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知识:印后装订中的连线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印刷后期装订方式和工艺1、活页及办公型装订工艺:包括热熔封套、铁圈、螺旋圈、胶圈、维乐、钢脊、塑管热铆、脊条等等,这些装订方式在国内已存在多年,大部分已经很成熟。
2、骑马订:这是最为简洁高效的装订方式,在印刷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这种装订方式只适用于较薄(p 数比较少)的书籍装订。
3、挤背:把传统骑马钉的书脊处通过脊背机的挤压,处理成类似胶装的外形,这样既可以使得骑马钉获得象胶装一样方脊的外型,同时还保留了骑马钉册子方便平展翻阅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无需耗材。
4、无线胶装、精装:这种装订方式在比较厚的产品说明书、小说等黑白印刷,材质为胶版纸或轻型胶的产品中比较常用。
纸品表面工艺1、覆膜:一般应用于书籍类产品的封面。
说白了,就是在纸张的表面粘上一层塑料膜。
可以是印刷品表面保持干净。
种类大致分为:亮膜、亚膜两种。
2、UV淋膜(或者叫上光):覆膜毕竟存在一个纸品无法回收的弱点,这将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限制覆膜的应用领域,因此我们不能不关注这个问题!另外,局部uv则又不同。
3、烫金:电化铝的发明使得印刷品世界精彩纷呈,但是局限于制版过程的复杂,烫金这种工艺很难在小批量的数字印刷中得以推广。
但是,数字印刷的多样性要求又呼唤着这种工艺。
这个矛盾可能将得到解决,一种新型版材在普通烫金机上应用成功,利用这种版材在普通数码雕刻设备上就可以简便快捷地制作烫金模版。
与以前花上几天的时间才能制好一个模版比较起来,1个小时不到的制版时间,可能会被不少的数字印刷提供商所接受了。
纸张成型加工工艺1、裁切与三面切:切纸机几乎是印后应用频率最高的设备,小型切纸机在国内已经全面普及。
随着光滑的铜版纸大量应用,小型电动的切纸机已经无法适应需求了,因为压紧力严重不足、机架精确度太低、使用寿命太短,导致裁切出来的成品报废,前功尽弃!2、折页与叠图:折页是常见的印后工艺,在黑白印刷主导的时代,印刷领域基本上是搓轮式的折页机,随着彩色印刷的普及,吹吸风进纸的方式成为趋势,否则的话无法解决光滑的铜版纸的折页要求。
装订工艺技术装订工艺技术是书籍制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书籍的品质和外观。
在印刷工艺中,装订是最后一个环节,它决定了书籍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装订工艺技术包括多个方面,如装订方式、装订材料和设备等。
常见的装订方式有锁线装订、胶装和锁线胶装等。
锁线装订是用线将书页和封面牢固地连接起来,适合页数较多的书籍。
胶装是将书页和封面用胶粘合在一起,适合页数较少的书籍。
锁线胶装结合了锁线装订和胶装的优点,既有较好的牢固性,又具有美观的外观。
选择适合的装订材料也是装订工艺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见的装订材料有纸张、封面材料和胶水等。
纸张质量直接影响着书页的质量和寿命,应选择质地均匀、韧性好的纸张。
封面材料一般选择牛皮纸或特殊造纸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柔韧性,能够保护书籍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胶水应具有良好的黏性和耐久性,以确保书页和封面的牢固性。
除了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和材料外,装订工艺技术还需要合理运用装订设备。
常见的装订设备有贴面机、胶装机和锁线机等。
贴面机是用于给封面贴上封面材料的设备,能够提高封面的质量和外观。
胶装机能够将书页和封面胶合在一起,提高书籍的牢固性和美观性。
锁线机是用来将线装订书籍的设备,可以提高书籍的耐用性和品质。
装订工艺技术对于书籍的品质和外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运用装订工艺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书籍的品质,延长书籍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书籍的美观性。
在书籍制作中,装订工艺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保护、保存和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对于装订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书籍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印后工艺流程及原理一、引言印后工艺是指印刷完成后的一系列加工工序,主要包括装订、复合、覆膜、烫金、模切等。
印后工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印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提高印刷品的附加值。
本文将介绍印后工艺的流程和原理。
二、印后工艺流程1. 装订装订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进行裁切、折叠、缝装等工序,使其成为一本完整的书籍、杂志或画册。
装订的流程包括裁切、折页、贴页、缝装、烫金等环节。
2. 复合复合是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如塑料薄膜、铝箔等)进行粘合,以增强纸张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复合的流程包括清洁表面、涂布胶水、复合纸张、烘干等步骤。
3. 覆膜覆膜是将印刷好的纸张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以增加纸张的光泽度、耐磨性和防水性。
覆膜的流程包括涂布胶水、覆盖薄膜、压平、烘干等环节。
4. 烫金烫金是在印刷品表面加热并施加一定压力,使金属箔转移到纸张上,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烫金的流程包括制作烫版、加热烫版、烫印等步骤。
5. 模切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使其成为特殊形状的产品,如贺卡、礼品盒等。
模切的流程包括制作模切刀具、调试模切机、进行模切等环节。
三、印后工艺原理1. 装订原理装订的原理是通过裁切、折页、缝装等工序,将印刷好的纸张制作成完整的书籍或画册。
裁切可以使纸张边缘整齐,折页可以使纸张成为一本书的页码,缝装可以将纸张固定在一起。
2. 复合原理复合是通过涂布胶水将印刷好的纸张与其他材料进行粘合。
胶水的粘合力可以使纸张与其他材料紧密结合,增加印刷品的硬度、防水性或耐磨性。
3. 覆膜原理覆膜是通过涂布胶水将一层薄膜覆盖在印刷品表面。
薄膜的光泽度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外观效果,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和耐磨作用。
4. 烫金原理烫金是利用烫版将金属箔转移到纸张表面。
烫版的加热可以使金属箔与纸张表面粘合,从而形成金属光泽的图案或文字。
5. 模切原理模切是利用模切刀具将印刷品按照特定形状进行切割。
模切刀具通过一定的切割力将纸张切割成特定形状,从而制作出特殊形状的产品。
印后装订操作技巧之骑马订书机的调整:•(1)送书机构的调整:输送不同规格的书本时,为保证送书位置适当,要对送书的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调节很方便,只需手动盘车,使连接块和送书长连杆之间的连接螺钉处于机器后护板上的调节孔处,然后松开螺钉,调整连接块和送书长连杆之间的相对应位置即可达到调节送书位置的目的。
当送书位置合适后再拧紧螺钉。
(2)收书机构的调整:在收书过程中,两收书轮之间的间隙应根据书本的厚薄作相对应的调整,间距太大,书本不能顺利送至收书带上;间距太小,书本不能通过收书轮或将书本挤压坏。
调整时,松开锁紧把手,扳动手柄,即可任意调整两排收书轮的间距。
然后再锁紧;收书轮、收书导向板、收书带在轴向上的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收书的整齐性。
使用调整时,要保证书本的重心位置处于收书轮和收书带的中间位置。
一般规格的书本必须经过两对收书和两根收书带的中间位置输送,大规格的书本通过三至四对收书轮和三至四根收书带输送更好。
调整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松开收书轮、收书导向板两件零件上的顶丝,即可在轴向位置上任意移动收书轮、收书导向板,达到理想状态后再拧紧顶丝。
(3)紧钩机构的调整:根据装订书本的规格变化,两钉脚中心要求作相应调整。
调整时,松开锁紧螺母,紧钩底板便可在水平方向上任意移动,达到理想状态时再将锁紧螺母锁紧即可。
在竖直方向上,如果紧钩爪抬起过高,会将书本挤压坏;抬起过低,装订的书本不牢。
先整体调整:松开紧钩推杆两端的螺母,然后转动紧钩推杆,调整升降架的位置,便可改变紧钩爪的抬起高度一致,达到要求后,再将两螺母锁紧如果各紧钩爪的高度一致,调整结束,否则再分别进行调整:松开锁紧螺钉,旋转调节螺钉,调节螺钉驱动升降板即可改变紧钩爪的高度。
在使用中,若有铁丝在紧钩底板和紧钩爪之间卡住的现象,只需拨动把手上下滑动两次便可除去。
(4)装订手的调整:为了适应装订各种规格厚薄和书本,需要调整装订手。
当装订手上升到最高位置时,拧动装订手上的M16内六角螺钉。
印刷装订工艺流程印刷装订是印刷行业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将印刷成品加工成最终产品的一个关键环节。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印刷装订工艺流程:1. 核对印刷品质量:在进行装订前,需要核对印刷品的质量,包括颜色、内容、质地等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有明显质量问题,需要重新印刷或做出修正。
2. 按数量和尺寸分类:装订前需要将印刷品按照数量和尺寸分类,以便后续的装订工序。
3. 裁切和对齐:将印刷品的边缘部分裁切,使之变得整齐平直,并确保印刷品的各个部分对齐。
4. 折叠:按照设计要求,将印刷品折叠成多个页面。
折叠的方式通常有折叠机和人工折叠两种。
5. 钻孔:根据装订方式的不同,需要在印刷品的边缘钻孔,以便后续的装订操作。
6. 缝纫:对于需要采用线装或鞍装方式的印刷品,需要将印刷品的页面用线缝合在一起,形成成品。
7. 烫金或压痕:一些高档的印刷品可能需要进行烫金或压痕的处理,以增加视觉效果和质感。
8. 装订:将印刷品的各个页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装订,可以包括胶装、粘合胶装、线装、鞍装等方式。
9. 切割和修整:装订完成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切割和修整,使其变得整齐平直,尺寸一致。
10. 质量检查:对装订完成的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查,核对装订是否正确、是否有残缺或瑕疵等。
11. 包装和配送:最后,将印刷成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根据客户要求,可以将成品直接送至指定地点。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印刷装订工艺流程。
不同的印刷品和客户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印刷装订对产品的质量和外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客户需求。
印刷工艺知识介绍印刷工艺1、拼版:即将单码的软片版,按照装订折页的要求,拼联成对开或四开版。
首先要按图书的开本尺寸,绘制拼版台纸,再按折页顺序拼版。
版面不出血的拼版,以每页版芯的上边、外切口边及页码位置为准拼贴,以保证全书书芯、页码位置一致。
出血的版面,以上切口、外切口边为主,兼顾页码位置,双色版必须拼套准确。
由此可以看出四个角线的使用价值,如果随意做在版面之外,拼版时,将四边裁掉,就没有角线了,拼版位置难找,双色版拼版将没有规矩可依。
2、晒版:是将原版上的图文信息传递到印版上的工艺过程。
印版目前使用的是PS版,版基厚度为0.25mm左右的铝版,为了加大附着度,其表面采用电解的方法生成砂膜,再涂布感光层,烘干制成印版,因能长期保存使用,又称预制感光版,有阳图型(阳晒阳)和阴图型(阴晒阳)两种。
将软片原版平贴在PS版上,加压抽气为真空,然后用强光(紫外光)曝光,曝光后的PS版经过显影,将受光部分的药膜冲洗掉,未受光的药膜保留,即是印版图文的着墨层,经修整除脏,涂布保护液晾干后,即可上机印刷,PS版上的图文为正向图文。
3、印刷:平版印刷机有印版滚筒(见平印机结构图),是安装印版(PS版)的滚筒。
(附设供墨系统,有多根胶辊起到将油墨串压均匀供给印版的作用;供水系统,供水给印版使亲水部分保持湿嫩不糊版。
)胶皮滚筒,滚筒表面包衬了一张胶皮布,用以将印版图文墨色压印到胶皮布上,再传递到承印物纸张上,所以平印也叫胶印。
压印滚筒,是传递纸张并起到压印的作用。
平印印版、PS版的空白部分为亲水部分,印刷过程要始终保持湿嫩,水小了容易糊版,水大了容易使墨层乳化,造成印刷墨层花白。
墨量控制要对照复印样,根据各部位用墨量的大小准确调整。
保持水墨平衡,压力均匀,保证复制品符合复印样。
经常清洗胶皮,将附着在胶皮表面的纸毛、粉尘及时清洗掉,避免墨色花白,掉字、糊版等,保持版面的墨色均匀,大批产品墨色一致。
要调整好供纸系统,使走纸顺利,避免进双张,造成白页。
书本缝线方法在制作书籍的过程中,缝线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正确的缝线方法可以保证书本的结构牢固,使书页不易脱落,延长书本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书本缝线方法。
1. 穿线法缝线穿线法是最常见的一种缝线方法。
首先,将书页按照一定的顺序堆叠在一起,然后用夹子固定住书页,以便于进行缝线操作。
接下来,用钻子或者尖刀在书页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钻孔,孔的位置应该相对对称。
孔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书页的厚度和大小。
然后,将线穿过左侧的孔,由右侧的孔穿出,再次从左侧的孔穿入,依此类推。
最后,将线的两端打结,并用胶水固定,使缝线更加牢固。
2. 粘贴法缝线粘贴法是一种简单而快捷的缝线方法。
首先,将书页按照顺序堆叠在一起,用夹子固定住书页。
然后,将胶水均匀涂在书页的侧边上,确保胶水覆盖整个侧边。
接下来,用指尖或者刮板将书页的侧边粘合在一起。
待胶水干燥后,书本的页边就会被牢固地粘在一起,起到缝线的作用。
3. 背胶法缝线背胶法是一种较为专业的缝线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厚的书本,如笔记本、画册等。
首先,将书页按照一定顺序堆叠在一起,用夹子固定住书页。
然后,在书页的背面涂上胶水,均匀地覆盖整个背面。
接下来,将一条胶带贴在胶水上,覆盖整个背面,使胶带的两端留出一定的长度。
然后,将胶带的两端分别贴在书籍的内侧和外侧,使胶带与书籍的封皮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背胶的结构。
待胶水干燥后,书页就会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4. 骑马针法缝线骑马针法是一种传统的缝线方法,通常用于装订书籍的封皮。
首先,将书页按照一定顺序堆叠在一起,并用夹子固定住书页。
然后,在封皮边缘的中央位置使用钻孔机或者尖刀钻孔。
接下来,将线穿过钻孔,使线的两端留出一定的长度。
然后,用针线穿过两端的线,形成一个环状的结构。
通过将针线重复进出,形成一串结构紧密的骑马针,并将其固定在封皮上。
最后,将线的两端打结,使缝线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书本缝线方法包括穿线法、粘贴法、背胶法和骑马针法等。
印刷工艺的印后工艺印刷工艺的印后工艺是指印刷作品完成后,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的各种处理和加工工艺。
印后工艺是印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能够改善印刷品的品质和效果,使之更加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的需求。
以下是印刷工艺的常见印后工艺及其作用:1. 裱糊:裱糊是将印刷品黏贴在底板上的过程。
通过裱糊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平整度和厚度,提升其质感和耐久性,同时还可以保护印刷品,使其不易损坏,并增加印刷品的立体感。
2. 胶装:胶装是将书籍等印刷品的内页和封面粘合在一起的过程。
胶装可以增强书籍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使其不易散页,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胶装还可以提升书籍的外观质量和商业价值。
3. 折页:折页是将大幅面的印刷品剪裁后按照设计要求折叠的过程。
折页可以将大幅面的印刷品变成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小册子或折页。
通过巧妙的折叠方式,可以使得印刷品呈现出不同的排版效果和形态,增加视觉吸引力和信息传递效果。
4. 上光:上光是将印刷品表面涂覆一层光滑而有光泽的涂层的过程。
上光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光泽度和色彩饱和度,提升其观赏性和质感,使之更加耐用和防水。
同时,上光还可以保护印刷品不易受污染和磨损。
5. 覆膜:覆膜是将印刷品表面贴上一层透明薄膜的过程。
覆膜可以增加印刷品的光泽度和色彩饱和度,提升其观赏性和质感,使之更加耐用和防水。
同时,覆膜还可以保护印刷品不易受污染和磨损。
6. 凹凸模切:凹凸模切是利用凹版和凸版的组合来对印刷品进行切割和压痕的过程。
通过凹凸模切可以使印刷品呈现出特殊的形状和图案,增强其视觉冲击力和独特性。
同时,凹凸模切还可以实现一些特殊的功能,如刮刮卡、折页卡等。
7. 烫金、压纹:烫金和压纹是利用烫金版和压纹版对印刷品进行加工,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凸起的金属箔或图案。
烫金和压纹可以增加印刷品的质感和豪华感,使之更加吸引眼球和独特。
同时,烫金和压纹还可以用于突出印刷品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效果。
8. 冲孔、打孔:冲孔和打孔是在印刷品上孔洞的加工过程。
装订加工在书籍、刊物、杂志、本册、说明书、广告宣传册等需要装订的产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装订方法有骑马订、无线胶订、锁线订、塑料线烫订等。
产品装订时一般都要经过撞页→裁切→折页→配页→订书→包封面→切书等过程,而精装书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一般要经过书芯的加工、封壳加工、上书壳等工序。
印刷与后道工序尤其是表面整饰的连线加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不断地进步中,例如胶印与上光,胶印与烫印的连线组合。
而印刷产品的装订加工,也广泛应用连线技术和设备来进行,改变了手工加工或者单机生产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产品加工的效率,例如,骑马订联动线、无线胶订联动线、精装书生产线等的应用。
印后装订设备厂商注重完善设备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得连线加工的意义已经突破了装订联动线的范畴,例如,MBO集团专注于折页机的研制、生产,其个性化书册解决方案将折页机、骑马订书机、模切机连线组合来加工造型各异、充满创意的小册子,就是典型一例。
本文就印后装订中的连线工艺及设备阐述笔者的一点认识。
1.骑马订联动线及其新工艺骑马订联动线一般由配页机、订书机和三面切书机组合而成,某些型号的联动线还配备自动堆积机,能够自动完成套帖、封面折页和搭页、订书、三面切书、累积计数后输出,并配备有相应的自动检测装置。
骑马订联动机生产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如期刊、杂志、练习本等薄本书籍的加工。
近几年,骑马订联动线向高速化、自动化发展,并且其功能不断完善。
高速化体现在众多设备厂商,不管国外的如海德堡、浩勒、马天尼等,还是国内的如紫光、北人等,很多型号的骑马订联动线都能达到每小时1万本以上的速度,马天尼的Supra超越型甚至能达到25000~30000本/小时的速度。
自动化体现在开本规格的自动调整功能、无轴传动技术的应用、完善的检测系统等方面。
功能不断完善体现在诸如CD光盘册子的双联、三联裁切及打孔功能、自动上帖功能、卡纸粘贴功能。
关于印刷知识印刷技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人类就开始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文字和图案的印刷。
到了近代,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印刷行业也逐渐壮大起来。
今天,印刷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们可能没有太多关于印刷的知识,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些印刷知识。
印刷的分类印刷技术根据不同的印刷材料,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印刷方式。
常见的印刷方式包括:1.凸版印刷:凸版印刷就是利用凸版的凹凸面来印刷文字和图像。
凸版一般由铜、锌或者橡胶等材料制成。
凸版印刷的印刷点比较高,所以适合印刷较厚的纸张、卡片、塑料制品等。
2.平版印刷:平版印刷是利用平面印刷版上的图像或文字与涂上的油墨腐蚀性不同,从而达到油墨转移的印刷方式。
平版印刷印刷速度快、色彩还原度高、精度高。
平版印刷广泛应用于纸张、卡片、包装盒等印刷品的生产中。
3.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利用凹版的印刷图案或文字与油墨有吸水性的产品表面之间的亲和力差异而进行印刷的一种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的印刷点比较深,造成的煤印是向内陷的。
凹版印刷适用于半透明的塑料制品、箔纸、饮料瓶等的印刷。
4.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是利用橡皮印刷版的柔性,通过压印的方式实现印刷。
柔性版印刷适用于印刷不规则、异形物品表面,如球形、圆柱形等物品表面的印刷。
5.数字印刷:数字印刷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图像技术、数码打印技术和数码控制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数码化生产工艺进行的一种全新印刷方式。
数字印刷由于其快、便、高效的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印刷方式适用于图形、文字类印刷品的生产。
印刷的加工工艺印刷不仅仅只有这些分类方式,而且印刷中也蕴含着多种不同的加工工艺。
印刷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印前、印刷、印后三个阶段:1.印前:印前阶段是印刷加工工艺中的重要阶段,它负责将原始文件转化为印刷机可以识别的高质量印刷版。
印前阶段包括编辑、设计、制版、校色、预校等环节。
2.印刷:印刷是印刷加工工艺中的核心阶段,有着直接决定印刷品印刷质量的重要作用。
印后装订技术一、装订名词解释1.什么叫印后装订?答:印后装订指印刷以后对印张的订装加工。
它是将印刷好的一批批分散的半成品页张(包括图表、衬页、封面等),根据不同规格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订、锁、粘的方法,使其联接起来,再选择不同的装帧方式进行包装加工,成为便于使用、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的加工过程。
书籍(含本册)的加工实际上是先订(联)后装(帧)的,由于在加工中是以装为主,故称装订。
订联的过程(折、配、订、锁、粘等)称书芯加工;将订联成册的书芯,包上外衣封面的过程称书封加工,也称装帧加工。
总之,印好的页张,经过订和装的过程。
就可以成为一本可以阅读、使用和保存的印刷品了。
2.书刊、本册的印刷制作主要有哪几大工序?答:主要有三大工序,即印前处理、印刷加工和印后加工。
其中印后加工又分包装装潢的加工和印品的装订加工。
3.印后装订是什么样的工序?答:印后装订是一个工种多(大致几个工种)、机器式样、型号繁多(大致有100多种)、材料使用范围广、加工方法变化多端的工序,同时又是一个印品艺术加工的操作工序。
这个工序加工的产品优劣关系到印品的成败效果。
随着印刷工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现在装订工序已由一种落后的手工操作工序逐步发展为具有机械化、联动化、自动化的操作工序。
4.装订工序在书籍(含本册)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性?答:主要有三个方面。
(1)书籍装订的质量优劣对阅读效果和使用、保存期限的影响。
书籍内文页张、版面顺序是否正确无误;订联(粘等)是否牢固整齐;封面装帧是否正确于净、牢固平服、翻阅平整不变形等都对阅读效果及保存期限有影响。
(2)书籍装帧造型的优劣对印前、印刷效果的影响。
书籍加工的工艺设计,特别是书封的装帧设计与加工,对印品的整体效果有直接影响。
书籍一般要通过外封面的设计与工艺加工来反映其品级、内容和水平,装帧的设计与造型工艺水平高,质量好,就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和青睐。
如果印前、印刷都达到了精耕细作的水平,而到最后一道完成工序的装订出现加工不当、外观不佳,不能表现书籍的档次,那么再好的印品也无法反映出来,甚至前功尽弃。
印刷常用知识问答之印后装订技术1.什么叫订缝连结材料?装订用订缝连结材料有哪几种?答:订缝连结材料指将零散书帖和页张等,用订或缝的方法使其连结成册用的各种材料。
装订用订缝连结材料有线类和金属丝类两种,线类有棉线,丝线。
合成纤维线等,金属丝类有铁丝、金属环等。
2.什么叫棉线?装订用棉线的规格有哪几种?答:棉线是用棉花纤维搓纺而成的线。
装订用棉线有上光与不上光两种,包装形式有直轴型、塔轴型两种。
塔轴型多用于锁线加工,其规格根据专业标准有以下几种:42支纱4股和6股,60支纱4股和6股的白色蜡光塔线,其型号分别为S424,S426、S604、S606,也可记作42S/4、42S/6、60S/4、60S/6,其中S表示支纱,斜线下的数字表示股数。
3.什么叫丝线?用于何种书刊的连结?答:丝线是一种用蚕丝搓纺而成的线。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一种书籍订缝材料,早在15世纪,我国装订史上第一次将零散页张制成帖并用线订缝连结成册,所用的订缝线就是丝线。
因丝线与纸张颜色相近,质地柔软、强度好、光滑、牢固耐久,故订缝后的书册平整美观,但丝线价格高,一般只用在高档线装和画册等书籍的装订上。
4.什么叫合成纤维线?用于何种书刊的连结?答:合成纤维线是一种将聚合物在高温、高压下熔融后,经过极细孔径的喷头喷出流丝,经凝固后加工制成纤维并纺成线的连结材料。
合成纤维制成的连结线强度高,可用很细的线订缝书帖而不断裂,具有很好的牢固性(比棉线高近1倍多)且无接头。
在锁线加工中不会因接头断开或堵塞订孔而停机接线,影响生产。
而且这种线纤细,锁后的书刊书背不高凸、平服整齐。
合成纤维线可用于线订、缝纫订、锁线订等书刊本册的订缝,且价格便宜,是装订用量较大的一种连结材料。
5.什么是热熔线?用于何种订连方法?答:热熔线是一种经加热可熔融的聚合物制成的线状连结材料。
装订时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熔融,并与纸张黏结。
用于制作热熔线的材料主要是丙纶或聚丙烯等。
装订工艺流程一、装订工艺流程图套页骑马订折页配页打捆刷胶分本刷胶二、装订工艺规定1.签样制度1.1 装订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折页、套页、配页、锁线、骑马订、胶包、切成品)必须签样,签样由关键工序机长(组长)或工序主管与工序品控员完成。
签样要求按照《装订品质标准》和产品工艺要求(包括产品“折样”)执行。
由品控主管检查,没执行被发现一次扣罚相关责任人员50元/次。
因此带来经济损失的,按损失总额的50%处罚,生产责任人承担60%,签样人员承担40%。
签样有误造成损失的,处罚金额根据错误类型处理,由签样人员承担责任的80%,生产责任人承担20%。
处罚类型:a.态度类错误扣罚30%b.技能、工艺类错误扣罚20%c.其他类错误扣罚10%2.工艺要求2.1 生产必须按照产品工艺流程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对于违背产品工艺生产流程操作的情况,发现一次予以操作者50元处罚,同时工序主管和部门主管罚款50元。
造成经济损失的按损失总额的50%处罚,操作者承担50%,工序主管或部门主管承担50% 。
特殊情况,经生产部批准生产的情况除外。
2.2 骑马订骑马订必须经由折页、打捆、粘贴页、套页、撞页、订书的工序过程,封面带勒口、拉页、封套的样本,内芯打口子必须先试制10本,检查内芯与封面的口子尺寸和接图的配合度,再进入批量生产。
2.3 无线胶装需先打口子后胶包的样本,必须打捆、刷胶、分本,无线胶装的书脊与书芯厚度之差≤0.8mm。
2.4 锁线胶装2.4.1锁线胶装的书脊与书芯厚度之差≤1mm。
2.4.2常规锁线胶包样本,经锁线堆码压平后进行胶包。
2.4.3书脊>5mm的锁线样本必须打捆刷胶分本后胶包。
2.4.4对锁线书脊与书芯厚度之差有特别要求(≤0.6mm),分本后必须再压平。
2.5 样本在进入订书、胶包工序时,必须试制“首件”,首件必须由工序主管或部门主管审查、签字,并经工序品控员签字后方可批量生产。
违反者处罚同1.1条。
印刷知识:印后装订中的连线工艺
装订加工在书籍、刊物、杂志、本册、说明书、广告宣传册等需要装订的产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装订方法有骑马订、无线胶订、锁线订、塑料线烫订等。
产品装订时一般都要经过撞页→裁切→折页→配页→订书→包封面→切书等过程,而精装书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一般要经过书芯的加工、封壳加工、上书壳等工序。
印刷与后道工序尤其是表面整饰的连线加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不断地进步中,例如胶印与上光,胶印与烫印的连线组合。
而印刷产品的装订加工,也广泛应用连线技术和设备来进行,改变了手工加工或者单机生产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产品加工的效率,例如,骑马订联动线、无线胶订联动线、精装书生产线等的应用。
印后装订设备厂商注重完善设备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得连线加工的意义已经突破了装订联动线的范畴,例如,MBO集团专注于折页机的研制、生产,其个性化书册解决方案将折页机、骑马订书机、模切机连线组合来加工造型各异、充满创意的小册子,就是典型一例。
本文就印后装订中的连线工艺及设备阐述笔者的一点认识。
1.骑马订联动线及其新工艺
骑马订联动线一般由配页机、订书机和三面切书机组合而成,某些型号的联动线还配备自动堆积机,能够自动完成套帖、封面折页和搭页、订书、三面切书、累积计数后输出,并配备有相应的自动检测装置。
骑马订联动机生产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如期刊、杂志、练习本等薄本书籍的加工。
近几年,骑马订联动线向高速化、自动化发展,并且其功能不断完善。
高速化体现在众多设备厂商,不管国外的如海德堡、浩勒、马天尼等,还是国内的如紫光、北人等,很多型号的骑马订联动线都能达到每小时1万本以上的速度,马天尼的Supra超越型甚至能达到25000~30000本/小时的速度。
自动化体现在开本规格的自动调整功能、无轴传动技术的应用、完善的检测系统等方面。
功能不断完善体现在诸如CD光盘册子的双联、三联裁切及打孔功能、自动上帖功能、卡纸粘贴功能。
2.无线胶订联动线
无线胶订是当今工业化加工书籍的重要订联方法,是我国书籍装订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装订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无须长期保存的产品,如广告宣传册、期刊杂志、平装书籍、商品目录等的制作。
通过无线胶订装订加工成的书籍具有易摊开、翻阅方便、牢固度较高、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
无线胶订机同配页机、三面切书机组成的无线胶订联动生产线生产效率极高,有很强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无线胶订联动线,能够连续完成配页、撞齐、夹紧、铣背、锯槽、打毛、刷胶(背胶、侧胶)、粘纱布、包封面、托打成型、切书、成品堆积等工序。
无线胶订工艺及设备的最新发展体现在:
高速化:很多机型能够达到8000本/小时的速度;马天尼的Corona皇冠型胶订机甚至能够达到18000本/小时的速度。
高度的灵活性:表现在产品尺寸范围广,灵活的上胶方式等方面。
例如,马天尼的Bolero 飞舞型无线胶订机的最大加工长度达到510mm,书芯厚度达到80mm;可以采用热熔胶、白乳胶、PUR黏合剂以及涂底层胶的两次上胶等多种上胶方式,能满足平装书、精装书的加工要求。
自动化:快速、自动化的活件调整。
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通过书册测量装置自动输入活件尺寸,然后由设备完成快速的自动调整。
3.精装书联动生产线
精装联动线,国内俗称“精装龙”,即实现扒圆、起脊、上胶、上纱布、粘堵头布、书背纸、上书壳、压槽成型等精装书核心加工工序联动作业的设备。
不同组合的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因此精装联动线的概念及其设备构成也在不断更新。
4.(标签)裁切生产线
裁切生产线以单面切纸机为主要设备,一般由纸张提升装置、闯纸机、单面切纸机、卸纸机等组成,能够完成纸张的堆叠、闯纸、高速切纸、自动卸纸等加工,大大缩短了裁切过程中的准备工作时间,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国际上众多先进的切纸机中最著名的当数Polar切纸机,它代表了切纸机的发展方向。
而波拉公司的裁切生产线也有多种配置和规格,如L-137-L、L-R-137-T、T-155-T及L-R-P-137-T等不同规格。
例如,L-R-P-(137)-T切纸系统拥有纸堆升降装置、RAH自动闯纸装置、STR型堆纸架、波拉XT型高速切纸机、Autotrans叼牙传送系统、波拉TransomatE 卸纸系统等配置,自动化程度高,显著提升加工效率,缩短加工时间,减轻劳动强度。
对于标签产品,波拉公司有相应的标签裁切生产线,除了完成待切产品的提升、闯纸、叼牙自动传送、裁切(包含自动清废)之外,还能进行产品的裁切(或模切,适合于异形产品)以及包装,例如POLARLabelSystemDCC-11,可以进行尺寸范围在50×50mm~170×250mm 标签的裁切及成品包装。
我国产切纸机经历了机械式切纸机、液压式切纸机、数显式切纸机、程控切纸机等发展阶段,现在也已经有比较先进的裁切生产线,如申威达公司的X系列裁切生产线就是以FQZK 系列微机程控切纸机为主,辅以卸纸机、气垫工作台、升降车、闯纸车等组成。
5.折页机与装订结合的连线工艺
折页是印后装订中很关键的一步,它将大幅面印张按要求折叠成规定幅面折帖,主要应用于书刊内文的折页,广告宣传品等的折页。
折页产品的形式已经突破了简单书帖的局限,而且实现了折页与其他印后加工的结合,
如说明书、宣传册、商品目录、地图、直邮信封、宣传小册等,往往包含了折页、胶订、骑马订、裁切、模切等;折页机的各大生产商也致力于折页机的研发,不断改进、完善折页机的功能,并注重折页与其他印后加工的连线生产。
MBO、海德堡的斯塔尔(Stahl)是折页机的典型代表,代表了折页机发展的新方向。
将折页机与骑马订、模切等工序联动以后,用户就可以通过多种组合方式生产出经过模切、冲孔和打孔的产品,不管单联、双联乃至多联产品,如促销手册、色彩夺目的广告材料、操作说明及操作手册、包装插页、微型读物、课本等都可以按照您的设想生产出来,这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书刊产品一般都要经过折页成为书帖后进行配页、装订、裁切,对于某些手册、本子、说明书等,如果利用上述的折页+骑马订+模切(或裁切)来进行连线加工,就能显著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以个性化的设计来赢得客户。
综上所述,在印刷环节,印刷与上光、烫印等的连线加工可以实现印刷与表面整饰的联合,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在产品装订加工中,将单机组合成联动生产线,也能大大提高了装订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质量。
在这其中,骑马订联动线、无线胶订联动线、精装书生产线是比较成熟的设备和技术,而裁切与模切、包装的组合(裁切生产线),折页与骑马订、模切的连线组合,或者折页与喷胶等的组合,是将较成熟设备及技术的创新性应用,相信随着不断地宣传、推广,这些印后装订的连线工艺和设备会得到广泛的认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