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经验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28.62 KB
- 文档页数:6
写SCI论文的技巧
写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可被接受的程度。
以下是一些写SCI论文的技巧供参考:
1.确定论文的主题和范围:在开始写SCI论文之前,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这有助于确定文章的结构和目标读者。
3.清晰的目标和问题陈述:在论文中,明确陈述研究目标和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在文章的后续部分中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4.准确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确保描述实验方法和设计详细且准确。
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如何进行并充分重现实验。
5.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用简单、清晰和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提供恰当的图表和图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结果。
6.关注论文结论:在论文中,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解释和分析,以揭示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和影响。
结论应与研究目标和问题陈述相及,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论文的可重复性: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可验证性。
给出充分的细节和材料,以使其他人能够重复这些实验或验证这些结果。
8.简洁和准确的写作风格:在写作SCI论文时,使用简洁和准确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修饰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免混淆读者。
总之,写好SCI论文需要遵循以上技巧以及出色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技巧。
不断练习和与同行的交流也能提高写SCI论文的能力。
论文写作总结题目:题目应该覆盖主要目的或者信息,也应该吸引读者,不能太长。
并且应该避免附标题。
摘要:用第三人称写,说明文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字眼,也不要有“首次”,“最后”,“简单”,“主要”和“次要”等修饰词。
摘要四要素: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引用别人的话:单一作者时:某某(1987)提出。
;某某(1981)的研究发现。
;几个作者时:国内一些学者(某某,1997;,某某,1984;某某,1845)的研究。
;一些研究者(某某,1998主张;某某,1874)主张。
MIT 的Arthur Smith 教授他提醒我尽量不要使用被他称为“投机性”词汇的一些词,如“obviously”,“probably”,“certainly”,“undoubtedly”等。
因为使用表示可能性的词汇,这说明你不能无法证明你的观点,而是在进行假设和猜测。
可信度自然非常低。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介绍论文背景,相关领域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目的意义,创新在什么地方(有待解决的问题)引言第一句号很重要,应当明确提出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且表示目的很重要。
引言包含的要素(老外写)1文章的目的;2对目的的证实(为什么整个工作重要);3背景,其他人已经做了的,怎样去做的,我们以前已经做的;4指导作者:作者应该在文章中看到什么?文章中让人感兴趣的关键点是什么?我们使用了什么,我们使用什么方法来做的?本文采用的基本方法和假设5概括和总结:作者所期望的结论是什么?编辑对引言一般意见: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编辑部对参考文献一般意见:参考文献是否遗漏了近期重要文献?结果:不要罗列结果,要分析,结果间要有逻辑联系。
Plant and soil杂志主编提醒注意:引言的最后以:你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提出一个清楚的假设作为结尾。
并且指出,事实上对。
的研究之前没有人做个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
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SCI论文写作方法(超实用)SCI论文的写作对国内的同行来说似乎是一个拦路虎,让我们就这个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国外的英语类杂志除了刚申办的之外都是SCI收录杂志,外国人发表的英语类论文都是SCI论文。
这说明了什么?关键在于语言。
语言是非英语国家论文的最大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使用。
在前言和讨论中,描述该研究的过去历史和现状时,应使用相应的时态:过去时和现在时。
在材料与方法、结果中,写自己的研究过程时,应使用过去式。
在前言和讨论中引述别人的研究或话语时,应使用过去式或现在时。
最后的结论应使用现在时。
语态上要尽量使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少用或不用。
谈到SCI论文,很多人似乎觉得这种文章很高深,不好写。
其实不然,有很多可写的。
除了实验研究之类的论文外,临床上做的很多都可以成文:个案报告(case report或者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技术革新(techniqcal case report),临床报告(4-5个个案可以写成一篇clinical report),正式论文(论著或原著original),甚至对某篇论文的看法都可以写成文章与编辑交流登报。
技术革新可以包括你如何解决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比如导管导丝在某个位置进不去,你如何解决的,都可以成文。
在语态方面,我们应尽可能使用被动态。
比如要这样写: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XXX.这种被动态在论文中很常见,而如果您写成“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XXX”,这种主动态无论从语法上还是其他方面来说都正确,但不适用于科学论文中。
因为科学论文讲究的是科学性,往往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而不是从个人角度去描述。
对于SCI论文来说,创新似乎是最重要的特质。
虽然并非所有的SCI论文都必须具有创新,但是至少要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
如何撰写SCI论文的实验数据收集与整理撰写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高效地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实验数据收集1. 实验设计与计划在开始实验之前,科研人员应制定详细的实验设计与计划。
明确实验目的、研究问题,确定实验步骤和所需数据类型。
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2. 数据收集工具与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与方法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
根据研究需求,可使用测量仪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不同的数据收集方式。
确保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
3. 数据记录与存储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非常重要。
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如手写记录或电子记录,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建立科学的数据存储体系,包括备份数据、保证数据安全等措施。
4. 控制变量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注意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可以增加数据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二、实验数据整理1. 数据清洗与筛选在收集到大量实验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清洗与筛选。
删除异常值、修复缺失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对于不符合研究目的的数据进行筛选,排除无关数据,提高数据的有效性。
2. 数据分类与编码根据研究需要,将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
可以根据实验变量、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对数据进行分类,方便后续分析与解读。
3. 统计分析与可视化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指标,比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同时,数据可视化是一种直观表达数据的方式,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将数据呈现出来,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表达效果。
4. 结果解读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解读与讨论,结合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进行数据解释和分析。
对实验结果的合理解读可以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科学性。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一、认识SCI论文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
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
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
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
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
”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
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2)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是否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
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
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
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
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
(一)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发表经历(开篇) 我是一位农林科技工作者,1992年就参加了工作,不过很遗憾,截止到2019年前,还没有发表过SCI文章。
并不是没有能力发表所谓的SCI,我们已经发表的论文也是可以发表到SCI杂志的,因为我们对SCI文章没有追求,也可能因为见识太少,目光短浅吧。
现在情况不同了,业绩需要SCI,考核指标需要SCI,提升成果水平需要SCI,成果报奖需要SCI,报人才需要SCI。
很多,看了SCI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不过,我想SCI最大的益处是交流国际化,这也是我在弄第一篇SCI的时候逐渐认识到的。
因为在查找参考文献过程中,发现同行的国外专家发表了很多SCI文章,从中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包括实验设计、研究方法等都可以借鉴。
可能说到这,会有很多人笑话我了。
做这么多年科研工作,怎么才有这样的想法或感悟呢?No problem!谁让我的科研工作的视野就这么小呢?井底之蛙,认为我们的工作参考一下国内同行的文献就ok了,但放眼世界,真是有不一样的收获。
如果你也想发表SCI,无论是要毕业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经历的研究工作者,跟着我看一看,怎样弄一篇自己的SCI文章。
我现在的感触是,SCI文章没那么难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
言归正传,我把我第一篇SCI的发表经历分享给大家,因为我在弄这篇SCI的时候想找到一些捷径,什么百度,付费的广告公司也好,都努力过了。
但还是得走自己的路,别的信息帮不到太多,也是这样的缘故,我把我的SCI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真的能够帮到大家!关于写作,回过头看,真是走了很多弯路。
照猫画虎!刚开始,就是看到拟要发表的期刊,通过各种渠道下载或在线看到已经发表的文章,做参考,人家怎么写就怎么描,觉得别人能发表,自己描个差不多就OK了。
于是就开笔了,真没有想太多,甚至是把原来的中文直接通过翻译软件翻译成English,再简单的改一改其中的语病,选词,自我觉得尽量通顺。
实际上,SCI杂志的语言要求不是都一样的,我觉得英语国家的SCI语言要求是很高的。
写SCI论文的技巧撰写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是科学家和研究生常常需要进行的任务。
SCI论文的撰写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技巧,以确保论文能够通过同行评审并被发表在权威的科学期刊上。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技巧,可以帮助您撰写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
1.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论文撰写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问题。
确保您的研究问题既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又可以用有限的实验和数据回答。
将研究问题限定在一个特定的领域,这样可以避免内容过于广泛和混乱。
2.查阅文献:在正式写作之前,先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广泛的阅读。
文献回顾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创新点,并帮助您了解所研究的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研究成果。
记住,论文撰写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或填补现有知识的空白。
3.组织好论文结构:一个好的SCI论文应该包含以下部分: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在撰写时,确保各部分之间逻辑清晰,相互衔接。
有助于提高论文结构的技巧包括使用子标题和段落标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的内容。
4.清晰的写作风格:在SCI论文中,清晰的写作风格至关重要。
确保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您的观点,并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术语。
遵循科学写作的惯例和规范,例如使用第三人称,确保文法正确和避免无谓的重复。
5.展示清晰的数据和结果呈现: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提供详细的实验设计和描述,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够复现您的实验。
在结果部分,使用图表和表格展示数据,这样读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分析您的实验结果。
确保图表和表格标题清楚明了,并有足够的解释。
6.结果的正确解读:在讨论部分,将您的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解释。
解释您的结果与研究问题的关系,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提供相关的文献支持您的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7.注意字数限制和细微的细节:在撰写SCI论文时,要非常注意期刊的字数限制和细微的细节要求。
确保您的论文符合期刊的规范,并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和引用。
写SCI论文的技巧写SCI论文的技巧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评价学术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SCI论文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学术声誉,还能增加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和科研合作的机会。
然而,写SCI论文是一项需要技巧的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写SCI论文的技巧,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撰写SCI论文。
一、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是写SCI论文的第一步。
优秀的SCI论文应该具有创新性、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
为了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可以参考已有的SCI论文,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也可以与导师或同行讨论,获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还可以关注学术会议、期刊和数据库的最新发布内容,了解行业动态。
二、深入了解文献在进行SCI论文写作之前,需对所需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
文献调研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当前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找到自己的研究切入点,并避免重复性工作。
在文献调研时,注意阅读高质量、高影响力的期刊论文,以获取有深度、有广度的研究背景,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研究问题的本质。
三、合理组织论文结构SCI论文的结构要合理、清晰。
常见的SCI论文结构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在摘要部分中,要突出研究的创新性、重要性;在引言部分中,要对前人研究进行回顾,并阐明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方法部分中,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在结果和讨论部分中,要准确呈现实验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解读;在结论部分中,则要简明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合理组织论文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内容。
四、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论述SCI论文的论述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写作时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另外,要注意论述的连贯性,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措词和不必要的修饰。
教你SCI如何写撰写一篇SCI论文需要严谨的科学方法、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精确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超实用的步骤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撰写出高质量的SCI论文。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选择一个有足够研究前景和意义的主题非常重要。
你应该挑选一个你感兴趣的主题,并考虑该主题的新颖性和研究价值。
步骤二:展开文献综述在撰写SCI论文之前,你需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你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前沿研究,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步骤三:确定研究方法基于你的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你需要详细描述你的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方法。
确保你的方法能够得到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步骤四:收集和分析数据执行你的实验或数据采集,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确保你的分析方法符合你的研究目标和问题,并绘制清晰的图表和图像来展示你的结果。
步骤五:撰写论文的主要部分你的SCI论文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标题和摘要: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和简洁明了的摘要可以帮助吸引读者的兴趣。
2.引言:在引言中,你需要说明你的研究目标和问题,并对该领域的现状进行概述。
3.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中,你需要回顾相关研究的最新发现并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4.方法:在方法部分,你需要详细描述你的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
5.结果:在结果部分,你需要清晰地呈现你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使用图表和图像来展示你的结果,并确保结果与你的研究目标和问题相符。
6.讨论:在讨论部分,你需要解释你的结果,并将其与现有文献进行比较和讨论。
你还应该分析你的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7.结论:在结论部分,你需要总结你的研究结果,并概述你的研究对该领域的贡献和意义。
步骤六:进行修改和润色在你完成初稿后,花时间仔细检查你的论文。
确保你的论文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
确保你的论文没有拼写和语法错误,并遵循SCI论文的格式要求。
步骤七:投稿和回复审稿意见选择一个合适的SCI期刊并提交你的论文。
sci写作经验分享
写作在科学领域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传播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
我认为,科学写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清晰、简洁、准确地表达观点和实验结果。
此外,以下是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分享:
1. 深入理解研究对象,在写作之前,我会深入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确保自己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2. 结构清晰,科学写作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我会在写作之前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确保内容有条理,层次清晰。
3. 使用恰当的术语和表达,在科学写作中,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4. 数据和实验证据,科学写作需要依赖于数据和实验证据,我会在文章中充分展示实验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解读。
5. 严谨的论证和引用,在科学写作中,严谨的论证和引用是必不可少的,我会确保所引用的资料和观点都是可靠和权威的。
总的来说,科学写作需要严谨、清晰、准确,同时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和文章。
希望这些经验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经验分享丨SCI论文写作框架
SCI期刊是最具含金量的,论文的发表也是高门槛的,对于SCI论文写作的新手来说,更是对如何构思与撰文一头雾水。
今天作者就跟大家谈谈SCI论文写作中各个部分应注意的问题及一些写作框架和套路。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
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
因此,作者在写论文前,要围绕主体展开构思。
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
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
构思论文的布局前,首先要了解论文的组成部分。
3、要作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论文,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
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在框架内撰写,就可以让撰写人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希望这三点可以帮助到大家。
发表sci经验分享我是一名科研人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累了很多发表SCI论文的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能对正在努力撰写SCI论文的人有所帮助。
我想强调一点,撰写SCI论文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验技术、数据分析和文献查阅等方面。
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做出有质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其写成一篇有说服力的SCI论文。
要写好SCI论文,我认为关键是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组织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的衔接。
首先,要明确论文的目的和研究问题,并在引言中清晰地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然后,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呈现和讨论。
最后,要得出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我还想提醒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读者产生困惑。
同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科技术语,但同时也要保证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我想强调一点,写SCI论文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但只要我们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耐心,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写出优秀的SCI论文,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撰写SCI论文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
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SCI论文写作技巧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国际认可的一种学术论文发表数
据库,被广泛认为是衡量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
写作SCI论文需要一定的
技巧,以下是一些建议:
1.研究问题的重要性:选取一个对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为读
者提供阅读价值。
在引言部分清晰地提出问题,并给出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2.相关文献综述:对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的综述。
要展示对文
献的全面了解,并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3.研究方法的描述:清晰地阐明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确保实验可重复,并遵循科学伦理。
4.结果的清晰表述:以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果,使用图表和
表格来展示数据,提高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5.讨论和解释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与之前的研
究进行对比,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6.结论的明确陈述: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中,清楚地陈述研究的结论,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7.精确使用术语:使用领域内的标准术语,确保科学准确性并提高学
术信任度。
8.科学写作风格:采用简洁、明确、客观的语言进行写作,避免过度
修辞和主观性评价。
10.仔细校对:写作完成后,认真校对论文,检查语法、拼写和格式
等细节。
同时可以请同事或导师进行审稿,以确保高质量的论文。
SCI论文写作全攻略-选题与创新一、先想先写最后做:1. 做研究之前,必须想清楚:结果能不能发表?发表在哪里?2. 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所谓心中有沟壑!3. 在未搞清“写什么、发哪里、自己研究与同类研究有何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4. 继续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还不如不做!5. 要想这样做,就得先看文献!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同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阅读文献及思考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6. 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来解释,岂不是冤大头?二、如何科学选题:1. 课题选择和国际接轨。
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就必须了解国际研究动态,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我国一家权威科研机构不久前在国内挑选了许多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准备参与国际合作,但到美国后发现近三分之二的课题已经不属前沿,在美国很少有人研究。
在高校,一些教师治学严谨、基础扎实,但科研成果不突出,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有关领域学术动态,不能选得合适的课题。
2. 课题要有可发展性。
课题可发展性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产出具有极大作用。
中国科技大学范洪义另辟蹊径,发展了诺贝尔奖得主狄拉克(Dirac)奠定的量子论的符号法,系统地建立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1998年有24篇论文被SCI收录;他对自己论文高产的解释是,研究“具有开创性,突破一点以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使研究工作自成系列、成面成片”。
我院被SCI收录论文最多的杨新民老师从事凸性理论研究,该理论兴起于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进入高峰。
作为新兴研究领域,该理论本身有许多尚待研究之处,同时该理论也可用来解决最优化方面的问题。
反之,有人由于所接触的问题已处于该研究分支的末端,即使在该点上有所突破,也难持续发展。
一、研究生必备四本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首先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研究生下面这几个本子是必不可少的1,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这当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说了;2,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3,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4,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视!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论文写作要点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
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完整并再次审核1.Introduction: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对象;方法;结果。
在… 模型上,观察… 指标,以探讨… (目的)2. M & M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 伦理.⑵ 程序与指标。
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⑶ 统计学处理3. Results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
SCI论文写作中的科研写作技巧和方法科研写作是SCI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研究内容,使读者能够完整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实验结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介绍SCI论文写作中的科研写作技巧和方法。
一、确立写作目标在开始SCI论文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目标。
明确的写作目标有助于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写作目标可以包括:为读者提供新的研究观点和实验结果,为学术界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等。
二、系统化整理研究材料科研写作需要依据充分的实验结果和文献调研来支撑观点。
因此,在开始论文写作之前,要进行系统化整理研究材料的工作。
这包括收集并分类整理相关的实验结果、数据、图表以及文献引用等。
有了充分的研究材料,才能更好地展示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合理组织论文结构合理的论文结构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至关重要。
论文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在构建论文结构时,要注意逻辑的连贯性和层次的清晰性。
引言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方法部分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过程,结果部分要准确地呈现实验结果,讨论部分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四、准确运用科技术语和规范语法SCI论文写作中,准确的科技术语和规范的语法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科技术语的准确使用可以增加论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免读者难以理解。
另外,规范的语法使用可以增加论文的可读性和整洁美观。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结构的清晰性、主谓一致性以及动词时态的一致性等方面。
五、注重图表的可读性在SCI论文中,图表是展示实验结果和研究数据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图表的可读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图表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和细节,突出重点。
其次,图表要有清晰的标注和图例,便于读者理解。
第三,要注意图表的编号和引用,确保图表的顺序正确并且在论文中能方便地引用。
sci论文写作经验和技巧心得毕业论文是学生求学以来所撰写的结构最复杂、篇幅最长的文章,论文写作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sci论文写作经验和技巧心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sci论文写作经验和技巧心得一、SCI论文写作经验要写好文章,思路创新性和数据可靠性是两个基本条件。
思路创新有两种方法:(1) 如果你个人在某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你觉得某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而你首先开始,那你的文章就创新。
这种方法创新的前提是,你在该领域有多年研究;否则很有可能失败。
因为你认为创新的东西可能是人家已经做过的(只是研究失败,所以没有报道),或者你的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
(2) 二次创新。
例如最近三年有不同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报道因素A对提高玉米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B对小麦抗逆性有很大影响。
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法,研究因素A和因素B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
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也能发在和以上两篇文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
要保证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找几篇和你的研究类似的SCI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
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总结数据,写文章,主要步骤可参考:A. Result部分。
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
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会给你写文章提供很好的思路。
B. 分析完图表后,寻找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y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y 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y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
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 point 的图和表。
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C. Result以后是Discussion(一篇文章的精华),可以将discussion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
仔细阅读所投期刊官网上的“Guide for Authors”,并且遵循所有行文结构。
正文文字用12号字或小四号字,要设置页码和行号,页码设置在页面底端居中位置,行号设置成“每页重编行号”。
《SCI论文写作和发表:You Can Do It》一书中建议的行文顺序为:先写Results部分,对应着Results部分再写其他部分,最后写Abstract部分。
论文在撰写时要自始至终都用英语写,写作时行文时态要注意(且要求相当严格)。
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去时态,在Introduction文献回顾,Methods整个部分,Results结果总结,Discussion中的大部分,都用过去时态陈述。
其他情况下可以用一般时态来描述。
当提到本文(此图、此表等)说明(表达)了什么的时候,要用一般现在时。
目录、标题中通常省略冠词,图中的横、纵坐标的名称前不加冠词。
避免使用极端修饰词(如最好、第一)和社论性语言(如令人惊异地、令人感兴趣地)。
句子的时态:引述文献结果时用过去时,讲述试验和试验结果时用过去时;讲述图表所示结果时用现在时。
1.Title●Title要围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三个部分或至少两部分来设计。
Title中切记不能出现缩写词和具体结果。
●作者姓名,名在前,姓在后;在地址中,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之间不应该有“,”(逗号)。
2.Abstract●一段写完,200 words左右。
对于初学者,可以将Abstract限制在10句:第一句写科研背景和目的,第二句概括性地写本文做了些什么,接下来用3~4句话来写试验方法,再用3~4句话写试验结果,最后一句写总结或意义。
●按照行文顺序,依次介绍主要研究对象(subject)、实验设计(design)、实验步骤(procedures)以及最后结果(results)。
●写作要求:用含有关键词的短的简单句,以使Abstract清楚简洁;避免使用缩写词和晦涩难懂的词句;以过去时为主(问题的陈述和结论可用现在时);强调研究的创新和重要方面。
3.Introduction●Introduction是外刊文章最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就是Discussion)。
外刊论文对于Introduction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好的Introduction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
要写好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紧密结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Introduction要保证简短,顺序是一般背景介绍、别人工作成果、自己研究目的以及工作简介,其中介绍别人工作时只需介绍和自己最为相关的方面。
●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
要尽量简洁明了,不罗嗦;●文献总结回顾是Introduction的重头戏之一,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Introduction的高潮;●总结性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Introduction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Introduction开头的几句话要使用题目中的关键词,以便使文章直进主题。
接下来就简要介绍课题的背景知识,也就是描述文献研究。
然后提出现在的问题或缺陷在哪里,作者是如何进一步去研究的。
结尾可以用三句话:我们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和科研的意义。
●Introduction的行文逻辑:领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如何去研究→研究的意义●在叙述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提出一种新方法或新方向。
如: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 little attention / little work / little data / little research / few studies / few investigations / few researchers / few attempts / none of these studies has/have been done on / focused on / attempted to / conducted / investigated /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如:Previous research/studies/records has/have failed to……/ ignored / misinterpreted / neglected to……/overestimated / underestimated / misled. Thus, these previous results are inconclusive / misleading / unsatisfactory / questionable / 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D iscrepancies still exist……●研究方法和方向与前人一样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强调自己工作: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rare/less accurate, we need to / aim to / have to provide more documents/data/records/studies / increase the dataset.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essential……●如果自己的研究是全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可对比: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reliability of the…… It is hoped that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olved / fall away with our proposed method/approach.●在Introduction的最后:Further studies on …… 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 next study (or elsewhere).4.Materials and Methods●都用过去时,以第三人称和被动句为主,偶尔使用第一人称。
●特别注意试验要定量。
对用量、时间、温度等都要具体写明。
5.Results and Discussion●Results部分的语言上应注意用过去时。
●Table编号后应该有个“.”(点),标题结尾没“.”(点),注解写在Table的下方。
●在稿件最后另起一页,撰写Figure Caption部分。
Figure Caption中只写介绍Figure的文字,不对Figure的结果进行解释。
●Results段落开头时可以直接讲述结果,不必加引言或过渡句。
经常会用“为了……,而做……试验”作开头。
In order to study ……, ……were analyzed to ……. As shown in Table 1, ……(描述试验结果)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 ……testing device was built. A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is shown in Figure 1.●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是最难写的两部分。
Discussion之所以难写,是因为这里最能够体现一个作者研究问题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选择要深入讨论的问题,把最重要的放中间,次要的放在开头和末尾。
●科学结果往往是相对的,写Discussion时要留有余地,多用suggest, imply, appear等词。
●Discussion部分要尽量使用主动句,可以用第一人称。
言简意赅,避免冗长。
●注意用连接词使句子上下连贯,不能让句子独立。
●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A put forward that…… In contrast,B believe……Unlike A, B suggest……On the contrary (表明前面观点错误), ……●如果只表明两种观点对立,用In contrast B, ……●如果两种观点相近,可用A suggest……Similarly/A lternatively, B……或者Also,B……或者B also does……●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Consequently/Therefore/A s a result……●表明递进关系可用Furthermore/Further/Moreover/I n addition……6.Conclusion7.Acknowledgments●感谢项目援助单位和对论文的试验和写作部分有贡献但又不是作者的同事。
●表明研究的基金来源,注明基金编号。
8.References●用Endnote软件辅助●Cited in parenthesis or bracket? Cited by number in upper corner? Cited byauthor name? In Harvard style OR in Vancouver style?9.Cover LetterDear Editor:We would like to submit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论文题目)” for publicati on on Journal of ……(期刊名字).We describe ……(概述全文,一般现在时)The work described was original research that has not been published previously, and not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in whole or in part.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time to review our manuscript and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from you soon.Sincerely yours,××××××10.Response LetterDear Editor:Thank you and the reviewers for your valuable suggestions. We have carefully read through the comments and made proper revisions. In addition, the writing was edited by an English editor. Our responses to the reviewer’s questions are listed below.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time and efforts to improve our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Sincerely,××××××Reviewer:1.Response: We have done……(第一人称、主动语态、现在完成时)2. The heading of section3.4 simply does not make sense. Please rephrase.Response: Revised as suggested.3. Lines 26-30 of page 12 is an example of text that is very difficult to read.Response: Lines 26-30 of page 12 have been revi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