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室内设计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27.20 KB
- 文档页数:3
试论室内设计元素间的关系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室内设计元素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见解,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设计;元素;张力一、关系与设计哲学“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哲学范畴。
关系是客观的,存在于相应的事物之间,既有人和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又有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还有物与物、物与构建之间的关联。
事与物及周围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并由此表明它们彼此存在于相应的事物之间。
我们知道,柏拉图的“床”有三个层次。
在他看来,一是床的主体,也就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神造的床。
二是由木匠制造出来的床,他把它称为本体的模仿或影子。
三是画家和诗人的床。
与第一个床相比较,它只是影子的影子。
室内设计犹如第二张床,设计的造物现象成为本体的具体化。
这多少表明了我们的设计就本质而言,但它是摸不着、看不见、“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抽象存在,却引领着设计,让设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美好造物。
“关系”在艺术设计中是一种时空存在,是一种思想与思维,也是设计师解决事物矛盾问题成因的认知、求解和营建物化质量的前提与保障,更是一种设计评判的标准和尺度。
“关系”的理念自古有之。
老子曾说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段话形象而生动地阐述了空间的实体与虚空、存在与使用之用辨证而又统一的关系,即“关系”中的存在相互依附、互为支撑,才能成就一个实在价值的内在确定,甚至限定之间的“无”,比限定要素本体“有”,更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大“关系”说,而其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样也是在说明本体及其衍生过程中的“关系”概念。
“关系”表现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上,个性与审美的关系上,人与人的关系上(大众与室内设计、设计师与设计师、设计师与业主、业主与业主间、不同领域的专业间、文化取向与设计师等),人与物的功能关系上(使用者与空间、比例、尺度、材质与人机工程学等),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上(自然因素与室内、室内与空外、不同功能之间、材质与色彩、不同物化成因与形态特质等)以及物与建构之间的关系等各个相应的事物之间。
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室内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建筑、艺术、心理学、工程等多个领域,旨在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实用、美观的居住环境。
室内空间设计的核心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换句话说,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
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在于满足人们的身心健康需求。
根据心理学研究,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可以让人们感到放松、安心,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该注重细节,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需求,如选择适宜的色彩和光线、合理的布局和空间规划、舒适的家具和设施等,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
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在于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交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室内空间设计应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社交场所和活动空间,例如开放式厨房、宽敞的客厅和餐厅、舒适的休闲区等,以便人们与家人、朋友和邻居们互动交流,共同分享快乐和关怀。
这些社交场所的设计应该注重私密性和开放性的平衡,既保护个人隐私,又方便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在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一种本能,艺术与设计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一个好的室内空间设计应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传达出一种和谐、舒适和有品味的氛围。
通过选择适宜的材料、色彩和装饰物,以及艺术品的展示和布置等方式,打造出独特的室内风格和个性,满足人们对美感的追求。
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
好的室内空间设计应该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需求,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同时注重打造美感和艺术性的环境。
只有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基础上,室内空间设计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灵魂之所在。
通过创造一个舒适、实用、美观的居住环境,室内空间设计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美好和幸福。
为什么说室内设计应以人为本
现代室内设计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需要,为人们创造理想的室内空间环境,使人们感到生活在其中,受到关怀和尊重。
一旦形成完整的室内空间环境,同样也能启发、引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活动于其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人体空间包括人体尺度以及人们在室内停留、活动、交往、通行时的空间范围。
首先是人体的尺度和动作区域所需的尺寸和空间范围,人们交往时符合心理要求的人际距离,以及人们在室内通行时各处有形无形的通道宽度。
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是我们确定室内落地门扇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其相间距离,以及楼梯平台,室内净高度等的基本依据。
从人们的心理感受考虑,还要顾及人们心理感觉要求的最佳空间范围。
所以,人体空间可归纳为静态尺度,动态活动范围,心理需求范围。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自始至终以人为本,把人和物、人和环境联系起来,不要认为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就是环境,或者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
人一物一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
而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
论当代设计中“人”与“物”的互动摘要:设计是一种创制活动,是人类基于自身的需要而创造出的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价值的物品。
设计的最终目的并非产品,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即设计是为人的设计。
然而在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设计当中出现了许多割裂“人”与“物”关系的现象。
单纯的为设计“物”而设计,这种做法分离了设计中“人”与“物”的天然的互动关系。
使设计变的毫无生气成为一潭死水。
本文从美的角度出发,对设计中的“人”与“物”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指出在设计中应当用辩证兼顾、协调优化的方式处理好“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设计;人;物;互动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11.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一种普遍现象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史瑞康特?瓦尼沙认为,和任何奢华的事物相比,人本身都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在设计中要更多的考虑人的因素,要考虑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信仰,以及他们的宗教,生态,健康,习惯,情感,经济,安全等。
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可以通过的自己的理念,把这些因素全部整合起来。
把“人”作为设计的主体与中心是客观决定的必然,因为设计活动的产生是为了使人更好地生存于这个世界之中,作为设计活动的主体,设计师的创制活动应该全面的服务于“人”,满足“人”的生理或心理需要,这才能称之为一项成功的设计。
但是由于设计中“人”的多样化,人的需求、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原因,使得人们对“人”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正确的理解关于“人”的设计理念,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例如设计师在对同一功能的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到这项产品的受众群体是什么,考虑到他们不同的消费心理,进而进行设计。
金属帅酷的造型适合年轻的男子使用,而粉嫩可爱的造型则更受女性的青睐,这种做法恰恰便是迎合了不同“人”的需求,使受众在潜意识中接受这项产品。
产品的存在,都是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的,在设计创意之初,以人的需求为本源,产品的创制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人也因此成为了设计的本源之处。
浅析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舒适、安全、美观、经济的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室内设计的迅速发展。
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在当下这个高品味生活圈里需要设计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此我便通过实例分析人体工程学在室内商业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来体现现代设计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透彻的诠释着人与产品划时代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商业环境引言: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时,经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分割开来,孤立地对待,认为人是人,物是物,环境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的要求。
而现在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与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诚然,我们在探讨人体工程学的时候,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因此,室内环境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等的研究和设计也已予以高度重视。
那何为人体工程学?国际人类功效学会的会章中把人体工程学定义为:“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研究在工作和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实现人――机――环境最优化的问题的学科。
” 人体工程学,主要以人为中心,研究人在劳动、工作和休息过程中,在保障人类安全、舒适、有效的基础上,提高室内环境空间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品位。
室内空间是人们的主要生活场所,其活动空间、室内装修、家具陈设以及其他设施都是供人们使用的。
要满足人们的各式各样的使用要求,以达到方便舒适和合乎科学的目的,就必须以人体工程学作为依据进行设计,人体工程学既是室内环境设计的科学依据又是评价室内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下面就举例分析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商业空间的利用: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只是有单纯的居住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化的弘扬。
谈室内设计的三大关系
代晶;朱晓冬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4(000)022
【摘要】对室内设计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三种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关系的内涵与特性,并对三种关系的协调手法作了探讨,使室内设计营造出安全性、舒适性的环境。
【总页数】3页(P18-19,20)
【作者】代晶;朱晓冬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38.22
【相关文献】
1.谈室内设计中人与物两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J], 文瑞龙;谭向东;熊孜
2.谈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J], 薛伟;徐旭
3.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 [J], 姚洁
4.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 [J], 宋洁
5.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 [J], 王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1. 引言1.1 探讨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设计哲学。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无论是商业空间、居住空间还是公共空间,设计师都需要时刻牢记人的需求,因为这些需求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的需求不仅是设计的灵感来源,更是设计的立足点和衡量标准。
设计师要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美观的空间。
人的需求涵盖了身体和心理层面,包括但不限于舒适性、功能性、安全性、审美性等方面。
只有深入理解人的需求,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让人们在空间中得到满足和愉悦。
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是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设计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
在未来的设计中,设计师们需要更加注重人的需求,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让空间设计更加贴合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2. 正文2.1 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的重要性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室内空间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美观、实用的需求,因此人的需求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成败。
人的需求是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只有充分了解人的需求,设计师才能在设计中考虑到用户的喜好和习惯,从而创造出符合人们期待的室内空间。
人的需求直接决定了室内空间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活动空间的需求以及对于舒适度和安全性的要求,只有将人的需求融入设计中,才能设计出具有实际意义和实用性的空间。
人的需求也影响着室内空间设计的美学和审美标准。
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喜好,将这些因素融入到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室内空间。
人的需求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其重要性不可替代。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始终以满足人的需求为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人们喜爱和认可的室内空间。
2.2 了解人的需求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了解人的需求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非常重要。
建筑尺度中的人的关系探讨建筑是人类居住、生产、活动的空间。
在建筑中,人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建筑的舒适度、使用价值、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建筑尺度角度出发,探讨人的关系在建筑中的表现、影响以及演变。
人的关系在建筑中的表现在建筑中,人的关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首先,建筑的尺度对人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
大尺度的建筑容纳人的数量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强烈;而小尺度的建筑则相反。
其次,在建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筑的布局、空间结构、交通通道等来体现。
例如,一个布局合理的公共空间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而一个交通不便的建筑则会影响人们之间的联络与交往。
此外,建筑中的家具摆设、景观设计等也能够反映人们关系的紧密程度。
人的关系在建筑中的影响建筑中的人的关系对其使用价值、舒适度、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很深的影响。
首先,建筑中人的关系与其使用价值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经过合理布局的办公室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其次,建筑中人的关系对舒适度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在生活、工作等场所中,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例如,一个畅通的通风系统、科学的照明设计等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
此外,建筑中还涉及到人们的文化内涵。
例如,建筑可以在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
人的关系在建筑中的演变随着城市化、文明进步、技术发展等因素的不断改变,建筑中的人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例如,中空式建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建筑中封闭、单一的空间结构,为人们创造出了更加开放、交流的空间环境;公共设施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生活范围的局限,提升了人们的社会交际能力等。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为关注健康、环保等问题,也使建筑中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例如更加注重室内空气质量、绿色环保等。
结语建筑是人类生活的场所,人的关系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
建筑的尺度、布局、空间结构、交通通道等等方面都会影响人的关系。
空间设计与人物关系的内涵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提高,空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布置和摆放家具,而成为了一门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人物关系的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空间设计中人物关系对于空间氛围、功能以及用户体验的影响。
空间设计与人物关系的定义空间设计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整体布局、装饰以及功能设置,创造出适合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和社交的空间环境。
而人物关系则指的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不同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空间氛围的塑造空间设计中,人物关系的内涵对于塑造空间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人物关系会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受,从而影响整个空间的氛围。
例如,在一个家庭聚会的空间中,亲密友好的人物关系可以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而在一个商务会议的空间中,严肃专业的人物关系则可以营造出庄重严谨的氛围。
空间功能的布局人物关系在空间设计中还对功能布局起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安排不同人物的位置和空间的布置,可以提升空间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例如,在一个办公场所中,老板和员工的人物关系决定了他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空间分配;而在一个家庭的起居空间中,家庭成员的人物关系则决定了他们在空间中的活动区域和功能布局。
用户体验的优化人物关系的内涵对于用户体验的优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安排人物关系,可以提升用户在空间中的满意度和舒适感。
例如,在一个咖啡馆的设计中,考虑到顾客与服务员的互动,空间设计师可以确保每个顾客都能够轻松与服务员进行交流,从而提升顾客体验。
结论空间设计与人物关系的内涵密不可分。
人物关系不仅仅是空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通过布局、设计和装饰等手段来塑造空间氛围、布局功能和优化用户体验的重要元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人物关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一个完美的空间设计。
试分析在室内设计中如何考虑人的行为习性和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原则要点:圣·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
”?比例是物与物的相比,表明各种相对面间的相对度量关系,在美学中,最经典的比例分配莫过于“黄金分割”了;尺度是物与人(或其他易识别的不变要素)之间相比,不需涉及具体尺寸,完全凭感觉上的印象来把握。
应用技巧:比例是理性的、具体的,尺度是感性的、抽象的。
如果你没有特别的偏好,不妨就用1:0.618的完美比例来划居室空间吧,这会是一个非常讨巧的办法。
例如这间根据“比例与尺度”原则营建的院落。
墙体、窗户的长宽比例符合黄金分割。
梯形棚架与长条桌的相似,在一定尺度上改善了空间距离,让窗外的景色仿佛近了许多。
注意事项:即使整个家居布置采用的是同一种比例,也要有所变化才好,不然就会显得过于刻板。
2,稳定与技巧原则要点:稳定与轻巧几乎就是国人内心追求的写照,正统内敛、理性与感性兼容并蓄形成完美的生活方式。
用这种心态来布置家居的话,与洛可可风格颇有不谋而合之处。
以轻巧、自然、简洁、流畅为特点,将曲线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洛可可式家具,在近年的复古风中极为时尚。
应用技巧:稳定是整体,轻巧是局部。
在居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追求轻盈纤细的秀美。
黄、绿、灰三色是客厅中的主要色彩。
灰色向来给人稳重高雅的感觉,黄色冲淡了灰的沉闷,而绿色中和了黄的耀眼,所有的布置都是为了最终形成稳定与轻巧的完美统一。
注意事项:家居布置得过重会让人觉得压抑、沉闷;过轻又会让人觉得轻浮、毛躁。
要注意色彩的轻重结合,家具饰物的形状大小分配协调,整体布局的合理完善等问题。
3,调和与对比原则要点:“对比”是美的构成形式之一,在家居布置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可以涉及到空间的各个角落,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色彩的冷暖对比、材料的质地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使家居风格产生更多层次、更多样式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各种不同节奏的生活方式。
浅析室内设计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室内设计中人、物两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分析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
通过对三大关系的剖析,发现室内设计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影响和作用,由此找出室内设计中三大关系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更好的为室内设计服务。
关键词:室内设计、关系
普遍联系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和相互制约的,因此,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设计师们也要将室内空间中的一切因素联系起来看。
从宏观角度来讲,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因素大体可分为人和物,人是活动在这个空间内的主体,不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都会有不同的人在空间内活动,因此,人是室内空间设计要考虑的一大因素。
一个空间内的陈设、装饰和绿化等一切事物都是物,那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处理好空间内人、物的相互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室内空间中的人和物的相互关系具体包括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三个方面。
一、室内设计中人与人的关系
“以人为本”,设计说到底是为人服务的,人作为设计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自然在设计的各个要素中设计师首先要考虑到人。
人是一个统称,人在社会中是以社会群体的形式存在的,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特点可以将人分为不同的人群,从性别上分,人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从年龄上分可以分为婴儿、儿童、青少年、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当然还能从职业、地域等其他方面将人分为不同群体,不同的人群之间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尺寸差异、心理差异、文化差异等等,由此,不同的室内空间针对的人群不同,其室内空间的设计也会有很大差异。
从尺寸上来说,人体工程学具体研究了这方面的问题,不同种族人群的尺寸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尺寸研究等,这都是人个体的普遍共性研究,以达到进行室内空间平面的合理布置。
尺寸的差异更多是物理层面的人与人的关系,而心理层面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属于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远”和“近”的程度,远和近的程度定义主要由人的心理来决定的。
设计师根据人与人的关系的不同程度和功能的需要,将室内空间划分为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两大类,室内公共空间有很多种,例如医院、商场、学校等。
住宅空间相对于公共环境又是比较具有私密性和内向性的,在住宅空间中,客厅、起居室、餐厅、厨房等属于共享空间,而卧室、洗浴间等空间的私密性又更强一些,人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这片私人领地里实现个人的心理需要,譬如个人趣味甚至怪癖等。
在商场、学校等这种大型公共空间中,人与人的距离是既靠近又疏远的,靠近是指人与人都同处在一个空间环境下,疏远是指在同一空间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是由人的心理因素决定的,根据这个特点,设计师往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以满足大部分人对于距离感的心理需求。
而在住宅空间内的共享区域,相比大型公共空间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更为亲密的,因此在尺寸的规划布置上要比大型公共空间亲密得多。
任何私密空间中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疏远的,这样私密空间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私密空间的设计是比较封闭、内向的。
综上所述,室内设计中,在室内空间尺度的设计上,不仅要分析使用人群或个人的物理尺寸,也要充分考虑心理层面的人与人的关系,分析出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合理地安排布局,以科学有效的设计让空间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
二、室内设计中人与物的关系
室内设计中的家具和陈设设计也是室内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家具陈设属于“物”。
家具和陈设的设计及选用不仅仅看其品牌、质量等,更重要的是所设计的家具和陈设人是否适合空间中的人。
前面分析到人从年龄上分为婴儿、儿童等不同时期阶段,每个阶段的人的具体尺寸是有差异的,婴儿和儿童的尺寸相对较小,青年的尺寸相对较大,那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该事实,例如幼儿园的家具要适合儿童的尺寸,家具色彩的应用也要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除了物理尺寸,不同的人群群体在喜好方面也具有较大差异,青年人大多比较喜欢个性前卫的设计风格,而老年人则多喜欢朴实典雅的设计风格。
因此,为不同人群设计的室内空间风格也会因人而异各有特色。
从个体差异来说,人与物的关系更为微妙,每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是不同的,那么每个人在室内设计中与物的关系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决定室内设计中人与物的重要因素。
一个性格安静沉稳喜欢中国字画的欧洲年轻人,应该如何去满足他对室内设计的要求呢?如果片面地从欧洲人群体的角度或者年轻人群体的角度去设计,而忽略他个人自有的特点,那么该设计必然是失败的,因为这个设计从根本上没有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而应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去设计,这样才能成为好的设计,所以说,室内设计中人对物的影响是很大的。
室内空间中的物对活动在该空间中的人也会产生影响,中国成语“耳濡目染”诠释了周边环境对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较明显的人与物相互影响的例子是室内空间的绿化物与人的相互关系。
中国古人根据植物的特性赋予了该植物一定的喻意,竹、兰、梅三君子在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的陈设设计,不仅仅体现的是室内空间主人的审美趣味,也能影响进入该空间的人对主人产生一个“文人”和“高风亮节”的印象,那么使用者的喜好,有时会对室内空间的物的选择产生绝对作用。
人的选择意识决定了物的选择,同时物又对人产生了影响,这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影响,当然还包括物理层面的影响。
特定的空间选择正确的植物,能改善室内空间环境质量,使人得到一个更优的活动空间。
大部分的植物都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有些花草类植物能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但是不同功能空间的植物陈设要注意选择,兰花、百合花的香味能使人兴奋,所以不适宜放置在卧室内。
松柏类、玉丁香、天竺葵等花木的芳香气味对人体的肠胃有刺激作用,不宜置于餐厅中。
这些都表明了在室内设计中,空间中的物也能影响空间内的人,因此,合理地选择室内空间的物,不仅能完善室内空间的设计需要,能对人产生较大促进作用,反之,会对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三、室内设计中物与物的关系
室内空间中任何你能看到的实体都是物,必不可少的家居日用品包括家具、电器、使用器皿是物,观赏艺术品包括古玩、雕塑、盆景也是物。
室内空间设计中,人与人、人与物关系在上面已做简要分析,物与物的关系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物与物的关系除了在功能上要达到为人服务的要求,更多是关于其美学问题的处理。
在功能方面,最基本的是要能满足该空间设计的功能需求,娱乐空间要有娱乐设施,医院要有医疗设施,健身房要有健身器械等等,这都是物的内在属性,而只有当物与物之间相互搭配后才能形成完整的空间功能,如教室要有黑板、课桌、讲台等;厨房要有锅、碗、灶台等;书房里面要有书架、书桌等。
我们不能说有碗的空间就是厨房、有书桌的空间就是书房,因此,物与物的相互搭配,空间才有其功能的存在。
从美学上来分析室内设计中物与物的关系,更多的是关于设计。
在室内设计中,物与物的关系包括结构关系、造型关系、色彩关系、材料关系、文化关系等。
结构关系指物与物在室内空间中的分布和位置,不同的物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要通过合理的布置,让物与物在空间中和谐统一。
要处理好物与物的结构关系就要用到室内设计原理的常用设计方法包括比例、均衡、节奏、韵律等,使用上述不同的方法将物布置在空间中
能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比如博物馆展厅内展品采用流线型的排列方式能让空间产生活泼动感,而按次序排列又能形成规矩的静态空间。
造型关系指物与物造型的相互关系,作为空间中的物,都有其实体的造型,造型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有相离、相切、相交、互补等几种关系。
相离是物与物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相切是物与物相碰与一点。
相交是物与物交合在一起;互补是物与物形成“企口”对接的关系。
色彩关系指物与物的视觉色彩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物与物色彩明度、纯度、色相的对比与调和关系上,不同的色彩处理方式对人产生的心理作用相差甚远。
单色调营造出宁静、安详的氛围;相似色调营造出清新、靓丽的氛围;互补色调营造出生动、明亮的氛围;无彩色调营造出平静、协调的氛围。
材料关系指物与物在质感上的差异变化,不同材料的表面质感相差很大,形成的肌理效果也不尽相同,粗糙的硬质材料表现出物的粗狂和大气,柔软的毛织材料表现出物的温暖和亲切,光滑的金属材料表现出物的冷艳和高科技感。
文化关系体现了物的外在属性,同时也体现了物的功能性。
作为观赏艺术品陈设物,更多体现的是人赋予该陈设物的上升的文化内涵,根据不同的文化关系,合理地处理物与物之间的文化关系。
通过以上对室内设计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三大关系的分析,了解到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三大关系的处理贯穿了整个设计过程,同时深深影响着室内空间的设计,只有将这三大关系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科学的处理,设计师才能设计出好的、科学的、合理的室内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绮曼、郑曙杨,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易多西,室内设计原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6.
[3] 朱淳,室内设计基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2.
[4] 田原、杨冬丹,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5] 张雄、李旭峰、韩继江,建筑功能材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