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纪录片叙事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5
浅谈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与创作方法发布时间:2021-05-06T15:10:54.45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作者:赵雪梅吴薇徐伟勤[导读] 本文主要论述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和创作方法,并提到了纪录片的传播及其影响力。
赵雪梅吴薇徐伟勤(吉首大学湖南张家界 427000)摘要: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作为创作素材,记录真人真事,而不对地点环境、故事情节以及生活进程进行更改,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涉及历史、自然、社会以及人文等各个方面。
对我们了解我国文化和历史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和创作方法,并提到了纪录片的传播及其影响力。
关键词:叙事结构、创作方法、传播及影响力目前,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纪录片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缺乏好的创意、故事和人才,大量同质化的题材直接带来内容的匮乏,导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如何在类似的题材上还能够做出新意,吸引观众,成为很大的难题。
通过搜集资料发现,短纪录片数量持续增加。
相对于常规纪录片节目,短视频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信息点的刺激,有其自身的优势;而长纪录片更考验制作者对一个事物深度的认知,对世界透彻的看法,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知识和更多好奇。
一、纪录片的叙事结构1.1阶梯循序渐进式的叙事结构阶梯循序渐进式的叙事结构是指影片的叙述内容在时间、空间、逻辑关系上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有一定的线索联系。
纪录片《养驴记》以时间为轴线,用整整一年的时光堆积,跟踪拍摄记录皮山县木吉镇兰干村村民通过养驴脱贫致富的过程。
整个纪录片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和人物活动来形成叙事结构:兰干村村民从买驴、新春赛驴、万里运送驴、户户养驴、老手选驴再到保护母驴顺利度过炎夏生产繁衍,整个纪录片遵循事件发展规律,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增强了纪录片叙事的故事性和真实性。
1.2平行板块式叙事结构平行板块式叙事结构是指纪录片在围绕同一个特定主题的前提下,各个板块有平行、并列的时空关系,既可以是平行独立建构的,也可以是打碎进行的交织处理。
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视听媒体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纪录片作为一种深度挖掘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然而,纪录片的创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帮助创作者了解纪录片创作的要点和技巧。
第一章: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为素材,通过拍摄、录制和剪辑等手段制作而成的影视作品。
它与商业电影不同,更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通常是对一段历史、一项事件或一个社会现象的记录和观察。
1.2 纪录片创作的特点纪录片创作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它要求创作者通过客观的视角呈现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同时要注重叙事的技巧和艺术表现。
第二章:纪录片创作的准备工作2.1 主题选择纪录片的主题是创作的基础,主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纪录片的质量和影响力。
创作者需要选取一个有价值、有深度、有影响力的主题,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
2.2 策划和预研在确定主题后,创作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策划和预研工作,包括了解主题背后的历史、背景、相关人物等,确定拍摄地点和拍摄计划。
2.3 筹备工作筹备工作包括制作统筹计划、确定拍摄器材、招募团队成员、确定拍摄预算等。
创作者需要认真准备,确保后续的拍摄和制作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第三章:纪录片拍摄过程3.1 采访和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进行采访和拍摄工作,包括对主要人物和相关事件的采访以及现场拍摄工作。
采访的技巧和拍摄的手法对于纪录片的最终效果至关重要。
3.2 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环节,包括剪辑、配音、配乐、特效等工作。
后期制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纪录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第四章:纪录片创作的艺术表现4.1 叙事手法叙事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创作者需要通过精巧的叙事手法,将复杂的现实事件和人物构建成一个具有张力和节奏的影视作品。
4.2 视听语言纪录片的视觉语言和音频语言对于影响观众的情绪和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创作者需要善于运用镜头语言、音效、音乐等手段,营造影片的氛围和情感。
第五章英国纪录电影学派英国电影界在1930-1940年间最为突出的大事就是纪录片学派的形成。
约翰·格里尔逊原是一个苏格兰的优秀的评论家和论文作家,到1929年才开始从事电影工作,摄制了《飘网渔船》这部以捕鱼为题材的影片。
这部具有"交响乐式的"蒙太奇并给英国银幕带来一种异国情调的纪录片,是格里尔逊亲自导演的唯一作品。
这部影片的成功使一些和格里尔逊一样出身于著名大学的热衷于电影的青年,以格里尔逊为核心,组成了一个团体。
格里尔逊成了他们的制片人,获得英国政府几个部(如邮政部、卫生部和殖民部等等)和若干开明的资本家(如瓦斯公司、航空公司、铁路公司、海运公司和茶叶进口商等等)的支持。
这位艺术倡导人在此后十几年中一直为很多纪录片筹集资金。
这些纪录片中尽管有些明显地是为宣传的需要而摄制的,但它们却继承了在欧洲大陆已经衰落的先锋派所开创的研究,加以发扬光大。
英国纪录片学派一开始就采取了1930年各种先进的倾向,如华尔特·罗特曼的"交响乐式的"蒙太奇手法,法国先锋派的各种倾向,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人的理论,尤里斯·伊文思最近的作品以及弗拉哈迪的经验等等。
英国这一学派,从它开始起,就在纪录片中使用了一种象影片《世界的旋律》那样,将主题和变调很好地配合起来的方法。
他们对于构图、蒙太奇和摄影的兴趣超过了对主题的兴趣;对于那些缺少异国情调,没有新颖造型的主题,都不屑摄制。
自1930年至1934年在第一批倾向于这种作风的纪录片作家当中,有擅长分析的阿瑟·艾尔顿(曾摄制《世界的呼声》和《飞机引擎》),批评家兼论文作家保罗·罗沙(曾摄制《交接点》),斯图亚特·莱格(曾摄制《架设海底电缆的船》),特别是那位表现手法稍嫌软弱但却很巧妙、精练而尖锐的巴锡尔·瑞特(曾摄制《翻山越谷》、《巴尔贝德的磨坊》、《来自牙买加的货船》等等)。
《传播叙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120062课程名称:传播叙事英文名称:Cross Media Narrativ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先修课程: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旨以叙事理论为基础,探讨叙事的基本构成,说明传播媒介如何用故事向社会讲述人生经验、传递文化共识、诠释事件意义。
课程设计涉及口语传播、视觉修辞、影音和新媒体传播,引领学生熟悉了解每一种传播类型的叙事技巧和结构。
同时,学生应掌握通过故事叙事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课程因为是在大三学生下学期,后半段将结合学生考研等进一步进修和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加入理论学习。
英文简介:Based on narrative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explor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narrative, and explain how the media use stories to tell life experience to the society, convey cultural consensus, and interpret the significance of events. The course design involves oral communication, visual rhetoric, audio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and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leading students to get familiar with the narrative skills and structure of each communication type.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promo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through story narra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以学生具备叙事内涵基础能力为教学目标。
中国石窟走廊纪录片解说词第一章:石窟艺术的辉煌中国石窟走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窟艺术宝库,它以其丰富多样的造像和精湛的绘画而闻名于世。
这些石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本片将带您一起探索这一辉煌的石窟艺术世界。
第二章:洞窟的建造与雕刻中国石窟走廊的洞窟建造与雕刻工艺堪称奇迹。
在偏远的山区,古代建筑师们用手工凿凿出了一个个宏伟的洞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形成了今天的辉煌景象。
在这些洞窟中,佛像和壁画的雕刻工艺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给人以无限的惊叹和敬畏。
第三章:佛教造像的精髓佛教造像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造型和细腻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佛陀的教诲和佛教的精髓。
这些佛像栩栩如生,根据佛教经典中的描述,展现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无论是庄严威严的大佛,还是娇小可爱的小佛,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迪。
第四章:壁画的神奇绘制中国石窟走廊的壁画是石窟艺术的又一瑰宝。
这些壁画以其千姿百态的形象和绚丽多彩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壁画的绘制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绘制轮廓、上色、描绘细节等。
它们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卓越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五章:佛教故事的演绎中国石窟走廊的壁画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佛教故事的演绎。
这些壁画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将佛教经典中的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
无论是佛陀的生平事迹,还是佛教教义的阐述,都在这些壁画中得到了生动的呈现,让人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六章:石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中国石窟走廊的石窟艺术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本片将介绍中国政府和专家们为保护石窟艺术所做的努力,包括修复洞窟、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文化传承项目等。
同时,我们还将了解到一些石窟艺术保护的挑战和困境,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保护和传承石窟艺术。
第七章: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中国石窟走廊的石窟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瑰宝。
小人国纪录片引言:《小人国》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为观众们展示了一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小人国。
这部纪录片探索了小人国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令人惊奇的世界。
第一章:小人国的历史小人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
从远古时代开始,小人国的居民就通过艰辛的努力,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纪录片中详细讲述了小人国历经的战争、政治变革以及文化交流,揭示了小人国独特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小人国的文化小人国的文化深受他们自身的信仰和传统影响。
他们拥有独特的宗教神话和仪式,这些信仰对小人国社会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纪录片中介绍了小人国独特的祭祀活动、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让观众亲身感受小人国的文化魅力。
第三章:小人国的生活方式小人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很不同于我们的现实世界。
纪录片中展示了小人国人民的居住环境、食物来源以及日常生活习惯。
观众们可以看到小人国人民巧妙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建造了精致而温馨的家园,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
第四章:小人国的社会结构小人国的社会结构独特而复杂。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人国社会,通过紧密的关系和相互合作,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社群。
纪录片中展示了小人国人民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扶持,以及他们的社会秩序和领导体制。
第五章:小人国的未来纪录片的最后一章展望了小人国的未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小人国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挑战。
观众们将了解小人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努力应对的方式,从而对他们的未来有更全面的认识。
结语:《小人国》这部纪录片向观众们展示了一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世界。
通过对小人国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探索,观众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小人国的独特之处。
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一次惊奇的冒险之旅,更是对小人国居民勇敢和努力的致敬。
让我们一起跟随纪录片的脚步,探索这个小而美的世界!。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纪录片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5、使用教材:《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课程简介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纪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纪录片》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角度学习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实现手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片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新闻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闭卷考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六、正文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难点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概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技巧误区。
故事推手:纪录片叙述者的叙事功能探析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文体,纪录片的叙述者是引领故事演进的推手,尽管它有时会以不同人称形式出现在镜头之前,有时却又隐藏在镜头背后。
讲故事,推进故事的展开,是纪录片叙述者最基本的功能和职责。
虽然近年来纪录片与情节片的边界日渐模糊,但对于总体上属于非虚构叙事的纪录片而言,其讲故事的方式方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纪录片的故事不一定都像虚构叙事影片那样具有戏剧化的故事情节,也未必会产生引人入胜、环环相扣的戏剧化效果,纪录片叙述者在讲述故事时总体上具有非虚构的特性。
根据纪录片的叙事特点,笔者把纪录片叙述者的叙事功能主要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纪录与叙述功能,组织结构功能,见证或证明功能,思想功能。
纪录与叙述:把故事说出来纪录与叙述功能是指叙述者纪录生活和叙述故事的功能,这是纪录片叙述者最基本的功能。
从纪录生活本身到叙述文本故事,是纪录片叙事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生活中蕴涵着的故事往往是以一系列散漫的事件或中断性的东西存在着的。
这些东西不仅平淡、散漫、零碎而且看上去互不关联,在多数情况下,只有在漫长的时间流程中才能显出一些故事性的端倪来。
纪录片的作者必须以敏锐的眼光紧紧盯住生活,并用恰当的方式把生活中偶尔闪现的精彩瞬间纪录下来。
纪录片的作者首先必须学会纪录,同时还必须善于叙述。
叙述与纪录同样重要,有时比纪录更加重要;因为叙述的好坏直接决定纪录片的成败,而纪录的好坏所直接决定的是镜头和素材的质量好坏。
在纪录片创作中,有的作者比较偏重纪录(前期拍摄),而忽略叙述(后期剪辑)的重要性。
这种重拍摄而轻剪辑的结果是拍的素材很好,但成片的效果却欠佳。
这在我国似乎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人甚至为了避免与剪辑师沟通的麻烦而干脆自己剪,只要自己认为好的镜头就全都用上去,结果满篇堆砌,往往难以达到流畅叙事的目的。
反过来也是一样,那种认为素材并不重要,习惯于一切在剪辑台上搞定的人也会遭遇同样的结果。
因为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