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后装订基本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6
精装书籍的印后装订工艺三步骤简析精装书籍印后装订凡是页数较多,需要反复阅读和保存,质量要求较高的书,一般均采用精装。
精装书的封面、封底,一般用硬纸板及棉麻织品、塑料、皮革等材料来制作,精装书籍坚固耐用,质量要求高,印制价格高,是书籍装帧的重点。
精装书的书脊不同于平装书,平装书的书脊一般是齐平的,而精装书则有硬背装、腔背装和柔背装之分,3种装法各有利弊。
硬背装成书挺括、坚固,可放置书架上长期收藏,但翻阅时不易完全摊平;腔背装摊得平,成书外观比较平整、美观,但长期置放在书架上似有软塌之感;而柔背装既能摊平,也比较坚固,只是外观上较以上两种柔弱些。
我国的精装书多采用腔背装。
精装书的装订工艺主要有制书心、制书壳和上书壳3个过程。
1、书的的制作精装书心的加工过程,在折页、配帖与订书等方面与平装书心的装订方法相同。
除此之外,还必须进行精装书心的特别加工,其工艺过程主要有:压平、扒圆、起脊、贴纱布、贴花头等。
(1)压平是在专用的压书机上进行的。
书心经过压实以后,它的厚度比原来的薄,并且平整、坚实,便于下道工序加工。
(2)扒圆用扒圆机将书心的背脊扒成圆弧形,使整本书的书贴互相错开,在切口处形成内弧面,以便于翻阅。
扒圆还可以使书心更加坚固,并便于和书壳连接在一起,提高了装订质量。
(3)起脊是为了防止扒圆后的书心回圆变形,对书心进行揉倒和定形的(4)贴纱布在书心的背脊上,粘贴纱布或硬纸条,将书脊上缝线遮掩起来,使书脊更加牢固。
(5)贴花头也称贴脊头,将织绵布或其他织物贴在书心背脊的两头,使整本书连接得更加牢固,并起到装饰书心的作用,较高级的精装书配有书签绸带,贴花头前,先将书签带子贴在背脊的纱布上。
2、书壳的制作精装书的收壳有整料书壳和配料书壳两种:(1)整料书壳由一张完整的封面材料如:麻、布、纸或塑料、皮革等面料制成。
它包括前封、后封和背脊衬3部分。
整料书壳制作工序为:首先在所选用的面料制背涂布胶水,复上前封、后封纸板及背脊衬,然后包折好面料的4个边,压平、干燥。
印后装订基本概念1.什么叫印后装订?答:印后装订指印刷以后对印张的订装加工。
它是将印刷好的一批批分散的半成品页张(包括图表、衬页、封面等),根据不同规格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订、锁、粘的方法,使其连接起来,再选择不同的装帧方式进行包装加工,成为便于使用、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的加工过程。
书籍(含本册)的加工实际上是先订(联)后装(帧)的,由于在加工中是以装为主,故称装订。
订联的过程(折、配、订、锁、粘等)称书芯加工;将订联成册的书芯,包上外衣封面的过程称书封加工,也称装帧加工。
总之将印好的页张,经过订和装的过程。
就可以成为一本可以阅读、使用和保存的印刷品了。
2. 书刊、本册的印刷制作主要有哪几大工序?答:主要有三大工序,即印前处理、印刷加工和印后加工。
其中印后加工又分包装装潢的加工和印品的装订加工。
3.印后装订是什么样的工序?答:印后装订是一个工种多、机器式样、型号繁多(大致有100多种)、材料使用范围广、工艺加工方法变化多端的工序,同时又是一个印品艺术加工的操作工序。
这个工序加工的产品优劣关系到印品的成败效果。
随着印刷工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现在装订工序已经由一种落后的手工操作工序逐步发展为具有机械化、联动化、自动化的操作工序。
4.装订工序在书籍、本册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性?答:主要有三个方面。
(1)书籍装订的质量优劣对阅读效果和使用、保存期限的影响。
书籍内文页张、版面顺序是否正确无误;订联(粘等)是否牢固整齐;封面装帧是否正确于净、牢固平服、翻阅平整不变形等都对阅读效果及保存期限有影响。
(2)书籍装帧造型的优劣对印前、印刷效果的影响。
书籍加工的工艺设计,特别是书封的装帧设计与加工,对印品的整体效果有直接影响。
书籍一般要通过外封面的设计与工艺加工来反映其品级、内容和水平,装帧的设计与造型工艺水平高,质量好,就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和青睐。
如果印前、印刷都达到了精耕细作的水平,而到最后一道完成工序的装订出现加工不当、外观不佳,不能表现书籍的档次,那么再好的印品也无法反映出来,甚至前功尽弃。
印后装订技术1000问——基本知识部分
王淮珠
【期刊名称】《印刷技术》
【年(卷),期】2001(000)014
【摘要】@@ 一、装订名词解释rn1.什么叫印后装订?rn答:印后装订指印刷以后对印张的订装加工.它是将印刷好的一批批分散的半成品页张(包括图表、衬页、封面等),根据不同规格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订、锁、粘的方法,使其联接起来,再选择不同的装帧方式进行包装加工,成为便于使用、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王淮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885
【相关文献】
1.印后装订技术1000问 [J], 王淮珠
2.印后装订技术1000问——基本知识部分 [J], 王淮珠
3.印后装订技术1000问——基本知识部分 [J], 王淮珠
4.印后装订技术1000问——基本知识部分 [J], 王淮珠
5.印后装订技术1000问——基本知识部分 [J], 王淮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后装订技术基本知识1、什么叫订缝连结材料?装订用订缝连结材料有哪几种?答:订缝连结材料指将零散书帖和页张等,用订或缝的方法使其连结成册用的各种材料。
装订用订缝连结材料有线类和金属丝类两种,线类有棉线,丝线。
合成纤维线等,金属丝类有铁丝、金属环等。
2、什么叫棉线?装订用棉线的规格有哪几种?答:棉线是用棉花纤维搓纺而成的线。
装订用棉线有上光与不上光两种,包装形式有直轴型、塔轴型两种。
塔轴型多用于锁线加工,其规格根据专业标准有以下几种:42支纱4股和6股,60支纱4股和6股的白色蜡光塔线,其型号分别为S424,S426、S604、S606,也可记作42S/4、42S/6、60S/4、60S/6,其中S表示支纱,斜线下的数字表示股数。
3、什么叫丝线?用于何种书刊的连结?答:丝线是一种用蚕丝搓纺而成的线。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一种书籍订缝材料,早在15世纪,我国装订史上第一次将零散页张制成帖并用线订缝连结成册,所用的订缝线就是丝线。
因丝线与纸张颜色相近,质地柔软、强度好、光滑、牢固耐久,故订缝后的书册平整美观,但丝线价格高,一般只用在高档线装和画册等书籍的装订上。
4、什么叫合成纤维线?用于何种书刊的连结?答:合成纤维线是一种将聚合物在高温、高压下熔融后,经过极细孔径的喷头喷出流丝,经凝固后加工制成纤维并纺成线的连结材料。
合成纤维制成的连结线强度高,可用很细的线订缝书帖而不断裂,具有很好的牢固性(比棉线高近1倍多)且无接头。
在锁线加工中不会因接头断开或堵塞订孔而停机接线,影响生产。
而且这种线纤细,锁后的书刊书背不高凸、平服整齐。
合成纤维线可用于线订、缝纫订、锁线订等书刊本册的订缝,且价格便宜,是装订用量较大的一种连结材料。
5、什么是热熔线?用于何种订连方法?答:热熔线是一种经加热可熔融的聚合物制成的线状连结材料。
装订时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熔融,并与纸张黏结。
用于制作热熔线的材料主要是丙纶或聚丙烯等。
印刷后期装订方式和工艺1、活页及办公型装订工艺:包括热熔封套、铁圈、螺旋圈、胶圈、维乐、钢脊、塑管热铆、脊条等等,这些装订方式在国内已存在多年,大部分已经很成熟。
2、骑马订:这是最为简洁高效的装订方式,在印刷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这种装订方式只适用于较薄(p 数比较少)的书籍装订。
3、挤背:把传统骑马钉的书脊处通过脊背机的挤压,处理成类似胶装的外形,这样既可以使得骑马钉获得象胶装一样方脊的外型,同时还保留了骑马钉册子方便平展翻阅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无需耗材。
4、无线胶装、精装:这种装订方式在比较厚的产品说明书、小说等黑白印刷,材质为胶版纸或轻型胶的产品中比较常用。
纸品表面工艺1、覆膜:一般应用于书籍类产品的封面。
说白了,就是在纸张的表面粘上一层塑料膜。
可以是印刷品表面保持干净。
种类大致分为:亮膜、亚膜两种。
2、UV淋膜(或者叫上光):覆膜毕竟存在一个纸品无法回收的弱点,这将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限制覆膜的应用领域,因此我们不能不关注这个问题!另外,局部uv则又不同。
3、烫金:电化铝的发明使得印刷品世界精彩纷呈,但是局限于制版过程的复杂,烫金这种工艺很难在小批量的数字印刷中得以推广。
但是,数字印刷的多样性要求又呼唤着这种工艺。
这个矛盾可能将得到解决,一种新型版材在普通烫金机上应用成功,利用这种版材在普通数码雕刻设备上就可以简便快捷地制作烫金模版。
与以前花上几天的时间才能制好一个模版比较起来,1个小时不到的制版时间,可能会被不少的数字印刷提供商所接受了。
纸张成型加工工艺1、裁切与三面切:切纸机几乎是印后应用频率最高的设备,小型切纸机在国内已经全面普及。
随着光滑的铜版纸大量应用,小型电动的切纸机已经无法适应需求了,因为压紧力严重不足、机架精确度太低、使用寿命太短,导致裁切出来的成品报废,前功尽弃!2、折页与叠图:折页是常见的印后工艺,在黑白印刷主导的时代,印刷领域基本上是搓轮式的折页机,随着彩色印刷的普及,吹吸风进纸的方式成为趋势,否则的话无法解决光滑的铜版纸的折页要求。
印后加工术语书帖:将印张按号码排列顺序,折成一叠多张页。
平装:将大幅面页张先折叠成书帖,再配成册、订联、包上封面后,切去三面毛边成为一本书籍。
订口:指书刊应订联部分的位置。
前口:也称口子,指与订口折缝边相对的阅读翻阅边。
天头:书刊正文最上面一行字到书页上边沿处的空白。
地脚:书刊正文最下面一行字到书页下边沿处的空白。
书背:也称后背,指书帖配册后需粘联(或订联)的平齐部分。
精装书背有圆和方背之分。
平订:采用铁丝、锁线等材料在书籍的订口边穿订的装订方式。
扉页:衬纸下面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单张页。
有些书刊将衬纸和扉页印在一起装订(即筒子页)称为扉衬页。
开本:开本是书刊装订成册的大由幅面。
封皮:也称封面、外封、皮子、书封等(精装称书壳),皮封是包在书芯外面的,有保护书芯和装饰书籍的作用。
封皮分面(封面)与里(封里)和封一、封二(属前封),封三、封四(属后封)。
骑马订:将书的封面与书芯一起配套成为一册,骑在机器上用铁丝沿折缝进行订书,然后裁切的书册。
锁线订:将配好的书帖逐帖以线串订成书芯的装订方式。
胶粘装订:书帖和书页间完全靠胶粘剂粘合的装订方式。
粘口:书帖粘联零散书页时在书帖上涂胶的部分。
通常以最后一折的折缝线为基准线,按一定的宽度在书帖边涂胶。
锯口:在与书背的垂直方向用锯片在书背上锯切成一定深度、宽度和间隔的沟槽,以利于胶粘剂对书页粘联。
折缝线:印刷书页在折页加工时的折叠线。
破口:书芯裁切后书页的切口出现破损。
铣背:用铣刀或锯刀将书芯后背铣开或铣成沟槽状,便于胶液渗透的一道工序。
刀花:切口出现凹凸不平的刀痕。
小页:书帖中小于裁切尺寸的书页。
缩帖:其任意一边缩进书芯中的书帖。
岗线:手工分本后,书背纸宽于书芯厚度的部分。
或包本后,封皮在书背与封面或封底的连接处凸起呈楞线。
插页:书刊中由于图表版面的安排,需在书芯内插入的一张或多张页。
白页:因印刷事故,使书页的一面或两面未印上印迹。
套帖:将一个书帖按页码的顺序依次套在另一个书帖的面(或里面),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再将封面套在书芯最外面的一种配页方法。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一、引言印后工艺是指印刷完成后的一系列加工工序,主要包括装订、复合、覆膜、烫金、模切等。
印后工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印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提高印刷品的附加值。
本文将介绍印后工艺的流程和原理。
二、印后工艺流程1. 装订装订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进行裁切、折叠、缝装等工序,使其成为一本完整的书籍、杂志或画册。
装订的流程包括裁切、折页、贴页、缝装、烫金等环节。
2. 复合复合是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如塑料薄膜、铝箔等)进行粘合,以增强纸张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复合的流程包括清洁表面、涂布胶水、复合纸张、烘干等步骤。
3. 覆膜覆膜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以增加纸张的光泽度、耐磨性和防水性。
覆膜的流程包括涂布胶水、覆盖薄膜、压平、烘干等环节。
4. 烫金烫金是在印刷品表面加热并施加一定压力,使金属箔转移到纸张上,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烫金的流程包括制作烫版、加热烫版、烫印等步骤。
5. 模切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使其成为特殊形状的产品,如贺卡、礼品盒等。
模切的流程包括制作模切刀具、调试模切机、进行模切等环节。
三、印后工艺原理1. 装订原理装订的原理是通过裁切、折页、缝装等工序,将印刷好的纸张制作成完整的书籍或画册。
裁切可以使纸张边缘整齐,折页可以使纸张成为一本书的页码,缝装可以将纸张固定在一起。
2. 复合原理复合是通过涂布胶水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进行粘合。
胶水的粘合力可以使纸张与其他材料紧密结合,增加印刷品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3. 覆膜原理覆膜是通过涂布胶水将一层薄膜覆盖在印刷品表面。
薄膜的光泽度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外观效果,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和耐磨作用。
4. 烫金原理烫金是利用烫版将金属箔转移到纸张表面。
烫版的加热可以使金属箔与纸张表面粘合,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5. 模切原理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
模切刀具通过一定的切割力将纸张切割成特定形状,从而制作出特殊形状的产品。
印后的概念印后是指印刷品印刷完成后进行的相关工序和处理过程。
它包括多个环节,如装订、烫金、压凸、裱版等等,以及项目与交付。
首先,装订是印后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
它涉及到对印刷品的裁切、折叠、装订、订线等工艺。
这一环节旨在将印刷品变成成品,并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装订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平装、胶装、骑马钉装、精装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预算,可以选择不同的装订方式来制作出高质量的成品。
另外一个重要的印后处理过程是烫金。
烫金是一种将金属箔膜通过热压贴在印刷品上的方法,以增加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烫金可以在封面、标题、标志等位置添加金属效果,提升产品的档次和视觉吸引力。
烫金分为热烫金和冷烫金两种方式,其中热烫金需要使用烫金机和烫金箔,而冷烫金则是使用胶水或薄膜将金属箔膜贴合在印刷品上。
不论使用哪种方式,烫金都能够使印刷品呈现出独特、高贵的视觉效果。
除了烫金之外,压凸也是一种常见的印后处理方法。
通过在纸张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图文部分凸起,形成模压效果。
压凸可以增加印刷品的立体感和触感,提升其质感和品质。
这种印后处理方法常用于制作名片、书籍封面、贺卡等高档产品上。
此外,裱版也是印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裱版是将印刷品通过裱纸或裱膜的方式将其固定在坚硬的板材上,以保证印刷品的平整度和强度。
裱版不仅可以增强印刷品的防护性能,还可以使印刷品更加方便悬挂和展示。
在裱版过程中,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如胶板、中密度纤维板、铝塑板等,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进行裱版。
此外,印后还涉及到对印刷品进行检查、修补和包装等工作。
检查是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准确性,包括检查印刷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准确等。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修补或重新印刷。
最后,在印刷品质量通过检查后,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印刷品,防止损坏和污染。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包装袋、纸箱、纸盒等。
最后一个印后的重要环节是项目与交付。
在项目管理中,印后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在印刷品交付之前,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包括印刷品数量、印刷要求、印刷效果等等。
《印后加工工艺》
常见印后工艺有:覆膜、上光、UV、过油、压光、烫印、压凹凸、打孔、修圆角、打裂痕、模切、压痕、折页、装订等。
部分印后工艺解析:
覆膜
覆膜是一种表面加工工艺,是指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0.012~0.020mm厚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种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
一般来说,根据所用工艺可分为即涂膜、预涂膜两种,根据薄膜材料的不同分为亮光膜、亚光膜两种。
上光
上光是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起到增强载体表面平滑度、保护印刷图文的精饰加工功能的工艺,被称为上光工艺。
上光包括全面上光、局部上光、光泽型上光、哑光(消光)上光和特殊涂料上光等。
烫印
烫印是指在印刷品部分烫上色箔等材料的文字和图案。
常见的有烫金、烫银。
压凹凸
压凹凸是指用热压方法压印上各种凸凹的书名或花纹。
分为单层凹凸和多层凹凸。
打孔
修圆角
打裂痕
模切
模切工艺可以把印刷品或者其他纸制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形进
行制作成模切刀版进行裁切,从而使印刷品的形状不在局限于直边直角。
折页
折页是指将印刷好的大幅面印刷品叠成一定规格幅面的工作过程。
小册子折页法可以分为8种:风琴摺普通折、特殊折、对门折、地图折、平行折、海报折、卷轴折。
下图为常见的三折页。
装订
装订是指将印好的书页、书帖加工成册,或把单据、票据等整理配套,订成册本等印后加工。
装订的类型为:
平装:骑马订、平订、锁线订、胶粘订、穿线胶装、活页装订、线圈装;
精装:圆背精装、方背精装、软面精装。
印前、印中、印后的一些概念时刻:2014-1-1 来历:印刷英才网作者:向问天印前(1)胶卷:制版时,常提到"胶片",胶片又称胶卷(film),它是电脑中的图文转移到印刷版上的一种前言物质,是制版后的文件,经过过程照排机按色采种别输出的阳图胶片。
(2)图片:客户供给图片,最理想的是高质量的原始材料图片尽可能防止操作印刷品图片。
客户自带照片,应选择光面照片,忌麻面照片或塑封后的照片,否则影响明确度。
此外小图片放大倍率越高,图片质量越低。
图片的每次翻版、扫描城市丧失必定的条理。
(3)软件:个别企业常常操作办公软件为"WPS"和"WORD",它们中的文字,只有存成纯文本名目即".txt",我们的设备才可以读取,但里面的图片均不能操作。
印刷常常操作软件有photoshop、cordraw(PC)、freehand(MAC)、pagemake、illustrator、wits(PC)等,若您的企业中装有上述软件,则未来建造时,文件转换会很便利。
但photoshop文件中的文字不能操作。
(4)P的概念:即"page"页码的意思,凡是制版时以"P"为概念,一张A4纸的一个面即为1P,双面即为2P。
样本由于是折装,所以总P数必须被4整除,否则没法装订成册,常常操作的有:4个P、12个P、16个P、20个P、32个P、64个P等等。
印中(1)色标:很多印刷品在印完后,还要经过后期加工才干完整交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之为Pantong色。
(2)专色:印刷品建造时,如客户对标准色请求很高,四色调配又不轻易实现时,须考虑用专色印刷,虽增长本钱,但事实 下场下场将优于四色网点叠印。
金、银均属专色系列,印刷品可选择烫金、银或印刷金、银色,下场分歧,用度也有很大分歧。
(3)实地印刷:在印刷里难度最高确当属大面积实地色块印刷,若设计时不成防止,必须操作时,个别工场将加收50%-100%的印刷用度。
平装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作者:内蒙古工业大学印刷工程系09届学长一. 印后装订概念介绍印后装订指印刷以后对印张的订装加工。
它是将印刷好的一批批分散的半成品页张(包括图表、衬页、封面等),根据不同规格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订、锁、粘的方法,使其连接起来,再选择不同的装帧方式进行包装加工,成为便于使用、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的加工过程。
书籍(含本册)的加工实际上是先订(联)后装(帧)的,由于在加工中是以装为主,故称装订。
订联的过程(折、配、订、锁、粘等)称书芯加工;将订联成册的书芯,包上外衣封面的过程称书封加工,也称装帧加工。
总之将印好的页张,经过订和装的过程。
就可以成为一本可以阅读、使用和保存的印刷品了。
简而言之,装订就是将印好的书页、书帖加工成册,或把单据、票据等整理配套,订成册本等印后加工。
订就是将书页订成本,是书芯的加工,装是书籍封面的加工,就是装帧。
根据包装程度的不同将装订分为平装装订和精装装订两种。
本文主要是介绍平装装订工艺。
二. 平装装订工艺平装是书籍常用的一种装订形式,以纸质软封面为特征。
手工和半自动装订工艺流程为:撞页裁切→折页→配书帖→配书芯→订书→包封面→切书。
1.撞页裁切印刷好的大幅面书页撞齐后,用单面切纸机裁切成符合要求的尺寸。
裁切是在切纸机上进行的。
切纸机按其裁刀的长短,分为全张和对开两种;按其自动化程度分为全自动切纸机、半自动切纸机。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裁切的纸张、切口应光滑、整齐、不歪不斜、规格尺寸符合要求。
2.折页印刷好的大幅面书页,按照页码顺序和开本的大小,折叠成书贴的过程,叫做折页。
折页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
2.1垂直折页法每折完一折时,必须将书页旋转90°角折下一折,书帖的折缝互相垂直。
这种折页形式,操作方便,折数与页数有一定关系。
2.2平行折页法折出的书贴折缝互相平行。
适用于折叠较厚纸张的书页,如少儿读物、画册。
2.3混合折页法在同一书帖中的折缝,既有平行,又有垂直的折页方式来混合折页法。
数码印后装订工艺印后装订是指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将一系列印刷好的散页或书帖固定加工成册,或者把单据、票据等整理配套、订成本册,使之便于使用、阅读和保存的工艺过程。
随着市场对个性化、短版、按需印刷需求的增长,数字印刷业务不断得到扩展。
能否选用工艺合理、样式美观的印后装订方案,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外观形象和附加值。
简单地采用传统的装订工艺,往往并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活页订活页订是最简单的书籍装订方式之一,常用于需要经常更新内容的印刷产品,如技术手册、培训资料、财务报表等。
优点是页面增减十分方便,翻开后平展性好;缺点是订口处所占用的页边距较大。
活页订有弹圈式和螺柱式两种。
原理如下:首先将页面按规格大小进行裁切,并在装订边上冲出大小适中的装订孔;然后将页面套在活页夹的铁环上,或者在装订孔上拧上螺柱,使页面固定。
弹圈式活页订包括塑胶活页夹和金属活页夹两类。
塑胶活页夹的装订环(爪钩)为圆形,金属活页夹的装订环(弹簧圈)分为圆型、直D型、斜D型3种。
其中,圆环和直D环的直径范围在0.5~3英寸之间,适合大多数散页产品的装订;斜D环的直径范围一般为0.75~4英寸,页面容纳量大,页面不易破损,比较适合带有索引标签页面的装订。
螺柱式活页订能够适应很厚书籍的装订,缺点是增加或取出页面时,工序比较复杂,必须全部拆开重装。
活页订适用于工业产品手册、目录册、说明书等。
环订环订包括双线环订、塑胶环订和螺旋装。
环订书籍平整度好,翻开后可180°平摊和360°翻揭,可实现单手持书阅读,是各种报告、操作手册、培训教材、练习本、日历等产品装订方式的最佳选择。
1.双线环订双线环订是将预先弯折成型的双线金属圈,穿套在散页上预先打好的方孔或圆孔中,由专用设备压紧金属圈,从而完成装订。
双线环订是环订的首选,外表美观、结实耐用,可同时容纳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页面,适用于1英寸以下厚度的书册,普遍应用在技术手册、烹调用书、产品设计手册等产品中。
印刷后工序生产流程1.检验质量:印刷完成后,首先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印刷效果、色彩准确度和其他相关要求,以确保印刷品质量符合标准。
2.印后处理:印后处理是印刷后的重要工序,主要包括烫金、覆膜、凹凸印、UV等加工工艺,以增加产品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3.装订:装订是将印刷品的纸张或其他材料进行切割、折叠、装订等工艺,产生最终的成品。
常见的装订方式包括骑马订、压胶订、打线订、胶装等。
4.裁切:裁切是将已经装订的产品按照规定的尺寸进行切割。
通常使用自动切割机,通过输入相应的尺寸和数量,机器可以自动完成切割任务。
5.折叠:折叠是将纸张按照规定的方式和角度进行折叠,以满足不同印刷品的折页要求。
可以使用折页机完成折叠工作。
6.装袋:根据需要,将裁切好的印刷品放入适当的袋子或包装材料中,以保护产品免受污染和损坏。
7.包装:根据客户或市场需求,将装订完成的产品进行包装,以便储存、运输和销售。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盒装、袋装、捆扎等。
9.质检:对成品进行一次质量验证,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排除不合格产品。
10.存储和分发:成品经过质检合格后,可以进行储存和分发。
根据需求,产品可能被存放在仓库中,或者直接分发给指定的客户或销售渠道。
11.物流和配送:将产品通过物流系统发运到最终的目的地,包括快递公司、邮局或其他交付方式。
12.售后服务:对于一些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如教材、杂志等,还需要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需求,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
以上是印刷后工序生产流程的大致概述,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微调和特殊需求。
不同的印刷品和客户要求也可能会导致流程的差异和变化。
装订的概念装订是指将一系列纸张或其他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它为文件、书籍、杂志等印刷品提供了保护,便于阅读和保存。
装订的方式多样,包括线装、胶装、锁线装、骑马钉装等。
装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手抄本时代。
古代的书籍被手工制作,其装订方式主要是线装。
线装是指将纸张对折,用线穿孔,然后用细线把纸张穿起来,形成一个书页的形式。
线装有很好的保护和保存作用,因为线穿孔的方式可以确保纸张不容易散落。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书籍的制作方式也开始变化。
胶装是一种常见的装订方式。
它的原理是通过使用胶水将书页与书脊粘在一起。
胶装使得书籍的页数可以更容易翻动,也使得书本更加简洁、美观。
然而,胶装的耐久性相对较差,容易脱落,特别是在书籍使用频繁的情况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锁线装和骑马钉装等方式。
锁线装是通过使用线将书脊与书页固定在一起。
这种装订方式非常牢固,即便是书脊损坏,也不会导致书页散落。
骑马钉装是使用订书机将书页与书脊钉在一起,它的结构简单,但缺乏锁线装的耐久性。
这些装订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着特定的用途。
装订的方式不仅影响着书籍的可持续性和耐久性,还对书籍的外观产生影响。
装帧是指对书籍外部的设计和装饰,包括封面的设计、纸张的选择、书脊的样式等。
装帧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增加书籍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潜在读者的注意。
不同的装帧风格适用于不同类型和目的的书籍。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和电子文件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方式。
然而,装订仍然在纸质书籍的制作和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个人的收藏品,还是图书馆的珍藏,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装订才能长期保存。
除了纸质书籍,装订的概念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印刷品和文件。
例如,杂志通常使用胶装方式将每期的内容装订在一起。
文件装订也是一种常见的办公事务。
装订可以通过文件夹、夹子或装订机等工具来实现。
总之,装订是将纸张或其他材料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印后装订基本概念1.什么叫印后装订?答:印后装订指印刷以后对印张的订装加工。
它是将印刷好的一批批分散的半成品页张(包括图表、衬页、封面等),根据不同规格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订、锁、粘的方法,使其连接起来,再选择不同的装帧方式进行包装加工,成为便于使用、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的加工过程。
书籍(含本册)的加工实际上是先订(联)后装(帧)的,由于在加工中是以装为主,故称装订。
订联的过程(折、配、订、锁、粘等)称书芯加工;将订联成册的书芯,包上外衣封面的过程称书封加工,也称装帧加工。
总之将印好的页张,经过订和装的过程。
就可以成为一本可以阅读、使用和保存的印刷品了。
2. 书刊、本册的印刷制作主要有哪几大工序?答:主要有三大工序,即印前处理、印刷加工和印后加工。
其中印后加工又分包装装潢的加工和印品的装订加工。
3.印后装订是什么样的工序?答:印后装订是一个工种多、机器式样、型号繁多(大致有100多种)、材料使用范围广、工艺加工方法变化多端的工序,同时又是一个印品艺术加工的操作工序。
这个工序加工的产品优劣关系到印品的成败效果。
随着印刷工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现在装订工序已经由一种落后的手工操作工序逐步发展为具有机械化、联动化、自动化的操作工序。
4.装订工序在书籍、本册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性?答:主要有三个方面。
(1)书籍装订的质量优劣对阅读效果和使用、保存期限的影响。
书籍内文页张、版面顺序是否正确无误;订联(粘等)是否牢固整齐;封面装帧是否正确于净、牢固平服、翻阅平整不变形等都对阅读效果及保存期限有影响。
(2)书籍装帧造型的优劣对印前、印刷效果的影响。
书籍加工的工艺设计,特别是书封的装帧设计与加工,对印品的整体效果有直接影响。
书籍一般要通过外封面的设计与工艺加工来反映其品级、内容和水平,装帧的设计与造型工艺水平高,质量好,就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和青睐。
如果印前、印刷都达到了精耕细作的水平,而到最后一道完成工序的装订出现加工不当、外观不佳,不能表现书籍的档次,那么再好的印品也无法反映出来,甚至前功尽弃。
因此,在书籍制作过程中不但印前、印刷重要,印后装订工序更为重要,因为这个工序是印品的包装工序,只有优质的后加工,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为一本书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整体概念。
(3)印后装订对出版周期的影响。
装订工序的加工,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配合以上工序按时完成任务、保证或缩短出版周期。
印刷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书刊在加工时,时间性要求很强,从道理上讲印前、印刷都应保证各自的准确加工时间和流水程序,但实际往往达不到预想的结果,而最后将压力集中到后工序的装订。
因此装订工序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加快速度,还要弥补印刷工序可能出现的某种问题,以保证出版周期的稳定性。
5.纸张的包装形式有哪几种?答:有平板纸和卷筒纸两种。
6.我国现行规定的书刊用纸规格有哪几种?答:我国现行规定的书刊用纸规格是国际标准A、B系列,已定入我国标准GB/T 788-1999。
A系列纸张规格有两种,分别为:890mm×1240mm和900mm×1280mm;B系列纸张规格为1000mm×1400mm。
7.纸张质量是怎样计算的?答:纸张质量是以每张纸每平方米(m2)多少克(g)重为单位进行计算的,单位为g/m2。
人们习惯简称为“克”。
8.什么叫令数?答:令数是纸张计量单位,源于英国,后为国际通用。
500张全张(或称全开)纸称为一令(一令纸=500张全张纸,即指原整幅面平板纸);每250张全张纸或500张对开(二开)纸均称半令纸。
9.什么叫开数?答:开数指一张全张纸上排印多少版或裁切多少块纸。
一张全张纸称全开;将全张纸排两块版、对折一次或从中间裁切一次称二开或对开;对开纸从中间裁切或对折后变为四开,再依次裁切或对折分别称为八开、16开、32开等等。
10.什么叫开本和开本尺寸?答:开本指一张全张纸经裁切或折叠等加工成的书刊幅面规格。
开本尺寸指按规定的幅面,经装订裁切后的书刊幅面实际尺寸。
开本尺寸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允许误差为±1mm。
11.国家规定的书刊开本尺寸有哪几种规格?答:国家规定的开本尺寸是采用的国际标准系列,现已定入国家行业标准GB/T 1999内在全国执行。
书刊本册现行开本尺寸主要是A系列规格,有以下几种:A4(16k)297mm×210mm;A5(32k)210mm×148mm;A6(64k)144mm×105mm三种,其中A3(8k)尺寸尚未定入,但普遍用420mm×297mm。
B型开本尺寸标准中规定的有B5(32开)239mm ×169mm,B6(64开)165mm×119mm,B7(128开)115mm×82mm。
课本标准中保留小16开本尺寸:260mm×185mm。
12.什么叫印张?答:印张指纸张印刷后的页张。
一个印张等于全开纸印好的1/2,即一张对开的页张。
13.什么叫版心?答;版心指书刊印张中除去余白印有图文的部分。
14.什么叫版面?答:版面指印刷好的页张,包括图文、余白整个部分。
15.什么叫版权?答:版权又称版本记录或版本说明,是由出版者介绍一本书刊历史的。
版权便于读者了解书的出版等情况,一般附印在衬纸背后或全书最末页、封四的下部。
版权是出版者对作品享有的出版物另外处置的权利,在其上面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印装者、发行者、规格、印次、印数、字数及定价等项目。
16.什么叫左开本。
答:左开本指书刊加工后在阅读时,向左面翻开的方式。
左开本书刊为横排版,即每一行字是横向排列着,阅读时文字从左往右看。
17.什么叫右开本?答:右开本在阅读时是向右面翻开的方式,右开本书刊为竖排版,即每一行字是竖向排列,阅读时文字从上至下、从右向左看(只指汉字的排列)。
18.什么叫竖开本?答:竖开本指书刊上下(天头至地脚)规格长于左右(订口至前口)规格的开本形式。
书籍在装订加工中常将开本尺寸中的大数字写在前面,如297mm×210mm的开本,则说明该书刊为竖开本形式(长×宽)。
19.什么叫横开本?答:横开本与竖开本相反,是书刊上下规格短于左右规格的开本形式。
在装订加工中将开本尺寸中的小数写在前面,如210mm×297mm,说明该书刊为横开本形式(长×宽)。
20.什么叫书帖?答:将印刷好的页张(切开或不切开),按页码及版面顺序,折成数折后,成为多张页的一沓后称为书帖。
一切大幅面的页张都要制成书帖后才能进行下工序的装订成册的加工。
21.什么叫书芯?答:将折好的书帖(或单页)、按其顺序配成册、并订联起来的称呼,也称毛书,即不包封面的光本书。
22.什么叫封面?答:封面是对订联成册后的书芯在其外面包粘上外衣的称呼,封面也称书封、封皮、外封等,又分封一、封二(属前封)、封三、封四(属后封)。
一般书刊封一印有书名、出版者和作者等,封四印有版权等。
23.什么叫书封壳?答:指用3块硬质纸板和1张(或3张)软质封面材料组合后,糊制成的硬质精装书封。
24.什么叫衬纸?答:指平装书封二下的1张白纸。
25.什么叫扉页?答:指平装衬纸下或精装环衬下印有书名、作者、出版者的单张页。
26.什么叫环衬?答:指精装书芯前后(或上下),各粘上的一折2页的白色或有色纸。
环衬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保护书芯不易脏损;二是可以与书封壳牢固连接。
27.什么叫插页?答:指在书刊加工中,由于文字数多少的需要及图表在书芯内的安排,要在书芯内安放(或粘上)1张或2张页来补充其内容的完整所插在书芯内的页张。
28.什么叫天头?答:指书刊中(含封面)最上面一行字头到书刊上面纸边之间的部分。
29.什么叫地脚?答:指书刊中最下面一行字脚到书刊下面纸边之间的部分。
30.什么叫订口?答:指书刊需要订联的一边。
31.什么叫前口?答:前口也称口子或口子边、书口。
指书刊的翻阅口,即订口的相对面。
32.什么叫小页?答:由于折页时折边不齐整或配页后碰撞不齐,出现书芯或书页缩进书芯内,切完成品后缩进的书帖(或书页)尺寸小于应切的尺寸的页张。
出现小页造成读者无法翻阅。
33.什么叫刀花?答:由于切刀不锋利或刀刃被崩磨损坏,造成所切书册的切口部分出现凹凸不平的花纹,即刀花。
34.什么叫书背?答:书背,也称后背。
指书帖配册后需粘联的平齐部分。
精装书背还有方背、圆背之分。
35.什么叫书脊?答:指书的表面(含封-和封四)与书背联接后突出的棱线。
36.什么叫书角?答:指书刊前口上下的两个90°边角。
37.什么叫书槽?答:书槽,也称书沟或槽沟。
指精装书套合后封面和封底的书脊联接部分所压进去的两个沟槽。
书糟的宽度与纸板厚度有直接关系。
38.什么叫飘口?答:指精装书的书封壳大出书芯(切口)的3个边。
飘口的宽度是以书刊幅面大小所决定的,国家行业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
39.什么叫中腰?答:中腰也称书腰、后腰。
指精装书封壳的封一和封四的联接部位。
40.什么叫中径?答:指精装书封壳的封二和封三之间的距离部分。
41.什么叫中径纸板?答:指精装书封壳中径部分所粘上的纸板或卡纸。
42.什么叫中缝?答:指精装书封壳的硬纸板与中径纸板之间的两个缝隙。
中缝的作用主要是与书芯联结和易翻阅。
43.什么叫接面?答:指用两种以上的封面软料拼接起来、将纸板组合糊制成的精装书封壳。
44.什么叫整面?答:指用一种软质封面材料,将纸板组合糊制成的精装书封壳。
45.什么叫堵头布?答:堵头布,也称花头布、堵布等。
是一种经加工制成的带有线棱的布条,用来粘贴在精装书芯书背上下两端,即堵住书背两端的布头。
作用有两个:一是可以将书背两端的书芯牢固粘联;二是可以装饰书籍外观。
46.什么叫方角、圆角?答:书刊裁切后,前口上下两角为直角的称方角;经用圆形刀具切成有一定圆势的称圆角。
圆角书刊要另用刀具加工,但造型美观,且书角不宜折损。
47.什么叫烫印?答:烫印指在纸张、纸板、织品、涂布类等物体上,用烫压方法将烫印材料通过烫版转移在被烫物上的加工。
装订的烫印加工一般在封面上较多,其形式多种,如单一料的烫印、无烫料的烫印、混合式烫印、套烫等。
48.什么叫书脑?答:线装书的天头位置称书脑。
49.什么叫平装?答:一种总结了包背装和线装的优点后进行改革的书籍装帧形式,也是一种平面铁丝、缝纫订或无线胶粘订联成册、使用较多的装帧方法。
平装是根据现代印刷的特点,先将大幅面页张折叠成帖,配成册,包上封面后切去三面毛边,就成为一本可以阅读的书籍。
50.什么叫勒口?答:勒口是平装装帧的一种加工形式。
主要是封面的前口边宽于书芯前口边,包完封面后将宽出的封面边沿书芯前口切边向里折齐在封二和封三内的加工(如图1)。
51.什么叫骑马订装?答:一种简单的书籍装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