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绍兴话学习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35.51 KB
- 文档页数:4
绍兴方言之浅谈摘要: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写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短短的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乡音(方言)的强烈而深厚的感情。
由于经济快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普通话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我们的方言渐渐的在推出历史的舞台。
方言是我们文化的奠基,我们民族的发展,前进烙印在我们的语言(方言)之中。
方言传递着很多传统文化。
本文就以吴方言的其中一种―绍兴方言,谈谈在我们文学中,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方言的影响。
关键词:绍兴方言;吴方言;文学;生活娱乐;影响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
现代汉语的方言,一般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和客家方言。
这七大方言各具特色,比如北方方言覆盖了秦淮以北大片地域,而吴方言覆盖了整个长江下游、江南地区。
吴方言的分布在现江苏省的南部、浙江省的大部和上海市,即传统意义上的江南东北部。
绍兴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
绍兴话同上海话、苏州话、湖州话、杭州话、宁波话同属北部吴语。
广义的绍兴方言包括绍兴市所辖5县1区及其临近地区的方言;狭义的绍兴方言则仅指绍兴县“东头埭”土语。
东头埭与西头埭相对,前者为旧会稽县属地,后者为旧山阴县属地。
绍兴方言通过越剧《狸猫换太子》、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莲花落《翠姐姐回娘家》等戏曲形式和鲁迅《故乡》《社戏》、周作人《吃茶》,《谈酒》,《乌篷船》等名家作品以及客居外地的绍籍乡人,传播于国内外,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绍兴方言。
在此类作品和文章中有很多关于乡音的元素,其乡音的元素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的热爱之情。
古往今来,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劳动者,都对家乡方言都有很深的情结。
绍兴方言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方言的恰当采用,可增添作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
在鲁迅的作品中能看到很多绍兴乡土气息的文字,感染着一代一代绍兴人。
一、绍兴方言成语和固定词组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团头团脑”,“ 气急海嗒”…例如:“慰老爷她是不放在眼里的,见过两回,不过一个团头团脑的矮子。
绍兴方言的语法特点
绍兴方言是浙江省绍兴市及其周边地区所使用的一种方言,其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声母韵母的变化:绍兴方言中多数声母和韵母与普通话不同,同时还有一些声母和韵母在不同的音节位置会发生变化。
2. 词序灵活:绍兴方言中,词语的顺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换,但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3. 方位词的使用:绍兴方言中使用方位词比较频繁,通常在名词前加上“儿”或“头”。
4. 语气词的运用:绍兴方言中的语气词比较多,例如“啊”、“呀”、“哟”等,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和情感。
5. 多音词的读音:绍兴方言中有很多的多音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读音也会有所变化。
以上是绍兴方言的一些语法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绍兴方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色,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与传承。
- 1 -。
10、J、Q、K、A,麻子谈恋爱。
瘌倒做,着地坐,穿啪拖,喉席话涅里话大夜里,菩萨还来大庙里南无阿弥陀,媳妇讨阿婆脸孔红通通,心想嫁老公.药对桩,一碗汤,勿对桩 ,火车轮船装心宽体胖,菩萨风拜章章胖,露丝呢了尝!困要困格驮肚婆,吃要吃的带子虾!六月的涅头,晚娘的拳头!,好汉不穿六月佃!海北夜朝地,萝卜有一丈二!大海航行靠舵手,饭镬晓开靠干菜!乌干菜,白米饭,吃了要西万掂了要死,不叫一书。
肯花铜钿,啥西尼有。
皇帝万万岁,老酒日日醉吃吃戏戏,全靠姐姐一颗星,格棱丁,二颗星,抄油瓶,油瓶漏,好炒豆,炒得三颗乌燋豆,一颗爆出门外头,一颗拔隔壁婆婆,搽癞头,癞头香加辣酱,辣酱加水獭(塔)水獭(塔)尾巴长,加大伯,耳朵聋,加裁缝,裁缝手脚慢........踢脚扳扳,翻过南山,南山里头,总有十七八个小猢狲小大姑娘俏打扮,青壳螺丝笃屁*,胡羊尾巴泰油溅.走过三山六码头,吃过爨筒热老酒.口里水盘干,侬话得吃力煞,伊当侬号病发!做人勿可海老老烦煞活煞,造反在侬介远路去粘所西,真堂吃牛肉赶斗门头皮勃勃拷,佛牢煨年糕伊为哭,伊为笑,两只黄狗来抬骄两支辫子翘翘,上海老公要要人生地不熟,看见堕民叫阿叔哦婆八狗穴,话啊话伐出ABCDEFG,爱七萝卜爱杂西逆里呛四方呀头加油缝裤裆臭豆腐干老牌子,对小人勿要棚(坛)里养鹅,越养越小毛主席万岁,饿杀句排队鸡茏里个鸡自笃自,变白地看看墨墨黑露露么么平草缟人(宁)救火自身难保东家嫫嫫随客气,盐铛鸡子抖抖动,汉菜桄两头空,灰鸭子对辟开,三块霉豆腐搭桥洞,含象尾巴翘松松,闲菜尾巴叠稻棚.烧个多来折,释个多来吃,露汤露水淘饭吃,骨头罗作饲狗吃,好话说的多,红包拖的大.借来衣尚,谋来行郎,吞坏油汤,眼泪汪汪.墙头茅草随风倒,莽亢石板抬举不起,莽亢里各石头已臭已硬.蹋道泥秋已刮已滑前世不修,俺菜过酒,或霉豆腐过酒和饭否好总叫鲜相貌否好总叫千拷出胡头千撒逼,烂宁逼,那那有高低包裹带里钉纽扳、说话蛮好听,棺材毛竹钉、罕事拂管,饭乞三碗。
绍兴古语方言
1. 日头:太阳的意思。
2. 辰光:时候、时间的意思。
3. 用场:用处、用途的意思。
4. 汏:洗的意思。
5. 困觉:睡觉的意思。
6. 吃茶:喝茶的意思。
7. 阿姆:妈妈的意思。
8. 阿爹:爸爸的意思。
9. 囡囡:对女儿的爱称。
10. 后生:年轻小伙子的意思。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例子,绍兴古语方言有着丰富的词汇和语法,是绍兴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
需要注意的是,方言的使用和理解会因地域、年龄、社会阶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果你对绍兴古语方言有更深入的兴趣,建议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交流,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种方言。
绍兴方言精选绍兴方言精选娘杀个闲腿--------神气有有-----------A 糟 -----------闲腿----------吊杀句 -----------搞七捻三-----------脑西搭牢-----------毛病西西-----------那么个漏斗-------小辣里头----------扎么西哈一只---小西司犯闲啊---耸泡蛋-------------十几得嘎空啊---海马屁打乱仗---头晕梦冲---------小西死-------------烂宁比-----------断命句-----------奥青否----------千洒洒----------【弗实宁】不是人【暂头主】杀头鬼【阴思主】肚里做文章的人【贱胎】骂人话,大多场合是大人骂小孩。
【捏撮】调皮捣蛋。
【呆执】呆子。
【牵杀杀】发嗲。
【头世人】傻瓜。
【有趣煞】得意忘形。
【意西西,样泡泡】不严肃,视同儿戏。
【晓娘拉泥子】后娘生的。
【发靥】好笑。
【海马屁打十仗】小题大作。
【挖脚底板】揭短。
【狗屁倒灶】极其吝啬。
【搞七廿三】拎不清。
【促老头】鬼。
【晓娘拉泥子】后娘生的。
【三脚猫】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
【窝比芯子】骂女人,如【有介个丫比芯子】。
【】骂男人用的话,如“侬个虫,侬个虫泡头”。
【喏屁股摸咯摸,脸孔要勿要哉】你摸摸屁股,要不要脸面了【Fiao脸皮】【Fiao比脸】不要脸皮,这种骂法是比较轻的。
【逃生子】私生子,不是正经父母生的,而是偷奸生的,不知道父亲是谁。
【蓝银标子】烂人婊-子,偷偷通奸的女人。
专骂不要脸的女人。
【Fiao好胚】不学好的人,一般用来骂小孩,如果成年了还在被人这样骂,那就真的是了。
【旋胎】贱胎,低劣人种,人中的劣等品,不值钱。
一般是长辈骂小辈,父母骂子女也有这样骂的。
【丫比发痒】骂多嘴的女人。
女人一般都多嘴,一多嘴就生事,一生事就吵架,于是就骂对方此话。
【曲Sang】畜生。
意思:不是人生的,而是动物生的。
常用称呼:1.奶奶(娘娘) 2.妈妈,3.爸爸(嗲嗲)也有呼一样的(爸爸)6.叔叔(送送) 7.阿姨 (恩酿)8. 舅舅9.姐姐(大达)或(达达)10.妹妹(媚媚) 11.哥哥(沟沟) 12、弟弟 (敌敌)13.老婆(老磨)囊14.老公(老供)15.孙女(囡孙)重要5W词汇:When、 Where、 Who、 What、 Why时间、地点、谁、什么、为什么绍兴音:、死间。
地放。
哈够。
吼西常用时间类:刚才、等会儿、现在、以前(不久前)绍兴音:头毛。
、等歇歇。
一毛。
汗卯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绍兴音:上昼、晏昼、下昼、夜头语法篇语音、语法、泀汇三者是构成一门语言的重要三大要素。
绍兴话有“来带”、“来咚”、“来夯”三种形式表示远近。
没有只表存在不表远近的“在”。
一、词缀1、前缀除“老”以外,缀“阿”的也特别多:家族、亲族中阿公、阿婆、阿哥、阿弟、阿嫂、阿姐、阿妹排行中阿大、阿二、阿三,普通话多用老字,如老大、老二、老三朋友间亲昵称呼阿左、阿江、阿花、阿发、阿龙朋友间戏称阿偐(呼呆)、阿跷注:朋友间亲昵称呼多取朋友姓名中很突出的姓或名一个字,叫起来有意思外最好响亮!朋友间戏称中阿跷指那位朋友是跷脚的,特色也十分分明,当然最好不要太揭人短了,要么是背后说说了。
2、后缀“头”,绍兴人习惯后缀加个头字。
可用于A、名词+头如:手头、口头、被头、船头、龙头、头头(指领导);B、动词+头如:吃头(好吃的滋味)、看头(好看的地方)C、方位词+头如:直头、横头、东头、外开头、里沿头、上头D、形容词+头如:嫩头、孱头、零头、苦头、咸头E、时间词+头如:早起头、夜快头、晏昼头、黄昏头F、数量词+头如:五分头、十支头、廿块头3、情态词加“拉拉”或“几糟”,相当于“……的样子”。
羞拉拉、俗拉拉、慌拉拉、呒有该事拉拉难看几糟(个)、恶心几糟(个)或腻心几糟(个)、盐烦几糟(个)[盐烦中的盐只表音,义很麻烦]4、性状词加各类后缀,表示感受软叮八当生次勃落团的不落湗fèng出呶náo梢二、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用改变主要元音等方式来区别:三、合音如:勿用——甮fèng,只要——嘦jiào等。
绍兴话词汇篇二十、行为名称称呼学说绍兴话QQ群:118617265牮jiàn 字典义斜着支撑。
打~拨正(房屋倾斜,用长木头支起弄正)。
绍兴义:屋斜使正。
[例] ~屋。
执宴会之物,不食而包归。
[例]吃得还要~。
牋jiān豢禽畜(屋)也。
“越人岁晚畜鹅,以精谷喂之,极肥~,以祀神,呼为~鹅。
”[例] ~鸡~鸭。
传chuán 赞。
[例]大家都~伊好。
数呼许,背后责人。
[例]张三李四等人都背后来夯~侬。
宕dàng 1、挂:有根绳~落来哉;2、拖延:有一笔~账帐勿回;3、绕:多~两转牢靠些。
嬲niǎo纠缠。
[例]侬自个事体,勿可来~我。
囥kàng 藏。
[例]收租先生来哉!豪稍葛几袋谷侬~好。
幽鸡鸭之血以火凝之。
[例] ~血。
温头没水中。
温只表音。
[例] ~杀鸭。
侅gāi绍兴义:拥有。
[例] ~家当。
厝cuò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
暂~。
[例]娘娘个灵柩暂不下葬,先放在殡屋里~一~。
抵桩有所备。
[例]那知县听说是可以保得性命,立即满口答应,~白做了这任知县。
(《邻女语》)翻梢A翻本:输去想~。
B报复:有朝一日总要~个。
调格安排。
[例]做人家要看会~个。
做品做法。
[例]葛只斗蓝~谷异个。
注:谷异个,不同的。
相尸即验尸,常常看过又看,验了又验,方可得出结论。
[例]相过了尸,又将鬼庙周围看了一回。
(张南庄《何典》二)对食争吃别人的食物。
[例] 靠亲勿富,~勿饱。
做市成群地集到一起。
[例]“嗡嗡的一阵乱嚷,蚊虫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jiù树下去~。
”(鲁迅《风波》)(乌桕树又称木子树)倒担全部买进剩货。
[例]~哉要便宜些个。
安席宴会时主人由长及卑把宾客一一领至席位,并象征性地拂一拂坐椅,动一动杯筯zhù(同箸zhù即筷子),然后一揖而退。
俗称行酒礼。
[例]~完毕,说声请,大家一齐举起杯来。
开销A费用。
B批评指责。
[例]A这场婚事下来,~是不得了。
绍兴话:破脚⾻破脚⾻,绍兴⼈读作破pa脚jia⾻。
外地⼈不必拘泥于它的读⾳,按普通话读也⽆妨。
“破脚⾻”是绍兴⼈的叫法,其它地⽅怎么叫?不知道。
什么是破脚⾻,好象也没有权威定义。
我的理解的破脚⾻,是指⼀种⼈,⼀种⾏为作风。
其特点,⼀是极端的⾃私,绍兴⼈说“⼀些都推板勿起”。
你如有意或⽆意地触动了他的利益,那他决不会罢休,必须占得最⼤的“便宜”。
如果⾃⼰得不到便宜,也决不让对⽅或⼈家得到它;⼆是“破辣(绍兴⼈读pa-la)”,也就是“野”。
哪怕是很⼩的⼀件事,他都当成⼀件⼤事,⽽且有意把事情“闹⼤”。
“堆头勿估”敢于以弱对强,⽽且“藤条般韧”,不达⽬的决不罢休;三是“舍”或者说“舍⾝出”(这都是绍兴⽅⾔,“舍”读Suo。
是不是这样写,不⼀定),意思是不顾形象,不要“⾯⼦”,没有底线。
⽐如有的⼥的,再没撒了,她敢当众把⾃⼰的⾐服脱下来。
什么意思?是⼀种宣⽰:“我脸都不要了,我还怕什么?”破脚⾻因为他们往往处于社会下层,不明真相的很容易把他们看成“弱势群体”⽽帮助“维权”。
但也有有⼏张钱的,把⾃我放的很⼤的,如不久前有⼈在飞机上不顾航空安全,撒野撒泼。
对于破脚⾻,社会上⼀般的态度是“惹不起,还躲的起”,尽量躲开。
真正遇上了“吃亏便是福”。
即使是政府执法机关,也是尽量避开。
可以同他较真,但费精⼒费时间,吃⼒不讨好。
在“太原警察打死讨薪⼥”事件中,不可否认太原警察在处理这起治安案件中处置失当并触犯了刑律,但也应当看到当事⼈王某及其家⼈也不是省油的灯,⽆视企业规定和不服公司管理(与⽋薪、讨薪毫⽆联系),使违纪问题发展成治安案件,其母阻挠公安民警履⾏公务,使警察没了招,最终发展成影响全国的意外死⼈事件。
如果民警认识到这些⼈的难对付,对双⽅“各打五⼗⼤板”,然后打道回府,就不会把⾃⼰套了进去了。
破脚⾻是典型的“⾃⼤”,⽆视单位制度规定,⽆视社会公序良俗,⽆视国家法律法规。
它对于⼀个国家的影响,也如⽪肤病对于⼈的影响,虽然不会危及⽣命健康,却让⼈难忍、难堪。
绍兴方言翻译实际上,真正绍兴方言的准确发音很难用汉字注音(普通话与绍兴方言发音差不多的汉字)或拼音来完成的。
试着用注音和拼音共用的方法,是否离准确发音近一些。
1、你好—— nuo`hao(诺好)2、吃饭—— qie`van(切饭)3、睡觉—— kun gao(困搞)4、欢迎来绍兴—— hun ning dao sao xin lai(荤宁到绍新来)5、谢谢—— xia xia(瑕瑕)6、对不起—— dai ven qi(袋佛起)7、你很漂亮—— nuo man piao liang(诺蛮飘亮)8、我爱你——e’ou hun xi nuo (偶婚喜诺)9、鲁迅故里怎么去—— dao lu xin gu li mang a li qi(到鲁兴故里芒啊里起)10、买一串臭豆腐ma ye cen ce de fu(买噎趁臭豆腐)绍兴话里没"爱"这个字~~只有"欢喜"的绍兴读音还有就是没有"不"这个字~~全是"勿"一般就是"勿用""勿要"我们那的诸暨话更夸张直接把"勿用""勿要"并为一个字....连读读....."FING" "FIAO"好象古文里面有这种现象自编笑话一则某女刚嫁到绍兴,想学方言。
在论坛看糊涂宝贝的帖子:15、老婆(老莫)16、老公(一样)。
记在心里,准备给老公一个惊喜。
回到家,老公说:“老莫,诺回来了!”某女马上深情地说:“一样,我回来了!”老公愕然。
某女惊问:“绍兴话,老公不是叫‘一样’吗?”哈哈哈哈哈。
一.单词释义1.个佬倌A.老饲养员B.离休干部C.老公D.这个人2.那个套A.设个圈套B.编织口袋C.打个结D.怎么样3.早干头A.一种新式发型B.干枣样的头C.笋干嫩头D.早上4.上毛子A.上茅房B.头发C.上毛的儿子D.上一次5.一豆,夯豆A.一个豆,再种一个豆B.这里一把,那里一把C.阿里巴巴的儿子D.这里,那里6.牙头A.牙齿的头B.笑掉牙C.酸倒牙D.晚上7.搜西A.死了B.拉稀C.掼东西D.什么8.牙牙A.牙齿B.丫丫C.鸭子D.爷爷9.搞七廿三A.三和七的哥赫巴德猜想B.乘法口诀C.拎不清10.拆空A.拆违B.拆白党C.坐吃山空D.吃得空11.渡头A.码头B.地名C.盒子D.白痴12.泡煞句A.烫死的鬼B.钟馗的号C.节能灯泡D.性急的人13.粘来粘去A.修棕梆的B.弹棉花的C.绑绑线D.东拉西扯14.牵杀杀A.一种攀缘植物B.园艺师C.杀人犯D.发嗲15.头世人A.上世纪的人B.第一个死的人C.找死D.傻瓜16.捏撮A.异性按摩B.揉面粉C.吃螺蛳D.调皮捣蛋17.丧反A.没办法B.遗失药方C.长方形D.索性18.木佬佬A.木匠B.看林者C.森林公园D.非常多19.脚踝头A.芭蕾舞B.下跪C.剪脚指甲D.膝盖20.罪过宁想A.犯罪动机B.忏悔C.你想干什么D.可怜相21.再来古A. 咖啡的名字B.一个老师的名字C.历史人物D.重新22.豆地主A.姓都的地主B.一打三反运动C.欺侮弱小D.流行的扑克游戏23.板板XXXXXA.板=8B.四平八稳C.七巧板D.魔方E.古板24.放血A.卖血的B.扭痧C.杀人D.宰客25.发靥A.章光101B.黄瓜洗面奶C.发酵粉D.好笑26.有趣得煞A.死得有趣B.患得患失C.有得有失D.得意忘形27.海马屁打十仗A.海马放的屁B.海洋战争C.某一品牌的深海鱼油D.小题大作28.海威A.海明威的呢称B.高大C.台风D.神气29.粗老头A.一个叫粗的老头B.头很粗的老头C.说粗话的老头D.鬼30.挖脚底板A.五丰冷饮之一种B.修鸡眼C.香港脚D.揭短31、豆嗲嗲A.豆在发嗲B.爹爹C.豆的爹爹D.神经有几根搭住的32、黑个A.嘿嘿B.黑的C.一个黑的东西D.下了一跳的语气助词33、针当要结狗A.一跟针B.针插狗C.一只要吃针的狗D.无奈34、则那个移A.怎么移动B.左右移动C.折一下再移动D.怎么办办35、乌轮毛糟A.一艘有毛的乌蓬船B.酒糟长毛了C.黑色的轮船D.乱七八糟36、颠鸡颠鸡A.一只发颠的鸡B.肯德鸡用的鸡C.卖当劳的头牌鸡D.兴奋的样子二、成语释义l、眼花落花,猫拖酱瓜A、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人比酱瓜瘦。
浙江土话—诸暨话的最大特征诸暨话的最大特征——通我说诸暨话加上汉字是世界上所有语言和文字的绝配,完全是从我本人的感觉出发的,而这种感觉相信它与气象学家魏格纳感受《世界地图》时是一样的;我所希望的是通过我的努力,制造一颗语言学的全球的“金钉子”,如世界地质学界在浙江江山所设的“金钉子”一样。
在草作《哺成、皇颂功、内客和诸暨话》一文中,我简单地谈了在语音学上的理由,就我的水平也只能到这一步,其余的诸如:诸暨话的语音语源学研究;吴越语系的地域差异、特点和传播研究;诸暨话在吴越语言中的地位;诸暨话与汉语文字的相关研究;诸暨话与南越诸语的相关研究等等问题,是必须由相关的专家们来完成的,希望我能早日持有支付这批专家们的钱,哈哈。
本文的目的是想略举几例,谈一谈诸暨话的最大的一个特点——通。
这“通”概括地讲是同音皆通,其义相通。
诸暨话“通”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它的发音是从人的感觉出发,是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之于对象的一种综合概括,它的语音综合了人们对于环境自然、动植物特点、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以及人本身的生理体验和心理感受,从而得出了这样独特的一整套语音、语汇体系。
当然,在此以后,它也不断地汲取了其它兄弟语言,特别是南侵汉语、汉词的营养,从而演化而成了现代的诸暨话。
正是由于“通”这一个特点,导致了诸暨人在听别族人的话言时,不管是相似的邻居的语言,还是外国的语言时,心理都是不舒服,总认为自己的语言说着感觉最为舒服,而人家的就是不好。
如听嵊州话,总感到他们好象有些“此舌头”的,而听义乌东阳话时,则是感到他们的太过的含糊,有点口齿不清,即使是同源的绍兴话,也认为它太软、太卖弄。
我一直在比较思考着诸暨话与绍兴话,因为,从历史上讲,古越的首都先是在诸暨,后迁至绍兴。
两者目前的存在着的差异之因是值得思考的。
据我认为这一点与主要与两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推测在二千多年前,这两个地方的语言应该是相同的,正如吴鸿钫先生所言,绍兴的地理环境多沼泽,从而养成了绍兴人外柔内刚的个性,但我还想讲的是,绍兴的商业一直较之于诸暨更为发达,沼泽环境和商业要求人需耐心并以柔待事待物,因此,绍兴话听起来比诸暨话更为和软,绍兴话的时而激越时而柔软,明显示的体现是绍兴高调“绍剧”和绍兴低调“莲花落”,在人中也有同样,刚强如周树人,柔软如周恩来,一硬一软皆为精品!诸暨商业的不发达,以及相对的保守倾向,这种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诸暨人的外排,而这种排外,其根源我认为是语言的排外。
绍兴方言的特点及其文化蕴涵绍兴方言的特点及其文化蕴涵来源: 2008年7月4日侯友兰方言不仅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也是地域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地域居住的民族文化的载体。
汉语的方言研究就常常与中国移民史、文化史、文化地理、地名学、民俗文化、地方曲艺的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越地民族与华夏民族的长期交流融合,华夏民俗文化与越地民俗文化几经融合变迁,形成不同于华夏民俗文化的越地民俗文化,这些都能够在越谚里得以体现。
越地方言是指春秋时期以越国为中心的地区使用的区域语言。
它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中原文化入主越地之前的古越语和越地汉化后以绍兴方言为代表的越地方言。
绍兴方言属吴语的一支,以绍兴为中心,包括余姚、萧山、诸暨、上虞、嵊州、新昌等县市。
它具有吴方言的一般共性,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绍兴方言渊源古老,历史悠久,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词语中反映的越文化越方言语词的地域文化特色,首先体现在地名文化上。
地名是一个村镇、一个城市生命的起点。
某个地方发生的一切一切,包括它的成败荣辱和曲折坎坷,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几个字的地名里,渐渐地在这地名里形成它独具的历史文化。
人们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最为熟悉,也倍加关注,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命名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选择以自然环境的特点作为自己生活聚居的标志。
越地为水乡、鱼米之乡,尤其是绍兴,南山北水,濒临钱塘江、杭州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越地地名独具特色。
例如绍兴人把“地方”叫做“埭坞”。
车文耀先生说“埭”即“堤埂”,水乡居民靠堤埂边聚居,以至许多地名以“埭”命名;还把水乡统称为“水村埭”;“坞”是山间平地,于是就把“埭坞”合在一起指称地方了。
山间还有“岙”、“溪”,一些地名就以“岙”、“溪”为名,如孙岙、方岙、双江溪等。
与水有关的“河、渎、港、■、湖、泾、池、汇、塘、堰、、埠、桥等都可成为地名命名的依据,如石渎、倪家■、鲁家泾、南汇、陡(斗门)、柯桥、皋埠澄潭、剡溪、吼山、龙山、■渚、型塘、百官、状元桥、锦鳞桥等。
娘杀个闲腿-------- 神气有有----------- A 糟 -----------
闲腿------------
吊杀句 ----------- 搞七捻三----------- 脑西搭牢----------- 毛病西西----------- 那么个漏斗------- 小辣里头---------- 扎么西哈一只---
小西司犯闲啊---
耸泡蛋------------- 十几得嘎空啊---
海马屁打乱仗---
头晕梦冲--------- 神气有有----------- 小西死------------- 烂宁比----------- 断命句----------- 奥青否----------
千洒洒----------
绍兴方言:
砸乌扑
载么死
类洞捻索西哉
针当要及葛
个佬倌
泡煞句
罪过宁想
颠鸡颠鸡,有趣搭煞
扎呐个咦
乌轮毛糟
千撒逼,烂宁逼,那那有高低!
苍蝇跟勒廿蛾飞
只愁天亮否愁夜
拷出胡头
眼睛一闪,拉哺鸡娘变鸭
毛主席万岁,饿杀句排队。
日里话到夜里,菩萨来夯庙里
剁螺蛳过酒,来了勿肯走
什唔道一念
叹眼乌娄娄,油炒闭眼豆!
看看呆古古,实在老师傅
海马屁打仗,螺丝肉搞酱
千沙沙,拜菩萨,菩萨话侬矮答答。
绍兴方言翻译实际上,真正绍兴方言的准确发音很难用汉字注音(普通话与绍兴方言发音差不多的汉字)或拼音来完成的。
试着用注音和拼音共用的方法,是否离准确发音近一些。
1、你好—— nuo`hao(诺好)2、吃饭—— qie`van(切饭)3、睡觉—— kun gao(困搞)4、欢迎来绍兴—— hun ning dao sao xin lai(荤宁到绍新来)5、谢谢—— xia xia(瑕瑕)6、对不起—— dai ven qi(袋佛起)7、你很漂亮—— nuo man piao liang(诺蛮飘亮)8、我爱你——e‟ou hun xi nuo (偶婚喜诺)9、鲁迅故里怎么去—— dao lu xin gu li mang a li qi(到鲁兴故里芒啊里起)10、买一串臭豆腐ma ye cen ce de fu(买噎趁臭豆腐)绍兴话里没"爱"这个字~~只有"欢喜"的绍兴读音还有就是没有"不"这个字~~全是"勿"一般就是"勿用""勿要"我们那的诸暨话更夸张直接把"勿用""勿要"并为一个字....连读读....."FING" "FIAO"好象古文里面有这种现象自编笑话一则某女刚嫁到绍兴,想学方言。
在论坛看糊涂宝贝的帖子:15、老婆(老莫)16、老公(一样)。
记在心里,准备给老公一个惊喜。
回到家,老公说:“老莫,诺回来了!”某女马上深情地说:“一样,我回来了!”老公愕然。
某女惊问:“绍兴话,老公不是叫…一样‟吗?”哈哈哈哈哈。
绍兴土话500句
摘要:
1.绍兴土话的概述
2.绍兴土话的特点
3.绍兴土话的现状
4.绍兴土话的价值
5.学习绍兴土话的意义
正文:
绍兴土话,亦称绍兴方言,是一种吴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省绍兴市及周边地区。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绍兴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绍兴土话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
在发音上,绍兴土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使得绍兴土话听起来独具特色。
在词汇方面,绍兴土话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但在绍兴土话中却依然鲜活。
在语法方面,绍兴土话有着独特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这使得绍兴土话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普通话的普及,绍兴土话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现状堪忧。
许多年轻人已经不能熟练使用绍兴土话,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土话断代的现象。
为了保护和传承绍兴土话,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对绍兴土话的保护和传承。
绍兴土话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历史和社会三个方面。
从文化角度看,绍兴土话是绍兴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和弘扬绍兴地区的文化有着重
要意义。
从历史角度看,绍兴土话是研究吴语历史演变的重要材料,对于了解我国语言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从社会角度看,绍兴土话作为一种独特的交际工具,可以增强地区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因此,学习绍兴土话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可以增进对绍兴地区文化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对历史的认识。
同时,掌握绍兴土话也能增强与绍兴地区人民的交流,对于拓展人际关系和提高交际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名词猪槽——木制或石制的喂猪食具。
水竹管——舀水的勺子。
酒鳖——铁制,形状如鳖的水壶。
镬艮——覆锅的盖,有平面和高圆的两种。
薄刀——菜刀。
汤碗——小碗。
五缸碗——大碗。
强盗碗——特大碗也称海碗。
高脚碗——圆足高立碗。
比汤碗大,比大碗小。
桌床——桌子。
矮凳——板凳。
榔头——洗衣服敲打的木槌。
也叫“榔槌”。
浪竿——晾晒衣服的竹竿。
面桶——脸盆。
脚布——农民劳动时束腰、擦洗、护身、包物的长条布。
掠头——梳子。
亮——油灯。
揄身布拦——围裙。
扣门——纽扣。
牲徒——畜牲。
猪头壳——未育肥的半大猪。
夜佬——老鼠。
斗鸡——蟋蟀。
虼蜢——蚱蜢。
作业——庄稼。
洋番薯——马铃薯,或称土豆。
天萝——丝瓜。
地滑塌——长在岩石上的土木耳,可食用。
樱珠——樱桃。
红蒲——野山楂。
太公太婆——曾祖父、曾祖母。
爷爷嬷嬷——祖父、祖母。
祖母也称娘娘。
爹、伯——父亲。
姆妈、娘——母亲。
叔伯姆——妯娌。
孃孃——姑母。
姑夫——姑父。
大姨小姨——妻之姐妹。
小姨娘——姨母。
老婆舅——妻子的兄弟。
小叔大伯——妇女称呼丈夫的兄弟。
老子——丈夫。
老嬷——妻子。
姑娘——丈夫的姐妹。
伲囡——儿女。
大大——姐姐。
囡婿——女婿。
茄落头——最小的孩子。
木头——贬指不聪明的人。
也叫“木乱”。
内客人——已结婚的女人。
老嬷官——已婚女性。
贱骆驼——不自尊或不知好歹的人。
破脚骨——流氓无赖。
寿头——傻瓜。
大件——有名望权势的人。
杀胚——意指该杀的人。
也是骂人的话。
叔姆娘——睡读“啥”,正在休息的产妇。
中央人——中介人,调解人。
脑界头——额头。
后枕势——后脑勺。
日头——太阳。
地塔——旱地。
五更头——早晨。
点心边——中午。
也称“晏饭干”、“晏昼头”。
夜快边——傍晚。
或称“夜发足”、“夜发干”。
闲朝——从前。
或称“闲毛”。
藤羹——手工做成团的米粉丝。
也叫“团羹。
” 米筛爬——把小块麦面在米筛上推爬成的食品。
闸饭——剩菜剩饭合煮而成的饭。
米胖——爆米花。
鸡子——鸡蛋。
老酒——黄酒。
绍兴古语方言-回复【绍兴方言】绍兴方言是浙江省下辖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绍兴市及附近地区。
绍兴方言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方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口传相授,将这种方言代代相传,成为了绍兴这座城市的独特符号和魅力。
本文将带领您一步一步了解绍兴方言,探索其历史及特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绍兴方言的历史。
绍兴方言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里,绍兴人民勤劳智慧,勤劳耕耘,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化。
绍兴方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音体系和词汇库。
绍兴方言也受到了周围地区方言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方言特色。
绍兴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调、音位和音韵。
绍兴方言的音调较为平缓,轻柔舒适。
与普通话相比,绍兴方言的音调更注重语音的抑扬顿挫,表达情感更加丰富。
在音位方面,绍兴方言中常见的特点是轻声的使用。
轻声现象指的是在某些语言中,某些音节或音韵失去声调特征,成为轻声。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绍兴方言中会有一些音节变为轻声,这是绍兴方言的典型特点之一。
在音韵方面,绍兴方言存在一些特殊的音韵现象,如舌尖韵化等。
绍兴方言的词汇也非常丰富多样。
绍兴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词汇,丰富了绍兴方言的词汇库。
绍兴方言中的词汇有时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数都能互通。
例如,“饭店”在绍兴方言中被称为“饭馆”,“衣服”被称为“衣缎子”,“东西”被称为“物件”,这些都是绍兴方言的特有词汇。
除了这些独特的词汇外,绍兴方言还有许多口头禅和俚语,独具特色,富有生活气息。
绍兴方言的语法特点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绍兴方言中的语法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以主谓宾结构为主。
与普通话相比,绍兴方言中的主谓宾结构更为简洁明了,符合绍兴人民一贯的简朴和实用精神。
此外,绍兴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如吴语独有的被动表示法,即将动作的执行者放在动作后面表示被动。
绍兴方言作为一种古老而丰富的方言,承载着绍兴人民多年来的智慧和心血。
教你学绍兴话
绍兴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
广义的绍兴方言包括绍兴市所辖5县1区及其临近地区的方言;狭义的绍兴方言则仅指绍兴县“东头埭”土语。
东头埭与西头埭相对,前者为旧会稽县属地,后者为旧山阴县属地。
绍兴城区所使用方言以东头埭土语为主,杂以西头埭土语,其语音在个别字上至今仍存差异。
以下用普通话音读绍兴话
1.个佬倌
这个人
2.那个套
怎么样
3.早干头
早上
4.上毛子
上一次
5.一豆,夯豆
这里,那里
6.牙头
晚上
7.搜西
什么
8.牙牙
爷爷
9.搞七廿三
弄不清
10.拆空
吃得空
12.泡煞句
烫死的鬼
13.粘来粘去
东拉西扯
14.牵杀杀
发嗲
16.捏撮
调皮捣蛋
17.丧反
索性
18.木佬佬
非常多
19.脚踝头
膝盖
20.罪过宁
可怜
21.再来古
重新
25.发靥
好笑
26.有趣得煞
得意忘形
27.海马屁打十仗
小题大作
28.海威
神气
29.粗老头
鬼
30.挖脚底板
揭短
32、黑个
下了一跳的语气助词33、针当要结狗
无奈
34、则那个移
怎么办办
35、乌轮毛糟
乱七八糟
36、颠鸡颠鸡
兴奋的样子。
常用称呼:
1.奶奶(娘娘) 2.妈妈,
3.爸爸(嗲嗲)也有呼一样的(爸爸)
6.叔叔(送送) 7.阿姨 (恩酿)
8. 舅舅9.姐姐(大达)或(达达)
10.妹妹(媚媚) 11.哥哥(沟沟) 12、弟弟 (敌敌)
13.老婆(老磨)囊
14.老公(老供)
15.孙女(囡孙)
重要5W词汇: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时间、地点、谁、什么、为什么
绍兴音:、死间。
地放。
哈够。
吼西
常用时间类:
刚才、等会儿、现在、以前(不久前)
绍兴音:头毛。
、等歇歇。
一毛。
汗卯
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绍兴音:上昼、晏昼、下昼、夜头
语法篇
语音、语法、泀汇三者是构成一门语言的重要三大要素。
绍兴话有“来带”、“来咚”、“来夯”三种形式表示远近。
没有只表存在不表远近的“在”。
一、词缀
1、前缀除“老”以外,缀“阿”的也特别多:
家族、亲族中阿公、阿婆、阿哥、阿弟、阿嫂、阿姐、阿妹排行中阿大、阿二、阿三,普通话多用老字,如老大、老二、老三朋友间亲昵称
呼阿左、阿江、阿花、阿发、阿龙朋友间戏称阿偐(呼呆)、阿跷
注:朋友间亲昵称呼多取朋友姓名中很突出的姓或名一个字,叫起来有意思外最好响亮!
朋友间戏称中阿跷指那位朋友是跷脚的,特色也十分分明,当然最好
不要太揭人短了,要么是背后说说了。
2、后缀“头”,绍兴人习惯后缀加个头字。
可用于A、名词+头如:手头、口头、被头、船头、龙头、头头(指领导);
B、动词+头如:吃头(好吃的滋味)、看头(好看的地
方)
C、方位词+头如:直头、横头、东头、外开头、里沿头、上
头
D、形容词+头如:嫩头、孱头、零头、苦头、咸头
E、时间词+头如:早起头、夜快头、晏昼头、黄昏头
F、数量词+头如:五分头、十支头、廿块头
3、情态词加“拉拉”或“几糟”,相当于“……的样子”。
羞拉拉、俗拉拉、慌拉拉、呒有该事拉拉
难看几糟(个)、恶心几糟(个)或腻心几糟(个)、盐烦几糟(个)[盐烦中的盐只表音,义很麻烦]
4、性状词加各类后缀,表示感受
软叮八当生次勃落团的不落湗fèng出呶náo梢
二、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用改变主要元音等方式来区别:
三、合音
如:勿用——甮fèng,只要——嘦jiào等。
四、倒序
闹热(热闹)齐整(整齐)人客(客人)历日(日历)
注括号中为普通话中说的。
还有新昌人把“瓢羹”叫“羹瓢”。
五、无是非问,只有选择问
“你好吗?”该说成“侬好勿好?”
“他走了吗?”该说成“伊走勿走咚嘞?”
选择问句“×勿×”往往省去“勿”字如:
“侬肯勿肯去?”说成“侬肯肯去?”
“侬会勿会做?”说成“侬会会做?”
当然也有不省略的说的,省去勿字有点拗口。
六、宾语前置
“我喝了两瓶酒。
”常说成“我酒吃了(吃得)两瓶。
”
“我吃过饭了。
”说成“我饭吃过哉。
”
“我写不好字。
”说成“我字写勿好。
”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宾语可置于主语前:
“晏饭我老早吃过哉。
”
七、状语后置
“天快亮了。
”说成“天亮快哉。
”
“杭州快到了。
”说成“杭州到快哉。
”
此外如“夜快”、“半夜快”、“走煞快”、“寻煞快”、“等煞快”。
还有如“不大走得动”说成“走勿大动”,“不大咬得落”说成“咬勿大落”。
八、双宾语往往交换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的位置
“借我廿块钱。
”说成“借廿块钱拨我。
”
“送你一台电脑。
”说成“送台电脑拨侬。
”
一、时间名称称呼等
鲎hòu音吼hǒu,虹。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十一·占候》:“虹:俗呼曰鲎。
谚云:“东~晴,西~雨”。
日头日呼业,太阳。
[宋]杨万里《诚斋集·山村诗之二》“歇处何妨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
”[例]~介猛,出门须戴顶凉帽才
好。
雨脚雨滴成线。
[例]~勿曾断过,怕是一时晴不了啦。
天驾天气、天公。
[例]晴~,雨打算。
风暴暴呼豹,大风。
[例]A要打~,赶紧把衣服收进屋里。
B都料不到,一阵~竟把新盖的暖棚全掀翻了。
霍闪闪电。
“霍”形容快甚。
[例]绍兴农村的妇女儿童多称闪电为“~娘娘”。
大雷雷声大的雷。
[例]绍兴农村的妇女儿童多称大雷为“~公公”。
做梅梅雨时节。
[例]~做过,天又要热起来哉。
天河银河。
[例] ~对弄堂,家家人家晒酱缸。
月华月亮周围光环,常见于阴历十三至十八夜。
[例]“红烛高香供~,如盘月饼配南瓜。
”(周作人《儿童杂事诗》)
上昼上午。
[例]那还是~时分,这船到晚才开。
(吴敬梓《儒林外史》)
下昼下午。
[例]~时节,是有一个湖州姓吕的客人,叫我的船过渡。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晏昼日中。
[例]我~有空,烦侬再来一趟,帮我空调修修,盒饭葛里吃得去(气音) 晏普通话yàn,绍兴话音还是有点不同,拼不
出音,见谅,请注意。
晏快傍午。
[例]姐姐(大大)逛街去了,要~才能回来。
夜快傍晚。
[例]侬快些准备好盒饭,吃过后~伢要开耙作塔牌老酒。
今朝即今天。
[例]~是初二。
明朝即明天。
[例]~是初三。
元宵 1.正月十五为元宵节;2.元宵节应节食品为裹馅的汤团,俗称“元宵”。
[例]1.今天是~节,满街都是花灯,快去看!2.“上
元设供蜡高烧,堂屋光明胜早朝,买得鸡灯无用处,厨房去看煮元
宵。
”(周作人《儿童杂事诗》)
夏场盛夏季节。
[例]~里,有木老老个(意很多)西瓜要吃个。
日脚日子。
[例]~变得越来越介多事体,像环保问题得全民重视起来,行动起来。
初头一个月的头几天。
[例]下个月个~,姆妈要我到老家里去相亲,心里也不知接下去的情况那葛套。
成日整天整天的时间。
[例]十一放假七日,侬~在屋里头做些梭西?有没有出去作嬉客?
落时时令已过。
[例]葛卯蔬菜一年四季都勿会~哉个,一般来话,侬只管有钱,要吃索西有索西。
葱管溏下雪下雨时或融雪时,房檐下、树梢下等有长锥状冰。
七簇星北斗星。
[例]“~,亮晶晶,弟弟骑马到北京”《绍兴儿歌》
大后日后天的明日。
[例]既然后日是初三,~不就是初四吗?陈头雨雷陈雨。
[例]刚出门不久,就遇上了~,半路上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连一把雨伞都无处借,只好浞zhuó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