩较素淡,多数为白色或黄色,少数种类为红色或橙色,有黑色斑纹,前翅顶角常黑色。
头小;触角端部膨大,明显成锤状;下唇须发达。
雌雄蝶前足均发达,有步行作用;有1对分叉的爪。
前翅通常三角形,有的顶角尖出,有的呈圆形;R脉3或4条,极少有5条的,基部多合并,A脉只1条。
后翅卵圆形,外缘光滑,无尾突;无肩室,肩脉有或无,A脉2条;臀区发达,可包容腹部。
前后翅中室均为闭式。
雄蝶香鳞在不同属分布于不同部位:如前翅Cu脉的基部(如黄粉蝶属Eurema)、后翅基角(如豆粉蝶属Colias)、中室基部(如迁粉蝶属Catopsilia)或腹部末端(如尖粉蝶属Appias)。
不少种类呈性二型,也有季节型。
成虫需补充营养,喜吸食花蜜,或在潮湿地区、浅水滩边吸水。
多数种类以蛹越冬,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如钩粉蝶属Gonepteryx)。
有些种类喜群栖。
卵炮弹形或宝塔形,长而直立,上端较细,精孔区在顶端;卵的周围有长的纵脊线和短的横脊线,单产或成堆产在寄主植物上。
幼虫圆柱形,胸腹部每节均有横皱纹划分为许多环,环上分布有小突起及次生毛;颜色单纯,绿色或黄色,有时有黄色或白色纵线。
蛹为缢蛹。
头部有1个尖锐突出,体前半段粗,多棱角,后半段瘦削;上唇分3瓣;喙到达翅芽末端。
化蛹地点多在寄主的枝干上,拟似枝桠,有保护色,随化蛹的环境而颜色不同。
寄主植物主要为十字花科、豆科、白花菜科、蔷薇科植物,有的为蔬菜(如Pieris)或果树(如Aporia)的重要害虫。
全世界已记载3亚科1241种,广布全世界;中国已知129种。
中国粉蝶科分亚科检索1a 前翅R脉5分支,均同柄;M1脉从中室分出;中室短,不及翅长的1/3……袖粉蝶亚科Dismorphiinae1b 前翅R脉只4分支,R1脉不与R5脉同柄;M1脉与R5脉同柄,中室约为翅长的1/2 (2)2a 后翅无肩脉,多为黄色……黄粉蝶亚科Coliadinae2b 后翅有肩脉,多为白色……粉蝶亚科Pierinae黄粉蝶亚科Coliadinae翅多黄色;前翅M3脉从中室端脉中部前生出;后翅无肩脉,或肩脉极小而不显著,指向翅基部。
中国粉蝶科(鳞翅目)昆虫的寄主植物分析粉蝶科(Pieridae)已知有1200多种,分3个亚科(粉蝶亚科、黄粉蝶亚科和袖粉蝶亚科),广泛分布。
其中我国就有130种左右。
体型通常为中型或小型,最大的种类翅展达90mm。
粉蝶的色彩较素淡,一般为白、黄和橙色三种颜色,并常有黑色或红色斑纹。
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后翅尾端没有尾突。
寄主为十字花科、豆科、白花菜科、蔷薇科等。
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ues又称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
中国最为常见品种。
幼虫寄主植物高达9科35种,以嗜食十字花科植物为主,如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植物。
成虫中小型,翅展45~65 mm。
胸部黑色,有灰色长毛,并夹有白色长的细毛。
雌蝶翅基部有灰黑部分几占翅的一半,翅尖有三角形黑斑。
雄蝶灰黑部分局限于翅基处,翅尖灰黑部分较淡。
雌蝶的色彩一般比雄蝶深而明显。
足细长,腹部细小,末端略尖,密被白色鳞片。
分布:全国各地。
飞龙粉蝶Talbotia naganum karumii (Ikeda)又称大纹白粉蝶。
成虫中型,翅展50~70 mm。
雌雄异型。
雄蝶前翅正面白色,顶端部黑色。
前翅反面顶端部的黑斑消失,仅有3个黑斑存在。
后翅正面白色,反面淡黄色,均无斑纹。
雌蝶比雄蝶略小,前翅正面顶端部斑纹似雄蝶,后翅正面外缘各室均有三角形黑斑,近前缘的1个最长;反面淡黄色,斑纹消失。
分布:福建、浙江等。
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 Linnaues又称红肩粉蝶、藤粉蝶等。
幼虫的群集性很强,从同一卵块孵化出的幼虫,幼龄期会群集在一起取食,到了高龄幼虫便分散成小群。
成虫中大型,雄蝶体长20~27 mm,翅展48~76 mm。
头、胸部黑色,被灰色毛。
复眼茶褐色。
触角黑褐色,腹部背面灰黑色,侧面腹节上有灰白色鳞片,腹面灰白色。
翅黑色,前、后翅各有白色、近圆形或三角形小横脉斑1个。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
优越斑粉蝶Delias hyparete Linnaeus成虫中型,前翅翅长33~36 mm。
蛱蝶科蝶类主要分类群的分子系统学和历史生物地理学分析蛱蝶科Nymphalidae 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 是蝶类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约有7,200 种, 一般为中到大型蝶种。
由于蛱蝶科的形态极其丰富多样且生活史各不相同, 其主要分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一直饱受争议。
另外, 由于蝶类化石记录相对比较匮乏,有关蛱蝶科主要分类群的起源时间以及各类群间的分歧时间目前也尚未清晰。
本文利用long PCR 扩增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测定了8种蛱蝶,即忘忧尾蛱蝶(螯蛱蝶亚科)、红锯蛱蝶(釉蛱蝶亚科)、波蛱蝶(苾蛱蝶亚科)、幻紫斑蛱蝶(蛱蝶亚科)、翠蓝眼蛱蝶(蛱蝶亚科)、网丝蛱蝶(丝蛱蝶亚科)、电蛱蝶(秀蛱蝶亚科)和箭环蝶(闪蝶亚科)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或近全序列, 并从比较基因组学的角度将这些新测定的线粒体基因组与其他已报道的蛱蝶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 忘忧尾蛱蝶、红锯蛱蝶、波蛱蝶、幻紫斑蛱蝶、翠蓝眼蛱蝶和网丝蛱蝶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长度分别为15,333 bp、15,211 bp、15,179 bp、15,260 bp、15,214bp和15,254 bp。
它们均具有典型的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13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cox1-cox3 、atp6、atp8、nad1-6、nad4L、cob),22 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rrn L 和rrn S)以及非编码的控制区(即A+T丰富区)。
另外, 电蛱蝶和箭环蝶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未测通, 长度分别为14,367 bp 和14,020 bp, 但同样具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8 种蛱蝶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方向均与已测定的其他蝶类一致, 未出现基因重排和缺失现象。
基因组中分别包括11(全长92 bp)、14(全长171 bp)、18(全长117 bp)、13(全长178 bp)、15(全长155 bp)、13(全长154 bp)15(全长110bp)和11(全长25 bp)个基因间隔区以及12(全长65 bp)、10(全长31 bp)、10(全长29 bp)、9(全长26 bp)、11(全长30 bp)、10个(全长41 bp)、8(全长28 bp)和11(全长66 bp)个基因重叠区。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闪蛱蝶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英文)张敏;曹天文;张睿;郭亚平;段毅豪;马恩波【期刊名称】《遗传学报:英文版》【年(卷),期】2007(34)9【摘要】测定了重要林业害虫闪蛱蝶亚科Apaturinae 11属17种蝶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的部分序列,并结合由GenBank下载的该亚科4种蝶类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探讨了闪蛱蝶亚科各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以玉杵带蛱蝶Athymajina,白斑眼蝶Penthema adelma,忘忧尾蛱蝶Polyura nepenthes和白带螯蛱蝶Charaxes bernardus作为外群,采用PAUP4.0b4a软件构建了闪蛱蝶亚科的MP和NJ分子系统树。
虽然COI基因数据中第3位点的转换替换已达饱和,但由于这些位点含有大量系统发育信息,因而在数据统计分析时并没有将这些位点删除。
同时通过对各分枝稳定性的比较,研究在简约分析中不同转换/颠换加权方式对假定所有特征具有相同权重的影响。
分子系统树显示:NJ和不同转换/颠换加权方式下构建的MP系统树中闪蛱蝶亚科均有4个主要的聚类簇,该亚科系统树中存在许多置信度高且稳定的分枝,同时也存在一些因分枝置信度低且不稳定而使其分类地位不能确定的类群。
在所构建的系统树中,由分子数据得到的蛱蝶亚科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的基本一致,其中迷蛱蝶属Mimathyma为单系群;累积蛱蝶Lelecella limenitoides为明窗蛱蝶Dilipa fenestra的姐妹群且支持二者关系的置信度很高;支持将白斑迷蛱蝶Mimathyma schrenckii,迷蛱蝶M.chevana,夜迷蛱蝶M.nycteis,栗铠蛱蝶Chitoria subcaerulea,黄带铠蛱蝶C.fasciola,铂铠蛱蝶C.pallas,and银白蛱蝶Helcyra subalba等物种由闪蛱蝶属中移出的修订。
【总页数】12页(P812-823)【关键词】蛱蝶科;闪蛱蝶亚科;线粒体DNA;分子系统学;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作者】张敏;曹天文;张睿;郭亚平;段毅豪;马恩波【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44【相关文献】1.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探讨卵翅蝗亚科系统发育关系 [J], 胡洲;徐吉山;毛本勇2.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线蛱蝶亚科的系统发育 [J], 吴冬霞;郝家胜;朱国萍;陈娜;苏成勇;潘鸿春;张小平3.基于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的中国灰蝶三亚科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J], 夏雪琴;陈晓;夏琛琛;石庆会;郝家胜4.中国闪蛱蝶亚科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系统进化研究 [J], 曹天文;王菊平;张敏;聂新平;宣善滨;马恩波5.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和CO Ⅰ基因序列研究豹蛱蝶亚科(鳞翅目,蛱蝶科)10属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J], 张大秀;郝家胜;邹方振;朱国萍;潘鸿春;张小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粉蝶科Pieridae成虫中等大小的蝴蝶,色彩较素淡,多数为白色或黄色,少数种类为红色或橙色,有黑色斑玟,前翅顶角常黑色。
头小;触角端部膨大,明显成锤状;下唇须发达。
两性的前足均发达,有步行作用;有两分叉的两爪。
前翅通常三角形,有的顶角尖出,有的呈圆形;R脉3或4条,极少有5条的,基部多合并;A脉1条。
后翅卵圆形,无尾突;A脉2条。
中室均为闭式。
雄的发香鳞在不同属分布于不同的部位:在前翅Cu的基部(如Eurema)、后翅基角(如Colias)、中室基部(如Catopsilia)或腹部末端(如Appias)。
不少种类呈性二型,也有季节型。
成虫需补充营养,喜吸食花蜜,或在潮湿地区、浅水滩边吸水。
多数种类以蛹越冬,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如Gonepteryx)。
有些种类喜群栖(如Delias,Appias及Catopsilia)。
卵炮弹形或宝塔形,长而直立,上端较细,精孔区在顶端;卵的周围有长的纵脊线和短的横脊线,单产或成堆产在寄主植物上。
幼虫圆柱形,细长,胸部和腹部的每一节有横皱纹划分为许多环,环上分布有小突起及次生毛;颜色单纯,绿或黄色,有时有黄色或白色纵线。
蛹缢蛹。
头部有一尖锐的突出,体的前半段粗,多棱角,后半段瘦削;上唇分3瓣;喙到达翅芽的末端。
化蛹地点多在寄主的枝干上,拟似枝桠,有保护色,随化蛹的环境而颜色不同。
寄主主要为十字花科、豆科、白花菜科、蔷薇科植物,有的为蔬菜(如Pieris)或果树(如Aporia)的重要害虫。
分布全世界都有分布,全世界已记载的1241种,共分3亚科,其中中国种类据《世界蝴蝶邮票》一书统计为129种。
本《志》收入104种,201亚种,其中包括1新种、2新亚种及1新记录种。
黄粉蝶亚科Coliadinae体翅多黄色,幼虫多取食豆科植物。
豆粉蝶属Colias Fabricius雄蝶体长17~20mm,翅展44~55mm;雌蝶体长15~18mm,翅展46~59mm。
体躯黑色。
蝴蝶分类系统及最新数据摘要:蝴蝶分类研究由来已久。
经过昆虫学家的努力,我国已建成有中国特色的蝴蝶分类系统,这一分类系统把全球蝴蝶分为4总科l 7科,把中国蝴蝶分为4总科12科。
该分类系统,符合蝴蝶自然进化的规律。
通过蝴蝶各总科、各科的特点、构成、分布的论述及科、亚科、属、种(包括红色名录中的蝴蝶)的最新数据可知,全球蝴蝶已超过15000种,中国蝴蝶已超过2000种。
中国作为“蝴蝶大国”,无疑是世界蝴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关键词:蝴蝶分类系统 4总科 l 7科特点最新数据中图分类号:Q969.文件标识码:A蝴蝶分类研究由来已久。
在分类学上,蝴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锤角亚目(Rhopalocera)的昆虫。
全球鳞翅目昆虫约20万种,蝶类仅占其十分之一。
国内外昆虫学家对蝴蝶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他们将全球蝴蝶多分为2-4总科、5-17科[1]不等。
我国昆虫学家蔡邦华主张将中国蝴蝶分为2总科7科[2],李传隆将中国蝴蝶分为11科(1958)[3],笔者和周尧将中国蝴蝶分为12科,并统计中国蝴蝶数量为12科、245属、1337种(1990)[4].蝴蝶分类系统由于矛盾推动不断发展[5],经过几代昆虫学家的努力,已建成有中国特色的蝴蝶分类系统。
这一分类系统把全球蝴蝶分为4总科l 7科[6-7],把中国蝴蝶分为12科[6,8].成为一个既符合蝴蝶自然进化的规律,又符合国内外实际的科学分类体系。
现将蝴蝶分类系统各总科、各科的名称、特点、构成、分布及科、亚科、属、种(包括红色名录中的蝴蝶)的最新数据综述如下。
1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包括凤蝶科 Papilionidae 、绢蝶科 Parnassiidae、粉蝶科 Pieridae 。
这3科蝴蝶共同的特点是:“二触角基部接近,前翅中室外的脉纹有分叉,雌雄蝶前足发达”[9-10].最新研究表明:凤蝶科、粉蝶科能够单独成一支,粉蝶科与凤蝶科的亲缘关系较近[11]。
中国蝴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作者:高静静周雪松李育武徐峰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阐述了当今国内外蝴蝶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从研究不同种类蝴蝶的生态幅;蝴蝶与寄主植物、天敌之间的化学通讯和信息、传导方式;建立长期大尺度蝴蝶监测系统;蝴蝶的生理结构与行为特征等方面展望了中国蝴蝶研究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蝴蝶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蝴蝶;研究现状;发展前景1 蝴蝶研究的国内发展现状在分类学上,蝴蝶属于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锤角亚目(Rhopalocera)的昆虫。
全世界蝴蝶约20000余种,已记载中国蝴蝶12科、33亚科、434属、2153种[1]。
中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蝴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相应的科学研究起步甚晚,对蝴蝶开展积极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周尧最早开始了对陕西蝶类的研究,撰写的《陕西经济昆虫图志:鳞翅目.蝶类》图示了陕西蝶类11科180余种[2,3]。
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学者对蝴蝶做了大量的野外研究,侧重于分类研究,蝴蝶的地方志与地方名录的编撰是我国蝴蝶分类研究的基础[4~7]。
周尧记录中国蝴蝶369属,1222种,1851亚种,系统编排了中国蝴蝶分类系统[8]。
此后,国内积极开展蝴蝶分类研究,顾茂彬和陈佩珍记录海南岛蝴蝶11科609种[9]。
王直诚记载中国东北蝴蝶11科340种[10]。
黄人鑫等共收录中国新疆蝴蝶7科254种[11]。
武春生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的凤蝶研究成果,增新种三叉麝凤蝶(Byasa trifurca)[12]。
黄邦侃记载福建蝴蝶11科529种,其中发表新种周氏青凤蝶(Graphium choui),新记录种3种[13]。
王敏和范骁凌共记载中国灰蝶科蝴蝶146属515种[14],比《中国蝶类志》已记录灰蝶增加42属280种。
武春生共记载中国粉蝶科蝴蝶3亚科24属154种[15],比《中国蝶类志》已记录粉蝶增加1属4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