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滋养细胞疾病的概念、葡萄胎、侵蚀性 葡萄胎及绒癌之间的关系。
2.萄萄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原则及随访的重要性及方法。
3.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的病理、临床表现、 转移途径、诊断及治疗原则,化疗的重要 性。
2019/11/6
祝同学们考得好成绩
2019/11/6
儿已死。
病理
镜下:滋养细胞不同程度增生. 绒毛间质水肿. 间质内血管消失或极少的无功能血管
部分性葡萄胎:滋养细胞增生程度 较轻
病理生理
滋养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的HCG 刺激卵巢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 发生黄素化 黄素化囊肿.
o 完全性葡萄胎30~50%发生 o 部分性葡萄胎一般不发生
良性葡萄胎及双侧卵巢黄素囊肿
临床分期
国内分期
FIGO分期
Ⅳ期 病变转移至脑、 Ⅳ期 所有其他部位转 肝、肠、肾(全身转移)移
Ⅳa期 无高危因素 Ⅳb期 有1个高危因素 Ⅳc期 有2个高危因素
治疗
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 。
治疗
1.化疗: 用药原则: 1期单药 Ⅱ期~Ⅲ期联合化疗 Ⅳ期或耐药者EMA-CO方案 副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肝功
发生率
我国约0.08% 东南亚地区1/500~600 欧美1/1500~2000 葡萄胎史1~3%,40倍于第一次。
病因
确实原因不明。但可疑原因许多,如: 胚胎早期死亡 营养缺乏 病毒感染 家族易感性及再发倾向.
病因
年龄40岁妇女葡萄胎发生率比年轻妇女 高10倍。﹤20岁亦是高危
临床分期
国内分期
FIGO分期
1期 病变局限于子宫 1期 病变局限于子宫
1a期 无高危因素 1b期 有1个高危因素 1c期 有2个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