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 第二章 管理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68
管理学背诵知识(2)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理论的关系.1.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基础,管理思想是对管理活动的归纳总结.2.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是对管理思想的概括和升华,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并非所有的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3.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接受管理活动的检验.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管理思想.内圣外王.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3.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管理思想.法治天下.4.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管理的思想.兵法经营.外国早期管理思想:亚当*斯密1723-1790(自由经济之祖)(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经济人假设劳动分工:第一提高熟练度.第二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第三有利于改良和机器的发明.(1800年)小瓦特和博尔顿均衡生产:制定生产作业标准,实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成本记录:在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管制度.马萨诸车祸(1841.10.5)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罗伯特*欧文1771-1858(人事管理之父)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查尔斯*巴贝奇:工作方法报酬制度亨利*汤(1844-1924)<1889收益分享>.弗雷德里克*哈尔西(1856-1935)<1891劳动报酬方案>. 丹尼尔*麦卡勒姆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分析.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八大原理:1.工作定额原理.2.工作标准化原理.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4.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离.5.实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7.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8.工人与雇主之间的心理革命.法约尔的14条原则:1.分工.2.职权与职责.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等级链与跳板.8.合理报酬.9.集权与分权.10.秩序.11.公正.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法约尔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科层制组织理论)其特点有:1.存在明确的分工.2.按等级原划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薪金”有明文规定的薪资制度.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的影响,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也是这样.梅奥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式,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1.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2.社会系统学派的观点来研宄管理,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3.代表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级别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都包含有三个基本要素:1.协作的意愿2.明确的目标3.良好的沟通.4.管理人员具备三项职能:即建立和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使组织中每个人都做出贡献和明确的目标.核心能力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技术和技能的整合.2.不是物理性资产.3.必须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5.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渠道.全面质量管理:1.关注顾客2.注重持续改善3.关注流程4.精确测量5.授权于员工学习型组织和传统型组织的比较1.在对待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2.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它.3.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4.传统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不学习不适应.5.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的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第一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中国古代、近代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2、理解:X理论和Y理论、超Y理论、Z理论。
3、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和Y理论。
第一节中国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儒家管理思想儒家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仁”(注意是仁义的意思)。
儒家管理手段和途径都强调“为政以德”(注重用道德感化臣民)。
注意:儒家虽然重道德,但是并不否认法治(碰到冥顽不灵者仍要用法制手段)。
2、道家管理思想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道”,它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真题链接:中国古代认为管理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来达到管理目的的是(B)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012.4/2014.4选择)3、法家管理思想法家哲学以“法”为中心,强调法律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韩非子提出了“上法而不上贤”的观点(往年多次考过的一个知识点)4、兵家管理思想兵家以“谋略”为中心,重视组织和编制的作用厉以宁的观点→高层要道家,中层要儒家,基层要法家(2010.4选择)二、中国近代管理思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的舞台上涌现出不同的阶层和代表人物。
1、地主阶级改良派的管理思想林则徐最早意识到中国有不如西方之处,主张向西方学习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学习洋人的技术来抵制洋人)2、农民阶级的管理思想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撼动了清朝的统治《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没有实现,但却体现了良好的愿望3、无产阶级的管理思想共产党人认为:要民主集中、要走群众路线、要集体领导这些思想成为我党治军治国的重要原则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亚当斯密背景介绍: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生于1723年,逝于1790年,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管理学基础重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管理学基础》重点*注意:红色字为必背部分,黑字或绿字为次重点部分(有些得背,有些得理解),由于《管理学基础》里面有部分知识点是以前有学过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记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P4,一、管理的两重性•(一)管理的自然属性•1、管理由人类活动产生,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
•2、管理是由社会分工所产生的一项特殊职能。
•3、管理也是生产力。
•以上特点,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所进行的特殊职能活动,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而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反映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一)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在管理活动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步实现科学管理•(二)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三)结合实际,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P9,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管理学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生产力2、生产关系3、上层建筑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P15,管理的必要性•1、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资源;•2、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3、专业化的社会分工,需要有效的管理活动;•4、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需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P21,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系统论述的学者,首推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
•亚当·斯密在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基础上,提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人的观点。
P2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1856-1915),他认为,光凭经验进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管理学第二章思想总结怎么写管理学第二章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和系统管理思想。
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尝试写出一篇约1000字的思想总结。
管理学第二章思想总结管理学是现代组织和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它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方法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管理学第二章介绍了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包括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思想、定量管理思想和系统管理思想。
这些思想无疑对现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科学管理思想强调通过科学方法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理论,科学管理思想强调通过分析工作流程、确定最佳方法、培训员工和激励员工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化繁为简、分工细化来提高劳动效率。
然而,另一方面,科学管理思想也因其过度强调效率而忽视了人性因素,可能导致员工的压力增加和动力下降。
其次,行为科学管理思想关注组织和员工的行为和动机。
根据埃尔顿·梅奥等人的研究,行为科学管理思想认为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对于组织绩效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调整员工行为。
这一思想的重要观点是,组织管理应该注重激励和激励员工的内在动机,以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同目标。
然而,行为科学管理思想的局限在于忽略了组织结构和环境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第三,定量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决策应该基于大量的数据和经验分析。
根据温斯顿·罗姆尼的观点,定量管理思想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来支持决策制定过程。
通过定量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组织的运营和绩效。
然而,定量管理思想也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情况下。
因此,在实践中,定量管理思想应与其他管理思想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最后,系统管理思想强调组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组织的变革和发展应该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考虑。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一、教学要点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2、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化与时代背景的关系.3、斯密的分工理论.4、巴贝奇的报酬制度思想.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7、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
8、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
9、法约尔的管理十四条原则。
10、厄威克的管理理论的综合概念结构。
11、梅奥的霍桑试验。
12、人群关系学说的基本思想。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5、麦格雷戈的X、Y理论.16、洛尔施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
17、大内的Z理论。
18、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
19、企业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
20、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21、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22、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创新。
23、萨维奇的旧管理原则和新管理原则的内容.24、大野耐一所解释的muda类型。
25、圣吉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和五项修炼.26、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阶段及其基本内容.27、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主要内容.28、两步利改税的内容。
29、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优点、缺点。
30、租赁经营责任制的内容.31、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基本特征.32、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33、关键名词: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查理·巴贝奇、利润分配制度、弗里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差别计件制、计划职能、执行职能、亨利·法约尔、统一命令、统一领导、等级链、人的秩序、物的秩序、林德尔·厄威克、行为科学、埃尔顿·梅奥、霍桑试验、人群关系论、社会人、非正式组织、亚布拉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超Y 理论、Z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赫伯特·西蒙、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精益生产、muda、企业再造、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民营化二、习题(一)填充题1。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思想源于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
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萌芽。
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
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早期管理思想: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2.古典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3.现代管理丛林: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4.当代管理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萌芽,在介绍管理理论之前,我们先总结一下在管理理论产生以前的人类智慧的结晶——管理思想。
而管理思想源于管理实践,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早期的管理实践及其特点。
一、早期管理实践早在五千多年前,人类社会就有了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因而也就有了具体的管理实践。
到了奴隶社会,人类社会出现正式意义上的国家,因而这个时候就出现系统的管理国家的活动,到了封建社会,宗教开始兴盛,因而出现了管理教会的活动和实践,世界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工程,金字塔和“万里长城”就是其中最令人赞叹不已的例子,修建金字塔和长城的过程,既是一个建筑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管理的过程。
在世界历史中,尤其是早期历史,战争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死亡和灾难,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和良知,但战争也推动了如何治理军队,如何带兵作战的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朽的军事著作,如《孙子兵法》等。
……这些管理活动和实践孕育出了早期的中外管理思想。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大部分的管理活动都局限于非经济组织的管理。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社会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工业革命的出现,工业革命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变革就是机器大生产代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劳动,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组织也突破了家庭的界限,形成了大规模的企业或公司。
经济社会的变化催生了管理社会的巨变,即管理的重点也从非经济组织管理转向工商业组织的管理,这是管理历史的一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