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强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强夯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2.交通部现行的各种技术规、验收标准。

3.业主、总监办及项目部对本工程安全、质量、工期的要求。

3.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二、编制说明

依据设计图纸及大量工程实例证明,强夯法用于碎石、沙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一般均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省道31线大饭铺至龙口(蒙晋界)段路线起点位于薛家湾镇大饭铺,在大饭铺枢纽互通与S31线呼和浩特至准格尔旗段顺接,经贺家湾、长滩乡、家梁、周家塔,终点接拟建的晋蒙黄河大桥引线工程终点,路线全长44.67公里。全线设互通立交5处。本项目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80公/小时,路基宽24.5米,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桥涵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

本合同段,线路位于薛家湾镇海子塔村榆树塔社附近。主线工程起点桩号为K8+500,终点桩号为K18+300,线路全长9.8Km。

二、工程地质及气象水文条件

1.地形地貌

本标段所在区域为河套平原东南部、鄂尔多斯剥蚀丘陵区北部,高原中南部地带,地表因受流水长期侵蚀切割,沟壑纵横交错,起伏不平,沿线所经地区主要为丘陵沟壑区,沿线主要为侵蚀微丘地貌区、冲洪积冲沟地貌区、侵蚀低山地貌区等。

2.气象、水文

本区域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季气候干燥寒

冷、盛夏雨热同季、凉爽而短促、春秋两季风大沙多等,本区域降水特点,在时间上高度集中,全年以7、8月份降雨量最大,路基强夯工程施工适宜选择在雨季之前施工。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施工计划

本标段路基强夯工程计划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逐步完成。。

二、施工前期准备

1.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以确保地表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2.施工前必须量取地下水位。对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必须进行降水。强夯施工前,地下水位较高(

3.0米及以上),采取适宜的井点降低水位措施(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真空降水等)。保证强夯处理围地下水位低于3.0米。

如果需要降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设置为封闭长方形,顺路线每10~20米横向设1排井点,顺路线纵向设置3排井点,同时每排中的井点间距为2米,井点降水管埋深不小于6米。如降水达不到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密井点或采用其他降水方式。井点降水中心区域应设置独立水位检查点。

3.查明强夯场地围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

4.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

5.设备准备

(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部焊接骨架后灌注铁砂制成。夯锤底采用圆形,重量10T,底面直径2.25m,并设三个排气孔,孔径为250mm。

(2)起重机械:选用50T的履带式起重机,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4)推土机:用作回填、整平夯坑。

(5)检测设备:有标准贯入度、静力触探仪等设备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

(6)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机械调配

1.施工组织机构

人员组织机构图见下表:

组织框架图

2.施工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施工作业人员表

机械设备表

第四章施工参数确定

强夯施工参数根据本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具体工程要求来确定。强夯施工前,需要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主要参数有:单点夯击能数、夯击间隔时间及夯点布置。

1.夯锤设计重100KN,底面直径

2.25m,落距15m,强夯单夯击能

1500KN•m,有效加固深度≥5m。夯击完成后采用低能量满拍两遍,满拍夯击能800 KN•m。低能量满拍采用降低落距的方法降低夯击能。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段(埋深小于3m),应对施工区采用井点降水,夯击时地下水位应低于3m并以能满足强夯施工正常进行为准。试夯完成一个月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一般不小于220KPa。

2.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在单点夯击数不小于8的情况下,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②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③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作为止夯条件。

第一遍夯击:按规定间距6.0m×6.0m正方形布置;

第二遍夯击:在第一遍各夯点正中间穿插一夯点,也是6.0m×6.0m正方形布置;

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连续夯击两遍;

3.夯击间隔时间:强夯夯击第一遍与第二遍,第二遍与满拍间歇时间在7

天。

4.夯点布置及夯距:根据设计图纸,夯击点按方形布置。第二遍夯击在第一遍夯击点正中间补插夯点。设计夯点间距为4m。

夯点平面布置见下图。

第五章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一、施工程序

1.清理并平整场地,测量场地高程后铺设50cm粗集料稳压。

2.在施工场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重复上述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3)和(6),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每遍夯击完成后及时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9.第一遍夯击完成后,根据试夯情况确定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完成第二遍夯击。

10.第二遍夯击完成后,根据夯击情况确定满夯时间后完成满夯。

11.满夯完成后用平地机整平并用压路机碾压。

二、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